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昆仑乌孜别里山口南侧一带火山岩地层的时代归属一直存有争议.该套地层虽普遍发育以流纹岩为主的火山岩系,但尚未有人对其开展系统的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研究.本次研究对该套地层中的流纹岩进行元素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的研究.流纹岩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521.0±2.8)Ma,表明其形成于早寒武世.流纹岩具有高硅富碱的特点,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轻稀土元素和不相容元素U,相对亏损重稀土元素、高场强元素(P、Ti),具有中等Eu负异常,流纹岩具有高分异S型花岗岩的特征.锆石Hf同位素初始比值 εHf(t)变化范围在?0.9~4.1之间,主要为正值,两阶段Hf模式年龄(tDM2)介于1533~1229 Ma之间,显示乌孜别里地区流纹岩为中元古代新生地壳物质重熔形成的岩浆,经较高程度的分异演化而成.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推断研究区流纹岩形成于原特提斯洋俯冲背景下岩浆弧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2.
刘春  闫峻  宋传中  李全忠  彭戈  史磊  刘晓强 《岩石学报》2012,28(10):3228-3240
长江中下游地区发育多个中生代火山盆地,自西向东依次为金牛、怀宁、庐枞、繁昌、宁芜、溧水和溧阳盆地.繁昌盆地自下而上发育中分村组、赤沙组和蝌蚪山组火山岩.中分村组下段和上段流纹岩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131.2±1.1Ma和129.1±1.3Ma,和蝌蚪山组流纹岩的形成时代(130.7±1.1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繁昌盆地火山岩喷发持续时间较短.中分村组发育英安岩和流纹岩,赤沙组以粗安岩为主,并有少量的流纹岩,两者的SiO2含量分别为64.36% ~75.45%和63.08% ~69.75%.中分村组和赤沙组火山岩的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基本一致,均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d、P和Ti,其中,流纹岩表现为Eu的负异常.中分村组样品的87Sr/86 Sr(t)为0.7060 ~ 0.7074,εNd(t)为-7.91~ -8.11,赤沙组样品的87Sr/86Sr(t)为0.7073,εNd(t)为-6.62~ -6.71,和蝌蚪山组玄武岩的Sr-Nd同位素组成很相似.综合分析表明,中分村组火山岩为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的岩浆底侵形成的下地壳再次部分熔融的产物,并经过辉石、角闪石、斜长石和磷灰石的结晶分异.赤沙组粗安岩为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玄武岩浆,经过橄榄石、辉石、斜长石和钛铁氧化物结晶分异形成.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生代火山岩中表现的最为集中,表明~ 130Ma时期为本地区的拉张峰期.  相似文献   

3.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已经成为油气勘探的重要目的层位,研究火山岩在地层分析中的作用具有一定意义。盆地东南缘九台营城组出露区的流纹岩是本次的研究对象。可以根据岩石中发育的原生构造将流纹岩划分为流纹构造流纹岩、气孔流纹岩、石泡流纹岩、块状流纹岩4种基本类型,它们具有不同的成因机制,并可以从野外露头、手标本以及岩石薄片对其进行区分。流纹岩作为流动单元的组成要素,其理想序列从下至上依次为气孔流纹岩-石泡流纹岩-流纹构造流纹岩-块状流纹岩-流纹构造流纹岩-石泡流纹岩-气孔流纹岩,但实际中常有缺失。根据流纹岩序列确定的流动单元可以作为火山岩地层研究的基本单位。  相似文献   

4.
新疆东天山雅西371-西北坡铜金化带中下石炭统火山岩属钙碱性系列。流纹岩类中SiO2(73.96%~78.01%)和Al2O3(11.3%~14.63%)含量高,含Na2O为2.04%~4.15%,K2O为2.74%~3.74%,(Na2O+K2O)为5.34%~7.03%;流纹岩类属过铝质、中钾-高钾火山岩系列。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结果显示:流纹岩类具有Ti、Nb、P和Ta明显负异常、Sr中等负异常,LREE明显富集,La/Nb值为0.4~2.3,La/Th值0.4—1,Th/Ta值高(6~36.5),具有明显δEu(0.17-0.29)负异常,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流纹岩类可能形成在活动大陆边缘上的陆缘岛弧构造背景中。本区(含矿)酸性火山岩特征对于寻找与长英质火山岩有关的金属硫化物矿床十分有利,因此认为本区具有较大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5.
王奕朋  裴福萍  周皓  焦骥  魏敬洋  宋凯 《世界地质》2021,(2):229-239,255
笔者对小兴安岭地区福民河组火山岩进行了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的研究,探讨了火山岩的成因和构造背景.福民河组火山岩由粗面岩和流纹岩组成,流纹岩中锆石呈自形-半自形,发育震荡生长环带,并具有较高的Th/U比值(0.41~0.81),表明其为岩浆成因.它们的206 Pb/238 U加权平均年龄为(105±1)M...  相似文献   

6.
应用SHRIMP锆石U-Pb定年方法,对江西南部三南-寻乌火山岩带版石盆地原鸡笼嶂组凝灰岩和原版石组流纹岩开展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凝灰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42.5±1.3)Ma,流纹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31.4±1.3)Ma.根据新的国际地层表,晚侏罗世与早白垩世的界线划在(145.5±4.0)Ma,版石盆地原鸡笼嶂组和原版石组均形成于早白垩世早期.版石盆地火山岩系属同一个火山旋回的产物,且岩石组合与江西北部峡江-广丰火山岩带武夷群一致,其中原鸡笼嶂组可归入鹅湖岭组,原版石组可归入石溪组.  相似文献   

7.
为查明在内蒙古巴尔哲超大型稀有稀土金属矿区新发现的碱性流纹岩岩石成因,及其与碱性花岗岩成矿岩体、以及邻区阿里乌拉碱性流纹岩的成因联系,开展了锆石U-Pb定年、矿物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巴尔哲碱性流纹岩喷发年龄为124.4±1.6 Ma,明显年轻于阿里乌拉碱性流纹岩(141 Ma),代表了大兴安岭中南段早白垩世新一期碱性火山岩活动.巴尔哲和阿里乌拉碱性流纹岩具有较高的SiO2、碱金属、TFe2O3、F和较低的Al2O3含量,均归属于钠闪碱流岩.两者均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和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HFSE),含有较高的Rb、Th、U和极低的Ba、Sr含量.另外,两者具有相同的全岩Nd同位素组成,εNd(t)值分别为1.6和1.7~1.8.因此,巴尔哲和阿里乌拉碱性流纹岩均为新生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巴尔哲碱性流纹岩与碱性花岗岩成矿岩体形成时代和同位素组成均一致,应属同一岩浆体系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鉴于火山岩出露范围更广,碱性火山岩可以作为深部稀有稀土金属矿...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林西地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形成时代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确定内蒙古林西地区五十家子盆地火山岩地层归属及形成环境,对火山岩岩石组合及盆地内流纹岩进行了研究。流纹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51.4±1.4 Ma,表明其喷发于晚侏罗世晚期。流纹岩具有高SiO_2含量和全碱含量,稀土元素配分图呈右倾趋势,具Eu负异常,富集Rb、K和Th,亏损Ba、Sr、Ti和Nb。归纳近年来大兴安岭南段的火山岩年代学数据表明,160~150 Ma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活动峰期,综合地层层序及测年结果将五十家子盆地火山岩划归为满克头鄂博组。流纹岩具有与A型花岗岩相同的化学组成,指示林西地区在晚侏罗世晚期处于伸展环境,可能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后的岩石圈伸展有关。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南沿海分布大面积的中生代火山岩,其中白垩纪时尤其是早白垩世时火山活动以由玄武岩和流纹质火山岩组成的双峰式火山岩为主,它们的成因长期存在争议。笔者从双峰式火山岩的Sr同位素组成特征出发,即它们的Sr同位素组成相似,但玄武岩的Sr含量却远高于相伴生的流纹岩,来讨论它们的成因,利用Gray(1984)提供的混合计算公式,以陈蔡群代表浙东古老陆壳,进行了壳幔混合程度计算,以探讨流纹岩类可能的混合成因。研究表明:双峰式火山岩中的玄武岩Sr含量平均为800×10~(-6),远高于流纹岩类的Sr含量(平均约100×10~(-6)~200×10~(-6))和陈蔡群的Sr含量(81.35×10~(-6))。玄武岩的高Sr同位素初始比主要继承其富集的地幔源区,而根据它们极高的Sr元素含量、负Ce和负Nb的地球化学特征等,推断地幔源区的富集是由于受到俯冲深海沉积物为主的混染或其派生流体的交代作用的结果。笔者认为,浙东宁波玄坛地双峰式火山岩中的流纹岩是由陆壳重熔生成的初始酸性熔融体与6.2%~6.4%的幔源玄武岩岩浆混合形成的,而浙东南温州山门双峰式火山岩中的流纹岩类则相当于上述初始酸性熔融体与5.0%~5.2%的玄武岩岩浆混合而成。由于两种混合端元  相似文献   

10.
新疆东准噶尔乌伦古河两岸发育大量的二叠纪火山岩地层,其中卡拉岗组区域上以中酸性火山岩为主,局部以双峰式火山岩为主。本文以恰库尔图地区卡拉岗组双峰式火山岩——流纹岩和玄武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岩石学、年代学、地球化学等研究。锆石LA- ICP- MS U- Pb结果表明,流纹岩和玄武岩的年龄分别为279.5±1.4 Ma和280.4±1.3Ma,说明卡拉岗组双峰式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为早二叠世。恰库尔图地区卡拉岗组流纹岩具有较高的SiO2、K2O、Na2O,低Al2O3、CaO和MgO,稀土配分图呈右倾Eu亏损的燕式分布,在微量元素标准化图上显示出Ba、Nb、Ta、Sr、P和Ti的亏损;玄武岩样品具有铕的轻微负异常,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并表现出Ti的亏损;流纹岩龄锆石的εHf(t)平均值为+15.3,模式年龄TDM1 (305 Ma)和TDM2 (cc)(320 Ma)与其形成年龄(279.5 Ma)相近,这表明其源区物质主要为新生地壳,是壳源岩石重熔作用的产物。本区双峰式火山岩的两个端元并非同源,流纹岩是幔源岩浆与壳源熔体混合作用的结果。恰库尔图地区在早二叠纪前准噶尔洋已完全闭合,处于后碰撞拉张体质,双峰式火山岩为后碰撞伸展构造环境的产物,准噶尔盆地古老的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存在的可能性说明该区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1.
东天山觉罗塔格地区晚石炭世岛弧火山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天山觉罗塔格地区土古土布拉克组火山岩是晚石炭世火山活动的产物,火山岩与一套陆相碎屑岩互层产出,岩石组合为岛弧拉斑玄武岩、钙碱性(高铝)玄武岩、高铝玄武安山岩、英安岩和流纹岩,火山活动总体上具有由早期中基性火山岩向晚期中酸性火山岩演化的规律.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火山岩的w(SiO2)基本上连续变化于47.68%~75.19%之间,无明显的成分间断,安山岩所占的比重最大,并不具有双峰式火山岩的特点.其中w(SiO2)小于57.48%的中基性火山岩具有高w(Al2O3)(16.34%~20.22%),较富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具明显的Nb、Ta负异常;w(SiO2)介于62.11%~75.19%之间的安山岩、英安岩和流纹岩岩石化学特征与准铝质的Ⅰ型花岗质岩石相似,其地球化学特征也反映出岛弧花岗岩的特点,表明东天山觉罗塔格地区路白山一带在晚石炭世仍处于古亚洲洋向南俯冲的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12.
在蒙古国苏赫巴托省东南部额尔登查干地区古生代地层中新发现一套火山岩,其Rb-Sr同位素年龄为(370±21)Ma,与前人划分的地层年代(志留纪—泥盆纪)比较吻合。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综合研究表明:该套火山岩基本同期同源演化,但岩性变化较大,以安山岩类为主,还有少量玄武岩类和流纹岩—英安岩类。熔融地幔源区受到了来自俯冲板片的改造,原始岩浆起源于俯冲带流体交代的地幔,并在上侵过程中发生地壳物质混染。岩浆的不均匀性和分异演化是产生多类型火山岩组合(安山岩、玄武岩、流纹岩—英安岩)的主要原因。推测该套火山岩形成于古亚洲洋闭合过程中的岛弧环境,表明火山岩形成时(晚古生代)中朝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还没有碰撞。  相似文献   

13.
大兴安岭北段新林地区下侏罗统战备村组火山岩岩石组合主要为流纹岩、流纹质火山碎屑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显示,流纹岩具有高硅、富碱、贫钙镁的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火山岩稀土元素总量较低(REE=81.84×10-6~110.32×10-6),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a/Yb)N值为21.57~40.21,中等负Eu异...  相似文献   

14.
阿腾套山东伊什基里克组火山岩是笔者们新近1∶5万区域地质调查时发现的,为伊宁地块南构造带迄今发现的唯一晚石炭世火山岩.该火山岩主要由大套流纹岩及少量玄武质角砾晶屑凝灰岩组成,总体为一双峰式建造,流纹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14±2)Ma.流纹岩具高硅、富碱、贫CaO、MgO和高FeOT/MgO特征;稀...  相似文献   

15.
李涤  何登发  樊春  向奎  金露英 《岩石学报》2013,29(1):317-337
东准噶尔扎河坝地区发育的大规模古生代中晚期中酸性火山岩的岩浆源区、岩石成因和构造环境以及年代学迄今尚未得到很好的约束,对上述问题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揭示东准噶尔晚古生代的岩浆作用过程及中亚地壳生长方式.野外地质考察得出,东准噶尔蕴都卡拉地区展现北东-南西向区域性挤压构造变形,原巴塔玛依内山组为一套基性岩、中酸性岩以及火山碎屑岩组合.本文报道了东准噶尔扎河坝地区蕴都卡拉流纹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3个流纹岩的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共同指示,蕴都卡拉流纹岩形成于276.0~ 279.8Ma.流纹岩高硅(SiO2=60.61% ~ 78.07%)高碱(K2O+ Na2O=6.46% ~9.28%),高Fe2O3T (0.70% ~3.30%)、Ga/Al,低CaO(0.18%~2.79%)、MgO(0.13%~1.31%),富集轻稀土和高场强元素(Zr、Hf),亏损Ba、Sr、Eu,弱亏损Nb、Ta,具有A型过铝质中-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的特征.锆石具有正的εHf(t) (10.3~14.6)和年轻的地壳模式年龄(348~557Ma),表明其可能来源于年轻的下地壳物质的重熔.综合东准噶尔区域地质资料以及前人对本区蛇绿岩带的研究得出,蕴都卡拉地区在早二叠世处于伸展环境,该流纹岩可能是弧-弧或弧-陆后碰撞伸展背景下,软流圈物质上涌过程中造成年轻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产生的酸性岩浆在上升、侵位的过程中的产物,同时表明垂向生长在中亚造山带早二叠世地壳生长过程中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6.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营城组火山岩的时代与岩石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松辽盆地长岭断陷查干花次凹营城组火山岩进行了LA--ICP--MS U--Pb 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确定研究区内火山岩形成于104 ~ 112 Ma 的早白垩世晚期。营城组火山岩主要由粗面岩、流纹岩、钠闪碱流岩、流纹质岩屑晶屑凝灰岩组成,化学成分显示均为流纹岩,属碱性系列。火山岩高硅富碱、贫铝钙镁; 铕负异常明显( δEu = 0. 16 ~ 0. 65) ,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强[( La /Yb) N] = 7. 15 ~ 10. 38; 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 和LREE。Ba、Sr 出现强烈的负异常,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P、 Ti,而Nb、Ta 并不亏损。该区中酸性火山岩由玄武质岩浆底侵导致新生地壳岩石部分熔融形成。  相似文献   

17.
阿尔金北缘喀腊大湾地区早古生代的中酸性火山岩为一套英安岩—流纹岩—粗面英安岩(少量)组合,在岩石地球化学上高SiO2、富碱(Na2O/K2O =0.4 ~22.2,Na2O+ K2O =2.49% ~9.74%)、低钛,里特曼指数(δ)为0.20~5.52,铝饱和指数A/CNK为0.8~1.4,指示这是一套低钾—中钾钙碱性—碱性钾玄质(少量)火山岩,自北向南具有从准铝质Ⅰ型向弱过铝质—强过铝质S型花岗质岩浆过渡的特征.LREE、K、Ba、Th(U)、Pb、Zr富集以及Nb(Ta)、P、Ti的亏损指示其形成于与俯冲消减作用有关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英安岩和流纹岩不存在分异演化关系,其源岩分别为变质(基性)火山岩和变质泥质岩.结合区域地质特征,认为该套中酸性火山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洋壳俯冲消减后期同碰撞—碰撞后的环境,是俯冲碰撞过程中陆壳巨量增厚,碰撞后伸展阶段中下地壳(或岩石圈)拆沉,幔源岩浆底侵,诱发趋于成熟的大陆边缘弧地壳在不同深度位置上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这一地质过程是对同一时期阿尔金北缘地区古大洋自北向南俯冲消减到米兰—金雁山地块之下的动力学机制的响应,也为判断阿尔金北缘红柳沟—拉配泉地区蛇绿混杂岩带早古生代的俯冲极性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青藏高原羌北-昌都地块阿布日阿加措地区的晚二叠世那益雄组火山岩进行了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该火山岩主要由玄武岩、安山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凝灰岩组成,具有碱性玄武岩到酸性熔岩的特征。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该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为251. 1±4. 8~249. 6±1. 3 Ma之间。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流纹岩具有高的Si O2(74. 85%~77. 55%)和Na2O+K2O(5. 40%~6. 61%)含量,较低的MgO、K2O和Ca O含量,Al2O3含量低且稳定,里特曼指数平均为1. 15,小于3. 3。安山岩Si O2含量55. 13%~56. 28%,Na2O+K2O含量4. 13%~6. 15%,里特曼指数平均为2. 20,小于3. 3,属于钙碱性安山岩。碱性玄武岩Si O2含量51. 49%,Na2O+K2O含量6. 34%,里特曼指数为4. 73,属于碱性系列。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富集LREE的右倾型。另外,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 Th、U,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 Nb、Ta等特征,均说明羌北-昌都地块阿布日阿加措地区的火山岩形成于陆缘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东天山博格达造山带位于准噶尔和吐鲁番-哈密两个前寒武纪地块之间。已有充分的地质与元素地球化学证据证明东天山博格达陆内碰撞造山带构造属性是属于大陆裂谷,全区早石炭世火山岩的SiO_2含量在55%~64%之间出现明显的间断,其刺梅沟七角井组中玄武岩和流纹岩在时空上紧密拌生,为一典型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该双峰式火山岩组合中玄武岩和流纹岩Rb-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分别为:342.0±3.2 Ma和340.3±3.4 Ma。七角井组中玄武岩和流纹岩同位素等时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与博格达古生物化石指示的早石炭世时代一致。七角井组玄武岩:ε_(Nd)(t)为+6.4~+6.7,(~(87)Sr/~(86)Sr)_i为0.703261~0.703328,(~(206)pb/~(204)Pb)_i为17.703~17.989、(~(207)pb/~(204)Pb)_i为15.407~15.498、(~(208)Pb/~(204)Pb)_i为37.147~37.825;七角井组流纹岩:ε_(Nd)(t)为+6.4~+6.6,(~(87)Sr/~(86)Sr)_i为0.703368~0.703469,(~(206)Pb/~(204)Pb)_i为17.827~18.114、(~(207)Pb/~(204)Pb)_i为15.460~15.517、(~(208)Pb/~(204)Pb)_i为37.077~37.973,由此可见七角井组玄武岩和流纹岩在Nd-Sr-Pb同位素特征方面具有相当一致。根据Nd-Sr-Pb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元素地球化学认为其玄武岩是来源于亏损地幔,而伴生的流纹岩则是由玄武岩浆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一般都认为岩浆分离结晶作用只产生成分连续变化的岩浆系列,但是在特定条件下也是可以产生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由玄武岩浆分离结晶作用形成的双峰式火山岩并不少见,但是在裂谷环境下双峰式火山岩中流纹岩是由玄武岩浆分离结晶作用形成的这种双峰式火山岩组合至今还未发现。因此,博格达双峰式火山岩是大陆裂谷环境中比较特殊的并是十分少见的或可能是一种新的双峰式火山岩构造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20.
吉木乃组是西准萨吾尔山地区地质时代久存争议的地层,也是火山岩占地层总厚度比例最高的火山-沉积地层。采用同位素年龄标定火山岩准确的地质时代,是解决本组时代分歧的有效手段。吉木乃组顶部新发现的流纹岩中获得(304.1±2.5)Ma(n=15,MSWD=1.07)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确认成岩时代为晚石炭世晚期(大致相当于卡西莫夫期)。结合前人在本组下部层位采集的植物化石,限定吉木乃组时代为晚石炭世(大致为巴什基尔期卡西莫夫期)。流纹岩同位素定年准确约束了吉木乃组地质时代上限,为区域地层格架的建立和地层对比提供了可靠的时代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