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短期降水预报做洪水预报与调度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3~2007年潘家口水库流域10场较大降水及其对应的河北省气象局MM5的面雨量预报数据,采用降水预报格点数据与水文洪水预报耦合的方法进行水库的洪水预报和调度,增长了水文洪水预报的预见期,在不增加水库工程投资,不增加上下游和工程风险的前提下,在汛期实施风险调度,以此发挥水库在洪水资源化调度中作用,解决防洪与蓄水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详细介绍了陕西省安康市气象局搭建的汉江流域(陕南段)水文气象服务系统,该系统利用气象、水文等相关数据,基于精细化预报技术和水文气象模型,从自动化水文气象监测网建设、精细化水文气象预报、水文气象服务、三维仿真化模拟四个方面进行设计,采用人工智能(AI)、大数据(big data)和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技术。该系统为汉江流域陕南段气象水文的监测预报和防汛抗旱气象服务,特别是各大中型水库防汛调度和蓄水发电,提供了精细化的预报服务产品和科学化的应急策略,提高了汉江流域(陕南段)水文气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水文气象预报在云峰水库调度工作中的应用云峰发电厂孙成海,田伟水文气象预报对水库调度决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参考准确的水文气象预报,采取正确的水库调度决策就能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1云峰电站及水库概况云峰水电站位于鸭绿江中上游,在吉林省集安市青石镇境内,...  相似文献   

4.
通过气象服务在水库调度中的作用、实施对策及效益情况的分析与总结,阐明开展水库调度气象服务是电站水库应对气候变化和减灾兴利的需要,利用气象预报信息指导水库实时调度是确保水库大坝防洪安全与提高水库综合效益的有效手段和重要环节,气象服务的有效对策和预测信息的科学应用与总结是水库调度气象服务发挥效益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以“95 .7”历史上罕见特大洪水的暴雨预报为例 ,说明暴雨预报在水库防洪调蓄中的重要作用。气象部门准确及时的天气预报是水库蓄水防洪调度的科学依据。水库管理部门必须根据当时的气候特征 ,水库及水库上游地区的地质地貌、土壤含水量等正确运用天气预报 ,计算流域内的最大径流量、入库流量和总容量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天气预报特别是暴雨预报在水库蓄水调水防洪调度中的作用 ,使水库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气象预报服务效益评估方法研究——以暴雨预报服务为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暴雨是江苏的重要气象灾害之一,为了对暴雨预报气象服务效益作出恰当的评估,我们设计了预报准确率V、预报服务覆盖率P、预报服务时效率N、可能预防能力Z等四个指标,给出了定量评估暴雨预报气象服务效益的数学模型,并且用实例说明了该模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预报服务覆盖率、预报服务时效和预报准确率与服务效益成正比,各个因子都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服务效益值.预防能力越强,气象服务的效益越大,这也说明了气象预报只是一种信息,信息价值的体现还在于应用信息群体的决策和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7.
汉江中上游9—10月副高预报模型及指标的检验与预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1970~1997年9~10月逐日08时地面,850hPa,700hPa,500hPa历史天气图资料以及同期汉江中上游50个雨量站降水资料,通过对副高活动范围和各物理量场的差异分析,结合流域降水强度,建立了3套降水副高预报模型,3套非降水副高预报模型及20条预报指标(因子),并对其进行检验试报。结果表明,在水库调度应用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以“95.7”历史上罕见特大洪水的暴雨预报为例,说明暴雨预报在水库防洪调蓄中的重要作用。气象部门准确及时的天气预报是水库蓄水防洪调度的科学依据。水库管理部门必须根据当时的气候特征,水库及水库上游地区的地质地貌、土壤含水量等正确运用天气预报.计算流域内的最大径流量、入库流量和总容量,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天气预报特别是暴雨预报在水库蓄水调水防洪调度中的作用.使水库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运用2007~2009年清江大龙潭水库上游较大降水个例,对该水库的来水量与降水进行相关分析,得出了在不同降水过程情况下的产流系数,从而预报每次降水过程水库汇流的来水量.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计算水库的来水量预报精度较高,预报时效较长,对大龙潭水库汛限水位进行动态控制是可行的,同时也能提高水库的运行效益.  相似文献   

10.
基于长沙市2010—2013年逐日日平均电力负荷资料及同时段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利用统计方法对分离出社会经济因素对电力负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电力负荷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和对比分析法对长沙市电力调度的气象服务效益进行评估,最终得出2010—2013年长沙市电力调度的气象服务效益值为2.77亿元。  相似文献   

11.
沙澧河流域致洪预警系统基于中小河流致洪预警气象服务需求,以气象与水文相结合,应用地理信息(GIS)先进技术,利用气象常规数据、地面自动雨量站资料、数值模式、卫星雷达资料及水文雨量、水位数据等资料,运用动力学诊断和统计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模式输出法、相似预报等方法,输出暴雨和水位增量预报模型。该系统通过C/C++语言编程,集气象水文信息显示分析、数据库、预报模型和用户界面于一体,建立了涵盖流域暴雨预报、水位增量监测预测、洪涝灾害预警服务等多功能的可视化业务技术平台。在本地基层台站首次将气象和水文两个学科结合,建立降水、水文和洪涝数据库;首次对沙澧河流域进行暴雨形势分型,并建立流域暴雨预报模型;首次建立沙澧河流域五大水库水位增量预报模型。自系统运行以来,成功对沙澧河流域出现的几次致洪暴雨进行了预警,服务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降水是铁路地质灾害的重要触发因子,由于降水引发的地质灾害对铁路运输安全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鹰厦铁路由于其特殊的地形及气候条件,使该线成为全国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较严重的铁路之一。利用南昌铁路局2007—2012年辖区内的地质灾害资料,统计鹰厦铁路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根据不同降水类型造成的铁路地质灾害特点不同,进一步研究铁路地质灾害与降水的关系。引入10 min最大降水量、当日最大小时降水量、连续降水量和前20 d累积降水量等降水量因子,运用因子相关性分析和逻辑回归方法筛选对灾害发生贡献率较大的降水量因子,分区段建立鹰厦铁路地质灾害概率预报模型。运用该模型对2013年5月20—22日一次大暴雨过程诱发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报,预报准确率达86%,模型应用效果较理想,可为铁路安全气象服务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夏季湖北电网气象敏感负荷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2009-2010年湖北电网日用电负荷资料和气象资料,提出了基于电网负荷的分解算法,将电网日最大负荷分解为基础负荷与气象敏感负荷2个主要分量.其中,气象敏感负荷与气温、相对湿度及风速的综合气象敏感负荷条件指数相关.提出了基于权重指数的湖北省面平均气象敏感负荷条件指数的算法.利用相关比法,分析了湖北省气象敏感负荷与面均气象敏感负荷条件指数的非线性关系.基于均方偏差最小原理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夏季湖北电网气象敏感负荷与面均气象敏感负荷条件指数的多项式预测关系模型.经2010年9月模型应用检验表明,预测平均误差低于6%.该模型可用于夏季湖北省电力专业气象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4.
气象水文模型耦合在黄河三花间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文预报的有效预见期越长,预报精度越高,其对防洪减灾的价值就越大,而气象水文模型的耦合是延长水文预报有效预见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选取黄河流域三门峡水库以下、花园口水文站以上集水面积为研究区域,基于空间分辨率为90 m×90 m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构建数字流域水系,利用中尺度非静力模式MM5进行降雨预报和气温预报,并将之作为分布式时变增益水文模型降雨和蒸发计算的输入进行关键站点的水文预报,实现了分布式时变增益水文模型与大气中尺度非静力模式MM5的单向耦合及定量降水预报与洪水预报的结合,为花园口防汛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2012年与2010年的流量滚动预报结果相比,2012年预报结果的效率系数较大,径流深相对误差较小,说明2012年预报效果较好。对预报结果分析表明,实测的水情资料完整性直接影响预报结果,而滚动预报时间段的增加,水文预报的初始场对径流预报的影响逐渐减弱,水文预报的精确度逐渐提高,预报的效果变好。  相似文献   

15.
沈阳天气预报业务自动化平台的开发研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适应天气预报业务现代化、自动化发展的需要,应用VB,VF,VC,FORTRAN等多种语言,借助于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及其空间分析模块、可视会商视频和9210工程等多项技术,开发研制了沈阳天气预报业务自动化平台,借以提高气象预报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地市级气象应急监测系统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贾斌  衣霞  杨士恩 《气象科技》2008,36(4):510-513
以聊城市气象应急监测车建设过程为例,详细分析了作为地市级气象应急监测车在监测设备选配、通信组网及视频无线传输系统、预报服务平台组建3个方面的实现过程,同时介绍了气象应急监测系统在突发气象灾害灾情迅速捕获和空中水资源开发效益评估中的应用,为全国地市级气象局建设气象应急监测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7.
A coupled atmospheric-hydrologic-hydraulic ensemble flood forecasting model,driven by The Observing System Research and Predictability Experiment (THORPEX) Interactive Grand Global Ensemble (TIGGE) dat...  相似文献   

18.
基于数值模拟和统计分析及智能优化的风速预报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速预报是风力发电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也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其预测、评估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预测短期风力(提前48~72 h对每小时的风速进行预测)时,通常采用数值天气预报模型进行预测.然而,初始扰动和模式物理过程的不确定性会影响气象数值预报的精度.将为数值天气预报模式提出一种新的后处理优化方法作为主要的思路,利用数据挖掘得到的关联规则来优化气象数值预报的结果,在中尺度模式WRF对风电场风速进行预报的基础上,将模式预测与统计分析及智能优化算法相结合,针对中国风电场的气候特征,利用一种新的修正模式误差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风电场风速预报精度,提出了适合中国风力发电场的有效风速预报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19.
国家级强对流天气综合业务支撑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杨波  郑永光  蓝渝  周康辉  刘鑫华  毛旭 《气象》2017,43(7):845-855
国家级强对流天气预报业务正在从以短期预报为主调整到短期和短时预报并重的业务格局。文章从强对流天气预报技术发展与服务需求的角度,重点介绍了国家级强对流天气综合业务支撑平台及其核心技术。该平台以气象数据组织和图形化表达两个核心要求为牵引,发展了数据分析处理系统、自动气象绘图系统和WEB检索与显示系统。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基于多源观测资料、中尺度数值预报和全球数值预报,发展了集约、高效的强对流天气监测和临近预报、短时预报和短期预报等数据分析处理技术,是整个平台的核心;主要核心技术包括:从不稳定与能量、水汽、抬升与垂直风切变等条件出发,以归纳总结的分类强对流天气概念模型为基础的分类强对流短期预报分析技术;应用"配料法"发展的分类分等级的强对流天气客观概率预报技术;强对流短时预报技术包括高分辨率数值预报释用、多模式预报集成、对流尺度分析、实况和模式探空分析等多项技术,重点实现了从过去3 h实况到未来12 h预报的无缝隙衔接;强对流的监测和临近预报技术在基于多源资料的强对流天气实况与强对流系统监测技术基础上,发展了基于雷达特征量、强对流实况、各类强对流指数和预警信号等多源信息的报警技术。自动气象绘图系统实现了高效、便捷地接入多种数据、自动进行数据分析和制图等多项功能。在预报服务方面,基于WebGIS发展了县级分类强对流预警信号和国家级分类强对流预警预报产品共享技术,实现强对流短时预报业务的高交互性与上下互通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