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收集2000—2018 年福建近岸海域224 次赤潮事件资料,通过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8 年福建近岸海域赤潮发现数量和面积分别占全国的17.3%和6.1%。2015—2018 年相对于2000—2004、2005—2009、2010—2014 年赤潮年均发现数量和面积有明显下降。赤潮发现月份和空间特征明显,5—6 月为高发期;宁德、福州、平潭、厦门、泉州海域是赤潮高发区;4 个时间段比较宁德和厦门海域年均发现赤潮数量下降明显,平潭海域略微下降,泉州海域增加。由甲藻门生物引发的赤潮数量、面积和损失均最高,诱发赤潮的生物类群存在南北差异,有毒赤潮占总赤潮数量的14.3%。根据提出的赤潮等级划分标准,福建近岸海域以小型赤潮为主。建议在宁德至平潭近岸海域、泉州近岸海域加强赤潮立体化监测系统的建设,5—6 月为监测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
《海洋世界》2008,(10):5-5
国家海洋局近日发布的赤潮监测情况显示:今年6~8月,全国海域共发现赤潮15次,累计面积2874平方千米,与2007年同期相比,赤潮次数减少29次,累计面积减少2984平方千米。而且,今年的赤潮分布趋势有所不同。往年6—8月,全国赤潮主要分布于浙江沿岸海域,福建厦门、霞浦、黄岐近岸海域,广东深圳沿岸海域和青岛、秦皇岛、天津、黄骅等渤黄海沿岸海域。  相似文献   

3.
邹晓梅  林广发  陈志彪 《海洋科学》2018,42(11):110-117
赤潮是海洋生态系统异常的重要指标。本文收集1986~2017年闽三角海域的赤潮事件,基于GIS技术分析赤潮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32年来,闽三角海域赤潮发生98次,赤潮高发区在厦门西海域、同安湾和泉州湄洲湾海域;闽三角海域赤潮年际发生次数呈波动变化,一年中赤潮高发期集中在5~8月;中肋骨条藻、角毛藻及旋链角毛藻是闽三角海域的赤潮优势种,具有一定的区域分布特征;有毒赤潮事件发生频率有增加趋势。本文系统性地总结了闽三角海域赤潮时空特征,为该区域的赤潮风险分析和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清清  曹兵  杨波  王超  朱旭宇  许娴 《海洋通报》2017,36(2):217-221
利用1997-2014年江苏海域赤潮发生记录资料,系统分析了江苏海域赤潮的分布特征,并对赤潮生物的种类和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苏海域赤潮发生平均2次/年,年发生频率并没有明显的趋势性变化。赤潮发生具有显著的季节特征,多发生在5-9月,又以5月份发生频率最高,7月份次之。赤潮发生区域主要集中在连云港海州湾海域和南通以东海域。连云港海域爆发的赤潮多为有毒的甲藻赤潮,少数为硅藻;南通海域赤潮种多为硅藻。连云港附近海域赤潮优势种的变化很可能与该海域营养盐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舟山近岸海域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舟山近岸海域是我国赤潮多发区,尤其是长江口每年常有大小不等的赤潮发生。海水富营养化是引发赤潮的主要因素。过高或过低的氮磷比也可能引发赤潮藻的大量繁殖,产生赤潮。本文利用1996-2000年舟山近岸海域26个站位的海水水质数据来评价该海域的富营养化状况、氮磷比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该海域富营养化程度和氮磷比值较高,离岸近和受大陆径流影响大的站位和海区其值更高,氮磷比与赤潮的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6.
我国海域赤潮发生与海温及厄尔尼诺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2000年以来我国海域赤潮发生次数和面积,以及期间与厄尔尼诺指数关系,分析认为①海域表温对我国4个海域赤潮发生有较显著影响.②2000~2007年4个海域发生的赤潮次数:东海>渤海>南海>黄海;2000~2007年4个海域赤潮发生面积:东海>渤海>黄海>南海.③1986~2007年厄尔尼诺对赤潮发生次数有一定的影响,4个海域赤潮发生次数与厄尔尼诺的相关程度不同:东海>南海>渤海>黄海,其中1999年后厄尔尼诺对中国近海赤潮发生次数具有显著影响.④1977~2007年发生的10次厄尔尼诺事件对厄尔尼诺年的次年我国海域赤潮发生的次数有比较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长江口海域赤潮成因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对长江口海域的赤潮发生形势进行了系统总结与分析,探讨了长江口海域赤潮灾害的成因及其防治对策。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是我国赤朝高发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赤潮发生越来越频繁,赤潮生物种类增加,2002年首次发生了有毒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sp.)赤潮,赤潮危害程度在增大,这与长江口海域的环境和生物条件、河口最大军浊带、长江上游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对长江口海域赤潮高发区的影响有直接关系,同时河口海域甲藻孢囊也是赤潮发生的种源。建议建立赤潮立体监测体系、赤潮信息管理系统、海产品赤潮毒素卫生检疫制度和赤潮应急响应机制,全面加强长江口海域的赤潮监控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赤潮已成为我国海域频发的主要海洋灾害,其威胁危害程度明显加重。为保障海洋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在目前综合整治海洋环境的进程中,需把赤潮灾害列为重点防治管理的对象。沧州海域为赤潮灾害的典型区域。现从1989、1999年形成的两次沧州特大赤潮入手,探讨赤潮的防治管理。 一、有史以来沧州两次特大赤潮的发生及其灾害影响 1989年和1999年发生的赤潮为沧州海域发生的最有影响的两大赤潮。 1989年沧州海域发生了我国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赤潮灾害,这次赤潮称为“黄骅赤潮”。这次赤潮自7月底在黄骅海域形成后…  相似文献   

9.
温泉 《海洋世界》2006,(6):10-10
上图所显示的就是我们经常说起的赤潮现象。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海洋赤潮灾害一直处于高发期。2001年全国海域共发现赤潮77次,累计面积达15,000多平方千米,比2000年增加49次,增加面积约5,000平方千米。其中,浙江海域发现赤潮26次,累计面积近7,000平方千米;赤潮灾害的特点是:发生时间提前、持续时间延长、主要赤潮生物种类增多、总次数和累计影响面积均有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0.
对2016年深圳大鹏湾海域红色赤潮藻(Akashiwo sanguinea)赤潮过程的浮标数据进行分析,赤潮期间叶绿素a最高达到123.0μg/L,DO和pH在赤潮期间显著升高,最高值分别达到19.78 mg/L和8.78;赤潮期间水温相对较低,变化范围为14.48~20.34℃。本次赤潮始发于盐田至大梅沙附近海域,并随潮流扩散至其他海域,前期水温升高对赤潮起到了促进作用,2016年2月营养盐(特别是氨氮)突然升高是本次赤潮的直接诱因。结合广东省近10年的赤潮发生情况,发现红色赤潮藻近几年已成为深圳及广东省海域的赤潮优势种。  相似文献   

11.
近10年珠江口海域赤潮发生特征及原因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韦桂秋  王华  蔡伟叙  易斌 《海洋通报》2012,31(4):466-474
对2000-2009年珠江口海域发生的各种赤潮灾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珠江口海域赤潮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赤潮种类的变化规律、海水营养限制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珠江口赤潮多发区为深圳湾海区,近年珠江口西部珠海沿岸海域频发大面积赤潮;赤潮灾害发生的持续时间呈上升趋势;赤潮多发种为中肋骨条藻,多发于深圳湾;定鞭藻类原球形棕囊藻引发的有毒赤潮明显增多且影响范围较大.研究发现,珠海沿岸海域频发大面积赤潮和深圳湾春季频发赤潮可能与出现潜在硅酸盐营养限制有关,冬季频发球形棕囊藻与季节骤然升温有关.  相似文献   

12.
收集了1990年—2019年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120°30'E~123°30'E,29°00'N~32°30'N)记载的赤潮事件,基于GIS软件对所有赤潮事件进行整理,分析了赤潮的时空分布规律,并绘制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赤潮分布图.结果表明:近30年来,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赤潮经历了先升高后下降的过程,赤潮次数共计144次,赤潮面积>1000 km2有28次.赤潮发生核心区集中在长江口外、花鸟山-嵊泗列岛、岱山岛-中街山列岛、舟山岛-朱家尖岛海域;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赤潮多发期为5—8月,5、6、7、8月发生的赤潮次数分别占总数的28.37%、34.75%、17.78和9.29%;东海原甲藻(Prorocenrum donghaiense)、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是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最常见赤潮肇事种,发生次数分别为55次和40次,占统计总次数的38.19%和27.78%,2000年以来,东海原甲藻赤潮发生频率呈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13.
2004年4~5月初在东海赤潮高发区暴发的特大规模原甲藻赤潮前期和暴发初期对该海域进行的现场调查,并对该海域COD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赤潮暴发前COD为0.295-1.836mg/L,主要受陆源输入影响。根据其在局部海区底层出现的异常升高结合其他参数分析可对特定海区潜在赤潮暴发的可能性进行评估。赤潮暴发时COD为0.36~3.14mg/L,表层和中层与叶绿素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其主要受生物影响。富营养化指数表明赤潮暴发前近一半海域已经处于富营养化状态,但COD对富营养化的贡献不如营养盐重要。  相似文献   

14.
利用浙江省海洋灾害公报中2006—2017年的赤潮灾害数据,分析了浙江近海赤潮的年、月和季节尺度的变化规律,同时分析了浙江近海赤潮的空间分布规律。将自适应带宽核密度分析方法应用于赤潮灾害研究,分析了浙江近海不同海域受赤潮影响的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浙江海域赤潮高发于春末和夏季,5月是发生峰值期;从年际情况看,近年来赤潮发生的累计次数和面积呈上升趋势;浙江省赤潮主要发生在5个海域,按受赤潮影响的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舟山本岛、嵊泗列岛、温州、宁波和台州。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北部湾海域连年暴发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赤潮,对近海生态环境构成了潜在威胁。为了解北部湾海域球形棕囊藻赤潮生消过程及其与其他浮游植物类群的关系,自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北部湾海域开展了9个航次的调查,并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了微型真核藻类、微微型真核藻类、原绿球藻(Prochlorococcus spp.)和聚球藻(Synechococcus spp.)等4类浮游植物类群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北部湾海域各浮游植物类群主要分布在调查区北部钦州湾外侧海域和雷州半岛西侧近岸海域,其丰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微微型真核藻类在春、秋两季丰度较高,而冬、夏季较低。微型真核藻类、聚球藻和原绿球藻的丰度均呈现夏季高、冬季低的特点,其中聚球藻丰度的季节变化最为显著,与水温变化密切相关。结合对球形棕囊藻赤潮生消过程以及调查海域水文条件的分析可以看出,北部湾海域球形棕囊藻赤潮发生过程中,海水温度下降至20℃左右,并且聚球藻和原绿球藻丰度具有明显变化,有望作为棕囊藻赤潮的预警指标,为该海域棕囊藻赤潮的预测和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预防赤潮发生 洗涤剂禁磷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近海污染也在不断的加剧,对海洋经济危害最大的是海洋赤潮。据《200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报道:2001年近岸海域主要受到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影响。中国海域赤潮发生次数增多,发生时间提前,主要赤潮生物种类增多,总次数和累计影响均比上年有大幅度增加。全国海域共发生赤潮77次,累计面积达15 000km2余,比上年增加49次,增加面积达5 000km2。赤潮频发海域多为无机氮和磷酸盐污染较严重的海域。大面积赤潮主要集中在东海、渤海和黄海海域。一、洗涤剂中磷酸盐对赤潮产生的影响洗涤剂包括洗衣粉、金属清洗剂、油污清洗剂…  相似文献   

17.
伴随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立与开发,北部湾海域污染加剧,赤潮灾害愈发严重。文章综述1984—2015年广西北部湾海域赤潮演变趋势,结果表明:①赤潮发生频率和发生面积逐年增加;②赤潮种类呈现增多趋势。通过分析赤潮演变趋势,提出防控的思路:①加强广西北部湾入海流域及沿海地区污染防治和近岸海域环境保护;②利用生物技术进行赤潮生物防控;③加强科技支撑和提升赤潮科学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18.
天津近海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重点对1997~2006年天津海域赤潮发生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旨在对赤潮生消过程中海洋环境和气象要素的变化进行研究,为天津海域赤潮预报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泉州市沿海2008—2017年发生的15起赤潮灾害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赤潮平均每年发生1.5起,发生面积31.0 km2,发生天数7 d,从赤潮发生次数、发生面积和发生天数来看,后5年(2013—2017年)较之前5年(2008—2012年),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赤潮的主要发生期为4—9月,暴发高峰期为5—6月;平均每次赤潮持续时间为4.7 d;②引发赤潮的藻类有9种,其中硅藻门(Bacillariophyta)4种,甲藻门(Dinophyta)4种,金藻门(Chrysophyta)1种,引发赤潮次数最多的是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和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引发赤潮的藻类具有演替规律,不断有新的藻类引发赤潮;每种硅藻赤潮均只发生过1起,甲藻引发赤潮次数最多,金藻赤潮发生天数最多,面积最大;③有毒赤潮共发生6起,其中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和链状裸甲藻(Gymnodinium catenatum)赤潮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水产养殖业;④赤潮分布范围广,主要发生在惠安县海域和石狮市海域。通过全面分析近10年泉州市沿海赤潮的基本特征,为泉州市赤潮的预警预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对温州近岸海域2007~2016年间发生的赤潮灾害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时间分布上,赤潮主要发生在4~9月,高发期为5~6月,平均每次赤潮持续时间为8.6天;(2)空间分布上,赤潮主要发生在南麂海域、苍南海域和洞头海域,其中发生在南麂海域次数最多,占赤潮发生总数的46.0%;(3)引发赤潮的生物有10种,其中硅藻门3种,甲藻门5种,着色鞭毛藻门和原生动物门各1种,引发赤潮次数最多的是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其次为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具有演替规律,不断有新的种类引发赤潮;(4)引发有毒赤潮的藻种主要为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通过对近10年温州近岸海域赤潮的全面分析,为温州赤潮的防灾减灾和赤潮预警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