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探究自然海区与室内养殖环境对软体动物壳色及壳表面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以黑色壳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为研究对象,在自然海区与室内环境分别暂养30 d后,对长牡蛎的壳色及壳表面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差异细菌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室内养殖的黑壳长牡蛎出现较为明显的壳褪色现象,其黑色素含量显著下降,远低于自然海区养殖的黑壳长牡蛎。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蓝细菌(Cyanobacteria)为长牡蛎壳表面的主要优势菌,其中变形杆菌的丰度超过50%。在门水平上,放线菌(Actinobacteria)、俭菌超门(Parcubateria)和Bacterial rice cluster 1(BRC1)在室内、外养殖长牡蛎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而具有降解作用的放线菌和俭菌超门细菌在室内养殖的黑壳长牡蛎壳表面丰度较高。在属水平上,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的细菌共计67种。该研究揭示了不同生境条件下,黑壳长牡蛎壳表面的微生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差异,为解析长牡蛎壳色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2.
刷柄侧曲面是典型的曲线形外型表面,其加工方式有顺铣和逆铣两种方法.本文分析了两种铣削方法分别对铣削过程中的切削力,工件表面不平度等几个重要参数的影响,提出了木制品曲面加工中顺铣较逆铣具有消耗动力小,刀具耐用度高,工件不易破裂,加工表面平整等几个突出优点.  相似文献   

3.
南黄海第四纪时期石英砂表面结构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石英砂表面结构的特定标志及组合特征是判别沉积环境的重要依据。南黄海第四纪时期沉积相中石英砂表面结构因沉积作用的不同而有差异,磨圆度、表面形态是反映高能和低能环境的灵敏指标,典型环境的特有标志和某种表面结构出现的几率以及这些标志形成顺序的识别,均是环境判定和解释的重要内容。南黄海潮流砂物质来源复杂,强劲的潮流是其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晚更新世末期的石英砂具有河漫滩相沉积的特点,颗粒的溶蚀程度似乎反映了一种“温凉”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4.
海洋锰矿是一种黑色、黄褐色、土黑色的铁锰氧化物块状集合体,一般分布于4000—6000米水深的深海盆中。含矿层产于红粘土、硅质软泥、放射虫软泥和抱球虫软泥等沉积速率缓慢的远洋沉积物的顶部并在沉积物——海水界面上最为富集。矿层中含结核块体最大密度可达26公斤/米^2,分布面积数十万平方公里。矿石呈结核状、浑圆状、饼状、葡萄状、结壳状以及其他复杂形态。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南方广泛分布的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富含多种元素,产出许多大型一超大型矿床,而且有机质丰度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黑色岩系形成于浅水陆棚环境,主要有机质来源于海生低等菌、藻类生物,有机质类型为腐泥质。通过对贵州纳雍地区黑色岩系的有机碳含量的测试分析,认为该地区的黑色岩系有机质丰富,且有机质类型较好,为良好的烃源岩。  相似文献   

6.
南沙群岛南永2井的红色沉积层和黑色沉积层标志着两次异常事件,简称为“红色事件”和“黑色事件”。这两个特殊沉积层的主要特征是磁化率为正值、锰铝(黑色沉积)和铁铝(红色沉积)含量高。关于它们的成因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火山喷发或地震活动,另一种是气候突变。将红色沉积层和黑色沉积层与南海其它珊瑚礁钻井资料、南海及其周缘火山活动和深海沉积中的微玻陨石进行详细对比,并综合分析几种成因的可能性大小。“红色事件”和“黑色事件”在南海其它珊瑚礁钻井中的反映不明显或无反映,表明两事件的影响范围很有限。尽管南海周缘的一些火山活动期次、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些代用指标和深海沉积中的微玻陨石层在时间上与“红”、“黑”两事件有较好的对比,成岩作用也能使某些沉积层位形成铁富集或锰富集,但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可以排除周缘火山喷发、气候突变、撞击事件及成岩作用等4种成因。火山或地震活动引起的铁或锰热泉上涌可以对“红”、“黑”两事件作出较好的解释,是可能性较大的成因。  相似文献   

7.
海洋表面油膜对海洋环境影响极大,及时获取海面油膜信息对保护海洋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海洋表面油膜检测是合成孔径雷达(SAR)很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总结了传统以及新近提出的SAR图像海洋表面油膜检测4种算法,对每一种算法进行了详细分析说明.文章还通过3幅实际SAR油膜图像,分别从油膜检测的目视效果、运算速度和自动化程度三方面对这4种算法进行了详细的对比研究,最后提出选择SAR图像海洋表面油膜检测算法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次重力波(Infragravity Wave,IGW)是一种频率较低(0.05~0.005 Hz),波长较长(约10 km)的表面重力波。由IGW引起的海表面高度变化会被宽刈幅干涉高度计SWOT(Surface Water and Ocean Topography,SWOT)卫星观测到,因此在使用SWOT观测的海表面高度来反演中尺度、次中尺度大洋环流时,IGW是一种重要的误差来源。根据数值模型模拟的全球IGW时空分布特征,本文以IGW最为活跃的东北太平洋和欧洲西北陆架附近大西洋为研究海域,估算了上述海域由IGW所引起的海表面高度变化,并将计算结果与SWOT Simulator模拟的轨道噪声(±5 cm)比较,首次定量地估算了IGW在SWOT观测海表面高度时的干扰程度。研究表明,IGW所引起的厘米量级的海表面高度变化在SWOT卫星观测海表面流场时是一种重要的,不可忽略的误差来源。在大西洋欧洲西北陆架海域,冬季IGW对海表面高度的贡献可达到SWOT卫星噪声要求水平的25%;然而,对于大陆架狭窄的美国西岸太平洋而言,由岸线产生的IGW将迅速传入深海海域,在广阔的范围内产生显著的"噪声"影响,在SWOT反演海表面流场时由IGW引起的误差将达到SWOT卫星噪声要求水平的15%。  相似文献   

9.
    
海鹦(SEA PARROT),别名善知鸟,属于海雀科,主要生活在挪威北部的沿海地区。它身长约30厘米,有一张大嘴巴,呈三角形,带有一条深沟。背部的羽毛呈黑色,腹部呈白色,脚呈橘红色。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Miles准层流风生波模型基础上,引入表面粗糙度滑波面不均匀分布的线性模型,通过不稳定性分析,导出了平均压力随表面粗糙度变化和海浪成长率之间的关系,表明表面粗糙度的不均匀分布是影响海浪成长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李丽 《海洋世界》2012,(5):54-57
被冠以"活鱼雷"的剑鱼20世纪40年代,英国一艘名为"巴尔巴拉"号的油轮在大西洋行驶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个细长黑色物体往船体撞来,一声巨响之后,船裂开了一个口子,海水涌了进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水槽溢油观测实验,研究溢油乳化过程中表面散射特性的变化。利用全极化C波段微波散射计和矢量网络分析仪等测量设备对易发生乳化反应沥青含量小于3%的原油(A型油)、油田中开采出的新鲜原油(B型油)和经过脱水去杂质处理的工业原油(C型油)进行观测。文中详细分析了在C波段微波下乳化油膜与平静水面的后向散射差异,以及油膜乳化过程对后向散射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低风速、无浪的条件下(最大波高低于3mm),原油的乳化反应可通过表面粗糙度和自身介电常数的变化来调制雷达后向散射,并且这两种方式中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对比B型和C型原油在乳化状态和未乳化状态下的表面后向散射,结果显示在各状态下B型油膜表面后向散射均大于C型油,且在VV、HH、HV/VH极化方式下两者后向散射平均差异分别为2.19 dB、2.63 dB、2.21 dB,在20%油膜含水率的乳化状态下差异较未乳化状态时小,平均差异分别为0.98 dB、1.49 dB、1.5 dB,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油种间由于成分和油膜属性的不同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油膜表面粗糙度存在差异,影响油膜表面后向散射。  相似文献   

13.
沿海社区环境可持续技术的一种策略吴克勤(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签署“21世纪议程”等文件以来,全球海洋意识空前增强。海洋是地球上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占地球表面积10%的全球沿海地区支持着一半以上的世界人口,海洋环境与人类生...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Miles准层流风生波模型基础上,引入表面粗糙度沿波面不均匀分布的线性模型,通过不稳定性分析,导出了平均压力随表面粗糙度变化和海浪成长率之间的关系,表明表面粗糙度的不均匀分布是影响海浪成长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孙洁 《海洋世界》2012,(1):70-71
螺钿,又称“螺甸”,是一种用螺壳与海贝磨制成薄片,根据画面需要而镶嵌在器物表面的装饰工艺。螺钿的“钿”字,据《辞海》中注释,为镶嵌装饰之意。  相似文献   

16.
为了预测北黄海西部海域的含油气远景,利用沉积物矿物鉴定、红外光谱和有机气相色谱对150个站位542个表层样和柱状样中的沥青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北黄海西部海域存在相当数量的沥青组分,主要分布在粒度较细的研究区西部,主要走向NNE,其次为NW。不同深度沥青颗粒的OEP值显示,北黄海西部海底存在轻微油污染。结合前人对北黄海烃源岩和前中生界基底的研究成果以及沥青高含量分布区的位置,预测沉积物中的沥青组分可能来自另一套烃源岩——下古生界灰岩。  相似文献   

17.
水雷既是弱小国家进行沿海防御、抑制强敌海上进攻的常规威慑力量,又是海上军事强国封锁对方港口、出海口和海峡,进行登陆作战的有效武器。随着水雷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特别是技术发达国家开发研制的新型高智能、高技术水雷,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成为水雷家族的朵朵奇葩。在未来的海上战争中布置这些新水雷,就会撒下天罗地网,使海上舰艇“寸步难行”。水雷素有“黑色杀手”之称,让我们来看一看未来可能装备海军部队的新型“黑色杀手”的真面目。神经网络水雷这种新型水雷采用芯片作神经网络器件,使水雷能够识别所有破坏半径以内的舰艇,…  相似文献   

18.
《海洋世界》2008,(3):8-8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重要防线。它保护着人体。防止细菌、病毒等病原性微生物和其他病原性物质的入侵。细菌和病毒要在人体内“作乱”,必须首先通过免疫防线。最近。英国约克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嗜血性流感杆菌入侵人体、攻破免疫防线的“独特手段”——利用人体内的唾液酸。研究者发现了细菌的一种有活性的酶,这种酶可以高效捕捉从人体细胞表面释放的唾液酸。  相似文献   

19.
正剑鱼,亦称"箭鱼"。是世界上热带、亚热带海洋中一种常见鱼类,因其上颌向前延伸呈剑状而得名。剑鱼颜色各异,大多数剑鱼的鱼背和鱼身为棕偏黑色。剑鱼平均重量为68?113千克,平均长度2.1米,嘴占其身长的1/3。剑鱼的主要食物为鱼类和乌贼,分布于除北冰洋之外各大洋,其本身也是一种主要的食用鱼,具有重要的渔业价值。  相似文献   

20.
石英砂表面结构的特定标志及组合特征是判别沉积环境的重要依据,南海第四纪时期沉积相中石英砂表面结构因沉积作用的不同而有差异,磨圆度,表面形态是反映高能和低能环境的灵敏指标,典型环境的特有标志和某种表面结构出现的几率以及这些标志形成顺序的识别,均是环境判定和解释的重要内容,南黄海潮流砂物质来源复杂,强劲的潮流是其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晚更新世末期的石英砂具有河漫滩相沉积的特点,颗粒的溶蚀程度似乎反映了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