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殷悦  赵锐  刘存骥  辛冰  王涛 《海洋通报》2023,(2):195-201
无居民海岛资源是海洋资源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无居民海岛资源资产的核算方法及账户体系构建技术研究对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环境经济综合核算(SEEA-2012)为编制依据,探索无居民海岛资源资产核算方法与账户体系构建路径。首先,参照“实物统计-价格估算-价值核算”的逻辑思路设计核算流程;其次,为反映无居民海岛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现状,从“总量所有”和“开发利用”两个方面来研究实物与经济价值核算方法;再次,以收益还原法为基础,构建出无居民海岛资源资产权益价格和开发收益价格评估方法;最后,设计出无居民海岛资源资产实物与价值核算表式结构与账户体系。  相似文献   

2.
海洋资源价值核算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资源价值核算是实现海洋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前提,是实行海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以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文章通过借鉴其他自然资源价值的核算方法,初步构建了海洋资源价值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FAO对世界海洋渔业资源年可捕量的总体估价是,经济鱼类为1.04亿吨,经济甲壳类230万吨,头足类1000万至1亿吨,灯笼鱼类为1亿吨,南极磷虾1亿吨以上。即使不考虑南极磷虾,世界海洋渔业资源的年可捕量也要比目前的渔获量高出2倍以上,其中公海资源、中层鱼类可捕量1亿吨,金枪鱼250万吨,头足类1000万至1亿吨,竹荚鱼类250万吨。通过对世界各海区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以及资源潜力的综合分析,世界海洋渔业资源仍具  相似文献   

4.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通过人工方法直接向海洋、滩涂、江河等水域投放或移人渔业生物的受精卵、幼体或成体,以增加水体生物资源量,改善水体生态环境的有效方法.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从海洋渔业发展的全局作出的一项战略性调整,既是优化渔业内部结构、落实国家渔业发展方针的具体步骤,也是促进海洋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可靠途径,更是实现渔业循环经济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5.
海洋渔业是辽宁省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功能区划是建设海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机制的重要举措.在研究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的基础上,分析了辽宁省海洋渔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即通过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实施"科技兴渔战略"、发展渔业第三产业、优化远洋捕捞产业、加强渔业资源利用和养护区的建设等措施来促进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山东海洋渔业资源问题分析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重分析了山东海洋渔业资源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海洋渔业资源的发展对策。渔业生态环境恶化,过度捕捞,养殖种质退化,使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海产品加工技术落后,缺乏高附加值产品,渔业资源利用率低。开展海洋渔业资源相关基础研究,运用海洋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重点进行海洋环境与渔业资源保护,发展生态渔业,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渔业资源,是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长久发展的可行策略。  相似文献   

7.
浅析山东省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当前山东省海洋渔业资源现状与人口、环境、技术之间的矛盾以及渔业经济发展现状,探讨山东省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之路。重点分析加快近海渔业资源增殖和远洋渔业体系建设步伐;减少捕捞能力、促进渔区人力资源整合;改善海洋渔业环境;加快技术转化,立足于循环经济标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完善海域管理,加强渔业资源的保护;推进海洋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实施山东省生态的、永续的、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开发与保护,促进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8.
我国海岸带资源价值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海岸带资源价值评估是引入市场机制、为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现海岸带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环节。回顾与总结了我国近20年来海岸带资源价值评估从资源价值观、资产化概念、资源类型划分、评估方法、资产化管理试点等方面的研究,认为我国对海岸带资源价值的理论研究比较成熟,评估方法涉及了矿产资源、渔业资源、空间资源、海涂和浅海资源、港址资源、滨海旅游资源和海岸带生态价值等核算模式;提出了海岸带资源价值评估在今后一段时期研究的重点是:在区域宏观分析的基础上,期望在资源评估因素的选择、评估单元的划分、评估指数和级别标准的确定、基准价包括经济系数的测算有评估结果验证等取得新的进展,并以典型实例为依托,在成果应用上纳入国家海域使用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市场价值、影子工程、碳税等方法,并考虑环境污染等因素对长江口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05年长江口生态系统的潜在服务价值为84.69亿元,平均单位面积的服务价值为105万元/km~2。资源功能、环境功能和人文功能分别占总服务功能的44.87%、15.06%和40.07%。考虑赤潮,温室气体排放等因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2.09亿元,实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82.60亿元。因此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应合理地利用这一资源,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海渔业资源结构特点及演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渔业资源是一种不断变化和更新的生物资源,如能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可望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及永续利用的目的。然而由于人类的过度的开发和利用,加之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使得许多渔业资源遭到破坏而严重衰退。近十多年来我国渔业与世界渔业发展的总趋势相似,随着捕捞强度的盲目增加,使得许多传统渔业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主要捕捞对象替代频繁,其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总趋势是:经济价值高的、个体大的、年龄结构复杂的和在生态系统中营养层次高的类群逐渐被经济价值低的、个体小的、年龄结构简单的和营养层次低的类群所替代;底层鱼类所占比例日益减少,中、上层鱼类及虾、蟹类比例逐年增加。 对渔业资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的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许多国家为了保护其近海渔业资源和本国的渔业权益,纷纷宣布建立渔业保护区和专属经济区,并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因此近年特别着重研究建立保护区后的渔业资源结构的变化( Gunnar,1989; Megrey and Wespestaa,1990; Pinhorn and Halliday,1990)。我国学者也有许多渔业资源方面的研究报告(中国海洋渔业资源编写组,1990;邓景耀等,1991;孙宗烨等,1987;宋海棠等,1990;罗秉征等,1992;1993)。本文探讨了近40年来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结构的特点及其演变规律及趋势,并对我国不同海区渔业资源的演变进行了比较,进而分析了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变化的原因,旨在为更加合理地利用我国的海洋渔业资源,并为其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海洋资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种重要的资产,高效且集约的利用海洋资源是国家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文章以渤海地区为例,运用信息熵和指标体系相结合的方法,对主要海洋资源(渔业资源、油气资源、海盐资源、港口资源、滨海旅游资源及海水资源等)进行了集约化利用评价。结果表明,2003--2005年,渤海地区渔业资源、港口资源和海盐资源集约化利用程度最高,其次依次为油气资源、海水资源和滨海旅游资源;海洋资源集约化利用最好的年份是2005年,其次是2004年,最差的是2003年。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舟山群岛新区海洋渔业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文章以绿色渔业为背景,采用PEST分析法综述舟山群岛新区海洋渔业创新发展的宏观环境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措施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舟山群岛新区海洋渔业创新发展具有优良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但存在渔业资源环境约束、渔业经营规模小、休闲渔业同质化和现代技术发展受阻等问题。未来舟山群岛新区海洋渔业创新发展应主要采取4项措施:加强海域资源环境修复,建设海洋牧场;提升海洋渔业信息化水平,建设渔业智库;深入挖掘旅游文化资源,打造特色休闲渔业综合体;推进互联网技术运用,开拓"互联网+海洋捕捞业"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构建了海域资源资产价值核算的理论与方法,采用市场法和收益法测算未取得使用权海域资源资产的预期纯收益,综合核算海域资源资产价值。结果表明,我国海域资源资产价值总量高,主要集中在未取得使用权海域;不同区片未取 得使用权海域的资产价格与功能类型、离岸距离和用海结构有关。通过市场法和收益法核算出的海域资源资产价格相近, 其中收益法核算的未取得使用权海域资源资产的价格较高,与我国海域资源资产市场化程度不高、近年来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 调整有关。开展海域资源资产的分类核算能够在我国现有的海域定价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评估海域资源资产的预期收益,核算未取得使用权的海域资源资产价值。应根据自然条件和规划用途开展海域资源资产的精细化管理,科学合理地定价, 并完 善资产的有偿使用和用途管制措施, 从而确保国有自然资源资产保值增值,促进海洋经济持续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保护渔业资源以及遏制渔业资源衰退,我国实施了一系列保护行动,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制度化、机制化的局面逐步形成。文章从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海洋牧场创建、增殖放流行动、伏季休渔以及遏制过度捕捞5个方面阐述我国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制度建设现状,从海洋渔业资源发展现状、发展模式、生态环境3个方面解析我国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制度的生态贡献,并从海洋渔业资源调查监测、评估评价、制度优化3个方面对我国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制度建设提出建议,以期更好地助力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不断衰退,为了保护渔业资源、推动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出台了许多海洋捕捞相关政策。文章从投入控制制度、产出控制制度和技术控制制度3个角度出发,以捕捞许可制度、捕捞限额管理和伏季休渔制度等政策为重点,通过整理1980—2017年浙江省渔业经济的相关资料,从海洋捕捞渔船数量和功率、海洋捕捞产量、渔业劳动力数量变化3个方面,深入分析浙江省海洋捕捞现状,提出了完善现有的海洋捕捞政策、加强渔业执法管理力量、加强普法宣传、建立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体系、帮助捕捞从业人员转产转业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海洋捕捞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海滩休闲旅游资源价值评估——以青岛市海水浴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康 《海岸工程》2007,26(4):72-80
以青岛市海水浴场为例,运用旅行成本法和条件价值评估法对非市场的海滩休闲旅游资源价值进行了全面评估,并对海滩休闲旅游资源价值构成和总量进行了测算。调查结果发现,青岛市第一海水浴场消费者总剩余达到1.97亿元/年,海滩年度总使用支付意愿达到6 310万元,环境保护捐赠意愿达到1.74亿元,总海滩使用价值超过4.3亿元,再加上非使用价值,其价值总量相当可观。因此,开展对海滩的休闲旅游资源价值评估工作、建立合理的海滩开发和利用资源税制度对海滩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构建自然海岸资源价值核算指标体系,确定了评估因子量化标准,建立了自然海岸基本价值核算系数计算模型、服务价值核算系数计算模型、综合核算系数计算模型和基准价值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自然海岸资源价值核算模型,并应用其模型对大连市大陆自然海岸资源价值进行核算。最终得出大连市大陆自然海岸资源总价值约为2 409亿元。  相似文献   

18.
海洋生物声散射层全球分布广泛,其昼夜垂直迁移机制与周围海水的物理特性息息相关,对海洋内部碳的循环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收集整理了海洋生物声散射层的昼夜垂直迁移现象在各领域上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散射层的声学探测手段、全球范围内的分布变化情况等。海洋生物声散射层渔业资源丰富,研究和探索散射层有助于我们了解海洋物理环境和当地海洋渔业资源分布,对渔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蓝色增长研究进展及在近海渔业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渔业资源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海洋资源,是人类食物和营养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目前,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处于过度捕捞的状态,传统经济种类资源出现衰退。为了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以遏制过度捕捞。蓝色增长作为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共同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新理念,为协调生态、经济和社会目标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文通过介绍蓝色增长等基本理论,归纳蓝色增长的研究现状及应用情况,并为我国渔业资源实现蓝色增长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为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近海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海洋渔业由于过度捕捞造成渔业资源枯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海洋遥感(O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海洋地理信息系统(MGIS)等高新技术的海洋捕捞与海水养殖监管系统设计方案,可以远程自动对海洋渔业区域的水质多参数信息和养殖环境视频信息进行综合采集、传输及监控,也可以自动采集传输渔船RFID身份识别信息、渔船AIS自动识别信息、渔船GPS定位信息和捕捞生产视频信息等,并通过海洋精细渔业专家系统ES进行渔业养殖监控、渔业环境资源监测评估、渔船船数和功率数控制和海洋捕捞生产渔情监测等。该系统可以实现海洋渔业精细化捕捞和海洋渔业精细化养殖,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