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海浪预报知识讲座——第二讲 海浪要素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海浪要素 不管海浪是风浪、涌浪、近岸浪或者是混合浪,它们在海上出现时,波高总是有高有低,波长和周期有长有短,因而在实际分析海浪状况时,主要由海浪要素描述。图1表示在一固定点利用海浪自记仪记录到的波面。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波面相对静止水面的铅直位移。 波面自上而下跨过横轴的交点称为下跨零点(例如图中2、4、6),自下而上跨过横轴的交点称为上跨零点(例如图中1、3、5)。两个相邻上跨零点(或下跨零点)间的时间间隔为周期T,周期的平均值为平均周期-T。两个相邻上跨零点(或下跨零点)间的最高点为波峰,…  相似文献   

2.
海洋白浪覆盖率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波面位移为均匀正态分布的假定下,导出以海浪谱矩为参量的波面斜率分布函数,依此函数,利用极限波面斜率为波浪破碎判据导出依赖于海浪谱四阶矩的白浪覆盖率的表示式,又通过Krylov谱和SMB海浪预报方法的经验公式,将海浪谱四阶矩代之以风要素,从而首次建立了一个依赖于风速和风区两者的半理论,半经验的海洋白浪覆盖率模式,此模式给出了结果与Monahan汇集的海洋白浪覆盖测量数据符合颇佳。  相似文献   

3.
海浪非线性性的实验研究 Ⅰ.波面高度分布的非正态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丁平兴  侯伟 《海洋学报》1992,14(6):25-31
本文介绍海浪非线性性实验研究的第一部分.利用实验室测得的在各种背景下具有不同非线性强度的风浪波面记录,通过波面统计分析,并与非线性波面理论分布比较,揭示了海浪非线性性的外观特征及其随风速、风区等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海浪折射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海浪由深水传入浅水后,由于地形影响而发生的海浪折射现象对浅水浪的要素影响很大。为了得到地形影响下某一水域的浪要素,绘制海浪折射图则是不可缺少的工作。海浪折射图对海岸建筑物的设计、海岸带的开发利用、近岸波的计算及其它有关问题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由于手工绘制折射图工作量大,精度差等缺陷,自六十年代起,已  相似文献   

5.
阐述以实测或拟合海浪谱为靶谱,用等能量分割法作波面数值模拟,从而利用模拟波面统计分析波高(H)-周期(T)联合分布。对波候的H-T联合分布、长时段海浪连续记录的H-T联合分布以及风浪、涌浪和混合浪的H-T联合分布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只要已知特征波高和周期,就可反演出模拟波面,进而估测H-T联合分布情况,这对了解与各种特征波高对应的周期问题及在海洋工程应用上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用波面高度分布的非正态特征反演非线性随机海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不依据波动的非线性方程,而是利用波面高度分布的非正态特征反演非线性随机海浪.在窄谱条件下,论述了反演的非线性波面、谱及波面极大(小)值分布同现有某些非线性理论结果的一致性,以深水正态海浪过程用浅水非正态特征反演浅水非线性海浪过程及其谱作为算例,并用实测资料检验,结果表明,其同实测值符合较好,从而说明本文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由模拟波面统计分析波高—周期联合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以实测或拟合海浪谱为靶谱,用等能量分割法作波面数值模拟,从而利用模拟波面统计分析波高(H)-周期(T)联合分布,对波候的H-T联合分布,长时段海浪连续记录的H-T联合分布以及风浪,涌浪和混合浪的H-T联合分布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只要已知特征波高和周期,就可反演出模拟波面,进而估测H-T联合分布情况,这对了解与各种特征波高对应的周期问题及在海洋工程应用上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基于线性海浪模型制作三维动画海浪预报产品的制作方法,并制作了首个三维动画海浪警报产品.基本步骤为:由线性海浪模型生成一系列不同波高和波长的二维海面高度场,以及这些波面高度场对应的反光系数场;根据海浪预报图中波高的空间分布情况将不同波高的波面高度场拼接成复合的波面高度场,同时拼接出与之对应的复合反光系数场;由复合的...  相似文献   

9.
赵希人  刘胜 《海洋学报》1989,11(2):226-232
固定点波的海浪模型对研究船舶操纵与控制是十分必要的.皮尔逊(Pierson)在1952年最先利用谱来描述海浪并提出固定点波面的一种运动模型,即海浪模型[1,2].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海浪非线性性实验研究的第一部分。利用实验室测得的在各种背景下具有不同非线性强度的风浪波面记录,通过波面统计分析,并与非线性波面理论分布比较,揭示了海浪非线性性的外观特征及其随风速、风区等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张大错  蒋德才 《海洋学报》1982,4(3):251-258
所谓海浪过程的数值模拟,就是根据预先给定的海浪过程的谱密度模拟出与之对应的海浪过程,然后利用它去研究各种有关的问题.例如,当研究多桩柱石油平台的结构物经受波浪影响时,可以把波浪对结构物的作用问题看作一个随机过程系,用几个点的联合海浪过程模拟来处理.文献[1]中,已给出单过程海浪模拟实现的方法步骤.但是,由于伪随机数的产生及富氏变换的正、余弦函数的运算在电子计英机土所需要的时间,随着离散序列和迭加子波数的增加而急剧增加,从而使模拟波面需要的时间较长.为此我们寻求快速模拟海浪波面过程的方法.本文提出运用FFT算法的快速模拟联合海浪过程的模式,并以单过程为例说明FFT在海浪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韩晓鹏  宋金宝 《海洋科学》2015,39(12):150-156
基于Longuest-Higgins(1963)非线性海浪模型,在有限水深且存在均匀背景流的条件下,根据Song(2006)给出的波面位移二阶表达式,采用Combi海浪频谱计算了海表面定点波面位移时间序列和波面位移概率统计分布。分析了波面位移统计分布随风速、水深、反波龄和均匀背景流的变化特征和规律以及不同海况条件下二阶非线性项对波面位移统计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二阶非线性项使波面位移分布偏离正态分布,二阶非线性作用受风速、水深、反波龄和均匀背景流的影响。风速增大、水深降低、反波龄减小或者均匀背景流和风速传播方向相反均使波面位移二阶非线性项的作用加强,无因次波面位移概率密度分布的偏度和峰度随之增大,反之则二阶非线性项作用减弱。当均匀背景流和风速相同时,虽然使非线性项的作用减弱,但平均波面位移反而比静止水平面降低。当均匀背景流和风速相反时,虽然使非线性作用增强,但平均波面位移反而趋于静止水平面。得到如下结论:二阶非线性项对于波面位移有显著影响,数值模拟波面位移需要增加二阶非线性项。通过以上研究,提高了数值模拟波面位移的准确性,而波面位移是海浪最基本的特征量,从而增强了海浪模拟和预报的准确性,对海洋工程、海–气相互作用、上层海洋动力学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未破碎变浅随机海浪的波面高度概率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青岛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实验室现代化的大型水槽,设计进行了多种海浪强度下,由深水传入近岸不同坡度水底上的变浅随机海浪的实验.依据实验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对变浅非正态海浪过程而言,其波面高度分布取Gram-Charlier级数前3项,所得结果与实验分布符合良好.该分布中σ、λ3、λ43个参量是测点水深和波浪强度的函数,并获得了与无因次参量Hs/d之间的经验关系,为预测变浅随机海浪的波面高度分布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4.
利用实测和实验室数据分析了未破碎变浅海浪波面高度分布三阶矩(或波面偏度)相对于Hs/d的空间演化,利用本文的经验关系,在二阶近似下,给出了以Hs/d为参量的非线性波面表示模式,并推导了功率谱、二阶谱以及波面高度分布函数等特征量.文中还讨论了波面偏度和峰度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精确的海浪有效波高(简称浪高)预测对于海上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海浪浪高预测模型对不同海洋要素间关联信息考虑不足,以及长时序浪高数据本身存在非平稳性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考虑物理约束与差值约束的海浪浪高时间序列预测方法。该方法基于风速与浪高之间的物理关联,设计物理约束,并通过提取差分信息设计差值约束,结合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实现浪高预测。采用黄海和东海的6个不同站点浮标数据进行了大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利用海洋要素间的物理关联,有效提高浪高预测精度,并避免因不同要素间融合造成的信息间干扰;同时,利用差值约束,限制时间序列预测结果的变动范围。本文方法可以与不同类型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相结合,显著提升原有模型的性能,并在长时间序列的预测中体现出很好的鲁棒性,为海洋要素预测中物理与数据驱动模型的有效结合提供了思路和验证。  相似文献   

16.
变浅作用下浅水海浪谱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水海浪向近岸传播过程中,由于变浅作用,其波面高度分布,波谱都发生了变化。本文基于非线性系统的输出和输入间亦存在转换关系,通过波面高度分布函数建立了深水正态海浪过程作为输入和浅水偏态海浪过程作为输出之间的非线性转换关系,导出了深、浅水谱间的理论关系。在假定能通量不变的条件下,提出了一种由已知深水谱和波面偏度计算二维海浪变浅作用下的浅水谱的方法,并对其进行了讨论和检验。  相似文献   

17.
永暑海区波浪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永暑礁测站1988-2009年共22a的波浪实测资料,对永暑海区的波浪要素的基本特征、变化规律、风与浪的相关规律进行分析研究,阐明了海区海浪的特点及其年变化规律。该区是热带季风气候区,海区的波浪主要受季风影响,季风时期的风向、风浪传播方向、涌浪传播方向基本一致。波高以轻浪和中浪为主,小波分析表明波高在6-9月具有3-6年的变化周期。提供了较详实的海浪资料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根据江苏响水测站2017年的实测波面数据,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法进行海浪谱估计。筛选出符合标准的双峰谱型的样本谱322个,计算海浪谱参数,并与通过实测波面统计得到的波要素进行对比,验证谱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将海浪谱标准化,得到响水海域平均无因次谱曲线并求出对应的谱参数。基于低频分谱与高频分谱叠加的思想,采用4种经典的理论海浪谱模式对实测双峰标准谱进行拟合并确定相应参数,比较不同理论谱的拟合效果。通过计算发现采用Neumann谱与Jonswap谱组合的方式可以得到较好的拟合效果,对我国其他类似海域双峰型海浪谱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管长龙 《海洋与湖沼》1997,28(5):503-508
基于Longuet-Higgins提出的非线性随机海浪模型,在二阶近似下通过直接计算联合分布的各阶矩,导出了非线性海浪波面高度和波面垂直速度的联合分布,该分布为非正态,其形式为截断的级数,而非由累积矩母函数方法可能得到的渐近无穷级数。由于非线性的影响,波面高度与波面垂直速度不再相互独立。  相似文献   

20.
管长龙 《海洋与湖沼》1997,28(5):503-508
基于Longuet-Higgins提出的非线性随机海浪模型,在二阶近似下通过直接计算联合分布的各阶矩,导出了非线性海浪波面高度和波面垂直速度的联合分布。该分布为非正态,其形式为截断的级数,而非由累积矩母函数方法可能得到的渐近无穷级数。由于非线性的影响,波面高度与波面垂直速度不再相互独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