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6月1日零时开始,我国南海海域将首次实行伏季休渔制度。南海休渔的时间将历时2个月,在北纬12度以北的南海海域(含北部湾),禁止所有拖网(含拖虾、拖贝)、围网以及掺缯作业。自1988年我国在渤海全年禁止实行拖网作业(即两船之间拉一张网,从海面到海底一扫而过,网扫过的海域,大鱼小鱼无一能幸免于难。这是对渔业资源破坏最大、捕捞率最高的一种作业方式),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保护南海幼鱼资源,文章从渔港抽样调查、模型分析和时令谚语3个方面分析了调整南海休渔期的必要性。2017年的南海渔港抽样调查显示,当年的休渔期延长取得的渔业资源保护效果并不理想,但模型分析支持2017年的休渔新政应是3个半月休渔方案中保持产卵群体存量最好的方案。渔民谚语揭示南海幼鱼集中出现在4月。而目前的南海休渔期仍未能覆盖到幼鱼生长的旺发期。因此,建议现行的南海休渔时间再提前半个月或从4月1日开始休渔,甚至未来尝试在春季休渔,这样既可保护成长中的幼鱼,又可保护产卵中的亲鱼。  相似文献   

3.
《海洋世界》2009,(6):5-5
根据农业部海洋伏季休渔制度调整方案,从6月1日12时起,我国北纬26度30分以北的黄渤海和东海海域休渔正式开始。其中,北纬35度至26度30分的黄海和东海海域的休渔时间截止到9月16日12时,北纬35度以北的黄渤海海域的休渔时间截止到9月1日12时。连同5月16日12时起开始实施的北纬26度30分以南海域伏季休渔,至此,我国2009年海洋伏季休渔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4.
南海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其中南海中南部大洋性、上升流区域更是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和商业价值.西沙群岛位于南海中部,是我国海南省三沙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西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气候条件优越,拥有丰富的海洋渔业、海洋植被和油气矿藏等海洋资源,其中又以渔业资源的开发潜力最大.在南海问题近年来显著升温的背景下,通过推动加大南海特别是西沙海域的渔业资源开发力度,妥善处理南海争议、更好地维护我国南海主权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南海区海洋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海是世界第三大陆缘海 ,面积约350万km2,其中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约201万km2。由于其海域辽阔、水质优良、海洋资源丰富 ,因此发展海洋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及南海周边国家竞相发展海洋经济 ,我国也加快南海区海洋资源的开发步伐。然而伴随海洋经济的发展 ,已出现了渔业资源衰退 ;海域污染情况日趋严重 ;赤潮频频 ;近海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严重影响和制约我国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 ,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已成为目前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1开发南海海洋资源的战略性需要1.1海洋是支持人类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我…  相似文献   

6.
浅谈南海区渔业资源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9年南海区开始实施伏季休渔制度,然而休渔效果并不持久,开捕后的头一二个月渔船单产明显提高,一二个月过后又恢复了过去的低产状况。现在的南海区渔业资源状况如何,今后要如何管理?这里试想从分析渔业资源变化情况人手,结合南海区实际,提出资源保护措施,供渔业主管部门和渔业生产者参考。 一、渔业资源的利用及变化情况 南海归我国管辖的面积约216万平方千米,其中渔场约156万平方千米。建国后,南海区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大抵可分为4个阶段,即从初期开发阶段转向充分开发阶段再转向过度开发阶段进而进入衰退阶段…  相似文献   

7.
南海地形、底质特征与鱼类配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南海海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以及底质的特征,从而了解了南海渔业资源的特点;认识到南海渔业区的划分是与地形地貌、底质特点相互呼应;由此更好地对南海鱼类在该海域的生活习性以及它们的分布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沙田  孙佩锦 《海洋与湖沼》1997,28(3):334-336
南海位于太平洋西端,介于中南半岛、加里曼丹岛、菲律宾群岛与中国大陆之间,在这~海域有广阔的大陆架和大陆坡,栖息着以亚热带种和热带种为主的暖水性生物,多样性很高,有些类群的丰度也甚大,成为印度一西太平洋暖水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生物与渔业资源的开发潜力很大。南海是调查研究较少的海域。进入SO年代,围绕对南海海洋资源的了解与开发,海洋学研究有较快进展,其中海洋生物学进展尤为迅速。如年代以来,南海海洋生物学成果累累,为认识、开发和保护南海海洋生物和海洋渔业资源奠定了基础。为促进南海海洋生物学研究成…  相似文献   

9.
南海北部海域小型非经济鱼类资源声学评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探讨南海北部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情况 ,根据 1997年 12月~ 1999年 6月“北斗”号调查船SimradEK5 0 0回声探测 积分系统在南海北部海域获取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 ,对该海域天竺鲷科、科、灯笼鱼科、鳄齿鱼科以及犀鳕科等 5类 5 8种小型非经济鱼类进行了资源量评估。结果表明 ,这些种类在南海北部海域具有比较丰富的资源储量 ,它们春、夏、秋、冬 4个季节的平均资源量分别为 18.5× 10 4t,2 6.1× 10 4t,2 2 .3× 10 4t,17.6× 10 4t和 4.5× 10 4t ;分析了其资源量的区域分布和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保护我国南海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历史文化,促进南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完善我国国家公园制度建设,文章在概述我国国家公园和国内外海洋公园建设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建设我国南海海洋国家公园的必要性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相继建设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公园,其中国家公园规模更大,且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美国等海洋国家公园的建设实践较完善;我国具有海洋公园建设和管理优势,但也存在不足,尤其尚未建立海洋国家公园;我国南海海洋国家公园建设在保护生态环境、传承传统文化、管理旅游活动和恢复渔业资源等方面的意义重大,但面临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技术突破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的挑战;建设我国南海海洋国家公园应以珊瑚礁保护区为基础、以国家公园体制改革为契机、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并行、发扬海洋历史文化以及建立海洋科研基地。  相似文献   

11.
一、开发海洋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我国拥有18000多公里的大陆岸线,频临的黄海、渤海、东海、南海总面积470万平方公里,海岸带滩涂面积20多万平方公里,我国20米浅海面积有2亿亩。我国海洋资源丰富,由于我国海域南北跨热带、亚热带、温带3个气候带,因而形成了丰富的渔业资源和良好的旅游资源。目前我国海域生物有2万多种,石油资源也较丰富。初步勘察显示石油储量约  相似文献   

12.
南海5类重要经济鱼类资源声学评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97年12月至1999年6月,利用“北斗”号调查船配置的Simrad EK500回声探测-积分系统在南海北部海域进行了渔业资源声学调查,调查分春(4~6月)、夏(7~9月)、秋(10~12月)、冬(12~2月)4个季节进行.根据调查资料,运用渔业资源声学评估方法对该海域的带鱼科、蓝圆鲹、竹荚鱼、金线鱼科以及大眼鲷科等5类23种经济鱼类进行了评估与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种类在南海北部海域仍具有一定的资源储量,其资源量分别为5.04×105,1.63×105,1.04×105,9.8×104和9.2×104t;分析了其资源量的区域分布和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13.
我国海域使用管理立法的紧迫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毗邻广阔的东、南中国海,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渤、黄、东、南海四个海域的自然海域面积达470多万平方千米,几乎相当于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一半。即使考虑到与周边国家的海域划界问题,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和我国海洋法律制度及其历史上形成的习惯认识,我国海洋国土的管辖海域的面积,也将相当于陆地面积的1/3左右。我国这片辽阔的海域及其资源与环境,无疑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支持因素和丰富的财富。同时,也是关系我国政治环境和国家安危的重要条件。所以,海洋的开发、保护、维护是我国的生存、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详细剖析土地资源储备与土地资源储备制度概念内涵、我国土地储备制度发展过程及其主要土地储备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实行海域资源储备管理的现实需求、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土地资源储备管理为启迪,提出构建海域资源整治储备中心、实行海域资源的分类多途径储备、完善海域资源价值评估与有偿使用制度等海域资源储备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为保护渔业资源以及遏制渔业资源衰退,我国实施了一系列保护行动,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制度化、机制化的局面逐步形成。文章从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海洋牧场创建、增殖放流行动、伏季休渔以及遏制过度捕捞5个方面阐述我国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制度建设现状,从海洋渔业资源发展现状、发展模式、生态环境3个方面解析我国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制度的生态贡献,并从海洋渔业资源调查监测、评估评价、制度优化3个方面对我国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制度建设提出建议,以期更好地助力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南澳县渔业资源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在分析广东省南澳县海域鱼类资源及渔业资源开发现状的基础上,给出了南澳县渔业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具体措施,以期扬长避短,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自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以后,国际海洋秩序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就我国而言,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国现行的渔业资源保护立法的协调与政策调整;二是我国实行的渔业资源管理措施的变化.为促进我国渔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系统研究了我国渔业立法与管理方法的变化状况.  相似文献   

18.
闽江口及附近海域渔业资源现存量评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2006年夏季(8月)和冬季(1月)、2007年春季(4月)和秋季(10月)在闽江口及其附近海域利用底拖网作业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应用传统扫海面积法以及△-分布模型法分析了福建闽江口及其附近海域(25°42′-26°27′N,119°42′-120°15′E)的渔业资源现存量.研究结果表明,闽江口及其附近海域的鱼类、甲壳类的资源密度较高,而头足类资源密度较低.渔业资源密度秋季居首位,约为2569.11kg·km-2,夏季次之,约为1 120.23kg·km-2,而冬、春季资源密度较低,分别为867.16和553.60.29kg·km-2.年平均渔业资源现存量约为4599t,渔业潜在资源量达32451t.渔业资源分布与水温、水深关系较密切.该海域渔业资源已经明显衰退,急需加强渔业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相似文献   

19.
威海海域发现文昌鱼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在我国南海、黄海和渤海的近岸均有发现,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于厦门、青岛、烟台等地。2002年3月份在威海国际海水浴场进行鲸类资源调查时,在该海域首次发现了文昌鱼。  相似文献   

20.
大海是人类的母亲。占全球71%表面积的海洋,数千年来为人类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资源,成为人类生存的第二空间。在我国,辽阔的海域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丰富的水产品,时至今日,我国人均水产品占有量达20多千克,超过了世界人均水平。然而,由于近年来对海洋的无序开发和恣意破坏,我国的海洋资源日益枯竭,沿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正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有识之士向社会发出了呐喊:救救大海!浪花里飞出忧伤的歌南海,昔日风光今何在!南海那里的港湾众多,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广东省东部的大亚湾,更是我国东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