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年来,再生混凝土砌块砌体已成为研究的重点,但在再生混凝土横孔砌块砌体方面的研究较少。文中通过对3片再生混凝土橫孔砌块墙体的轴心受压试验以及3片再生混凝土橫孔砌块墙体的偏心受压试验研究,得到了再生混凝土横孔空心砌块墙体在均匀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态、受压工作机理及变形特征等。根据我国相关规范,结合试验结果,文中得到了再生混凝土横孔砌块墙体的抗压强度计算方法。通过研究解决了再生混凝土横孔砌块墙体强度设计问题,为再生混凝土横孔砌块墙体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和内力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5个高延性混凝土(HDC)加固震损混凝土短柱偏心受压性能试验,研究了HDC对加固震损混凝土短柱的偏压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的影响程度.试验结果表明,采用HDC加固震损偏心混凝土短柱,可有效改善小偏心受压构件的脆性破坏,且受压承载能力有明显提高,峰值荷载提高了49%~63%,与峰值荷载对应地位移增大了34%~39%,极限...  相似文献   

3.
粉煤灰自保温空心砌块是一种新型非承重墙体材料,为研究这种新型材料的受压性能,本文进行了空心砌块砌体抗压强度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得到了砌体泊松比、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计算公式,提出了能描述砌体受压应力-应变全过程的6次多项式表达的空心砌块砌体受压本构关系,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最后,基于ABAQUS进行了单调水平加载下空心砌块墙体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并与墙体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有限元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空心砌块砌体受压性能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嵌筋加固古砖塔的配筋构造和结构性能,依据配筋砌体结构的力学原理,提出了古塔偏心受压抗震验算方法。考虑古塔的尺度、材料性能以及嵌筋工艺的特征,给出了抗震验算方法的基本假定,确定了附加偏心距、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的取值。基于工程应用,建立了古塔矩形、圆形截面的抗震验算公式,对六边形和八边形的古塔截面,给出了简化为矩形或圆形截面的几何方法。  相似文献   

5.
免蒸压免烧结粉煤灰多孔砖砌体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免蒸压免烧结粉煤灰多孔砖是一种新型承重墙体材料,为使其在地震区村镇建筑中得到推广应用,进行了多孔砖砌体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试验,分析了砌体裂缝开展及破坏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免蒸压免烧结粉煤灰多孔砖砌体的受压、受剪破坏过程及特征与普通黏土砖砌体类似,但具有更大的脆性;抗压、抗剪强度均小于普通黏土砖砌体;采用6次多项式的受压本构关系数学模型,反映了免蒸压免烧结粉煤灰多孔砖砌体受压应力-应变全过程,计算值与实测数据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6.
在不考虑结构整体扭转的前提下,假定异形柱框架结构中的异形柱为单向偏心受压且为弯曲型破坏,给出了异形柱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和异形柱框架结构楼层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方法简便实用,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7.
孙小允  王宏伟 《华南地震》2014,(Z1):107-109
简述了偏心受压作用下不同参数对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影响,得出有效途径使结构安全可靠,减小因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概念不清而造成失稳或者强度破坏,或者在复杂受力处有效控制参数,使结构向着有利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周磊 《华南地震》2019,39(1):97-103
当前地震动速度时程时域特性分析方法,仅能分析岩溶区地震动速度时程的振动周期、强弱程度与时间变动的问题,但未能准确计算岩溶区砌体建筑物自振频率,导致砌体建筑环境振动特性分析结果存在误差。深入研究岩溶区砌体建筑环境振动特性分析方法,构建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分析岩溶区砌体建筑材料的屈服(受压)应力-非弹性应变关系、开裂(受拉)应力-非弹性应变关系和损伤因子;采用贝叶斯方法检测岩溶区砌体建筑受压受拉时的自振频率,通过L-M神经网络法消除自振频率后,使用振动特性分析方法准确分析岩溶区砌体建筑环境振动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分析准确率高达0.99,分析16栋岩溶区砌体建筑环境振动特性耗时仅有5 ms,具有较高的分析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9.
碳纤维布用于砖砌体抗震加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9  
通过4片碳纤维布加固砖砌体在周期反复荷载作用下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了粘贴碳纤维布来增强砖砌体抗震能力这种加固方法的有效性。本文研究了碳纤维布加固砖砌体的受力特性,分析了碳纤维布的用量以及贴布方式等因素对砖砌体抗震加固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碳纤维布加固砖砌体抗剪承载力的简化计算方法,可以满足实际工程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偏心结构扭转振动研究中几个基本参量的讨论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本文根据工程振动实测观察及结构地震模拟实验中的模态测量结果指出,通常的确定性弹性分析方法中,直接由构件的几何尺寸确定其刚度并进而确定结构的自振特性,进行结构的弹性反应分析和设计,其结果只能代表结构处于完全理想弹性状态时对外界激励的一种理论估计。由此提出了比较切合实际的基于强度及屈服变形的构件刚度的确定方法,进而指出在偏心结构的扭转振动研究中,结构的刚度偏心实际上依赖于强度偏心,并不能随研究者的意愿随意调整。  相似文献   

11.
铁路矩形空心桥墩延性抗震设计简化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铁路工程抗震规范提供的钢筋混凝土桥墩延性设计简化计算方法;同时对大偏压矩形截面构件的曲率延性系数简化计算公式进行了理论推导,并结合各国规范的塑性铰等效长度计算公式,得到构件的位移延性计算公式。以大瑞线某桥为工程实例,分别采用规范提供的方法及理论推导的公式进行计算,2种方法计算得到该桥矩形空心桥墩的位移延性系数基本一致,能为今后同类桥梁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刘春  邵辉成  石军  孔德泉 《地震地质》2005,27(3):429-436
文中探讨了利用地震矩张量反演断裂形变带运动学参数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鲜水河断裂带和汾渭断裂带现今运动学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鲜水河断裂带呈N16°W方向拉伸,N74°E方向压缩,并且以10.9mm/a的速率发生左旋剪切运动;汾渭断裂带呈N20°W方向拉伸,N78°E方向压缩,并且以0.24mm/a的速率发生右旋剪切运动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利用地震矩张量反演断裂形变带运动学参数的方法,将其应用于汾渭断裂带现今运动学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汾渭断裂带的运动呈N22°W方向拉伸,N68°E方向压缩.其平均拉伸位移速率为0.15mm/a.  相似文献   

14.
川东地区平均构造应力场反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断面滑动矢量分析,定量反演了川东地区的平均构造应力场,结果表明:川东地区构造应力场自第四纪以来一直稳定,主压应力轴方向为NW-NWW,倾角由陡变缓,与震源机制解反映的现代构造应力场接近,局部应力状态随内部构造特点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耗能梁段作为偏心支撑结构的耗能元件,在大震作用下通过弹塑性变形吸收地震能量,保护主体结构处于弹性受力状态。现行规范基于强度的设计理论,为了保证耗能梁段进入塑性或破坏,梁柱构件需要进行放大内力设计,导致截面过大,而且基于强度的设计方法很难保证结构的整体破坏状态。目前,抗震设计越来越重视基于性能的设计思想,该方法能够评估结构的弹塑性反应。对于高强钢组合偏心支撑,其中耗能梁段和支撑采用Q345钢,框架梁柱采用Q460或者Q690高强度钢材,高强钢不仅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推广高强钢在抗震设防区的应用。利用基于性能设计方法设计了4种不同形式的高强钢组合偏心支撑钢框架,包括K形、Y形、V形和D形,考虑4层、8层、12层和16层的影响。通过Pushover分析和非线性时程分析评估该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4种形式的高强钢组合偏心支撑钢框架具有类似的抗震性能,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几乎所有耗能梁段均参与耗能,而且层间侧移与耗能梁段转角沿高度分布较为均匀。其中:D形偏心支撑具有最大的抗侧刚度,但延性较差,而Y形偏心支撑的抗侧刚度最弱,但延性最佳。  相似文献   

16.
本文考虑曲线梁桥在竖直方向的弯扭耦合以及水平方向的弯曲、轴向变形,导出了曲线梁单元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传递矩阵.给出了用传递矩阵法计算曲线梁桥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振动频率、振型、地震内力和变形的计算公式和步骤,并运用传递矩阵法对单跨简支桥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算例表明,本文方法简单、具有较高精度和效率,可用于曲线梁桥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17.
Y型偏心支撑钢框架是偏心支撑结构中抗震耗能的结构形式之一,为了研究Y型偏心支撑钢框架中耗能梁段腹板高厚比对结构滞回性能的影响,进行了2榀1/3缩尺Y型偏心支撑钢框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本文主要介绍了试验过程,分析了Y型偏心支撑钢框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滞回性能、延性、刚度退化规律以及耗能能力.试验结果表明:Y型偏心支撑钢框架延性好、耗能能力强,耗能梁段腹板高厚比的改变对Y型偏心支撑钢框架强度、刚度以及耗能能力具有较大的影响.耗能梁段腹板高厚比设计得合理,Y型偏心支撑钢框架侧向刚度较大,可以满足在小震或中震作用下的结构变形要求,在大震作用下提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耗散地震能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改进的基础隔震结构地震作用简化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关于隔震结构的简化计算方法中,水平向减震系数的表达式和定义有些不符,假定的隔震结构地震作用分布规律也与实际情况略有出入。本文基于水平向减震系数的定义和实际隔震结构的地震作用分布规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隔震结构水平向减震系数、隔震结构总地震作用、隔震结构上部地震作用分布的计算方法,并提出了总水平地震作用减震系数的新概念。本文提出的改进方法具有表达准确、物理意义明确的特点。将本文提出的改进算法计算结果与时程分析计算结果比较,结果显示,改进方法的计算结果与时程分析结果接近,且分布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19.
The indirect method of interpreting resistivity data is capable only of limited success because of the difficulty of calculating type curves for complex structures. Consequently a need arises for a direct method of interpretation for complex generalized structures. Such a technique for the direct interpretation of apparent resistivity data, obtained by electrical soundings carried out over two-dimensional structures, has been developed from an examination of the Hankel transform of such data. The method is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that the asymptotic expansion of the Hankel transform is critically dependent upon the minimum distance between the measuring device and the surface of discontinuity in resistivity. The variation in the across strike direction may be mapped by a sequence of depth soundings made parallel to each other and separated in the across strike direction.  相似文献   

20.
偏心支撑结构是一种高烈度地震区高层建筑钢结构合理的抗侧力体系,本文针对目前偏心支撑结构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的框架支撑形式——耗能器偏心支撑;并将该单斜杆(D型)耗能器偏心支撑与支撑斜杆上不加设耗能器的D型偏心支撑结构进行了对比试验。验证了该新型框架支撑形式不仅可以减少耗能梁段吸收的地震能量,而且可以减小耗能梁段的破坏程度,从而减少震后修复工作量;它具有很好的变形能力和足够的抗侧移能力。文中同时给出了设计方法,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