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花灿华  盛永宽  许松 《气象》1999,25(4):34-38
着重阐述了新一代气候资料信息服务系统的技术基础,主要有数据仓库技术、数据开采技术、环球网技术和智能代理技术。同时也阐述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实现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技术协议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技术协议通过促进技术的转让与升级,在发展中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巴厘路线图"中的重要议题,在对国际技术协议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评价了国际技术协议内在的价值与局限性。最后对国际技术协议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国际技术协议应当着眼于通过促进环境友好的先进技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让,推动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内更深层次的南北合作,实现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逐步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同时,为中国如何参与国际技术协议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技术协议评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际技术协议通过促进技术的转让与升级,在发展中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巴厘路线图"中的重要议题,在对国际技术协议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评价了国际技术协议内在的价值与局限性。最后对国际技术协议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国际技术协议应当着眼于通过促进环境友好的先进技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让,推动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内更深层次的南北合作,实现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逐步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同时,为中国如何参与国际技术协议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杨新霞 《气象科技》2014,42(2):256-260
借助于气象数据计算机处理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与图形图像渲染技术的发展,电视天气图形制作技术经历了从模拟向数字技术的转变,从单机向网络化的发展,从标清向高清的过渡,从平面到立体的飞跃。文章对我国电视天气图形制作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与总结,对每个阶段的特点、制作流程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概括,并综合气象、电视、信息技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展望了天气图形制作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卢培玉  孙建东  盛日锋  郭建 《山东气象》2010,30(1):33-34,38
分析了BL-1A火箭的主要技术特性,从作业安全角度出发,探讨了火箭系统安全作业技术要求,提出了火箭外场作业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论证了人工增雨技术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人工增雨飞机的改装技术,包括加装设备论证、飞机选型、改装总体布局和专业技术设计。目前,利用该技术改装的人工增雨飞机已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论证了人工增雨技术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人工增雨飞机的改装技术,包括加装设备论证、飞机选型、改装总体布局和专业技术设计。目前,利用该技术改装的人工增雨飞机已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3S技术在湿地资源调查中的技术方法与流程路线,建立了相应的湿地类型解译标志,并就湿地资源调查中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针对烟花爆竹场所,介绍了建筑物防雷类别划分、雷电防护技术与设计要求,概述了防雷防静电检测技术要点,并就烟花爆竹场所的雷电防护与检测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流媒体技术在教学课件中的应用,分析了流媒体技术的特点及流媒体技术在中国气象远程网中课件点播系统的应用。并以中国气象远程教学平台为依托,研究流媒体技术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实践证明流媒体课件点播系统可以很大程度提高远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潜在的环境影响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减缓气候变化行动的选择方案之一,碳捕获与封存(CCS)技术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格外关注,但是能否得到广泛应用,除了要取决于其技术成熟度、成本,在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普及和转让及其应用技术的能力,政策法规等因素外,其潜在的环境影响及其管理也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因此,针对CCS技术潜在的环境影响以及目前发达国家关于CCS技术环境影响的管理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未来CCS技术的环境管理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气象影视片头动画技术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气象影视片头动画技术的发展历程和阶段性技术上的更新及结合,通过实例分析和概述了各个发展阶段的创作思想和技术特点,同时在精品人才、制作设备、技术整合和原创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该文分析了NetFlow技术的基本原理, NetFlow协议的功能、用途、交换特点及NetFlow数据报文格式。 作为NetFlow在网络测量中的应用, 重点介绍了基于NetFlow的流量测量系统的架构, 详细介绍了NetFlow技术在广东省气象局网络流量监测中的应用。 结果表明: 利用NetFlow技术监测网络流量非常有效, 在实际业务应用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NetFlow技术适用于大型网络的流量采集分析。  相似文献   

14.
GIS技术在台风预报服务产品制作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台风预报业务的实际需求,建立了基于GIS技术的台风预报服务产品制作系统。提出了采用地图表达技术的台风数据可视化方案,讨论了基于空间插值与动态缓冲的台风预报概率圆生成算法,利用叠加分析技术完成了台风路径影响范围分析功能,并提供了一键式材料快速制作功能。业务化运行结果表明:GIS技术能够实现功能建设,较好地满足了目前中央气象台台风预报服务产品制作需求。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业务天气预报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伍荣生  谈哲敏  王元 《气象科学》2007,27(1):112-118
本文着重从我国业务天气预报的现状和国际业务化天气预报技术的发展趋势出发,探讨了业务天气预报发展目前存在问题和对于这些问题的若干思考。并强调了天气预报技术的发展必须和大气探测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紧密结合,并强调了天气预报技术的发展应主观和客观预报相结合、数值和统计预报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物联网在安徽省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邦  周述学  李爱华  袁野 《气象科技》2014,42(6):1143-1146
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管理中,开发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安徽省人工影响天气智能管理系统"。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中的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集合GPRS、GPS和GIS技术,通过作业现场与指挥中心的实时交互,构建人影业务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了对人影信息(人员、装备、弹药、气象信息等)的采集、传输、数据管理及服务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提高了安全效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在实际业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应用ArcInfo地理信息系统和MapObjects组件空间分析技术、数据库技术,对森林火点卫星遥感信息的地理定位技术进行了研究,结合1:250000地理信息数据,研制了快速获取火点周围地理信息的技术流程及计算方法,开发了业务化系统,实现了自动化操作。尤其在多火点的情况下更能显示出其优越性,相同情况下,比手工地理定位提高了定位精度,工作效率提高了10倍以上。投入业务运行以来,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火点监测赢得了时间,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气候变化减缓技术:国际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当前国际主要气候变化减缓技术,并以国际能源署(IEA)、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全球能源技术战略计划(GTSP)、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和欧盟(EU)、美国等国际组织、机构与国家发布或拟议中的有关气候变化减缓技术的报告为框架,对全球的气候变化减缓技术部署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主要的气候变化减缓技术对减缓气候变化的预期贡献。最后,对减排技术的效果、安全性、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公众的认可程度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象信息共享平台作为新一代气象信息管理系统, 将极大提升现有的气象信息管理水平和对业务科研的支撑能力。该文首先介绍了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的概念、内涵及其系统框架, 然后从数据资源管理和共享发布两个方面分别介绍了元数据技术、数据网格技术、海量数据存储管理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构建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的关键技术, 最后以两个关联的系统开发实例对我国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发展思路和技术路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受气候变化影响严重,亟需从其他国家转移适当的适应气候变化技术。技术需求评估是有效开展技术转移的必要前提。本研究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完成提交给《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技术需求评估(TNA)报告,在合作专利分类(CPC)框架下建立适应优先技术需求数据库,并根据技术需求的提及次数、技术需求的国家数目、技术需求的GDP覆盖范围以及技术惠及人口4个指标,分别从技术和地区两个角度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适应技术需求开展评估。结果发现:一方面,农林牧副渔生产中的适应技术(Y02A-40),集水、节水与高效利用水的技术(Y02A-20),沿海地区与江河流域的适应技术(Y02A-10)与对适应气候变化有间接贡献的技术(Y02A-90)这4方面的适应技术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遍关切的技术需求。另一方面,不同地区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因其特有的地理区位和社会经济情况不同而产生特殊的适应技术需求。大洋洲、拉丁美洲与加勒比地区以及亚洲地区部分国家由于国内基础设施受气候变化影响十分严重,提出了保护和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Y02A-30)需求;受气候变化影响,高温和降水加剧了疾病在空气和水体的传播,因此亚洲地区,大洋洲、拉丁美洲与加勒比地区特别提出了应对极端天气、保护人类健康的技术(Y02A-50)需求。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有效技术转移,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应加大对气候适应技术研发投入,以技术接受国的技术需求为基础,并高效利用现有的“一带一路”技术转移中心网络,开展技术转移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