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辽宁水资源状况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辽宁作为 1个闭合区域 ,从水资源平衡的角度出发 ,分析了辽宁水资源状况和降水量与水资源各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结果表明 :辽宁降水量占来水量的 95.1 % ,是影响辽宁旱涝和水资源总量的决定因素 ,因此 ,人工开发云水资源、增加大气降水是改善辽宁水资源匮乏状况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将辽宁作为一个闭合区域,从水资源平衡的角度出发,分析了1991~2004年辽宁的水资源状况及降水量与水资源总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评估人工增雨量对水资源量贡献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将辽宁作为一个闭合区域,从水资源平衡的角度出发,分析了1991~2004年辽宁的水资源状况及降水量与水资源总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评估人工增雨量对水资源量贡献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刘爱霞  梁平德 《气象》1994,20(9):14-19
分析了京津唐水资源与海滦河流域40站夏季降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水资源总量与降水量的逐年变化是相当一致的,降水对京津唐水资源有显著影响的区域在滦河中下游、永定河、大清河上游及滏阳新河。建立了显著影响区域降水量与水资源量的关系方程,复相关系数达0.96。还指出,受气侯变化影响京津唐水资源逐年代递减趋势是非常明显的,尤以入境水的减少最为突出,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还探讨了水资源的预测方法,以冬季南支急流指  相似文献   

5.
兰江流域近43年气候变化及对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康丽莉  顾骏强  樊高峰 《气象》2007,33(2):70-75
利用累积距平法对兰江流域近43年(1961-2003年)气温、降水量和径流量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兰江流域气候变化及其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结果显示:兰江流域近43年来气温、降水量总的趋势是上升的;1990年代是兰江流域气温上升和降水增加最显著的时段,主要表现在冬春气温明显上升,夏季降水量明显增加:兰江流域年径流深与年降水量基本保持同步变化。兰江流域过去43年的气候变化对流域内水资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且由于兰江流域内水资源空间分布差异较大,致使流域内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较少的金华地区易受气候变化影响而出现供水紧张。  相似文献   

6.
分析1971-2004年郑州市降水资料发现,郑州市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极不均匀。利用同期月降水量和月平均气温资料,依据陆面实际蒸发经验公式,计算了陆面蒸发量、蒸发系数和可利用降水系数,结果表明,郑州水资源的变化特征与降水量变化特征基本相似,且春季是郑州最易出现干旱的季节。通过分析1991-2000年郑州地表、地下水资源资料,得出郑州缺水状况更加严重的结论,并提出了应对和缓解水资源缺乏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地面实际蒸发量与降水是估算水资源各分量的两个重要物理量,本利用青海东部地区9个气象站1961--2000年的月降水量和月平均气温观测资料,依据高桥浩一郎的陆面蒸散经验公式,计算了青海东部地区地面蒸发和可利用降水(降水量-蒸发量)等水资源有关的主要物理量,从大气可提供的水资源部分初步分析了青海东部地区水资源的时空变化和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8.
从降水变化分析辽宁飞机人工增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辽宁1990--1999年人工增雨期间平均降水量与1981--1990年自然平均降水量对比分析,得出全省年,4~7月,4~8月增雨量、增水量及增雨率;增雨效果以辽宁西部、北部最为明显。其次为中部和东部。  相似文献   

9.
近50年河南降水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河南32个代表站1951~2002年降水量资料,分析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省年降水资源和水资源的变化趋势以及对旱涝灾害的影响。结果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河南已进入一个降水量偏少时期,干旱化程度加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影响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郑州市降水特征分析与水资源问题初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分析1971-2004年郑州市降水资料发现,郑州市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极不均匀.利用同期月降水量和月平均气温资料,依据陆面实际蒸发经验公式,计算了陆面蒸发量、蒸发系数和可利用降水系数,结果表明,郑州水资源的变化特征与降水量变化特征基本相似,且春季是郑州最易出现干旱的季节.通过分析1991-2000年郑州地表、地下水资源资料,得出郑州缺水状况更加严重的结论,并提出了应对和缓解水资源缺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辽宁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建设辽宁云水资源开发工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扼要分析了济南市水文地质概况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对南部山区降水量、地下水位、市区地下水位及趵突泉泉涌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南部山区地下水位与市区地下水位月相关置信度超过0.05,汛期超过0.01的显著水平;南部山区2-9月份降水量及汛期降水量与市区地下水位年最高月份相关置信度超过0.05的显著水平;在南部山区人工增雨开发空中水资源,是开源保泉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辽宁电网负荷与气象要素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晶  王恕 《辽宁气象》2005,(2):15-16
通过对2000~2002年辽宁电网负荷与气温、降水量资料的相关分析,探讨了电网负荷变化与气温和降水量的对应关系,并介绍了利用气象要素预报制作电网负荷预测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玉米冠层对降水的截留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降水资源是农作物的主要水分来源,农作物通过吸收土壤中的水分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但由于未考虑农作物冠层对降水截留作用,在水资源评估和农田水分平衡研究中往往高估降水作用。该文通过2018年玉米生长季在辽宁锦州农业气象试验站开展的降水模拟试验系统分析了玉米冠层对降水的截留效应,结果表明:在降水量一定条件下,玉米冠层截留量与叶面积指数的二次多项式拟合相关最佳;在叶面积指数一定条件下,玉米冠层截留量与降水量的幂函数拟合相关最佳。综合叶面积指数和降水量分析表明:玉米冠层截留量与叶面积指数平方及降水量对数函数拟合呈正相关。根据我国玉米传统种植方式,高产玉米的叶面积指数最大一般为5~6,因此,对一次降水的最大截留量通常约为1.5~2.3 mm,当叶面积指数小于1时,对降水的截留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的气候条件造成了该地区水资源量的补给不足,雨水是本区水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雨水的多少往往对应着水资源的丰枯变化。根据1961—2005年河北省长系列降水资料,对全区雨水资源进行了时空分布、年内变化分析和多年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降水量呈逐年减少的趋势,且平原降水减少速率要远远高于山地。通过雨水资源量的分析得出在一定程度上降水的缺乏形成了河北省水资源的补给量不足,加剧了水资源紧张的状况。河北省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己达到极限,为了缓解水资源的供求矛盾,提出大力开发利用雨水资源是缓解本区水资源供求矛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陈鲜艳 《气象》2007,33(9):124-125
6月,全国平均气温为20.5℃,比常年同期偏高1.0℃,仅次于2005年,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高值,其中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区域平均气温均为历史同期最高值,辽宁为次高值。全国平均降水量为94.5mm,较常年同期(97.8mm)略偏少,其中辽宁、吉林降水异常偏少,其区域平均降水量均为历史同期最少;宁夏、青海、内蒙古中部降水异常偏多,其区域平均降水量均为历史同期第二多。  相似文献   

17.
渭河上游干旱特征与降水对天水市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利用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分析了渭河上游50a的干旱特征及降水对天水市水资源的影响,分析表明,渭河上游年降水在空间上有量的差异,但在气候变化趋势上基本一致;降水量存在17、13、11和3a的周期;水资源对气候变化有很强的敏感性。岷县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对渭河水资源变化有很强的指示性;气候阶段性变化比年际变化对水资源所造成的影响严重;未来20a渭河流域降水很可能呈缓慢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马开玉 《气象科学》1995,15(1):65-71
为合理利用我国降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利用全国分布较均匀的162个测站1960-1991年降水资料,分析了我国降水是琢其稳定性特征,得出:我国降水量较丰富的东部和南就地区降水较稳定;台湾,海南和东南沿海降水稳定性比内地小;降水量较少的西北和华北地区降水不稳定,降水量多的季节比少的季节降水稳定。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近50年降水序列变化规律及干旱预测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孙凤华  袁健 《气象》2004,30(6):32-35
运用沈阳、大连、丹东、营口、朝阳5个代表站1953~2001年的年降水量资料,建立了辽宁降水序列,分析了其近50年的变化规律,年降水量具有明显减少趋势。以此序列为基础重建干旱发生的灾变序列,采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探讨了旱灾预测问题。应用1996~2001年资料对预测结果进行了检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沈阳近百年特别是近50 a降水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了沈阳市降水对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沈阳市降水量变化决定水资源变化,从1956年以来水资源总量呈减少趋势,且随着年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地下水变化平缓;地表水资源变化速度比降水变化速度快。同时降水量对辽、浑河的自然径流量影响显著,年际变化剧烈;近10 a沈阳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将加剧沈阳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在对气候进行预估的基础上对水资源的发展趋势做了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