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前的地理讲评课教学中普遍存在机械地采用逐题对答案、改正错误、就题论题、面面俱到的问题。对此课型少有探讨,笔在此谈点体会,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科考生在解答地理综合题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类似这样的情况:对问题的解答心中明白;但书面文字表述不够清楚、准确,有些答案词不达意,语无伦次,有些答案似是而非,直接影响到考试成绩。针对此类问题,教师应该在平日训练学生答题时,全力做到“三清楚”,即“看清楚、想清楚、写清楚”。  相似文献   

3.
一次,我去校外听区级公开课,讲的是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一节的第一框题一“经济发展的先行官”。课堂上老师神采飞扬,传授知识思路清晰;手中的鼠标点击频率也相当快,图片一张替换着一张。身为专业地理教师的我,有的答案还没思考完整,但同学们的反应却完全不同:个个对答如流,师生配合相当默契,讲课环节进展十分流畅,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我们这些听课的老师,个个佩服同学们的反应。离授课结束还有几分钟,老师出了几道练习题,目的是检测本课学生的掌握情况,但结果只有几个同学能做出答案,气氛很沉闷,  相似文献   

4.
杨印书 《地理教学》2010,(19):53-54,52
题目 本文所谈的是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地理试题(上海地理卷)第十六题中的47题。第十六题(第48小题与本文无关,略去)及答案如下:  相似文献   

5.
梁璐  章冠峰 《地理教学》2009,(11):40-41
《地理教学》杂志第九期“从海南高考试题看日出日落时的太阳方位”一文作者从2009年高考海南题7~9题人手,谈及不同纬度地区日出日落的太阳方位,对第7题的答案正确与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张国宝 《地理教学》2007,(12):22-22,21
在高三地理教学中,我形成了一套讲评课的方法,其基本环节可归结为“自查自纠——合作探究——汇报交流——问题评析——矫正巩固——补偿训练”六个环节。下面以2007年全国文综Ⅰ卷地理试题选择题分析为例进行说明。(1)自查自纠。考试结束后,将答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对照答案,进行自查自纠。通过再次审题、翻阅教材等方式,使那些简单错题得到解决,避免在已知已会的题目上花费不必要的时间。这个环节可在课堂内完成,也可以在课堂外完成。如选择题中的1~2题考查了城市化问题,3~5题考查了洋流及气候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设问较为简单、容易,凭学生已储备的知识完全可以自己解决。但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应强调要从题目文字的表述中和图形中,快速、准确和完整的获取地理有效信息,为难度较大的题目提供更多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选择题是考查学生各种知识和综合判断能力的一种题型,但这种题也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一种题,所给的四个答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似是而非,迷惑性大,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扎实的基础知识,沉着思考,认真筛选,只有这样才能去伪存真,才能选出唯一的正确答案。对于难题,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实力;对于易题,我们要格外小心;对于曾做过的题,我们要注意它们的异同。高考题中绝大部分题目是我们平常没见过的,要联想和回想所学的知识,从中寻求启示,学会迁移知识。  相似文献   

8.
高中一年级的地理课经常考一道题:“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述的月相是什么样的?好多学生把答案写成蛾眉月。因为按照常识,只有农历月初蛾眉月是黄昏后出现的。可是答案却是满月。  相似文献   

9.
俞峰  许晓梅 《地理教学》2014,(9):58-59,56
题目(2013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题) 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当海轮途经图1中P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线表示晨昏线。读图回答1-2题。评析 从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查询到试题第l题正确答案为B,即太阳直射点位置最接近(15°S,135°W),可以通过对试题所给条件以及图示信息进行分析得出该答案。  相似文献   

10.
正高考地理非选择题中读图题是必考题,体现地理学科"无图不成题"的一大特色,尤其广东考题,可以说是"十题九图",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运用图像获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在地理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同学在解答地理非选择题时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而且切入点也不太精准,考试时丢分的情况很是严重。那么,如何使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给出圆满的答案呢?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教给学生不同类型读图题的解题思路。可以对读图题进行分类,总结其一般的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沿不同纬度所做的地形剖面组图”。读图回答1~3题。  相似文献   

1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完成1~2题。  相似文献   

13.
郭庆彬  覃太 《地理教学》2011,(18):45-49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下图中,实线为地形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单位:米)。读图完成1~2题。  相似文献   

14.
很多时候,考试后不少同学都会高兴地对老师说,题目非常简单,但试卷发下来后,相当部分同学都会傻眼,考试分数与自己的预期值相差太远了。特别是自以为非常熟悉的简述题,得分率很低。经调查,简述题一直是高中地理选修班学生失分的“重灾区”。尽管地理学科高考不以考查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为主要目的,但学生在这方面能力薄弱一方面会影响学生问题表达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另一方面也会引起阅卷老师对其答案的理解与其要表达意思的偏差,进而使其不能得到应有的分数。  相似文献   

15.
正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下表是四地一年中昼长最大差值(R)和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H)资料,完成1~2题。  相似文献   

16.
李功爱 《地理教学》2010,(23):19-19
2010年上海市高中地理水平考试试卷的第八大题由三部分组成:一段关于登封观星台的文字描述、两幅图(观星台布局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四个关于地球运动的小问题,共10分。该题取材视角宽阔,将历史、天文、地理结合了起来,使学生在做试题的同时又接受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考试结束后,许多学生对此题议论纷纷,互相讨论本题的思考过程和答案,  相似文献   

17.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认真分析了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与分布的关系后,进行了各种模拟演示,读理想大陆分布图完成1~2题。  相似文献   

18.
古人常形容一个人的才学,总是夸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足以显示地理知识对古人的重要性,那么当今的地理对一个人的生活、综合素质等又有什么影响呢?记得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一次青年歌手大赛总决赛中,主持人向选手出示了一道地理题:“中国在北半球还是在南半球?”那位选手回答“南半球”。这个答案让电视机前看节目的孩子都笑得喷饭!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地理常识依然是衡量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  相似文献   

19.
张文军 《地理教学》2014,(18):31-33
正在地理考试中,考生在选择题方面的失分往往是硬伤——会则得分,不会则失分;相对而言,综合题方面的失分则大多是软伤——会而未必得分。面对地理综合题,考生若在审题方面出现偏差,在答案组织方面又不够科学合理,其得分情况很有可能是"惨不忍睹",甚至"全军覆没"。因而在平时复习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综合题解答方法的指导。笔者认为,选取好答题角度,确定好答题要点是地理综合题拿下高分的保证。所谓答题角度,指的是学生为完成正确答题所持  相似文献   

20.
正一、等值线的常见题型1.描述等值线的分布特征【例1】图1为"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的次数等值线图",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2011山东IB)建模是为了提供思考问题的角度,但并非建模中所有的要点在答案中都有所体现,学生应该根据实际的设问情况有选择地去分析解题。如上题中答案没有涉及到走向、弯曲方向、疏密状况等要点,因为这些对于解答"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这一设问时,指向并不明确,故而答题要紧扣设问,以防无效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