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油田局域网的特点,利用网络存储技术中的SOCKET编程方法,结合Linux或Unix系统中的常驻进程及输入输出控制技术解决海量地震数据交换的问题,这个方法可以实现远程磁带或磁盘数据的读取。对常用的地震数据SEGY格式及其存储特点进行分析,在SEG-Y格式的地震数据的读写技术中,采用位运算的方式解决移位及浮点数的读写操作。网络存储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远程海量地震数据的存取,位运算方法提高了地震数据输入输出的速度。  相似文献   

2.
地质数据本体构建及其在数据检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传统以关键词、主题词等字符串匹配为核心的地质数据检索方法存在的查不全、查不准的问题,给出了基于地质数据本体的语义级检索解决方案。通过对地质数据的概念、属性、关系、规则及相应实例的详细表达,构建了地质数据本体(矿产资源预测部分),搭建数据检索系统并开展了应用实践。实验表明,引入地质数据本体后,检索结果在数据的查全率和查准率方面显著提高,并能智能推送相关联的数据信息。开发的地质大数据专题检索系统,实现了对局域网中多源异构地质数据的获取、半自动化标注和语义关联检索,满足地质大数据应用服务的需求,对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地质数据的精确发现、深层挖掘及共享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连和 《吉林地质》2012,(3):137-140
目前,地球化学样品分析质量管理多为单机版程序,为了在局域网上实现样品接收、重新编号、分配任务、数据上传和质量监控等功能。基于.net framework3.5、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数据库服务器、采用ADO数据库访问技术开发了地球化学样品分析质量管理系统,完成了局域网在地球化学样品分析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结合"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对各类型数据的字段数进行统计发现,定性数据在字段总数中占主导地位,而其中按规定填写的定性数据又占了很大一部份比例。所以对定性数据的检查,也就成为"全国矿产潜力评价"数据检查重要的一部份。在MAPGIS平台下,采用数据字典技术研发出空间数据库中定性数据的数据检查模块,根据全国矿产潜力资源评价,制定了关于定性数据的编码规则和代码标准,从标准编码和数据字典二方面对标准定性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准确性等方面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分类归纳。该模块为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中定性数据的标准化描述进行统一标准、统一组织、统一存储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目前地质环境数据现状基础上,结合大数据特点,分析了地质环境大数据特征,并结合目前地质环境应用情况,设计了地质环境大数据框架。该框架包括对地质环境大数据的数据进行清洗与转换、分布式数据存储管理、数据挖掘、文本检索、大数据可视化等功能。该框架对于后续实现地质环境大数据分析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数据字典技术在基于网络B/S结构的“全国煤炭资源网络信息系统”——煤炭数据发布平台中的应用情况。系统通过数据字典技术进行用户访问控制、数据语义规格化和显示页面动态定制等工作。数据字典技术在该系统中的应用, 不仅使系统管理人员能够统一、高效、灵活地进行访问控制, 而且能根据需求定制显示内容, 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功能的完善性。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国土资源数据及其管理特点的基础上,基于国土资源信息化和数据资源保护,将国土资源数据整体上分为资料数据、基础数据、业务数据、管理数据和元数据5类,提出了各类数据进行计算机管理的组织方法和采用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8.
三维地震数据的体绘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体视化技术是三维地震数据浏览、分析和解释的有效工具。对于理解地震数据中蕴涵的结构和地层学信息,体视化比使用一组二维切片表示三维数据更自然。解释人员可以突出数据体中某些特定的区域体,以利于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空间分布,也可以添加合并两个或者更多的,具有不同地震特征的体积区域。医学应用方面的一些体视化方法不能直接应用于地震数据方面.必须考虑地震数据自身特点才能使可视化成功实现。通过分析三维地震数据的特点进而得出实现三维地震数据体视化算法的基本方法,并对实际数据进行了实验。  相似文献   

9.
在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的逐步开展过程中,地质数据正以指数方式快速增长,大量优质的数据带来丰富信息的同时,数据丢失和损坏的危险性也在逐渐加大。文章从设计原则及总体规划、存储方案、容灾测试等几个方面探讨地质调查数据容灾技术方案,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合理建议,旨在对现有的地质调查数据进行容灾管理及有效防止数据泄密和数据损失。  相似文献   

10.
化石数据是了解地球历史以及深时生命演化的重要信息来源。通过数百年的积累,古生物学家已经发表了海量的古生物学数据。过去三、四十年里,随着计算机、数据库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外涌现出大量的古生物学数据库,彼此间的目标、体系架构、数据组织方式和服务对象通常存在显著差异,呈现百花齐放的特点。文章系统介绍了古生物学领域主要数据库的发展历史、数据表结构、数据特征和数据量等建设情况,对比分析了其数据整理方式、核心在线功能、数据共享特点和数据质量控制措施。同时,结合近年来数据驱动下的古生物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实例,提出一站式全生态链数据平台的建设设想,为深时数字地球(DDE)建设多学科融合、数据开放与共享的大数据平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齐诚  刘璐惜 《地学前缘》2008,15(1):232-241
与地震初动震相相比,后续震相包含有更为丰富的地球内部信息,因此逐渐地在地震层析成像研究中得到重视。文中以赵大鹏等最近的层析成像研究为例,介绍了通过增加后续震相到时信息得到的新的层析成像研究成果,包括通过使用反射波,仅用两个地震台站就可以进行地壳成像研究;深度震相到时的增加,拓宽了区域成像范围,成功实现了台网外部层析成像;随着国际地震中心(ISC)提供的更丰富的各种后续震相到时,对后续震相的认识和使用促进了全球体波走时成像的发展和对地球深部结构及动力学过程的认识。另一方面,地震学相关领域的进步,使得更多的后续震相能够被拾取并被应用到成像研究中,这将大大提高对地震波形信息的挖掘,提高对研究地区下三维结构的认识,极大地促进地震层析成像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Diverse global and local measures of variability appear in the geological literature and, along with methods used to apply them, have been subject to some debate. Measures of variability for three data types—replicate, locational, and compositional—are considered; the source and nature of the variability determine the appropriate type of measure.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s of these measures and expose their inadequacy when improperly applied, the variability of a three-column data set is interpreted under three different suppositions. Geologists need to be aware of the confusion and misleading results that can develop from the use of variance as a measure of variability for locational or compositional data.  相似文献   

13.
大数据环境下数字填图数据集成服务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丰丹  李超岭  吴亮  李健强  吕霞 《地质通报》2015,34(7):1300-1308
应用数字填图技术形成了大量地质填图图幅数据,这些数据空间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特征并存,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提供高效的数据服务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数字填图、数据集成服务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通过对数字填图数据特征的分析,在研究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大数据处理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相结合的有序化组织管理、发布与服务方法,并对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与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滑坡监测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滑坡监测中的多源异构数据融合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多源异构监测数据融合算法。该算法将影响滑坡变形的温度、湿度、风力、云量、单日降水量和累计降水量等多环境因子变量作为输入变量,以滑坡位移变化量数据作为期望输出数据,并利用各环境因子变量和滑坡位移变化量的相关性及显著性进行环境因子变量筛选,以提高算法的预测精度。论文采用甘肃省永靖县黑方台党川滑坡的实测数据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数据融合算法适用于具有多源异构监测数据的滑坡变形预测;在进行环境变量因子筛选后,BP神经网络数据融合算法的决定系数达到0.985,均方根误差(RMSE)达到0.4787 mm,从而有效提高了变形预测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数据网格化是三维地质建模的常用方法。断层是普遍的地质现象,带断层的海量数据三角剖分在建模中较为复杂。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可以解决带断层地震数据Delaunay三角剖分的有效算法。该算法首先对数据边界进行初始Delaunay三角剖分,然后将其变尺度加密,生成较均匀三角网,最后将断层边界强行嵌入三角网,实现了三角网格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天津市区地面沉降GPS监测网为例,探讨了高精度GPS地面沉降监测网数据处理中的若干技术问题。研究表明,GPS数据处理软件、GPS监测网的框架基准、大气延迟改正和粗差对计算结果的精度有很大影响。在对GPS原始观测数据进行后处理时,只有对影响计算精度的各种误差源进行有效改正,GPS高程分量的精度才有可能达到毫米级,才能满足地面沉降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顾志方  赵水霖 《江苏地质》2000,24(3):148-152
介绍了如何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石油行业的局域网或广域网中,在服务器端提供图形信息数据库的服务,并在客户端利用浏览器进行图形信息的查询,实现勘探开发图形信息的共享。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每天都要产出大量的观测数据,为保证这些数据能为地震监测预报提供更丰富的信息,每日的数字化前兆观测资料收集、整理、质量控制、数据备份入库等工作尤其重要。本文就日常数字化前兆观测资料收集、处理工作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上海市政建设的发展,自动化监测在工程施工变形中越来越重要。“全站仪数据远程监测系统”能够利用现有互联网络,在远端通过联网计算机实时查看现场的工程数据和相关图表,掌握现场的变形数据变化情况,提高监测工作的效率,满足业主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