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磊 《青海气象》2009,(3):49-51
通过对气象节目播音主持的总结分析,通过精确定位气象播音主持的角色、注重节目播报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理念,从七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做好气象节目主持人,最终获得气象节目受众的认可,从而使气象节目更好地服务电视观众。  相似文献   

2.
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大众对气象节目的日益关注,气象科普节目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本文通过具体的事例,阐述了气象科普节目的创作思路,将气象知识与电视创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气象节目在电视节目的范畴内受到市场标尺的裁决,开展品牌化服务已是成功占有市场的有力举措。本文旨在从电视节日品牌化属性的根本角度介入,围绕气象节目服务与品牌,综合透视气象节目生存与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洪萍  姚立峰 《浙江气象》2004,25(2):40-43
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是气象科学与电视艺术的结合,是体现气象科学社会应用价值的渠道,目前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已成为气象为公众服务的主要手段和窗口.然而,电视气象节目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缺陷,主要体现在服务意识不够强.本文主要就这点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5.
崔昊  李芬 《广东气象》2013,(6):56-59
1993年我国气象节目主持人首次走上电视荧屏,电视气象节目主持人正式诞生.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讲究生活品位,对气象节目主持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现在千篇一律的气象节目充斥着人们的眼球,观众越来越渴望看到精细化的天气预报和气象信息的同时,也希望看到是一个独具特色、个性鲜明的气象节目主持人.这就要求电视气象节目主持人在展现自我,赢得观众关注,树立主持人的个人风格,展现主持人的个人魅力的同时,有助于打造一个强势的电视气象节目品牌.  相似文献   

6.
试图通过对现有的气象旅游节目"天气向导"的改版,从多个角度分析,找出气象旅游节目保持自身稳定发展,营造自身品牌优势的方法和手段。做到内容和形式相得益彰,使受众对气象节目形成需要与喜欢的统一,在保持节目受众必视性的同时增加节目的可视性。  相似文献   

7.
“电视是主持人媒体,电视艺术是主持人艺术”这一观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纳。作为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窗口,独立于各地广电媒体的气象影视节目,在主持人的选拔、任用以及培养等方面需要不断提高。气象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很高,对气象节目主持人的培养与管理应当更加完善。本文就气象节目主持人的来源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对气象节目主持人的素质培养及队伍建设管理等问题进行阐述,以期为气象节目主持队伍的建设和人才培养进言献策。  相似文献   

8.
1节目构想与内容 陕西电视台新增气象节目是:旅游气象站,陕西卫视09:25播出,节目时长3min;陕西五套11:57播出的午间气象,节目时长2min;陕西五套19:15播出的都市气象站,节目时长2min;陕西五套22:00播出的晚问气象服务,节目时长2min.  相似文献   

9.
任玉 《陕西气象》2012,(4):48-50
通过对中国气象频道本地化插播节目6年来的现状分析,在节目内容的改进与充实上,提出了通过联合地方防灾减灾委员会主要成员单位,借助名人专家的知名效应,利用重大灾害性天气事件、重大社会活动、重点工程、重要节点、农事关键期等策划节目内容及表现形式。对高天气敏感行业的需求进行细分来充实节目内容。在气象频道的运营上,提出加大黄金时段的播出频次,探讨了频道有效落地推广的方式方法,提出了依托气象办节目,跳出气象办气象,多部门联合办地方气象影视节目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转暖以及自然灾害的频发,人们更加需要及时了解气候信息、掌握气象知识,提供气象服务,提高科学应对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而对于主要传播者,气象主播也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为此,本文主要浅谈气象主播在天气预报节目中的定位. 2气象主播的独特性 不同节目的主持人都有由其节目的定位而限定的专业领域,相比之下,天气预报节目对于主持人的定位更加的明显,突出"气象"两个字,气象科学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息息相关,应用广泛,天气预报节目及气象主播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1.
华风创新自主研发的实景天气采集系统,初步实现了天气实景视频、数据和影像资料的实时回传,可满足电视媒体、网站、移动新媒体等不同媒体需求,并为社会化观测提供有效采集与汇传渠道。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地区强对流天气短时预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王笑芳  丁一汇 《大气科学》1994,18(2):173-183
本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分析了北京地区冰雹落区与中尺度天气系统、散度场、涡度场、地面总能量场及相对湿度分布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冰雹落区的概念模式,为冰雹落区预报提供了一种依据。第二部分说明了利用北京08时单站探空资料预报强对流天气有无及强度的判断树方法,为强对流天气的短时预报提供了有应用价值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石永怡  李如彬  张开荣 《气象》2009,35(6):100-108
中国气象频道2006年5月开播,至今不足3年,但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气象频道已经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通过对美国等国家气象频道发展特点的分析,总结了国外气象频道发展的特点,即:集约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以观众为中心的节目设计、以本地化气象信息播报作为频道的重要节目支柱、依托国家气象基础数据和警报自主开发预报预警服务产品以及重视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等.同时结合中国实际,就如何发展中国气象频道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敦煌地区沙尘天气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敦煌国家基准气候站1951年1月至2009年2月地面观测资料,利用要素时间演变序列分析了近60 a来敦煌沙尘天气的时间演变特征。分析表明,敦煌地区沙尘天气呈明显的递减趋势,20世纪50年代呈高发期,季、月差异显著,呈"单峰型"分布,春季最多,秋季最少。年大风日数减少,平均风速减小是敦煌沙尘天气减少的主要气象原因。并对形成敦煌沙尘天气的天气系统进行了环流分型。丰富的沙尘源和地域效应为敦煌沙尘天气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15.
变分分析技术在城市气象资料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旭东  阴俊  梅珏 《气象》2000,26(1):30-34
随着城市气象研究和城市气象服务的深入开展,越工需要分辨率更高、精度更高的观测资料,同时,随着城市气象观测网的不断完善,已能提供较多的常规和非常规观测资料。为了得到更完善的气象要素分布场,首先应对这些常规和非常规观测资料进行客观分析。使用上海市的气象哨、常规气象观测站的观测资料和非常规观测资料进行客观分析。使用上海市的气象哨、常规气象观测站的观测资料和上海市的地表分类信息,对变分分析技术进行了实验。  相似文献   

16.
天气现象自动化观测现状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发展使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应用于自动气象观测,但目前我国天气现象观测仍然采用人工目测,本文调研分析国内外天气现象自动化观测现状,并根据34种天气现象的特征,分别对5类天气现象的自动化识别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天气现象的自动识别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还探索了一种进行天气现象代码自动识别的方法,通过综合利用各种新型技术,在100个天气现象代码中,未来可预见能实现自动编码的代码有63个。  相似文献   

17.
天气预报分析型数据模型及生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原始数据转换为分析型数据,增强用户对海量数据的分析能力,是数据仓库技术最核心、最有价值的思想,也是数据仓库在气象领域应用的基础。该文针对天气预报领域数据空间性、瞬变性、物理性和多尺度性等特点,提出了五元组描述的天气预报分析型数据概念模型;总结了生成分析型数据的固定区域统计、划分区域统计、基本天气系统识别和天气学概念模型识别4种聚集变换,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基本天气系统自动识别的滤波-划分-测量算法,探讨了针对气象数据特点的模糊空间关系,定义了进行天气学概念模型识别的空间模糊产生式规则,并针对空间数据给出了定位条件等扩展。  相似文献   

18.
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在人工增雨效果检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中波  仇财兴  唐林 《气象科技》2011,39(6):703-708
利用湖南省境内的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资料,结合湖南省中小尺度地面降雨量资料,对催化作业前后日标云与对比云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参数(回波顶高、最大反射率因子、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回波面积等)的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后,目标云体雷达回波参数值均增大,约20~30 min后都能达到最强,而对比云增大率比目标云要小;作...  相似文献   

19.
拓展广西气象影视服务新道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广西气象影视产业目前经营的现状、模式等方面,结合公众对广西气象部门服务工作的评价.来分析广西电视气象节目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瓶颈,提出提升服务水平、提高节目质量的改进建议,在“三网融合”信息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找到电视气象节目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20.
城市供电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张立祥  陈力强  王明华 《气象》2000,26(7):27-31
通过对沈阳市1988、1998年供电量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分析,得出供电量与气象条件显著相关的时段。在提取气象电量的基础上采用非线性风线拟合法得出各时段月供电量与月气温距平、月降水距平百分率的定量关系以及日供电量与气温、降水等定量关系,进而根据日常天气预报建立了月、日供电量的预测系统,为电力部门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