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研究了高压汞灯照射下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对天然海水中三唑磷光降解的影响情况。实验发现:在300 W高压汞灯照射下,在天然海水中,三唑磷降解速率受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等因素的影响,且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在三唑磷水溶液中分别添加浓度为0.1,1,2,4mg/L的NO3-及NO2-,均不同程度地抑制三唑磷的光降解速率,且其抑制作用均随NO3-及NO2-添加浓度的增大而增强,三唑磷的光降解速率常数(k)的变化范围为0.00394~0.00861 min-1。  相似文献   

2.
泥螺(Bullacta exarata)作为黄河三角洲区域成功引入的滩涂养殖种类, 为当地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但对其生态影响还了解不多。为了解该区域泥螺体内重金属含量并评价其生物质量, 于2012年8月对该区域进行泥螺和沉积物样品采集调查和分析。采用富集系数K、残留量指数I以及金属污染指数IMP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黄河三角洲沉积物及泥螺体内6种重金属含量均相对较低, 多数符合国家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第一类。泥螺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系数K有明显差别, 其中对Cu 和Cd 的富集能力最强。残留量指数I富集系数K及金属污染指数IMP均表明, 黄河三角洲潮间带泥螺对重金属的富集程度均较低, 说明该海域泥螺未受到重金属离子的污染。根据国家生物质量标准分析, 黄河三角洲潮间带泥螺的生物质量总体较好, 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总体上与海水中重金属含量无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三唑磷在天然海水、人工海水和去离子水中的光化学降解情况。在300 W高压汞灯照射下,三唑磷在3种水体中均发生明显的光降解,且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行为,其光解速率常数在天然海水、去离子水和人工海水中分别为0.008 61,0.006 42和0.006 33 min-1。在3种溶液介质中,三唑磷光解速率受三唑磷初始浓度的影响,其速率常数均随着三唑磷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实验发现溶液中加入重金属离子Cu2+和Cd2+会抑制三唑磷的光降解速率,添加重金属离子浓度不同,则抑制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索研究了Pb~(2+)和Fe~(3+)在不同水溶液中对三唑磷的光降解影响。结果表明:在300 W高压汞灯照射下,在去离子水中,不同浓度的Pb~(2+)对三唑磷的光降解均起抑制作用。在人工海水中,0.01 mg/L和0.1 mg/L的Pb~(2+)对三唑磷的光降解有抑制作用,而1 mg/L的Pb~(2+)明显地促进了光降解。在天然海水中,1 mg/L的Pb~(2+)对三唑磷的光降解起了抑制作用,而0.01 mg/L和0.1 mg/L的Pb~(2+)在光照前60 min促进了光降解,后60 min则起了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Fe~(3+)在人工海水和去离子水中会促进光降解,而在天然海水中则表现为抑制作用。该实验模拟结果可为水环境中该种农药污染的治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三唑磷对泥蚶急性毒性及血清SOD,CAT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三唑磷对泥蚶(Tegillarca granosa)的48h LC50为21.0mg/L,96h LC50为10.2mg/L,依此设计三唑磷对泥蚶的胁迫质量浓度(1.1,2.2,4.4,22mg/L),分别于胁迫后第0.5,1,2,4,8天及解除胁迫后第4天采样,研究三唑磷胁迫后泥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三唑磷胁迫浓度和时间的不同,泥蚶血清蛋白质质量浓度无显著性差异;在0.5,1d时各处理组的SOD无显著影响,从第2天起,SOD活性显著下降,48h的LC50为3.62mg/L;CAT的活性在第1天显著升高,而后逐渐降低。三唑磷胁迫下,SOD,CAT活性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与时间效应。胁迫解除后,蛋白质、SOD和CAT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表明泥蚶具有一定的生理调节机能。  相似文献   

6.
三唑磷对四种水生生物的毒性及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研究了三唑磷对小球藻、卤虫、南美白对虾、泥蚶四种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显示,三唑磷对小球藻的48h的EC50为24μg/dm^3,72h的EC50为15μg/km^3;对卤虫的24hLC50为1.64mg/dm^3,48hLC50为0.8mg/dm^3;对南美白对虾仔虾的48hLG0为3.2μg/dm^3,96hLC50为1.1μg/dm^3。;对泥蚶的48hLC50为21.0mg/dm^3,96hLC50为10.2mg/dm^3。三唑磷对小球藻、卤虫、南美白对虾为高毒农药,泥蚶对三唑磷有很强的耐受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模拟研究了厦门污水与海水混合后,海水颗粒物对磷的吸附-解吸过程,结果表明:颗粒物对磷的吸附只在混合后的1d内进行,之后即产生颗粒磷的释放,并表现为颗粒磷→溶解磷→溶解无机磷的转移过程。溶解无机磷是水体中磷的重要存在形式,其浓度的增加速率基本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式。颗粒磷的释放过程可用交换吸附动力学模式(t/X)=(t/X_(eq))+B′处理。  相似文献   

8.
泥螺的繁殖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泥螺的繁殖方式,繁殖季节,繁殖力,受精卵的孵化,幼虫发育及变态和稚,幼螺的发育过程,泥螺在浙江沿海每年的繁殖期为3-11月,5-6月和9-10月为繁殖高峰。繁殖期内亲螺有一次交配多次产卵现象,平均每个亲螺产卵3-4次,每次产卵群1个,每个卵群平均含有受精卵6282个,个体繁殖力18848.4-25128.0粒,在水温28.5℃条件下,面盘幼虫孵化时间为72h,孵化率为93.8%,幼虫经过2-8d浮游生活后进入匍匐生活,28-30d后发育变态成为稚螺,50d后成为幼螺。  相似文献   

9.
长江口滨岸潮滩底栖泥螺受铅污染的急性毒理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评价长江口滨岸潮滩沉积物中重金属铅对底栖动物的影响,进行了底栖动物泥螺的24h急性毒理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泥螺的半致死剂量是0.275g/L,全致死剂量是11.5g/L;对泥螺体内重金属累积量的分析表明:泥螺体内Pb的含量随试验组浓度的增高而增多,试验组的Pb浓度和泥螺累积的Pb含量符合三次函数;泥螺体内Pb的增加对泥螺富集Cu、Zn的影响是使其富集量有所下降,在浓度为4g/L时稍有回升;Pb含量的增加对泥螺富集Cr的影响是在浓度为0.1 1 8g/L时出现富集较大量,说明底栖动物富集的重金属元素问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莱州湾西岸作为黄河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渤海沿岸,滩涂岸线长而广阔、海水有机物质丰富、饵料充足,为底栖动物的生长提供了优越条件。为探寻黄河三角洲区域泥螺入侵历史,梳理总结扩散现状,探讨对当地传统生物造成的危害,保护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文章对历史资料和相关文献进行汇总整理。结果显示:2001年前莱州湾以及黄河口附近海域均无泥螺分布,现有泥螺种群来源于2001年人工引种。在黄河三角洲区域,泥螺分布范围持续扩大,向北已扩展至滨州沿岸潮间带海域,局部区域最高密度达160 ind/m2,被列为外来入侵物种,纳入了国家海洋局的生态监控体系中。泥螺与当地底栖贝类生物争夺营养和空间资源,产生种间竞争,导致种群生态位偏移。泥螺入侵成为优势种,建立了稳定的种群。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和气相色谱分析仪对泥蚶血淋巴中的脂肪酸和氨基酸进行了分析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泥蚶血淋巴含有脂肪酸和氨基酸各18种,脂肪酸总含量为0.395mg/g,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0.215mg/g,约占脂肪酸总量的54.2%;氨基酸总含量为1、68%,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9.88%,呈鲜味游离氨基酸和呈甘味游离氨基酸占泥蚶血淋巴氨基酸总量的47.02%.  相似文献   

12.
泥蚶同工酶谱在不同组织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聚丙烯酰胺电泳法对泥蚶5种组织中的19种同工酶进行检测分析,发现除其中4种酶未显示任何有活性的区带,两种酶只显示极微弱且不稳定的区带外,其他种酶类在各个组织中都显示出清晰稳定的图谱,且这些酶在分布和活性上均表现出高度的组织特异性,说明泥蚶组织中已存在相当丰富和完整的酶系统,基本具备了与高等动物相类似的机体代谢方式,而且这些酶基因的表达存在着组织分布上的自我调控机制.同时与其他贝类和高等动物相比,泥蚶的同工酶基因的表达既表现出了与其分类地位相一致的特征,又反应出在分类阶元上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3.
花尾胡椒鲷的大规模生产性早繁育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2月28日至4月15日于湛江东海岛进行了花尾胡椒鲷(Plectorhinchuscinctus)大规模生产性人工早繁育苗的研究。研究选取网箱养殖的成熟健壮亲鱼,强化培养一段时间后,采用LRH-A2,HCG进行人工催产,自然受精后放在30m3的育苗池中培养15d,再转移到室外高位池中培养。育苗获得平均体长40mm的鱼苗33.3万尾,育苗成活率为12.8%。  相似文献   

14.
不同年龄泥蚶同工酶电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同一种群不同年龄的泥蚶过氧化物酶、酯酶、淀粉酶、苹果酸脱氢酶、过氧化氢酶、醇脱氢酶、苹果酸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8种同工酶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泥蚶的过氧化物酶、酯酶同工酶在酶谱带上有一定差异。淀粉酶、苹果酸脱氢酶、过氧化氢酶、醇脱氢酶、苹果酸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在酶活性上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乐清湾泥蚶血细胞周期和DNA含量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乐清湾泥蚶血细胞DNA含量,得出组方图中只有一个峰(G0/G1),表明了乐清湾泥蚶血液不存在合成期(S)、合成后期(G2)和分裂期(M)细胞,血细胞已失去分裂功能,不存在周期现象,以小鸡血细胞做标准对照物(DNA含量以2.3pg/N),测得乐清湾泥蚶血细胞DNA含量为3.08pg/N。  相似文献   

16.
海水温度和盐度对泥蚶幼虫和稚贝生长及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1996~1997和1999年在浙江省乐清市东发水产育苗场和福建省宁德市四海水产育苗场分别研究了海水温度和盐度对泥蚶浮游幼虫和稚贝生长及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泥蚶浮游幼虫的适宜温度为25~33℃,最适生长温度为28~30℃.稚贝的适宜温度为15~35℃,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浮游幼虫的适宜盐度为16.54~30.02,最适生长盐度为1654~23.38;稚贝的适宜盐度为10.01~30.02,最适生长盐度为10.01~23.38.泥蚶幼虫和稚贝对高温和低盐海水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这与它们夏季的繁殖期和自然分布于内湾河口区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7.
军曹鱼营养成分的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对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 Linnaeus进行解剖比较、营养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军曹鱼的含肉率为68.7%,肌肉蛋白质含量为21.2%,氨基酸总量为65.05%;蛋氨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其中赖氨酸含量高达591mg.gN^-1,军曹鱼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5.2%,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简称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enoic acid简称DHA)的含量分别为4.5%和12.0%。研究结果表明,军曹鱼含肉率高,营养质量好,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The population parameters of blood cockles, Tegillarca granosa in the intertidal zone of Marudu Bay, Sabah,Malaysia we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monthly length-weight frequency data(July 2017 to June 2018). A total of 279 cockle individuals with shell length and weight ranging from 27.7 mm to 82.2 mm and 13.11 g to 192.7 g were subjected to analysis. T. granosa in Marudu Bay showed a consistent moderately high condition index 4.98±0.86 throughout the year. The exponent b of the length-weight relationship was 2.6 demonstrating negative allometric growth. The estimated asymptotic length(L_∞), growth coefficient(K) and growth performance(?) of the T.granosa population in Marudu Bay were estimated at 86.68 mm, 0.98 a~(-1) and 3.87, respectively. The observed maximum shell length was 82.55 mm and the predicted maximum shell length was 84.44 mm with estimated maximum life span(t_(max)) of 3.06 years. The estimated mean lengths at the end of 2, 4, 6, 8, 10 and 12 months of age were 21.31 mm, 31.16 mm, 39.53 mm, 46.63 mm, 52.67 mm and 57.79 mm. Total, natural, and fishing mortalities were estimated at 2.39 a~(-1), 1.32 a~(-1) and 1.07 a~(-1). The exploitation level(E) was 0.45. Results of the current study also demonstrated that T. granosa in the Marudu Bay has two major recruitment peaks; one in March and another in October. The exploitation level revealed that natural stock of T. granosa in the Marudu Bay was approaching the maximum exploitation level. If such trend continues or demand for T. granosa is increasing,coupled with no effective fisheries management in place, possibility of the T. granosa population in the Marudu Bay to collapse is likely to elevate.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江鳕仔鱼幼体发育及生长的研究探索江鳕全人工养殖仔鱼幼体的发育生长规律,本实验培育水温为自然温度,随机抽取并固定一缸仔鱼作为研究对象,每隔24h取30条仔鱼解剖镜下观察其发育情况,用显微测微尺对其体长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江鳕仔鱼的体长增长缓慢,具有阶段性,并且不是匀速的,生长期与生长停止期交替.得出了江鳕仔鱼体长和...  相似文献   

20.
厦门海域养殖贝类体内重金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阮金山 《海洋科学》2009,33(2):32-37
根据2005年4月和10月厦门市贝类生产环境区划调查资料,着重对僧帽牡蛎(Saccostrea cacullata)、菲律宾蛤仔(Rudita Pesphilippin adams)、泥蚶(Tegillarca grannosa)和缢蛏(Sinonvacula cucullata)的软体部、胃含物、外套膜、卵、肌肉和外套腔液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探讨和研究.结果表明,厦门4种养殖贝类体内Cu,Pb,Cd和Zn的湿质量比分别为0.88~60.3 mg/kg,0.12~0.48 mg/kg、0.04~0.72 mg/kg和12.4~163.5 mg/kg,平均湿质量比分别为16.3,0.24,0.38,63.9 mg/kg.在不同养殖水域,同种贝类体内重金属的含量差异较大,在相同养殖水域贝类体内重金属的平均含量种间差异也较大.4种贝类的胃舍物中重金属的平均含量最高,外套膜和软体部次之,外套腔液含量最低.根据<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的标准,对4种贝类体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僧帽牡蛎、菲律宾蛤仔和缢蛏体中重金属的含量均未超标,但泥蚶体内Cd的含量略微超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