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利用淅川、邓州、南阳1970~1999气象资料,分析了南水北调渠首地区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年平均气温15.3~15.7 ℃,气温年较差25.2~25.5 ℃,植物生长期271.3~281.7天,有效积温5050.2~5462.8℃·d,并且雨热同季,适合各种植物生长;降水充沛,空气相对湿度适中,夏季降水集中,为南水北调提供了良好的水资源; 有冰雹、雷暴、暴雨等灾害性天气.  相似文献   

2.
金沙江流域气温降水变化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金沙江流域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M ann-Kendall趋势分析、有序聚类、小波分析方法分析流域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趋势性、突变性和周期性。研究表明:(1)金沙江流域上游多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年际变化稍大,下游多年平均气温在12℃左右,中游处于二者之间,且年际变化较小;流域大部分地区年均气温呈显著性升高趋势,气温升高主要发生在1980年以后,且普遍存在7~9年、14~15年和23~25年的近似周期,在1997、1992年和1986年发生突变;(2)金沙江流域降水丰富,干流年降水量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大,支流相对较均匀,且年降水年际变化较小;流域大部分地区年降水呈不显著的增加趋势,局部出现降水减少现象;普遍存在2~3年、7~8年和15年的近似周期;在1997、1993、1986年左右存在突变性。   相似文献   

3.
1988年12月-1989年2月,新疆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北疆12月气温显著偏高.降水大部分地区偏少,积雪正常略偏薄.气候条件对冬麦越冬和牧业生产比较有利. 一、气候概况气温:季平均气温,阿勒泰、博乐、北疆沿天山一带-10--15℃;伊犁、塔城、哈密等地-6℃左右;南疆地区普遍在-2--7℃.和历年同期平均值比较,大部分地区偏高2℃左右,阿勒泰地区偏高3-4℃.  相似文献   

4.
冷云中冰晶浓度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世界气象组织于1981年在西班牙进行的增雨计划试验中法国飞机取得的云微物理资料。结果表明:(1)积云、层积云、雨层云中冰晶浓度值均可达10~2—10~3/升量级,其数值大小与云型无关,与云有无降水产生无关。(2)无论降水云或非降水云中在-3—-7℃范围内均出现高浓度冰晶,而在降水云中另外还存在二个冰晶高浓度区,处于-9—-12℃及-17—-19℃范围内。(3)发现在-3—-7℃温度范围内同时有大的软雹及大量的小冰针,並有相当数量d≤15μm和d≥24μm的过冷水滴存在,由此可认为-3—-7℃范围内出现高浓度冰晶可能是由于碎裂次生机制作用的结果。(4)产生降水的云,其云底温度与云顶温度之差值都达到或大于15℃  相似文献   

5.
2007年秋季全省各地降水偏多,农田水分充足,2008年土壤解冻时底墒较好;2008年春季(3~5月),主要农业区气温偏高,大部降水偏多,同时出现第一场透雨,出现时间较历年略早。土壤墒情好于历年和去年同期,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利大于弊。6月份,气温正常或偏高,降水适宜。入春以来农业区大部地区10~20cm平均土壤重量含水率在15%以上,墒情好于历年和去年同期。3月上旬~4月上旬,农业区春小麦、油菜等农作物陆续开始播种,大部分地区农作物播种期较历年提前2~17d。6月份,主要农业区春小麦、油菜陆续进入拔节、抽穗、开花期;7月上旬,冬小麦普遍成熟,苗情以一、二类苗为主,长势较好。1春季以来主要农牧业区气候概况农业区春季(3~5月),气温偏高1~2.1℃,大部降水正常或偏多4成;6月份,气温正常或偏高1~2℃,大部地区降水偏多1~7成(见表1)。表1青海省主要农业区2008年3~5月、6月份气温距平、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站名和民都乐助互中湟源湟通大化循隆化德贵扎尖仁同南贵和共源门树玉3-5月降水距平(%)3912-369351-9-1-10-29-3122443-5月气温距平(℃)22.11.71.91.51.41....  相似文献   

6.
对2001~2004年豫东地区越冬花菜发育期的光照、温度、水分等条件进行田间试验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豫东地区越冬花菜幼苗期适宜温度为15~25℃,最低温度5~7℃,最高温度25~30℃;莲座期适宜温度为4~20℃,最低温度-1~3℃,最高温度21~22℃;花球形成期适宜温度一般为14~21℃,最低温度8~10℃,最高温度21~30℃。花菜生育期耗水量在765~940 mm之间,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超过950 mm或低于510 mm时,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降低。该研究为开展越冬花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高花菜越冬的抗灾能力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7.
“三江源”地区未来气候变化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ECMWF1979~1993年的再分析数据(ERA15)作为边界条件,驱动区域气候模式系统PRE-CIS(Providing Regional Climates for Impacts Studies)模拟"三江源"地区的月均降水与台站实际观测资料进行的对比表明,PRECIS模拟的降水值偏大,但总体上能够模拟出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气候基准时段(1961~1990年)的模拟结果与同期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表明,PRECIS能够模拟出"三江源"地区降水的季节分布特征和空间差异,但模拟值总体偏大。相对于气候基准时段,SRESA2、B2情景下2071~2100年(2080s时段)"三江源"地区增温明显,两种情景下年均升温分别可达4℃和2.8℃,降水略有增加;冬季升温幅度最大,分别可达4.4℃和3.2℃,降水增加的比例也最大;夏季"三江源"地区的升温达到4.2℃和3℃以上,但有些地区的降水呈减少趋势。夏季降水量的减少和气温的升高会加剧"三江源"地区气候变干的趋势,导致源区水源补给不足。应当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护江河源区的自然生态系统,避免源区气候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8.
1 基本气候概况2 0 0 1年度 ( 2 0 0 0年 12月~ 2 0 0 1年 11月 ) ,河南降水偏少 ,西、南部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春夏秋连旱 ;气温正常偏高 ,但隆冬天气严寒 ,大雪频繁 ,夏季高温酷热 ,春季多沙尘和干热风等灾害性天气。总体来看 ,年内干旱持续时间长 ,危害重 ;暴雨、洪涝、风、雹等灾害性天气影响较轻 ,农业生产气候条件属一般偏好年景。全省年平均气温 12 .7~ 16 .8℃。淮河沿岸及其以南地区最高 ,超过 16 .0℃ ;豫北林州、濮阳、豫东永城、杞县及豫西三门峡大部不足 15 .0℃ (豫西山区 13.0℃以下 ) ;其余地区15 .0~ 16 .0℃。全省大部地…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2000~2014年共计15年夏季(6~8月)的TRMM卫星PR(测雨雷达)探测结果 2A25资料,对高原东坡及临近区域降水的水平、垂直分布特征,以及日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揭示了高原对降水的影响。由降水样本数占PR总观测样本数的比例可知,降水频次表现为高原低、东部盆地高的特点,平均降水强度也类似。层云降水频次高于对流降水,但平均降水率低于对流降水。降水的垂直分布表明,下垫面高度超过3km时,降水率廓线峰值出现在5~6km,而其它地区峰值出现在3~4km高度。该区域的降水以夜雨为主;高原上的对流类型降水主要发生在白天,盆地和丘陵地区降水主要发生在夜间。  相似文献   

10.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对2014年10月10-13日青海东部地区出现的一次历史同期少见的寒潮背景下雨转暴雪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水汽输送以及雨转雪过程中温度的垂直结构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前期特别是近地面层气温背景与不同相态降水的发生与转换关系密切,青海东部地面气温大于3℃时,降水性质以雨为主;当地面气温介与2~3℃之间,降水性质为雨夹雪;气温小于2℃,降水性质为雪;降水相态变化与700h Pa 0℃线位置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11.
1 气候概况今年春季天气回暖早 ,季平均气温普遍偏高。降水前春偏少 ,后春中部地区降水偏多。风沙天气比近几年明显增多。终霜结束日期偏早 ,光照充足。1 .1 气温春季全区平均气温较历年偏高 1~ 2℃。其中3月份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 1~ 3℃ ,4月份平均气温大部地区比常年偏高 1~ 2℃ ,阿盟西北部偏高 3℃ ,5月份平均气温呼盟满洲里、额尔古纳右旗比历年偏高 4℃ ,其余地区偏高 1~ 3℃。1 .2 降水春季降水呼盟中东部 ,赤峰市西部 ,锡盟大部 ,乌盟北部 ,呼包二市北部比历年偏多 1 1 %~1 57% ,其余地区偏少 7%~ 1 0 0 %。季内降水分布不…  相似文献   

12.
1992年6月,盆地区内月平均气温为21~25℃,较常年持平或略低1℃;川西南山地大部分地区月平均气温为22~23℃,较常年偏高1℃;川西北高原、北部地区为7~15℃,较常年偏高1℃;南部地区在13℃左右,偏高1~2℃。  相似文献   

13.
1995年3~4月,北疆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南疆地区气温偏低,降水分布不均。影响我区的天气过程比较频繁,多以大风、降温天气为主。北疆地区因高温,少雨、大风造成地墒流失严重,出现了较大范围的春旱,这是3~4月份的主要气候特征之一,另外风灾和霜冻,对农牧业生产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1 月平均气温和月总降水量3月份,月平均气温,北疆大部偏高0.1~3.2℃,其中富蕴偏高6.5℃,居全疆之冠。南疆除个别站偏低外,大部地区接近常年。3月份总降水量,北疆除博乐、乌鲁木齐、精河三站偏多1~2成,其余地区均偏少1~5成。南疆除哈密偏多1成外,其余地区均偏少5成或无降水。  相似文献   

14.
帅世殊 《贵州气象》1998,22(5):41-44
1气候特征1998年春季(3~5月)主要气候特征为:气温变幅较大,特别是3月中旬至3月下旬温度变化剧烈,与常年比较季平均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多阴雨;春旱和冰雹严重。3月省内主要以阴雨天气为主,气温偏低,降水偏少;4~5月主要是干暖天气,气温偏高,降水偏少。2主要气象要素分布2.1气温2.1.1季平均温度今春省之南部和东南部边缘、乌江下游及赤水河流域季平均气温在18.0℃以上,其中以册亨21.3℃为最高;省之西部及开阳在15.0℃以下,以威宁13.2℃为最低;省内其余地区在15.0~18.0℃之间。与常年相比,除赤水偏高2.2℃、习水…  相似文献   

15.
基于18个CMIP5模式在RCP情景下的模拟结果,综合分析了全球升温1.5~4℃阈值下亚洲地区平均温度和降水以及极端温度和降水的变化,并着重对比了1.5℃与2℃升温阈值下的异同。结果表明:相比工业化前,在全球升温1.5℃、2℃、3℃和4℃阈值下,亚洲区域平均温度将分别升高2.3℃、3.0℃、4.6℃和6.0℃,高纬度地区的响应大于中低纬地区;降水分别增加4.4%、5.8%、10.2%和13.0%,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极热天气将增加,极冷天气将减少;极端降水量的变率将会加大。与2℃升温阈值相比:1.5℃阈值下亚洲平均温度的上升幅度将降低0.5~1.0℃以上,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增幅减少5%~20%,但西亚和南亚西部的降水则偏多10%~15%;极端高温的增温幅度在亚洲地区均匀下降,而极端低温的增温幅度在亚洲中高纬地区降低显著;亚洲大部分地区极端降水的增加幅度减弱,但在西亚会增强。全球升温1.5℃和2℃时,亚洲发生非常热天气的概率相比基准期(1861-1900年)均将增加1倍以上,发生极热天气的概率普遍增加10%;发生极端强降水的概率增加10%。  相似文献   

16.
CCSM4模式对东北气温和降水的模拟及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东北地区162个气象观测站逐月气温和降水资料对CCSM4模式的模拟性能进行了评价,并预估了2021—2050年东北地区的气候变化情景。结果表明:CCSM4模式长期历史气候模拟实验模拟的1961—2005年月平均气温、降水量值能较好地再现东北区域年平均气温、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形态,但气温模拟值比观测偏低,91. 4%站点误差在1. 5℃以内;降水中心比观测略偏北,全区平均偏多35. 18 mm。2021—2050年东北区域年平均气温呈增温趋势,高纬度地区的增温幅度明显大于低纬度地区,与基准年相比,RCP2. 6、RCP4. 5和RCP8. 5情景下全区分别偏高6. 00℃、5. 86℃和6. 42℃。年降水量分布呈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形态,降水大值中心出现在东南部吉林与辽宁交界处,RCP2. 6、RCP4. 5和RCP8. 5情景下全区分别偏多15. 2%、3. 1%和2. 0%。  相似文献   

17.
青藏地区未来百年气候变化   总被引:61,自引:16,他引:45  
徐影  丁一汇  李栋梁 《高原气象》2003,22(5):451-457
利用各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数据分发中心(DDC)提供的7个全球海气耦合气候系统模式(CCC,CCSR,CSIRO,DKRZ,GFDL,HADL,NCAR)的模拟结果,对我国青藏地区未来100年由于人类活动影响造成的气候变化进行了分析,尤其是对青藏铁路沿线各站的平均温度、降水,以及最高、最低温度的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青藏地区的温度变化与全国相比,增暖幅度更大;21世纪中期,在只考虑温室气体的增加和既考虑温室气体的增加又考虑硫化物气溶胶增加时,青藏铁路沿线各站的增温幅度在2.8~3.0℃之间;21世纪末,青藏铁路沿线各站的增温幅度在3.8~4.8℃之间。冬季最低温度和夏季最高温度的增暖幅度也比平均温度的增暖幅度大,在两种情形下,青藏铁路沿线各站冬季最低温度在2050年将分别增加2~4℃和1~3℃,2100年将分别增加6~8℃和4~6℃;夏季最高温度在2050年分别增加2~4℃和1.2~2.8℃,2100年将变暖4~7℃和3.8~6℃。在只考虑温室气体的影响时,21世纪中期青海和西藏地区年平均的降水增加,增加的范围在2.5~10mm/mon,21世纪后期降水继续增加;考虑硫化物气溶胶的影响后,21世纪中期和后期除了青藏地区北部的降水略有增加外,其余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基本上都将减少。由于全球气候模式的模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仍需要做更多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陇东南地区强降水过程与雷达VIL产品的定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天水市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和天水、平凉地区的小时降水资料,探讨VIL(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滑动平均值以及VIL的移动与陇东南地区不同类型强降水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1)1 h降水量对VIL有一定的滞后相关(滞后响应):非对流性降水中,降水与VIL基本同步,对流性降水中降水滞后VIL15~25 min,混合性降水中降水滞后VIL15~20 min。(2)连续非零VIL序列靠近某地可以作为预报指标,对非对流性降水和混合性降水,连续非零VIL序列靠近与产生1~2 mm以上小时降水密切相关;对流性降水中,连续非零VIL序列靠近意味着将产生降水。(3)VIL作为预报指标时,只有连续非零VIL序列才具有预报价值,VIL时间序列中一旦出现零值,即使只出现一次,也应当将零值前后两段序列区分开。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部地区未来气候变化趋势预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全球环流耦合模式(IAP/LASG GOALS),对中国西部地区由于CO2含量增加引起的未来气候变化进行了模拟预测分析.预测CO2含量每年以1%速度递增,对此进行了控制试验和扰动试验两个长期积分,并用它们的差值来表示中国西部地区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CO2增加以后,在初始阶段平均温度、降水和湿度变化不大,随着CO2含量的增加,中国西部地区温度、降水及湿度均呈显著的增加趋势,且比全球增加大得多.到2050年全球温度相对于现在增加1.5℃,而中国西部地区温度升高在1.2~2.2℃,其中最大增温区出现在青藏高原附近;西南地区降水将增加200mm以上,比湿增加最大,达0.8 g kg-1以上,新疆西部和西北部地区降水减少50 mm左右,平均降水增加15%,整个西部地区气候变暖变湿.  相似文献   

20.
1 气候概况今年春季天气回暖早 ,气温偏高 ,降水偏多 ,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出现近几年少见的多雨天气 ,春末东部局部地区出现旱情。终霜日提前 ,光照充足。1 .1 气温春季平均气温集二线以西比历年偏高 1~ 2℃ ,以东偏高 3~ 4℃。3月份平均气温呼伦贝尔市西部、锡盟以东比历年偏高 5℃ ,其余地区比历年偏高 2~4℃ ;4月份东部地区比历年偏高 1~ 2℃ ,其余地区比历年略偏低或正常 ;5月份平均气温集二线以西比历年偏高 1℃ ,以东偏高 2~ 3℃。1 .2 降水春季降水除呼伦贝尔市北部、通辽、赤峰大部、锡盟东部比历年偏少 8%~ 76%外 ,其余大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