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5 毫秒
1.
地震泼由多种频率成份组成,在其传播过程中。由于地球介质的滤波作用,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高频成份逐渐被衰减。周期越大的成份传播越远。因此,在地震观测上,不同频带的地震仪用于观测不同震中距范围的地震,使仪器较好地响应,就我国台网而言,短周期仪用于地方震、近震的监测,中长周期仪和长周期仪用于远震,极远震的监测,其中长周期仪偏重于记录极远震。但作者在实际分析工作中注意到,短周期仪的记录应用于远震,极远震的分析,显示出独特的作用,充分挖掘和利用短仪资料,将会更加丰富远震、极远震的震相资料。本文以高台地震台的资料为依据,从震中距和震级角度,与中长仪和长仪作比较,对短仪记录远震、极远震的震相及特征作了统计分析与初步探讨,并对新疆地区“影区”地震S波的记录、日本地区地震_PPcP等震相的出现提出了现象的存在,给出了相应的观测结果,以待步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云龙地震台水管倾斜仪与水平摆倾斜仪同震响应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用水管仪与水平摆仪记录到的同一地震所激发的地倾斜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管仪与水平摆仪这两种观测系统对远震、近震及地方震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同震响应;对于同一地震,一般水平摆倾斜仪的响应幅度大于水管倾斜仪;同一观测系统的响应幅度与震级成正比,震荡时间与震中距、震级有关。  相似文献   

3.
基于月球内部结构的主要探测手段,即早期绕月卫星重力观测、月面月震观测和月球高分辨率遥感观测与月震数据的综合应用,可将月球内部结构的认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文章分别对这三个阶段的观测技术、数据情况、数据处理及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及评述,阐明了探测技术的发展对月球内部结构认识的深化过程:通过早期绕月卫星摄动观测获得的低阶月球重力场开启了对月球内部结构的初步认知,发现月球表面存在高密度异常体(即质量瘤);早期的月震观测是月球内部结构认识的重要手段,获得了月球圈层结构的轮廓;月球高分辨率遥感数据,作为外部数据为月球内部结构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约束,同时,与月震数据的综合应用,深化了对月球内部结构的认识.最后对月球内部结构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及探测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泰安地震台形变仪器映震能力统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泰安地震台6套形变仪器的映震能力进行研究,认为形变仪器映震能力较强,对全球M≥7地震均有记录,同震变化幅度与震级成正比、与震中距成反比。这6套形变仪器对远震和近震的反应能力有差异:垂直摆与重力仪对小震的记录能力最强,其次是体应变、水管仪、水平摆和伸缩仪;伸缩仪记录近震的能力最弱,对接近6级的地震才有反映;而重力仪对小震和远震均有很强的映震能力,涵盖了垂直摆、水管仪、体应变和水平摆所能记录到的地震范围。  相似文献   

5.
对比研究地震、月震、火星震和金星震有助于认识物质现代运动的本质和揭示地震过程的物理实质。3.1类地行星的地震活动3.1.1月震活动性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距离地球384400km,它在空间运动过程中主要受地球和太阳影响。月球质量为7.35×1026g(地球质量等于5.977×1027g),体积为21.99×109km3,月球平均密度等于3.34g/cm3(地球密度等于5.52g/cm3)。在30亿年时界上,月球相对平静,很久前就已冷却。通过月球面热辐射不超过1026erg/a(地球上热损耗达1028erg/a),月球面上有超深断裂和弱化带的全球系统。图3.1月球内部结构图月球内部结构可分成…  相似文献   

6.
从不同的方位对天津地区两口地震观测专用井记录到的国外7级、国内6级以上的地震进行分析。两口井所处的地理位置、地质结构、井深及其含水层岩性不同,对同一地震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通过对比分析,得到井水位对地震的响应特点及几点认识:观测井孔一般对远场大震记录比较灵敏,而对近震及地方震反映不灵敏;井孔水位仪记录的水位波幅与震级、震中距有关;井孔同震效应的能力和井孔对固体潮的反映能力不一致。  相似文献   

7.
由于没有全球磁场和稠密大气保护,月球直接受宇宙线、太阳风和地球风粒子的轰击.了解月球空间粒子辐射的特性、粒子的来源和传输等过程,本身是亟待解决的空间科学基础问题,同时还可帮助更好地提供预报和预警,为保障探月和载人登月等活动的安全提供理论参考;此外,月球空间辐射环境中的粒子与月表作用产生的水等物质对载人登月和月球基地意义重大,且月表物质保存了空间环境较为完整的信息和演化历史,对研究地月系统及太阳系其他天体(乃至系外行星)的宜居性与演化,也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本文在简要总结地月空间粒子辐射环境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近月粒子辐射环境及其对月表物质所产生的影响,梳理了宇宙线、太阳能量粒子事件、太阳风、地球风以及月源粒子等不同辐射的来源和传输机制,这些粒子与月表作用产生水、赤铁矿、中性原子等物质的过程,以及相关过程对月球空间环境的影响、对地月系统演化的启示等关键科学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所面临的技术难点,最后对未来可能的重点研究内容进行了展望,可为后续月球探测任务(例如嫦娥四期和国际月球科研站等)相关领域科技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不同的方位对陕西周至、毛西、洛南等流体台站水位观测记录到的典型地震进行分析,由于这3个流体台站所处的地理位置、井深不同,对同一地震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通过对比分析井水位对地震的响应特点,得出以下认识:陕西部分观测井孔一般对远场大震记录比较灵敏,而对近震及地方震反映不灵敏;井孔水位仪记录的水位波幅与震级、震中距、震中位置等有关;单井的同震水震波记录通常具有方向性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类地行星——月球、金星和火星天文期的研究表明,这些行星内部和地球一样发生地震,而且现代构造活动性具有差异。地球具有高地震活动性特征,其内部能量以地震形式损耗每年达1017—1018J,震源分布深度达700km,地震的应力降达几百巴。月震震源可追踪到1200km深度,每年平均观测到5次月震,释放能量约109J/a。火星地震活动性高于月球而低于地球。金星内部地震过程规模和速率远远低于地球。5.1月震动力学月震空间分布最重要特征如下:1)少数月震外,几乎所有月震都发生在600—1000km的深度上;2)月震在固定地区(震源)多次重复,每一震源的月震…  相似文献   

10.
地球和月球的弹性潮汐形变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一个由较新的月震、月球形状、月球重力及月球天平动资料所建立的真实月球内部结构模型,解算了在地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作用下月球表面的弹性潮汐形变。得到了表征月球弹性潮汐形变的特征数--月球勒夫数。这个结果与国外一些学者采用假想或简单月球模型所得结果有较大不同。同时,本文还根据近年来出现的新的地球模型,再次求解了地球的静态勒夫数。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地球模型对解算地球的静态弹性潮汐形变的结果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1.
基于强震记录估算同震位移的研究进展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强震加速度记录估算同震位移技术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总结,系统地阐述了通过近断层加速度记录计算同震位移的相关理论、方法的发展历程和成就。首先简述了基于强震记录估算同震位移的意义和普遍存在的漂移现象,然后总结了从模拟记录到数字记录两个阶段计算同震位移所取得的成果,接着归纳了为解决漂移现象所采取的3种基于时程拟合的方法和2种基于小波分析的方法,最后对基于数字强震仪记录估算同震位移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乌加河地震台水平摆、水管倾斜仪同震响应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取2013—2015年乌加河地震台水平摆和水管仪记录的13个地震资料,对比分析同震响应特征。分析认为:对于同一地震,水平摆最大响应幅度大于水管仪,且响应延迟时间略小;水管仪和水平摆同震响应持续时间与震级成正比。结果表明,该地震台水平摆和水管仪记录同一地震的最大响应幅度、延迟和持续时间,对远震和近震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响应。  相似文献   

13.
本文搜集与整理了我国几十次大、中强地震,震前、震时的地倾斜异常图象,按其形态大致可分为五类:Ⅰ.震前倾斜记录曲线渐变——回复——发震(多见于远震);Ⅱ.震前倾斜记录曲线突变(阶跃)——发震(多见于近震);Ⅲ.震前倾斜记录曲线扰动或单向脉冲——正常——发震;Ⅳ.震前倾斜潮汐记录曲线畸变——发震;Ⅴ.震前倾斜记录曲线脉动(曲线加粗)——发震,其特征为:1.异常形态呈多样性;2.异常出现在震前几分钟到几十小时;3.异常幅值一般在几毫秒至十分之几角秒(10-8——10-6rad),个别达几角秒(10-5rad);4.异常倾斜方向多半与震中方位有关;5.异常有由远及近、从外到内(震中)的迁移现象。文章作者还结合模拟实验和地震模式,讨论了地震前倾斜异常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简称CDSN,下同)11个台的宽频带长周期(VLP)数字记录对1990-2012年间的124个极远震记录进行了分析处理,在震中距100.0°~179.0°之间,获取了CDSN11个台站的Pdif波的震相数据,得到了Pdif波在地球核幔界面上衍射的运动学特征和《Pdif波走时表》。所得结果大大拓展了Pdif的记录范围,在144.0°~179.0°之间弥补了《IASPEI1991地震波走时表》的缺失,为更大范围内的Pdif震相分析提供了参考标准,有助于提高中国地震台网的地震分析水平和积累震相分析经验,以及对地球核幔边界物理性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对太原台长周期与中长周期地震仪记录的79个地震、180张典型震例进行了对比。发现同一地区地震的体波与面波震相(包括长、短周期面波)不同仪器的记录形态有很大差异,长周期仪对各类长、短周期震相均不明显记录。而中长周期仪有时记录不清极远震的初至波Pdif,而对可以明显反映地球分层特征的地核穿透波PKHKP,长周期面波G,两种仪器均有不同记录。实践表明,对有不同频率特征的仪器所记录的地震波形进行综合分析,有利于提高测震分析的质量及提高测定震源时空参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考虑到(l)震源语特性,(2)震源辐射花样,(3)地震波的滞弹性衰减,(勺地震仪的响应,以及(5)地震信号的强散射现象,对伴随浅源并仅仅是构造原因的月震产生的应力降和能量释放进行了重新计算.结果指出:三次最大的月震表明其体波震级m。>5.5,应力降△a>100MP。.与通常大多数地震事件相比应力降是相当高的,但根据月球的熟弹性模型预测的结果,它们能与之相容.月壳中高应力的存在意味着在其历史的最初阶段月球原本是熔融的,非但不局限其表,而且贯穿全体.  相似文献   

17.
山东定陶、菏泽、聊城地震台,地处平原地区,为土层台基。建台十多年来,记录了大量的地方震、近震和爆破资料,反映了土层台基和岩性台基不同的记录特征。主要表现为土层台基记录的地震初至 P 波三分向到时不一致;水平向初至震相丢头;地震波周期偏大等特点。就此,我们取这三台记录的典型地震,分析土层台基的震相记录特征。  相似文献   

18.
地震定位:在多大距离内地球可不再被视为平坦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对记录到的近震和远震事件的定位程序传统上一直使用走时表 ,如 J-B走时表 ( Jeffreysand Bullen,1 958)。该表是以横向均匀球状地球的射线跟踪 ( e.g.,Boyed etal.,1 984)为基础的。由于地壳和上地幔波速结构的区域变化 (即这些事件的初至 P波和 S波花费了大部分时间的地球区域 ) ,因此利用当地和近区台站资料定位地震 ,这种走时表也许给出的不是精确的定位。直到最近 ,一项不平凡的工作是建立不同的球状地球速度结构的走时表。在过去的 3 0多年中 ,对大多数当地和近区域记录的事件一直是用穿过恒定速度层的平坦地球射线跟踪程序定…  相似文献   

19.
在地球、太阳和其他行星的引潮力的作用下,月球表面上任一点重力值将产生周期性的变化称为月球重力固体潮理论值.研究月球重力固体潮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月球的内部结构、地壳运动以及月球的演化过程,这也为登月任务和月球探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帮助我们更好地探索和理解月球的特性和性质.本文阐明了月球重力固体潮形成原因,根据category5月球内部结构模型计算出月球重力潮汐因子,依据Newcomb理论,采用ELP2000-85解析星历和Eckhardt月球天平动模型,提出一个计算月球重力固体潮理论值的方法,选取Apollo11作为测站,以波形图的形式输出该测站一天、一个月、一年的月球重力固体潮理论值,并探索讨论月球重力固体潮与月震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测站一天、一个月、一年的月球重力固体潮理论值,最大值分别为:-1309μGal、-1290μGal、-1277μGal;最小值分别为:-1343μGal、-2349μGal、-2349μGal;与地球重力固体潮(这里选择与Apollo11经度纬度相同的坐标作为测站相比),月球重力固体潮变化相对简单,但波动幅度较大;推测月球的重力固体潮与深源月震之间可...  相似文献   

20.
地震前兆特别难以“抓住”;迄今,几个国家中大多数破坏性地震都是发生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监测非强化的地区。1995年1月17日7.2级神户地震也不例外,它发生在远离东京及其附近密集仪器监测区的地方。然而,Igarashi等非常幸运地在神户附近于神户地震前几个月建起了一个地下水氡监测站,并能记录到明显的震前异常。他们的结果发表于本期《Sci-ence》上,同时发表的还有一篇Tsunogai和Wakita的文章,他们采用一种独创的廉价的方法在不同地点观测到另一种震前水文地球化学异常。这种方法是,收集商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