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传藻 《海洋科学》1986,10(1):74-74
灌河流程远、水流量大,是较好的内河物资运输线;河口内的燕尾港和陈家港有三千吨级和五千吨级的码头,在苏北地区是唯一可以海河联运的港口,历来就是淮北平原的门户。  相似文献   

2.
灌河口位于海州湾的南缘,距连云港口40公里,是江苏省境内目前唯一没有建闸、有较好通航条件的天然入海口,口门西岸的燕尾港是江苏最典型的海河联运港口,其经济腹地主要是苏北平原。加快开发灌河口及燕尾港,对于灌河干流水运及周围陆域资源的开发,对于建成以连云港为核心的综合性大港的港口群体,对于连云港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和苏北经济的振兴,都有着重要意义。一、灌河口的演变过程灌河的形成与昔日的黄河息息相关,灌河下游的形成较晚且直接受到黄河入海的控  相似文献   

3.
灌河地处江苏省北部,西接六塘河诸水,向东经灌云、响水境内流入黄海。灌河水量丰富,河道宽阔,在入海口呈喇叭型,是苏北境内惟一一条没有建闸的天然潮汐河道,有“苏北的黄浦江”之称。灌河口物产丰富,景色独特,是苏北沿海一处风格独特的旅游胜地,尤其是“灌河口三奇”更令人称道。  相似文献   

4.
青岛港湾工程勘察设计院始建于1972年。现任院长林萍,副院长戴学军,总工程师李振声,副总工程师明景平。设水工室、上建室、办公室,有高级工程师10名,工程师等技术人员22名。主要承担码头、护岸、船坞、船闸、船台滑道、取水排污等水工工程和工业民用建筑、水电暖等土建工程的勘察设计。迄今先后取得多项技术成果。1.1.65万吨级码头6座,计19个泊位;万吨级以下码头30余座;1.5万吨级船坞4座。其中浮箱式干船坞:结构新颖。将主体分成数个钢筋混凝土沉箱(单件3000t,平面尺寸达22m×32m),采用湿法施工,解决了水上接缝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5.
粤东南澳岛充分发挥地缘、资源优势,致力港口建设,为这个国家一类口岸通向世界各地开辟了最便捷的出海通道。1994年以来,这个海岛县投入港口建设的资金已达2.04亿元,建成了3个5000吨级码头,有两个5000吨级泊位和1个3000吨级泊位已投入使用,即将竣工的两个5000吨级泊位也将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近20 a实测水文地形资料的深入分析,得到了灌河干流河道及出口水道的冲淤演变规律:干流河道在盐东控制闸建闸前,以响水为界上段冲刷下段淤积,建闸后,从多年平均来看上段明显淤积下段冲刷;近10 a来,陈家港以下的干流河道弯道凹岸处均为深槽逼岸的冲刷区,且处在持续稳定冲刷状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灌河口外岸滩冲刷强度减弱,近10 a来,河口外冲淤近于平衡状态。这些研究为灌河口码头、航道等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1292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从泉州乘船赴波斯,惊呼这座被称为“刺桐港”的泉州是个“梯航万国”的巨港。700多年后,这条古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华南沿海,又崛起了一个大的港口群,除福州、厦门、汕头、广州、湛江等一批老港外,新近又崛起了惠州港、珠海港和大鹏湾盐田港等众多大型深水港。华南港口群正在建设的重大港口工程即有10万吨级煤码头、5万吨级油码头和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等,集能源、工业、贸易于一体的国际化港口体系正在迅速形成。  相似文献   

8.
苏北陈港     
黄海之滨,淮河下游,有一座美丽、繁华的港口城镇——陈港。陈港地扼灌河入海口,在响水口东北29.5公里处,南湖河与灌河在此汇合,总人口达3万多,土地5800亩,港口海岸条件优越,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盐城市的滨海重镇、著名海港,也是上海港与连云港之间近千公里海岸线上的重要港口。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威海港务局建港指挥部在新区通用泊位工程中,运用价值工程理论,将1000吨级码头改造成为2000吨级码头,将60m斜坡护岸改造成500吨级码头,不仅可节省工程投资200万元,而且充分利用了码头岩线,增加了港口吞吐能力和经济效益,走出了一条向科学技术要效益的路子。  相似文献   

10.
船舶在停靠码头时,需要根据潮汐、潮流条件选择合适的靠泊时间,特别是对于大型重载船舶,合适的靠泊时间是靠泊安全的基础。文中通过对宁波大榭实华45万吨原油码头一个月的潮汐、潮流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确定码头的最佳靠泊时间,为码头的安全靠泊和引航员的实际操作提供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于信元潍坊港建港指挥部指挥,潍坊北港港务局局长。先后任潍坊市等亭区交通局局长、峡山水库副局长等职,长期从事交通等管理工作。目前全面负责潍坊北港建设工程工作,任山东海岸工程学会理事。理事介绍单志平威海港务管理局建港指挥部副指挥。长期从事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早期组织建设万吨级码头1座,组织完成了威海港3O年总体布局规划及各项前期工作。建港指挥部成立后,先后组织完成了5000吨级客运码头1座,威海港南区万吨级泊位1座,经省级验收工程质量优良。在万吨级泊位建设中根据实际情况,将IO00吨级码头改造成2000吨级码头,将6…  相似文献   

12.
建立灌河口平面二维潮流数字模型,并在灌河口口门至陈家港河段沿程布置5个采样点和3个横向断面,通过对各采样点一个月数值模拟结果进行调和分析,得出灌河口M2分潮及其主要倍潮的基本特征,然后利用潮位-流速关系图及通过对动量方程中各项的统计计算,研究了灌河口潮波运动的基本动力平衡、M2的主要倍潮的产生机制及其对潮汐不对称现象的影响。研究认为:灌河口潮汐潮流均属正规半日潮型。M4、M6分潮对于灌河口潮波变形有着重要的影响,M8分潮除在浅滩处外对潮汐不对称的影响很小。在深槽处M4分潮导致最大落(涨)潮流速减小(增大),最大涨(落)潮流速与最高(低)潮位之间的相位差增大。M6分潮的影响与M4基本一致,但其作用明显小于M4分潮。在浅滩处M4分潮导致最大涨落潮流速均大于M2分潮的值,M6和M8分潮使最大涨落潮流速均出现在高潮位附近,但M6、M8使最大涨潮流速减小,而使最大落潮流速增大。外海边界处倍潮波的传入对于口门附近的潮汐不对称有一定影响。M4和M6分潮导致灌河口的潮汐不对称表现为涨潮主导型,潮波运动主要受到压强梯度力、非线性对流和底摩擦力,三者与局地惯性力构成灌河口的基本动力平衡,摩擦力并不是最重要的作用力。  相似文献   

13.
长江口北支潮汐能源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口北支有着丰富的潮汐能源及淡水,航运、水产等资源,因长期未加规划、治理,以致远未开发利用,反使河道淤浅,迳流减少,通航能力降低,且有大量泥沙,盐倒灌南支,恶化航道、水质,亟待整治、开发。研究提出,北支潮汐能可有效地用以发电和疏浚河道。可利用北支有利的河势,建造大、小双库开发方式的潮汐电站,并利用该河上、下游端间具有潮时差的有利因素,使电站可以连续不断发电、供电。同时可利用建造的上、中、下游三座水闸,逐级集水攻沙,冲刷航道淤沙,提高通航能力,实现江、海直接联运。另可兼收淡水供应,水产养殖、旅游,以及沟通崇明岛与苏北的陆上交通等效益,潮汐电站工程可采用现实可行的新技术、新材料、新的结构形式,以降低造价,使我国潮汐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在潮汐流作用下25万吨级油轮系缆力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5万吨级油轮泊系福建炼油厂码头的室内系缆力模型试验,研究不同潮汐和流速下油轮泊系时的系缆力,讨论了一些主要因素的影响和计算方法,指出首缆力、尾缆力和倒缆力是最主要的系缆力,流速是对系缆力影响最大的因素,提出了系缆方式和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5.
林承坤 《海岸工程》1989,8(4):51-60
中国最大港上海港是世界十大港口之一。1985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11290万吨。目前吞吐能力不足。为解决此困难,必须建造若干新港。根据沉积、河流冲积过程和入海航道水深来选择港址,作者建议选择杭州湾的金山咀和长江口的七丫口为最佳港址。前者码头泊位的规模宜确定为3.5万—5万吨级,后者为1万—2万吨级。  相似文献   

16.
采用灌注桩粱板结构将原有重力式方块小吨级码头改造扩建成为较大吨级码头,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结构形式。本文介绍了烟台地方港务局1-3号泊位的码头改造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7.
1 潮汐能发展前景 我国是世界上潮汐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据1981年11月召开的全国潮汐资源普查会议宣布,我国沿海可开发潮汐能的装机容量为2098万kW,年发电量达580亿kW/h。其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工农业生产较为发达而常规能源资源紧缺的华东地区。目前有7座潮汐电站和1座洪潮电站投入运行,其总规模仅1万kW,其开发前景是广阔的。  相似文献   

18.
潮汐河口支流建闸闸下淤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潮汐河口建闸的关键问题是闸下淤积。在潮汐河口支流口门上建闸,其闸下淤积面貌主要取决于干流主槽的位置,这与在潮汐河口干流上建闸的闸下淤积问题有着本质上的差异。以钱塘江河口支流曹娥江口门建闸为例,应用河床演变分析、动床实体模型和现场冲淤试验预测了曹娥江大闸闸下淤积面貌和淤积速率,为曹娥江大闸的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我国目前最大的矿石中转码头——北仑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进入了全面负荷试运转阶段。 这里原是我省金塘海面的一个小岛,从来默默无闻,1978年开始建设北仑港,它的名字迅即传遍了国内外。 1981年仲秋,第一艘十万吨级的货轮进港卸货成功,标志着宁波港口发展史上的新的一页。 这里有横卧于碧波之上的1009米长的引桥,它由一个10万吨级和两个25000吨级的泊位组成,与引桥成F”型平面。 在十万吨级泊位码头上,两台卸船机机身高达55米,它的抓斗一下就可抓举30吨矿石,十万吨矿石24小时就可抓完。  相似文献   

20.
根据日照港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的设计要求,在拟建工程海域实测了2个站的大、中、小潮潮位和9条测线的流速、流向及含沙量。利用二维潮汐水流数学模型进行了潮位、流速和流向验证计算,综合研究了调查海区的泥沙运动和海底冲淤演变规律,并预测了冲淤趋势。在此基础上,重点对30万吨原油码头泊位、港池与航道的淤积进行了预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水动力条件下,该港区内的平均年回淤速率不大,此港区适合建码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