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滇西北中旬斑岩及斑岩铜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较为详细的野外地质观测和精确的同位素测年的基础上,结合前人资料,将中甸地区的印支期岛弧斑岩体分为东、西两个斑岩带,东斑岩带形成于218~203Ma;西斑岩带形成于242.92~237.5Ma。喜马拉雅期(53.02Ma)斑岩叠加于早期的斑岩体之上,与斑岩铜矿化关系密切。中甸地区岛弧带内东、西两个斑岩带的斑岩型铜矿找矿远景极大,尤以东斑岩带前景最佳,普朗斑岩铜矿床远景规模在大型以上。中甸斑岩铜矿将成为我国又一重要的斑岩铜(多金属)矿产地。  相似文献   

2.
斑岩矿床     
二十世纪初首次划分出来的斑岩型铜矿床,在铜和钼的探明储量和产量方面都居首要地位.近年来,加拿大地质学家A.Sutherland和R.Cathro等,把与斑岩侵入体有关的、具有浸染状和细脉浸染状矿石构造的钼矿床、钨矿床和钼钨矿床,都划归斑岩型矿床.J.Woodcock和V.Hollister描述了北美科迪勒拉的斑岩钼矿床.R.Sillitoe、C.Halls和I.Grant把玻利维亚的许多锡矿床也当作斑岩型矿床.J.Sarcia等在铀矿床中也划分出了斑岩型矿床.分析苏联和其他国家的钼、钨、锡、铀、金和银矿床资料表明,其不少矿床具有斑岩型矿床所固有的特征.这些矿床虽然各不相同,但在地质构造、矿化特征、含矿  相似文献   

3.
斑岩铜矿     
斑岩铜矿,又称细脉浸染状铜矿,是国外最重要的铜矿工业类型之一.这种矿床常呈大型网状脉产出,规模很大,矿石储量可达几亿到几十亿吨.此类矿床一般品位较低.多数矿床原生矿石含铜在0.4%以下,少数可达0.8%或略高,次生富集带含铜可达2%.除铜以外,矿石还含有0.00n%的铜以及银、金、稀有元素等有用组分.据外刊报道,由于矿石中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矿石工艺性能稳定,金属回收率高,同时便于利用最新矿山设备进行机械化露天开采,所以尽管有用组分含量低,但开采细脉浸染型矿石的赢利率仍是很高的.例如在智利、秘鲁和美国,从斑岩铜矿贫矿(含铜0.8~0.9%)获得的金属成本,与铜品位高二到四倍的黄铁矿型和含铜岩矿床相等.又  相似文献   

4.
滇西北中甸斑岩及斑岩铜矿   总被引:59,自引:7,他引:5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较为详细的野外地质观测和精确的同位素测年的基础上 ,结合前人资料 ,将中甸地区的印支期岛弧斑岩体分为东、西两个斑岩带 ,东斑岩带形成于 2 1 8~ 2 0 3Ma ;西斑岩带形成于 2 4 2 .92~ 2 37.5Ma。喜马拉雅期(5 3.0 2Ma)斑岩叠加于早期的斑岩体之上 ,与斑岩铜矿化关系密切。中甸地区岛弧带内东、西两个斑岩带的斑岩型铜矿找矿远景极大 ,尤以东斑岩带前景最佳 ,普朗斑岩铜矿床远景规模在大型以上。中甸斑岩铜矿将成为我国又一重要的斑岩铜 (多金属 )矿产地  相似文献   

5.
6.
根据中国和南斯拉夫两国政府科技合作协议,冶金部赴南斯拉夫地质科技合作组于1981年5月间访问了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共和国地质局(Geozavod)及其所属金属矿物原料研究所和地球物理探矿研究所,以及贝尔格莱德大学地质采矿系;考察了塞尔维亚共和国的波尔、大克利维利、马伊丹佩克和马其顿共和国的布奇姆铜矿.本文介绍南斯拉夫斑岩铜矿的成矿地质特点.  相似文献   

7.
从区域尺度和矿床尺度两个方面论述了斑岩铜矿系统的特点.区域尺度上:1)斑岩铜矿多呈矿带或成矿域出现,带内众多斑岩铜矿呈簇或组合呈线状产出,这是构造作用控制下不连续岩株呈线状侵入就位的表现; 2)主要产于俯冲作用形成的岛弧和陆缘环境,构造应力属挤压但与中等拉张作用也有关,最近的研究证实大陆碰撞造山带也是斑岩型矿床产出的重要环境;3)其形成是通过具氧化性,S饱和,富含金属的岩浆熔体侵入所致,岩浆侵入作用为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 4)围岩的物理性质以及化学组成对矿床的规模、品位以及矿化类型具有极强的控制作用,碳酸盐岩围岩主要赋存近源Cu-Au夕卡岩矿床,少量远程Zn-Pb或Au夕卡岩矿床,在夕卡岩前缘还形成交代型Cu和Zn-Pb-Ag±Au矿床.矿床尺度上:1)含矿斑岩与斑岩型矿床时空相依,成因相联,是斑岩铜矿重要的含矿母岩和金属-S的可能载体;2)火山角砾岩筒在深部与矿化体平行或斜交,其与围岩的接触带,一般也是富硫金成矿带的一部分;3)与矿化有关的斑岩成矿系统内的角砾岩主要有爆发角砾岩、侵入角砾岩、爆发侵入角砾岩、热液角砾岩和热液卵石脉;4)斑岩铜矿系统中的热液蚀变自下而上可分为不含矿的早期钠质-钙质蚀变→含矿的钾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绢云母化→高级泥化,热液蚀变互相套合,矿化互相叠加;5)岩帽是斑岩型热液-成矿活动-蚀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西藏斑岩铜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西藏为世界聚合板块最发育的地区之一,金沙江缝合带,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和怒江-班公错缝合带都集中于西藏,它们都有较长的大洋向大陆消减和陆-陆碰撞的历史,在它们的岛弧带和大陆边缘火山-花岗质岩浆弧是找寻斑岩型铜矿的有利地区,玉龙,驱龙和多不杂等斑岩铜矿的发现,揭开了西藏斑岩铜矿的面纱,本文除了讨论冈底斯,玉龙和班公错三个矿带的斑岩型矿床外,还讨论了钾玄岩,埃达克岩,拉分盆地,裂谷和富金斑岩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斑岩铜矿与斑岩钼矿的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岩铜矿和斑岩钼矿在其总储量和金属产量上分别居铜、钼各类型矿床之冠.由于经济上的巨大意义,近三十多年来对斑岩铜、钼矿床,特别是斑岩铜矿床的勘探和研究,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居各类金属矿床领先地位.大量资料表明,斑岩铜矿和斑岩钼矿床形成一个极为密切的矿床系列,它们分属这个系列的端员,两者之间则是它们的过渡类型.这个系列是:斑岩铜矿(不含钼,如埃耳阿布拉、布干维尔;铜矿峪、中沙溪等矿床)→斑岩铜钼矿(铜大于钼,如宾厄姆、丘基卡玛塔,埃耳萨尔瓦多;朱砂红、富家坞、玉龙等矿床)→斑岩钼铜矿(钼大于铜,如矿物园,马厂菁等矿床)→斑岩钼矿床(不含铜,如奎斯塔、亨德逊、克莱梅克斯,前撮落、金堆城、南泥湖、赤路等矿床).  相似文献   

10.
地质人员一直都非常注意岩脉与矿化的成因关系及其性质.关于这个问题已经发表了许多著作.有些人认为,研究岩脉的特殊的岩石和地球化学性质,有助于弄清岩浆活动与成矿的联系问题.在这一方面,对属于火成岩独立建造的煌斑岩岩脉的研究,已经积累了大量资料.煌斑岩建造的基本岩石特征是:1)呈非常复杂的形态的脉体发育,产状要素和厚度变化剧烈;2)岩石成分十分复杂(云煌岩、云斜煌岩、闪斜煌斑岩、方沸碱煌岩、斜闪煌岩、闪辉正煌岩、云辉玢岩、黄长煌斑岩、拉辉煌斑岩等);3)存在着向辉绿玢岩  相似文献   

11.
中条山式斑岩铜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言中条山位於山西高原的南部,近年来在当地发现了规模甚大的斑岩铜矿,并且通过勘探工作的证实,使得这个矿区得以列入世界巨大斑岩铜矿区的行列;但中条山铜矿的矿床特性及成矿时代在斑岩铜矿中是有其特殊性的,所以称之为中条山式斑铜矿。  相似文献   

12.
斑岩铜矿及其找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一年多来,我系矿床组几位同志,在对江苏某斑岩铜矿床进行初步研究工作的同时,还搜集了国外有关斑岩铜矿的一些资料,并对国内部分斑岩铜矿作了初步综合对比.徐克勤教授不仅经常给我们工作以指导,还直接参加了部分野外及室内工作.这里简略地介绍一下国外有关斑岩铜矿研究进展的情况以及我们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的粗浅体会,供有关同志参考.一、要重视斑岩铜矿斑岩铜矿是最重要的铜矿类型.估计此类矿床的储量占世界铜总储量的50%左右,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62%(1970).世界主要产铜国家美国、智利、秘鲁80~90%的铜矿资源来自斑岩铜矿.在我国,目前也占铜  相似文献   

13.
普朗超大型斑岩型铜矿床为西南"三江"成矿带中最大的铜矿床,位于义敦岛弧带南端格咱弧东南部,是甘孜-理塘洋壳向西俯冲的产物。以往地质工作多基于矿区首采区I号复式岩体,而对其外围岩体的相关研究工作极为薄弱。对普朗斑岩铜矿床外围东部及北部斑岩体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岩石属于准铝质钙碱性系列;具有埃达克岩亲和性,源区物质部分熔融与埃达克岩有关;成因类型为I型花岗岩,岩浆主要来源于深部,具有壳幔混合的特征,岩浆分异程度较高,岩浆演化过程同时受部分熔融和分离结晶作用控制,伴有一定程度的同化混染作用。与普朗首采区I号岩体对比,具有相似的构造环境和成因类型,为同成因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斑岩铜矿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岩铜矿不但形成于环太平洋成矿域,还形成于特提斯成矿域和中亚成矿域(古亚洲洋成矿域)。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经过“洋壳一地幔熔岩流”、“原始岩浆”、“浅部富矿岩浆”和“岩浆结晶一成矿”4个阶段,其中在“原始弧岩浆”阶段,通过MASH过程,有大量成矿物质和能量的聚集。成矿流体为富H2O、高温、高压、高盐度、强氧化性、高氧逸度的富矿气液相流体,这些特点有利于成矿物质在岩浆一热液分离过程中向流体富集,并以氯络合物的形式运移。随着成矿流体的上侵,温度和压力的降低是成矿物质沉淀的主要影响因素。磁铁矿的结晶为成矿流体提供了大量的S2-离子,也是导致成矿物质沉淀的主要因素。斑岩型蚀变带从里向外为石英内核、钾化带、SCC带和泥化带,铜矿化主要发育在矿化带外围以及SCC带。目前,斑岩铜矿成矿模型主要有经典模型、系统模型和多阶段叠加模型。  相似文献   

15.
<正>吉尔吉斯在加里东中晚期和华力西中晚期有着广泛的岩浆活动和分布,与其有关的岩浆成矿活动也是多阶段、多矿种、多成因的(C.A.伊格姆别尔季耶夫,1988)。而斑岩型矿床是重要地质-工业类型矿床之一。现将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世界大型斑岩矿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世界上25个已知的最大斑岩铜矿床中,半数以上形成于新生代的古—始新世、始—渐新世、中新世中期—上新世3个时期,且集中于智利中、北部和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南—墨西哥北部3个地区。美国蒙大拿州和犹他州、巴拿马、秘鲁、阿根廷、印尼伊里安查亚、蒙古、伊朗也是重要的斑岩矿床产地。几个最大的矿床体系与高钾钙碱性侵入体有关,但最有利于大型斑岩铜矿床形成的却是钙碱性岩浆。25个富金斑岩矿床集中于太平洋西南部和南美洲,以及欧亚大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美国阿拉斯加州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许多矿床形成于13Ma。最大的矿床与…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地质学家越来越重视煌斑岩的分类、成因及其与矿产的共生关系等问题的研究。对于煌斑岩的分类,目前较为被认可的分类方法是依据化学成分的差异将其划分为超镁铁质煌斑岩、钙碱性煌斑岩、碱性煌斑岩、超钾质煌斑岩及过钾质煌斑岩。关于煌斑岩的成因,主要认为有"富集型地幔熔融模式"和"基性岩浆陆壳混染模式"两种成因模式。此外,研究发现煌斑岩还与金、铀、金刚石、铁等矿产有一定的伴生关系,特别是与金矿化在时空上有密切的联系,因此这种联系可以用来作为金矿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8.
松诺斑岩体位于云南省香格里拉县境内,其与南部的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距离十分靠近.随着近年来普朗铜矿外围找矿工作的展开,松诺地区显示出良好的找矿前景.本文重点就松诺斑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普朗斑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对比讨论,以揭示它们之间的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19.
新疆东戈壁斑岩型钼矿床之斑岩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东戈壁斑岩型钼矿床位于哈密市南110 km,为荒漠戈壁区,隶属于东天山觉罗塔格多金属成矿带。钼矿体赋存于斑状花岗岩体的外接触带浅变质碎屑岩中;侵入岩主要有浅肉红色斑状花岗岩(隐伏岩体)、花岗斑岩脉、细粒花岗岩脉三种,控矿岩体为隐伏斑状花岗岩,属华力西晚期第二次侵入。本文对东戈壁矿区岩体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岩石地球化...  相似文献   

20.
斑岩铜矿的成因模式主要有:简单的正岩浆矿床模式(Burn ham,1967;Nielsen,1968;Whitney,1975),地下水参与反应的正岩浆矿床模式(Taylor,1975;Gustafson,1978),多层对流循环模式(White,1970,1971),岩体加热地下水对流模式(Fournier,1967;Norton,1977,1978,1982)及岩浆气流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模式(Henley,1978)。我国的一些研究者也提出了一些重要见解,如围岩是成矿物质的部分或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