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ArcGIS软件支持下,构建福州交通网络数据库,并结合多种数据和多种分析方法对福州地铁1、2号线路的交通进行了可达性评价.首先通过ArcGIS中的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建模等手段对地铁沿线的道路网分布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地铁1、2号线建成后将大大缩短通行时间,提高了城市外围地区的交通可达性.其次,利用网络分析工具计算得出地铁将平均减少市民出行时间8.88min,减少地铁沿线出行时间11.6min,在出行高峰期的影响更为显著,可减少将近20min.研究结果可为交通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轨道交通线路互相换乘时间,构建了衡量城市轨道交通通达性的指标——换乘速效度。基于官方公布及现场实测的数据,度量了北京轨道交通网络的通达性,并采用ArcGIS软件对其通达性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北京轨道交通网络的换乘速效度为1.0186,低于标准水平,通达性不足;北京轨道交通系统中有9条线路的通达性高于平均水平,其余8条线路通达性较低,10号线和八通线分别为全网通达性最高和最低的线路。换乘速效度指标能够反映轨道交通线网的实际换乘便捷程度,科学评价交通网络的通达性水平,对于北京轨道交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地铁可达性时空演化及其对公交可达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应用GIS方法,选取2000、2003、2009和2012年4个时间节点,运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了广州市公共交通网络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地铁站点与线路加入到公共交通网络中所产生的变化,定量分析地铁网络建设对公共交通可达性的影响,分析地铁发展不同时期内,城市公共交通可达性空间格局的演化,全面探讨地铁建设对城市公共交通可达性的影响,以期为一体化的多模式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发展决策提供理论支持。结果显示:①广州市地铁网络顺利完成由树状向回路网络的转变,地铁可达性重心与广州市空间扩展方向呼应,呈现出向南、向东迁移特征;②地铁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广州城市公交网络可达性,且其改善作用随地铁线路网的增加和回路网络的发育而日益显著;③地铁网络对城市公交可达性格局的影响,打破了常规公交网络圈层式公交可达性格局,逐渐呈现出圈层式加沿地铁线路分布的廊道式格局;④地铁对公交各站点网络可达时间的影响,常规公交站点可达时间变化程度呈现出由地铁线路向外递减的空间分布趋势,当地铁网络发育形成回路网络时,大大地提升公交网络的运营效率,缩短各个站点之间的出行时间。  相似文献   

4.
以福建省公路交通情况为基本资料,通过运用ArcGIS的网络分析功能,从时间距离的角度,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的指标,对福建省公路交通网络体系的可达性情况进行计算、分析,得出福建省公路交通网络体系可达性的区域等级情况,在此基础上分别对第一、二、三阶梯的可达性成因进行分析,并对福建省不同地区的交通可达性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引导下中原经济区交通可达性空间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原经济区为研究区域,采用网络分析和栅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相对可达性和区域平均可达性指标在对各县市可达性及改善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区域可达性空间格局及演化特征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各县市可达性均获得了较大的提升,但县市可达性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还存在较大差距;区域平均可达性呈现出以中原城市群为核心向外围地区递减的态势,可达性中心区的范围逐步拓展,交通干线指向性明显,平原地区可达性优于山区、丘陵或盆地;不同发展阶段的可达性变化幅度也不均匀,可达性水平较差的地区改善程度明显,高速公路建设有利于推动地区间可达性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公路网络的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最短时间和可达性系数为指标,在ArcGIS的支持下,对1986,1996和2006年3个时间断面的河南省公路交通可达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公路网络连接的县级城市可达性值以中部及中北部为核心,向外围逐渐增高,大致呈不规则环状分布格局;研究期内,可达性空间格局总体变化不是很大,可达性比较好的县级城市主要位于河南省的中部及中北部,可达性较差的县级城市均分布在河南省的边缘地带,3个时间断面中,新县、台前始终是可达性最差的2个县;随着河南省公路网络建设的逐步完善,河南省整体可达性及各县的可达性均有大幅度的提高,但不同阶段可达性的提高幅度又有所不同,1986—1996年各县可达性值减少率高于1996—2006年各县可达性值减少率。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主要通过提高站点周边地区的可达性来引导区域发展,因此,对其可达性的评价一直是交通领域的重要议题。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本身的连接关系和站点与周边街道网络的连接关系,构建了度量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可达性的两个指标——站间可达性和站域可达性,并利用"节点—场所"模型对其可达性空间格局进行了综合评价。基于官方资料和现场踏勘数据,对天津城市轨道交通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站间可达性平均值高于站域可达性平均值,城市主中心区域站点的可达性值最高;根据站间可达性和站域可达性之间的不同特征,可将各站点分为5种类型;站间可达性与站域可达性的结合能够反映"出发地-城市轨道交通-目的地"完整的出行路径。科学评价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可达性水平,对于指导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和区域交通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合肥市BRT和Metro交通可达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了合肥市中心城区的BRT和在建Metro线路对可达性的影响。基于GIS网络分析模拟复杂的多模式交通网络,应用修正潜能模型指标度量了居民区与CBD、与商业金融中心、与行政中心以及与工业区的可达性,对比有无BRT和Metro两种情景下的可达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有BRT和Metro时,居民区至CBD的可达性均值变化幅度为45.8%,出行时间从65.5min减至35.5min;居民区至商业金融中心的可达性均值变化幅度为45.7%,时间从74.8min减至40.6min;居民区至行政中心的可达性均值变化幅度为18.9%,时间从104.7min减至84.9min;居民区至工业区的可达性均值变化幅度为37.4%,时间从92.1min减至57.7min。BRT和Metro线路显著地节省了居民出行时间,改善了城市边缘区域的交通可达性,其中经开区的可达性变化幅度最高,其次是滨湖新区、高新区和东区、老城区、南区、西区和北区。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梳理法对中国知网刊载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主题期刊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国内研究集中在:(1)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慢行交通体系、出租车、私家车、大型机场等间的换乘组织与连接规划;(2)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内部的换乘与衔接,及轨道交通站点空间组织等领域研究;(3)国内研究聚焦在各式交通方式衔接规划及城市路网为主的硬件建设等,但较少关注各类群体出行行为模式及其对交通方式换乘规划影响等。最后展望了中国大城市进入老龄化社会需要关注的轨道换乘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广州地铁三号线对周边住宅价格的时空影响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州地铁3号线及周边住宅项目为例,综合运用可达性相等理论、比较分析法、hedonic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技术,计算地铁对周边住宅价格的影响范围,实证分析其时空影响效应。空间效应结果表明:①地铁站点离市中心越近,影响范围越小,离城区越远,影响范围越大;②地铁对周边住宅具有明显的增值作用,住宅价格与地铁距离间呈显著的正向关系,距离越远影响效应越小;③分区域来看,地铁3号线对番禺区影响较显著,影响范围内住宅平均增值20.48%,而天河和海珠区影响范围内住宅平均增值8.73%。时间效应方面,地铁规划期对天河区和海珠区的房价影响不明显,对番禺区房价具有明显的正效应;施工期对周边房价的影响为先负向而后变为正向;运营期其正向影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1.
改进权重的京津冀可达性时空变化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2000年和2015年两个时间断面京津冀地区最省时的交通网络为基础数据,利用ArcGIS网络分析模块,分析节点城市可达性的时空变化规律。在研究方法上突出强调某一时间断面最省时的交通网络体系和通过节点中心度改进的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结果显示:京津冀区域的可达性格局变化较大,可达性整体提升的同时,处于第一阶梯的区域大幅扩张;总体而言,区域内可达性从优到差排序依次为:中心城市、东部和南部城市、北部城市;交通方式的变革极大地改善了区域可达性,各城市的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普遍缩减50%以上,中部和南部城市的变化率要远远大于北部城市;张家口和承德两市受山地地形和交通基础设施的限制,可达性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梳理法对中国知网刊载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主题期刊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国内研究集中在:(1)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慢行交通体系、出租车、私家车、大型机场等间的换乘组织与连接规划;(2)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内部的换乘与衔接,及轨道交通站点空间组织等领域研究;(3)国内研究聚焦在各式交通方式衔接规划及城市路网为主的硬件建设等,但较少关注各类群体出行行为模式及其对交通方式换乘规划影响等.最后展望了中国大城市进入老龄化社会需要关注的轨道换乘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谷一桢  郑思齐 《地理学报》2010,65(2):213-223
理论分析表明,轨道交通对郊区住宅价格的影响要大于城市中心区。针对北京市地铁13号线周边住宅的实证研究结果验证了这一理论。在郊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1km内的住宅价格要比1km外高出近20%,而在中心区这一效应并不显著。此外,随着城市交通网络的完善,13号线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在开通2年后不再显著。同时,轨道交通在两个方面对城市的土地开发强度产生显著影响。13号线的建设推动了北京市土地开发向北部郊区的跳跃式发展;同时抬高了郊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土地开发强度-与13号线郊区站点的距离每缩短3.3km,住宅项目的容积率提高1.0。本研究的定量分析结论能够为"交通引导开发"(TOD)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以及轨道交通的费用效益分析和"溢价回收"策略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利用城市间铁路客运最短旅行时间,基于2008年和2017年城市经济和人口数据,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可达性系数计算城市可达性,分析高铁网络下中国城市可达性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高铁网络的建设显著压缩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提升了全国城市的可达性水平,特别是对那些高铁从无到有的城市更为明显;当前建成和运营的高铁网络并未带来城市可达性的空间收敛,反而加大了城市间可达性的非均衡程度。高铁对全国不同区域、不同规模城市可达性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城市规模越大可达性的增长幅度也越大,呈现铁路网络下城市可达性的“马太效应”;东南地区可达性的提升更为明显,使得可达性的空间重心由我国北方向南方偏移。总体上,高铁沿线城市可达性的受益远高于无高铁城市,高铁强化了区位条件在可达性中的重要程度。  相似文献   

15.
陈烨  高悦尔  沈晶晶 《热带地理》2023,(7):1234-1246
为研究大运量交通站点精细化管理问题,构建复杂网络,分析站点分级。通过构建Space-L有向加权复杂网络模型,并基于站点客流提取节点强度、加权介数中心性、加权接近中心性以及加权PageRank4项指标,运用系统聚类方法进行站点分级。以厦门快速公交(BRT)-轨道双模式网络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复杂网络视角分析站点网络特征和层级关系。结果表明:1)在复杂网络模型下,网络站点可分为核心枢纽型、局部联系型、网络中转型、强网络传导型、弱网络传导型和网络尽端型6类。2)各类换乘站点呈现不同特点,单模式换乘站具有调节网络客流的能力,双模式换乘站具有吸引网络客流的能力,单-双模式结合的换乘站具有辐射网络客流的能力。3)在BRT-轨道交通网络的单模式站点中,岛内的BRT站点发挥效果优于轨道站点。文章提出的站点分级指标和方法能很好地揭示站点网络特性,有助于提高城市BRT-轨道网络系统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16.
孔祥夫  杨家文 《地理科学》2018,38(12):2074-2083
从土地利用视角分析轨道站点客流的影响因素,基于直接估计模型,选择不同类型用地楼板面积、公交线路数量、站点中心性、站点可达性4个变量建立非线性回归函数,分析不同类型用地客流生成率与站点可达性之间的衰减规律。结果表明: 相比于线性衰减规律,客流生成率随站点可达性的降低更符合指数衰减规律,用地距离地铁站0~0.5 km时客流生成率下降最快。单位面积各类用地客流生成率由大到小依次为:交通用地>办公用地>商业用地≈城中村>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其他用地。客流生成率受站点可达性影响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商业用地>办公用地>交通用地>其他用地>居住用地>城中村>工业用地。  相似文献   

17.
住房市场化与较高住房需求带来住房价格的迅速提升,进而引发住房可负担性下降等问题,租赁住房逐步成为居民的另一主要择居方式。城市交通作为重要因素之一,对住宅租赁价格的影响仍需深入探讨。论文以北京市为例,运用交通网络中心性指标,研究道路网络及公共交通网络对住宅租赁价格影响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① 以出行时间为基础构建交通网络,公交网络总体拟合程度高于道路网络;公交网络中邻近中心性即相对可达性拟合程度最高,而道路网络中介中心性即中转功能拟合程度最高;② 城市中心-城市中部-城市外围的环状结构中,中心性影响程度存在空间差异,道路邻近中心性及公交各类中心性对城市中心及中部具有重要影响,城市外围主要受道路邻近中心性及介中心性影响;③ 基于拟合程度最高的公交网络邻近中心性的影响模式分析,综合交通枢纽、轨道交通换乘站点、轨道交通站点、重要地面公交站点等在城市中心及中部对租赁价格影响较高,而城市外围仅轨道交通站点及换乘站点影响较高;④ 道路设施网络与公交组织网络结构特性导向下的驱动力差异、交通网络各功能空间效应的区位指向、城市不同空间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的外部效应差异促进了道路与公交网络中心性对租赁价格影响的空间分异。  相似文献   

18.
刘想  李晓东  马晨 《地理科学》2022,42(5):810-819
基于长时序列车时刻表数据,对成渝双城经济圈内铁路客运网络可达性、铁路日流量时空特征展开分析,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对铁路客运网络展开研究。结果表明:① 成渝双城经济圈铁路客运网络发展经历了双城割裂、廊道构筑与网络完善3个阶段,可达性呈现出沿双城廊道收敛的“哑铃式”空间格局,运量主轴带集聚作用显著,呈由北向南转移态势;② 经济圈铁路客运组织模式由双核扩散转变为廊道集聚扩散;③ 双核凝聚子群范围不断扩大,经济圈铁路客运网络一体化水平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公路网络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6、2004、2010 年为时间断面,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为指标, 探讨安徽省公路网络中节点城镇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996-2010 年, 安徽省公路网络可达性总体空间格局变动不大, 其值大体以合肥地区为中心向外围呈不规则环状递增, 且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交通干道指向性。公路网络完善极大地提高了区域内节点城镇可达性, 其中第一阶段(1996-2004 年)可达性值提升较第二阶段(2004-2010 年)更为显著;可达性变化幅度与初值有关, 第一阶段可达性值变化率空间格局由“徐合高速-合芜宣高速”沿线地区和沿江地区组成的“T型”区域向周围递减, 第二阶段呈现出沿新建高速公路地区向四周递减的多极空间格局;不同地区可达性受益迥异, 江南地区可达性受益最为显著, 其次是淮北、江淮地区;随着路网的不断完善, 可达性水平由中心向外围呈圈层式优化, 可达性等值线趋于均匀、平滑, 中心城市可达性差异逐渐缩小, 可达性分布趋于均衡。  相似文献   

20.
申犁帆  王烨  张纯  姜冬睿  李赫 《地理学报》2018,73(12):2423-2439
轨道站点步行可达范围内建成环境因素与轨道交通通勤行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潜在通勤者的角度出发,划定轨道站点的合理步行可达范围,以北京市44个轨道站点为例,利用大数据方法从“宜出行”程序中提取站点合理步行范围内的相对人口数据,结合2017年9月10个工作日早高峰时段的轨道站点刷卡数据得到该站点的相对乘车率。基于数据的非正态分布特征构建GARCH模型,分析早高峰站点合理步行范围内建成环境因素与站点相对乘车率的关系。结果表明:① 始发轨道站点与站点乘车率存在显著正向关系,而站点所在线路的换乘概率与站点乘车率具有非常明显的负相关性;② 轨道站点的出入口数量与乘车率显著正相关;③ 小区—站点的路径转折数和步行范围内的交叉路口数等可步行性特征对轨道交通通勤行为无显著影响,步行范围的公交车站密度与站点乘车率正相关;④ 合理步行范围内的用地混合度与乘车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⑤ 合理步行范围内的路网密度以及早高峰拥堵道路比与乘车率之间在不同程度上呈现正向关系;⑥ 共享单车订单数与轨道交通通勤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⑦ 相比手机信令数据,“宜出行”定位数据的精度更高,适用于分析微观尺度下的实时人口分布及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