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海洋药用生物濒危珍稀物种及其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对中国海洋药用生物濒危珍稀物种及其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和评价.结果显示,中国海洋药用生物及具有药用开发价值的海洋生物物种被列入濒危或保护物种的达235种,濒危比率达14.0%.极危物种9种,濒危物种112种,易危物种88种,近危物种5种,珍稀物种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4种.过度开发利用和海洋环境恶化是造成海洋野生药用生物濒危的主要原因.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特别保护区的建设是保护海洋药用生物物种多样性和遏制资源衰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海洋世界》2007,(10):6-6
9月12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了2007年度世界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与去年相比,有更多的物种上榜,表明全球物种的消失速度仍在加快。、而这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这份濒危物种年度报告中,海洋珊瑚有史以来首次被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海洋动植物引种与海洋生态保护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讨论了海洋动植物的分布、生物地理区系、外来物种引进海域的方式、外来物种地当地动植物的影响以及对当地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从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角度提出了加强对海洋动植物引种管理的法律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海洋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威胁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之一,对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构成严重损害。文章对外来物种入侵的由来、入侵的现状与危害以及对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概述,并提出防治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保护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以及加快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文章探索建立适用于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状况的评价体系,并以河北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开展海洋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状况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海洋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状况指数包括面积适宜指数、外来物种入侵指数、生境质量指数和开发干扰指数;与已有相关评价方法相比...  相似文献   

6.
我国海洋保护区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海洋保护区的建立,在保护海洋环境、物种资源,维护海洋生态平衡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然而海洋保护区虽有量的优势,但存在保护区之间面积结构不合理、保护区面积较小不利于保护物种和景观、资金缺乏、科研工作滞后、保护区类型单一、内部分区不合理、多头管理与保护积极性不足并存、海洋特别保护区与国际脱轨等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能力是适应海洋自身特点、支撑国家海洋战略的核心要素,得到美、日等海洋强国的高度重视和巨大投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海洋信息化发展成果显著,正处于由"数字海洋"形态向"透明海洋"形态发展的过程中,但仍无法满足海洋强国战略发展需求。文章分析我国海洋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下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以智慧化为发展目标、分两步走的实施建议,为我国海洋信息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2009年6月8日晚,美国纽约帝国大厦点亮蓝色景观灯,纪念首个"世界海洋日"。如果我们稍微留意就会发现,在此之前,我国曾经确立每年的7月18日为全国海洋日。那么海洋日到底有几个?世界海洋日和中国海洋日的关系如何呢?  相似文献   

9.
一、座谈会的内容 由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主办的《海洋石油》杂志创刊于1981年8月15日,《海洋石油》的前身为《海洋地质译丛》。在《海洋石油》杂志创刊30周年前夕的2011年8月11日,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在上海召开了第五届《海洋石油》编委会成立暨创刊30周年纪念活动座谈会,座谈会由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研究院承办。在沪的第五届《海洋石油》编委会成员及部分顾问出席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10.
DNA条形码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分子鉴定方法,是指通过选择一段DNA基因序列片段作为条形码进行物种鉴定、系统发育研究和物种多样性保护等。海洋贝类种类丰富、数量众多,传统的形态分类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一些非常见及疑难物种不能快速、准确地鉴定。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的物种诊断技术,DNA条形码技术在海洋贝类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DNA条形码的产生、原理、分析步骤、优势、局限及在海洋贝类种质资源保护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万山群岛海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渔业资源持续衰退,因此建设万山群岛海洋牧场,修复海域生态环境、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迫在眉睫。针对现阶段基于海洋生物资源的海洋牧场适宜性评估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渔业资源调查和全球物种数据库记录数据及13个环境因素数据,采用物种分布模型MaxEnt对选择的白姑鱼、日本金线鱼、红星梭子蟹和浅缝骨螺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探讨海洋生物地理分布与海洋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而进行万山海洋牧场生境适宜性评估,结果表明:(1)各模型AUC值均大于0.9,说明构建的模型对这些物种潜在分布的模拟效果较好,后续可采用MaxEnt模型对4种生物的栖息地分布区进行预测;(2)海底浮游植物密度、海底温度以及海底硅酸盐浓度是影响这4种海洋生物栖息地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3)基于该4种海洋物种MaxEnt模型的HSI分布区所存在重叠区域来看,海洋牧场拟建设区域应为纬度21.85°N~22.15°N,经度113.6°E~114.2°E。研究结果可为万山海洋牧场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张瑶  孙丽影  周瑾 《海洋测绘》2019,39(1):35-38
日变改正和船磁方位改正是影响海洋磁测数据精度的主要因素,而船磁改正又会受日变改正精度的影响,因此日变改正对于海洋磁力数据精度而言至关重要。主要研究海洋日变数据与陆地日变数据之间的关系,确定海洋日变数据的可靠性。通过计算海洋日变数据随纬度和水深的变化率,并结合变化趋势、日均值等方面对数据进行分析,以期探索海洋日变与纬度、水深之间的关系,为海洋日变用于磁力日变改正奠定基础,从而提高海洋磁测数据精度。  相似文献   

13.
《海洋世界》2009,(11):6-6
美国《时代》10月25日报道,赤蠵龟是世界珍稀濒危物种,但加沙渔民打捞到赤蠵龟后,却高兴地将它们带回家吃掉。近来,一些环保人士被迫前往加沙水域保护濒危海洋动物。加沙渔民和当地海洋官员称,在以色列封锁下,加沙人的生活已经陷入绝望,珍稀物种已经开始沦为饥饿人类的果腹食物。  相似文献   

14.
6月8日下午至9日,辛亥百年,兴海强国学术交流会在大连举行。本次论坛的议题为百年海洋事业发展历程回溯与思考和中华民族海洋文化与海洋观。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赐贵,中国海洋学会理事长王  相似文献   

15.
海洋是生命资源的宝库,地球上的生物80%存在于海洋,海洋生物物种远比陆地生物丰富和复杂。海洋微生物是海洋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海洋自然资源。近些年来,海洋微生物胞外多糖独特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研究在海洋生态学、微生物学特别是药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海洋微生物胞外多糖的结构及生物活性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908专项调查和成果集成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对海洋吸虫文献资料的收集,分析研究了中国海洋吸虫的物种多样性.其结果表明中国海洋吸虫有1 184种,其中单殖目吸虫410种,复殖目吸虫774种.单殖目的宿主都是硬骨鱼.复殖目物种成虫的宿主主要是鱼,也有爬行纲和兽纲.吸虫感染宿主有些具有专一性,但也有些具有普遍性.宿主的食性、地理分布和季节分布与吸虫感染密切相关.不同于以往70多年来主要进行的分类研究,本文主要探讨海洋吸虫的生活史及与其宿主的关系,这将为水生生物病虫害的防治和海洋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具有重要生物学和生态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27(6):F0002-F0002
<正>6月8日,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在天津拉开帷幕。今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题是"我们的海洋:机遇与挑战",我国世界海洋日和全国海洋宣传日的主题是"关爱海洋——我们一起行动"。  相似文献   

18.
外来生物入侵是指非本地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自然或人为方式对本地生态系统、人类健康、物种多样性造成危害的现象。外来生物入侵不仅对本地生态系统和物种造成严重破坏,而且会对一个产业、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文章就部分入侵面积和危害较大的海洋外来生物(包括互花米草、沙筛贝、尼罗罗非鱼、米氏凯伦藻、桃拉病毒)的入侵现状进行综述,并提出海洋外来生物入侵防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23(6):F0003-F0003
厦门市位于台湾海峡西岸、福建省南部,全市海域面积390km2,海岸线长度234km,海岸曲折,湾中有湾,湾中有岛,自然条件优越,海洋资源丰富,拥有活化石美称的厦门文昌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等珍稀和经济价值高的海洋物种60余种。海洋是厦门最大的优势。几年来,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现,坚持以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全面实施海洋功能区划,开展用海结构调整,加快海洋资源资产化管理步伐,实施海洋资源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并举措施,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促进了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海洋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探索建立了“立法…  相似文献   

20.
6月13日,第二届海峡两岸海洋论坛在厦门开幕,此次海洋论坛以海洋环境污染监测和海洋灾害预警预报为主题,旨在加强两岸海洋领域学术交流,促进双方在海洋管理领域的合作。中国海洋学会总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