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应用综合前兆异常月频度判定地震进入中短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李献智  侯建盛 《地震》1998,18(4):337-347
应用震后资料总结和震前所判定的异常资料研究了1975-1996年的44个震次,结果表明,地震孕育进入中短期时无论是近场前兆异常、近场前兆异常,还是远、近场均有的前兆异常,其综合前兆异常月频率度一般同时呈现出2个明显特征;(1)月频度累加曲线呈现为非线性加速形态;(2)同时月频度变化速率出现异常,二相结合,一般可以判定了地震孕育是否进入短期阶段。由于研究内容广泛和取得的中短期特征明显,因此所得结果  相似文献   

2.
新疆沙湾5.2级地震地下流体前兆异常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列举了1996年1月9日新疆沙湾5.2级地震地下流体前兆观测的最新资料,总结了地震孕育由稳态进入非稳态过程中流体异常的特征。结果表明,地下流体前兆异常以中短期为主,主要集中分布在距震中200km范围内,异常形态和幅度复杂多样,并对这次地震的跟踪预测、前兆的可靠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2001年3月24日在新疆新源发生MS4.7地震,震前北天山地区的地下流体相继出现一些前兆异常,并且以中短期异常为主,异常主要集中在距震中约265 km的乌鲁木齐附近。通过观测事实,分析了本次地震前北天山地区地下流体前兆异常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新疆沙湾5.2级地震地下水流体前兆异常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道  张洪斌 《地震》1997,17(3):297-303
列举了1996年1月9日新疆沙湾5.2级震地下流体前兆观测的最新资料,总结了地震孕育由稳态进行非稳态过程中流体异常的特征。结果表明,地下流体前兆异常以中短期为主,订集中分布在距震中200km范围内,异常形态和幅度复杂多样,并对这次地震的跟踪预测,前兆的可靠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2003年巴楚-伽师6.8级地震中短期异常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3年2月24日P楚—伽师6.8级地震中短期异常和中短期预测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与总结。结果认为,6.8级地震前新疆6级地震平静4年多,5级地震平静2年,中期阶段地震平静显著;短期阶段5级地震显著增强,震源区出现前震活动,同时全疆定点前兆观测资料出现较为明显的短期异常并观测到少量的临震异常。不同孕震时段的异常特征是6.8级地震中短期预测的依据,因而也是当前经验预报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利用常用的形态分析法,研究2020年1月16日库车MS5.6地震的前兆异常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地震发生前,震中250 km范围内共6套观测仪器出现了7项前兆异常变化,其中背景异常2项,中短期异常5项,背景异常特征主要表现为震前数据发生趋势转折变化,中短期异常特征主要表现为数据年变幅度的改变、倾斜方向改变和速率的快速变化等。最后,对异常的时间进程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异常项主要位于震中距为225 km的库尔勒地震台,对应中短期异常数量在2019年12月以后达到峰值5项,地震发生在异常结束后的阶段。通过对库车MS5.6地震震前前兆异常特征进行分析,以便为该区域未来的地震预测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天山地区中强地震预报判据及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新疆6级地震成组活动与7级地震的相关性进行了总结。结合天山地区不同构造环境,开展中强地震孕育阶段不同区域地震活动图像演化和强震短期前兆异常综合特征研究,在总结天山地区中短期异常特征及预报判据基础上,提出中短期阶段预报方案。预报方案:①时间预测。南天山在地震平静背景下,局部地区出现较明显的地震增强现象;北天山3~4级地震出现增强-平静-显著地震过程;大范围前兆观测出现同步异常变化等。②地点预测。地震活动增强区、空区周围、条带端部或空段、显著事件周围,定点前兆短期异常相对集中区域等,可做为地震发生的预测地点。③强度预测。预测区周围历史地震强度、新疆5级地震平静持续时间、震前地震活动强度等可做为强度预测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从属函数对常熟5.1级地震前兆异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的动态从属函数,将地震前兆异常信息化作(0-1)之间的无量纲值,从综合的角度对常熟5.1级地震震前前兆异常进行时,空动态演化的追踪分析研究,对进入中短期孕震阶段的前兆异常空间特征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甘东南地区的前兆资料,认为2013年7月22日岷县漳县MS6.6地震前震中距300 km内甘肃部分前兆资料有明显的中短期异常及典型的短临异常。用从属函数法定量提取了水氡和水位资料中短期异常,分析了异常特征,并对岷县漳县MS6.6地震前水氡、水位、水温、地电阻率及形变资料的异常特征进行了重点分析,发现地震前甘东南地区的几项地形变资料出现了明显的中短期异常,部分水氡、水位、水温和地电阻率资料存在明显的短临异常。  相似文献   

10.
针对鲁甸6.5级地震、唐山4.0级地震前地下流体异常现象,结合异常时段地下流体观测数据,对震前地下流体异常现象及指标进行总结分析。研究表明,鲁甸地震前及唐山地震前地下流体长期与中期异常特征均主要出现在距离震中心500 km范围内。地下流体震前异常特征现象观测的目的是判断地震危险区高密度观测特征,对地震高发区的中短期异常指标仅进行中短期分析。地震区域应力叠加导致地震前兆现象的开启,引起断裂带裂隙,地下水温度和地下深部气体异常变化,水岩变化使得地下流体混合前兆增强。在地震前兆观测范围内,获取地下流体异常指标变化可以为震前预测提供数据支持,推动地震预测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地下流体中强震源兆、场兆和强震远兆特征及其物理成因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初步分析了乌鲁木齐9、10号泉地下流体中强震源兆、场兆及强震远兆特征。结果表明,中强震源兆具体表现为震前1~ 2年观测点的绝大多数主测项出现同步性高值异常,临震前可能出现转折或反向,震后恢复正常;绝大多数中强震场兆则表现为观测点仅有部分测项出现短期异常变化;而强震场兆则表现为观测点少数映震性能较好的几个测项出现同步性较好的中期前兆异常;强震(群)远兆则主要表现为个别映震较好的测项出现前兆异常。并对震兆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华北北部几次中强地震前的地磁前兆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雪香  张美仙  林云芳  张淑兰 《地震》1999,19(2):168-178
阐述并分析了华北北部几个中强地震前地磁前兆异常的时空特征,即以在震前几天到几个月出现的中短期、短临前兆异常为主,短临异常尤为突出,空间分布范围较大。异常展布有一定规律性,并与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3.
张雅玲 《地震》1994,(5):59-64
本文从背景性地震活动、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以及前兆震群活动等基本特征出发,分析了共和地震前地震活动的异常特征。结果说明,共和地震是发生在青藏高原北部地震区地震活动增强的背景中。震前20年存在着中强地震空区。震前2-3年几乎同步出现了多种测震学异常。但无短临信息的前震活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012年9月7日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洛泽河一带5.7、5.6级地震前地震活动和前兆异常及地震活动特征、流体和形变动态变化和预测指标分析发现:地震前4级地震活动水平增强、出现小震活动空区;前兆异常开始于震前1年左右;短期异常有由外围向震中迁移的现象;临震异常出现的时间较为集中,在震前一周内。对该地区5.0级以上强震的预报和研究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神经网络方法在基于地震活动性指标的中短期地震预报和基于非测震学前兆异常从属函数的短期地震预报中的应用。选用含一个或两个中间层的前向神经网络模型,并采用与之相适应的BP算法。以华北地区多年的地震活动性资料和首都圈及其邻近地区的短水准、地电阻率、地磁总强度、水位、水氡含量等前兆观测手段的80余个台项的多年测资料为基础,对神经网络方法以上两方面的应用作出了实际计算、分析与检验。对一些大地震的发  相似文献   

16.
By scanning modulated or un-modulated earthquakes spatio-temporally in the region of Sichuan-Yunnan,short-term non-stationary seismic precursory patterns were extracted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non-stationary short-term seismic anomalies were analyzed as well as prediction efficiency of modulated small earthquakes before a strong earthquake. Besides,small earthquake modulation ratios near the region of the epicenter were calculated and sorted by tim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effects using the modulated earthquake method to predict earthquakes greater than MS6. 0 in a short time. Before the MS8. 0 Wenchuan earthquake,there were obvious short-term precursory seismicity gap patterns of modulated small earthquakes.  相似文献   

17.
丽江7.0级地震短临异常特征及震源硬化模型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陈立德 《地震》1998,18(1):7-13
重点讨论了丽江地震短临预报中识别继承性异常、继承性新异常及新异常的形态特征。同时讨论了判断丽江地震进入短临阶段的判据,如中期趋势异常的结束,巨变异常及异常同步转折等特征。最后,在讨论短临异常时空演化的基础上,结合震中区小震活动的异常平静,短临阶段定点前兆由外向震中迁移,异常外围幅度大、数量多等事实,作者提出了新的震源孕青模型——震源硬化模型。按此模型预测,震源区(余震展布区或地表宏观裂缝展布区)在中短期阶段应出现中小地震的异常平静,元或很少有定点前兆异常显示,但当强震孕育发展到破裂成核时——不可逆失稳阶段,某些地震震源区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宏观破裂,即地表可见喷沙冒水或前震活动。  相似文献   

18.
新疆地震前兆异常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几种综合分析方法研究了前兆群体异常与新疆区域地震活动的关系; 在单项观测手段研究的基础上, 归纳了新疆中短期前兆异常、 尤其是短期异常的特征及阶段性演化标志; 剖析了2个典型震例。 研究认为, 新疆中强以上地震的前兆异常存在明显的阶段性, 综合分析方法可为中短期预测的提供依据; 多测项前兆异常的准同步转折是阶段性发展的主要指标; 短期内多种异常的集中出现可能是进入短期阶段的标志; 在无明显趋势性的背景异常时, 大范围、 多测项的前兆突变可能是强远震的异常特征; 形变异常强度AF值可为判定地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张绍治  范桂英 《地震》1993,(5):11-17
本文通过实例阐述前兆手段观测数据基本特性(平稳性、周期性和正态性)在地震前的差异,说明连续观测数据中包含平稳随机过程和非平稳随机过程;亦包含常态下的年变周期和非年变周期,非平稳随机过程和非年周期变化可能产生在地震前兆发育期,其特征与地震孕育进程有关,可用非参数轮次法和方差分析法加以检验。随机过程的特征量正态分布的标准离差用以衡量过程的分散程度,异常时段与正常时段的标准差,相差可达数量级,用统计参量值X~2能在一定信度下检验其是否超出了限界。可见它们是前兆识别的基础依据,在其基础上可进一步选择科学计算方法剖析资料。同时在莱以特准则(3σ)判别异常的基础上,讨论了格罗布斯准则和狄克松准则在常熟地震(M_s5.1)和南黄海地震(M_s6.2)短期和中短期异常判别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陆强震前兆时空分布的大尺度特征初探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李献智  高旭 《地震》1993,(3):44-51
依据对中国大陆一些强震(M_s≥7.0)震例前兆异常的分析,初步阐述了中国大陆强震前兆时空分布的大尺度特征:①强震的前兆场及震后的影响场是广阔的;②有些前兆异常的时间较长,可能与几个强震有关,持续十几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