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侧扫声纳和浅地层剖面仪能够探测出海底管道附近异常,路由区浅层地质灾害以及海底管道位置等特点,通过实例探讨了侧扫声纳和浅地层剖面仪在海底管道断裂位置定位中的应用。船锚、浅层气等外力作用,导致海底油气管道断裂,使用侧扫声纳和浅地层剖面仪探测的方法,综合分析海水中的气体屏蔽现象、海底面的地貌异常特征、海底管道的平面位置及埋深变化、地层剖面的反射空白等异常特征,快速准确定位海底油气管道断裂位置。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来,探测海底几十米至几百米松散沉积层分层结构的“海底浅地层剖面仪”已逐步发展定型,并广泛用于海底工程施工和海洋地质研究方面。这种浅地层剖面仪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声源装置:电致伸缩器件、磁致伸缩器件、电磁脉冲声源、电火花放电器以及气枪。 浅层剖面仪实际上是一种以地层为探测目标的主动声纳,本文给出了有关的声纳方程式,它将有助于这类仪器的工程设计和性能预报。 从探层声纳方程式出发,采用电磁脉冲声源研制了浅层剖面仪,获得了穿透地层几十米的较高分辨率的记录。对此,本文也作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利用高分辨率的回声测深仪、旁侧扫描声纳和浅地层剖面仪对海底进行探测,可获得调查区水深、底形及底床下浅层沉积物结构等信息。通过解译分析可绘制出进行浅海工程场地评价所需的海底地形图、地貌图、浅地层剖面图和等厚度图等一系列图件,从而可为浅海工程的设计、实施以及日后防护提供依据和保证。本文以1989年所进行的浅海石油钻井平台的井位优选为例,说明高分辨率的声探在浅海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中国大陆边缘油气、砂矿及其他有用矿床开发、工程设置、交通航运、渔捞养殖等方面的需要,在灵山卫幅大陆架海洋调查中,配合应用了侧扫声纳和浅地层剖面仪调查等新技术手段。本文仅介绍侧扫声纳调查方法及其资料分析成果。一、所用仪器与航线布设  相似文献   

5.
SIS-1000型海底图像系统是一种集旁侧扫海与浅地层剖面两种功能于一体的主动式声纳设备,它将海底地形地貌信息与浅地层剖面信息融合处理,以声学图像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借助计算机的人工智能,增强目标的可判断性,为我们进行海洋扫测提供一种新型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根据在路由区所进行的旁扫声纳及浅地层剖面仪的声波探测和取样分析结果,对影响中韩海底光缆敷设及日后安全防护工程的浅埋岩石与露头、砂波、砂斑、砂香等灾害性地质现象进行了研究与评价。  相似文献   

7.
富钴结壳作为一种潜在的海洋矿产资源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研究发现海山微地形是影响富钴结壳分布的重要因素。DTA-6000声学深拖系统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套深海拖曳观测系统,其最大工作深度6 000m,该设备上安装的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纳和浅地层剖面仪能够分别获得高分辨率的海底地形地貌和浅地层剖面。它的测深覆盖范围600m,侧扫覆盖范围800m。声学深拖系统因其高效和价格优势,被列为富钴结壳资源调查的常规设备。大洋29航次中,DTA-6000声学深拖系统在采薇海山完成2条测线共约50km海山斜坡的探测,获得了高分辨率的地形地貌数据和浅地层剖面数据。介绍DTA-6000声学深拖系统及其在富钴结壳探测中的应用,并对探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浅地层剖面探测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平  杜军 《海洋通报》2011,30(3):344-350
海洋地球物理技术在海洋地质调查中起重要作用,其中浅地层剖面探测因其成本低、效率高,在海洋地质调查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浅地层剖面探测是利用声波在水中和水下沉积物内传播和反射的特性来探测海底浅部地层结构和构造的.本文阐述了浅地层剖面仪发展历程,针对浅地层剖面探测,分析了其主要影响因素和压制方法,并对主要剖面声图类型及...  相似文献   

9.
厦门港湾浅地层剖面分析及其工程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水下浅地层剖面仪探测资料为主,结合钻孔、旁视声纳及综合环境调查资料,(?)定出各沉积区域界限,分析相应海区的地层组构特征,初步评价了工程地质条件,确定了海底不稳定性类型,并指出其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10.
合成孔径声纳技术逐渐成为海底探测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其在地貌成像、沉底和掩埋小目标成像、海底管道探测等方面的应用均取得重要进展。文中系统阐述了合成孔径声纳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双频双侧合成孔径声纳的技术优势。结合海底管线探查案例,详细分析了该设备的应用情况,并与浅地层剖面仪实际获取的图像进行了对比,验证了双频合成孔径声纳在海底探测中的适应性和探测能力,最后对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辽东湾北部浅海区海洋工程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浅地层剖面仪、侧扫声纳和海底取样等实测资料的详细分析,揭示了辽东湾北部浅海区的自然地质状况和复杂的海洋工程地质特征。该海区海底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存在海底冲刷深槽、埋藏古河道、浅层气、潮流沙脊与潮沟、埋藏古陡坡、软弱土层及可能的砂土液化层等潜在灾害地质因素,对海上构筑物存在直接或潜在的危险性,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侧扫声纳和浅地层剖面仪在杭州湾海底管线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介绍了杭州湾油管检测工程概况,引出了海底油管检测的必要性。其次,介绍了该工程中运用的两种重要仪器——侧扫声纳和浅地层剖面仪的原理及影响因素。最后,通过两种仪器的数据分析、图像判读,提出了综合利用两种仪器可增强两种数据的互补性并提高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3.
针对浅地层剖面仪和侧扫声呐这2种声呐系统探讨性地提出了"两步法"的性能检测和评价方法:1)声学物理参数检测:分析了与浅地层剖面仪和侧扫声呐系统性能相关的关键声学物理参数(声源级、频率/频谱、脉冲长度、波束角或开角),并提出了在消声水池中测定这些参数的方法;2)实际探测性能评价:分析了与浅地层剖面仪和侧扫声呐系统性能相关的实际探测效果评价指标,并提出了通过海上试验来检测和评价这些指标的方法。最后对建设具备高效消声性能的大型试验水池,建设海底标准地层检测场和海底标准目标物检测场以真正实现设备性能的检定应做的后续工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浅地层剖面探测是海洋工程勘察的主要手段之一。阐述了浅地层剖面仪的工作原理,通过浅地层剖面仪在广州华德石化海底输油管道检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分析浅地层剖面仪在工程区域内使用的优缺点,以期为今后该区域内工程勘察及管线检测工作起到一点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浅地层剖面在富钴结壳调查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中以Topas PS018系统为例简要介绍浅地层剖面仪的工作原理和系统组成,重点介绍浅地层剖面在大洋富钴结壳资源调查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浅地层剖面资料与联合作业的海底视像、岩芯取样等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发现浅地层剖面能够有效识别基岩、板状结壳、砾状结壳、砂、沉积物等不同底质类型,对浅地层剖面资料进行深入挖掘能够提取出富钴结壳矿区界线信息。  相似文献   

16.
针对海道测量中浅地层剖面仪垂直测量指标模糊问题,根据声纳方程,讨论了浅地层剖面仪探测水底沉积层厚度的预报方法。分析了浅剖仪垂直地层分辨率的影响因素,并给出了垂直地层探测误差的改正方法。其结论对浅地层剖面仪实际测量作业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黄河的高含沙量和尾闾的频繁摆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黄河三角洲。利用精密的测深仪,高分辨率的浅地层剖面仪和侧扫声纳等设备同步扫测所获取的记录,研究了黄河三角洲侵蚀性岸段水下岸坡的地质灾害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探测研究表明,研究区发育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冲蚀构造、凹坑与洼地、海底滑坡、海底刺穿、不均匀地层(切蚀-填充构造、声学透明层)、埋藏冲沟和古河道。地质灾害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平行岸线的带状分布,按水深可划分为3个区域。6 m水深以浅区域,主要发育冲蚀构造,且冲沟、边缘陡坎和蚀余构造相间分布。6~14 m水深区域,主要发育凹坑与洼地、海底滑坡、海底刺穿和分布广泛的声学透明层。14 m水深以外区域,主要发育埋藏冲沟和古河道,其形成主要与海平面上升有关。  相似文献   

18.
港珠澳大桥水下结构物的多手段探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利用侧扫声纳、浅地层剖面仪和磁力仪开展港珠澳大桥水下结构物的探测方法和过程,并将探测的结果与调查收集的资料比较,分析水下结构物的分布情况,不同探测方法得出的结果也可以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19.
海底浅层气的成因、赋存特征及其对工程的危害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1986~1992年珠江口盆地灾害地质与工程地质调查、2000~2001年亚太光缆网络系统路由调查等获得的资料,对海底浅层气的分布与赋存特征作了分析研究,认为海底浅层气主要分布于河口与陆架地区,以层状、团(块)状、高压气囊及气底辟等4种形态赋存于海底,在侧扫声纳、浅地层剖面等图像中有4种主要识别标志。海底浅层气常常会给基础工程施工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对其给工程带来的影响及危害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胜利埕岛海域海底松软沉积物声学探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胜利埕岛海域位于复杂的黄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中.由于黄河的断流,在风浪和海流作用下原三角洲体系受到侵蚀.在部分海底具有松散沉积物沉积。采用侧扫声纳、双频测深仪及浅地层剖面仪3种海上物探方法,对埕岛海域海底松软沉积物进行声学探测,确定了浮泥、软土层顶、海底界面及浮泥和软土层和海底界面及浮泥和软土层的厚度,研究了埕岛海域海底松软沉积物的基本分布变化规律,为今后海洋工程地质勘察海底松软沉积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