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用灰色预测方法对汛期总降雨量未来波形变化进行预测,该方法特点是建立多个(10个)含预报量信息的模型,进行的是模型群预测,模拟变化趋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BP神经网络模型在重庆伏旱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永华  刘德  金龙  高阳华 《气象》2003,29(12):14-17
采用气象要素定义伏旱指数,利用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重庆地区伏旱变化特征,最后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伏旱进行预测试验,结果表明,重庆伏旱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而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伏旱预测模型预测效果良好,可以应用于实际预测。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1997-2003年5~10月广西电网电力负荷月、周和节假日的变化特征,及与气温的相关关系,发现:电力负荷基本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工作日和非工作日有着不同的变化特征,电力负荷与气温有明显的相关关系。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广西电网逐日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对2002-2003年模型的拟合结果及2004-2005年模型的预测结果分析表明:模型对广西逐日电力负荷具有较好的拟合和预测效果,对逐日电力负荷的季节变化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尤其是夏季预测与实况趋势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4.
一种月尺度单站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一种月尺度单站预报方法。通过从前期大气环流的高层、中层环流场及中高层温度场的月平均资料中,提取一组影响单站气候要素变化的信号源,组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同时对同一要素的多个测站进行预报。在对全省10个气候区的业务预报中,经过多年应用。该方法逐步成为短期气候预测的关键决策依据。利用该方法,建立全省14个测站的预报模型,并于2008年3月投入业务使用。利用该模型的预报结果,3—12月预测质量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5.
舟山市污期降水量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雷  曹美兰 《气象》2001,27(9):39-43
利用基于预测误差平方和(PRESS)准则的逐步回归分析和基于残差平方和(RSS)准则的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舟山市3个县区站汛期(5-9月)降水量的预报模型,并对两种方法的预测结果进行预报集成,经试报才预报检验表明,该模型的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区气温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庄  李慧 《大气科学》1994,18(Z1):820-825
本文讨论了北京地区百余年气温的变化特征,依据加法模型理论,提出了一种气候诊断和预测方法─—逐步回归多重因子方法,其优点在于将序列的周期因子、谱成分及外界气候振动因子同时引入回归模型中。这一方法,对单序列的气候诊断和预测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制建立了一个预测青海省夏季降水的动力—统计相结合的组合降尺度预测方法(Hybrid Statistical Downscaling Prediction,HSDP),该方法综合利用了气候模式Climate Forecast System 2.0版本(CFSv2)实时预测的高可预报性环流信息及前期观测的与青海夏季降水具有高相关性的气候因子,采用年际增量方法,基于气候变量的年际增量规律建立统计模型,从而实现对青海夏季降水进行动力—统计相结合的气候预测。根据全球气候因子的年际增量与青海省夏季降水年际增量的相关系数,以及CFSv2预测产品对实况模拟能力的评估,选取以下关键区气候变量的年际增量作为预测因子:(1) CFSv2模式预测当年夏季包含贝加尔湖脊、乌拉尔山脊和新疆脊区域的500 hPa高度场;(2) CFSv2模式预测青藏高原以西200 hPa纬向风场;(3)观测资料中前1 a秋、冬季热带太平洋地区海表面温度场;(4)观测资料中前1 a秋、冬季西伯利亚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场,对青海省夏季降水进行统计降尺度预测。统计降尺度模型利用1983—2011年进行建模,回报2012—2018年夏季青海省降水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并对该模型对1983—2011年的夏季青海省降水的回报能力进行了交叉检验。回报结果表明该统计降尺度模型对CFSv2的青海省夏季降水预测能力有显著的提高,能够很好地再现青海省夏季降水西北部的高原地区偏少,而在东南部偏多的特点。该模型预测所得2012—2018年夏季青海省降水的时间变化也与实况有着较高的相关系数(0.76),对于降水显著偏少的年份(如2015年)和显著偏多的年份(如2012、2018年)的降水预测都有很好的表现。对于建模时段的交叉检验结果(相关系数为0.46,比模型回报结果与实况的相关系数0.48略低)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SSA-MGF的BP神经网络多步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奇异谱分析(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SSA)方法对标准化样本序列进行准周期信号分量重建,将重建序列构造均值生成函数(Mean Generating Function.MGF)延拓矩阵作为输入因子,原样本序列作为输出因子,构建BP神经网络多步预测模型。通过实际建模并与逐步回归等方法进行对比预测试验,结果表明,基于SSA-MGF的BP神经网络多步预测模型预测效果优于其他3种模型,说明SSA的去噪及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对于提高预测准确率是相对有效的,是一种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多步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南海台风路径预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春霞  周家斌 《气象》1995,21(8):26-29
利用预测误差平方和最小准则的逐步算法对台风路径进行拟合和预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PRESS方法得到的模型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因而,PRESS方法同逐步回归一样,也是一种预报台风路径客观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均生函数模型及其改进模型对重庆地区 主汛期(6~8月 )降水进行预测试验,结果表明:针对均生函数固有的缺点提出的改进方案所建立的数学预 报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是一种具有较高使用价值的长期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均生函数模型及其改进模型对重庆地区主汛期(6-8月)降水进行预测试验,结果表明:针对均生函数固有的缺点提出的改进方案所建立的数学预报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是一种具有较高使用价值的长期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近40年华南汛期旱涝变化及趋势预测   总被引:23,自引:14,他引:23  
利用1951-1991年华南(13个测站平均)汛期(4-9月)降水量资料分析了汛期旱涝变化特征,提出了旱涝等级标准,采用模糊均生函数模型,根据序列本身的演变规律进行拟合外推,预测了90年代的旱涝趋势,并利用广州近83年较长降水序列研究了广州汛期降水的长期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用均生函数预测模型预报降水的若干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均生函数的处理原则,对目前常用的均生函数逐步筛选模型,主成分模型进行预报试验,提出带逐步筛选的主成分模型,并用变化幅度较大的降水序列对三种模型进行若干预测试验,结果表明,逐步筛选的主成分模型优于主成分模型,在对不同预报步长的预测试验中也表明,逐步筛选的主成分模型在预测效果以及模型的稳定性方面都是较好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MOS方法的风向预测方案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MOS方法的数值预报产品释用技术是要素预测较好手段,风向的释用预测方案一般采用标量式的释用预测方案,效果并不理想。本文给出一种基于MOS方法的风向矢量预测方案,利用相关系数和逐步回归方法分别得到u风和v风在不同站点和不同时效的风向模型,根据模型预测u风和v风合成风向。试验选择风向矢量、风向标量和模式的直接输出三种方案进行对比。试验选择T639模式逐日多个物理量观测场,其中建模样本选择2008-2012年每年5月15日至9月15日的数据,验证样本选择2012年6月1-30日的数据,数值试验预测北京地区20个站点未来4个时次的定点定时风向。结果表明:基于MOS方法的风向矢量预测方案12、24、36h和48h的准确率比基于MOS的风向标量观测方案的各时效准确率分别提高了85.0%、26.3%、113.0%和19.9%,比模式直接输出结果方案的各时效准确率分别提高了35.3%、20.2%、43.6%和21.0%。总体来看,基于MOS方法的风向矢量预测方案在风向方面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对于个别站点,可能对因子模型的估计不理想或风向变化较为频繁,导致预测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5.
四川盆地春季降水特征分析及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东升  刘庆 《四川气象》2005,25(3):17-18
本文对四川盆地春季降水进行了滑动平均分析,对其序列变化进行了滑动t-检验,并用均生函数模型对其未来变化趋势进行了计算、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6.
采用广州市多家医院的逐日上呼吸道感染住院人数资料,结合广州市地面气象要素资料,利用上感住院病例的发生滞后于气象条件变化的常识,应用逐步回归方法和对热带气旋及冷空气影响下模型计算值的变化进行订正的办法,建立分季度的多个日上感发生人数与气象条件及其变化的线性回归关系模型,并制定合理反映上感发生程度的指数,从而预测未来1、2、3 d的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程度。结果表明,本模型可较好地应用于预报上呼吸道感染的一般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7.
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区域气候变化预测及其预测可信度。第一部分为现代气候变化,简要介绍了现代气候变化研究的历史及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几种方法。第二部分分别说明了大气温度和降水的区域变化和预测情况,通过分析认为冬季温度的区域变化预测精度比夏季温度的情况要好,区域降水的预测在近期(廿一世纪初期)有较高的可信度,但时间较长时(60-70年以后)则可信度降低。最后,该文讨论了温室气体浓度对气候变化及其预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将气候预测中常用的74项环流特征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后,与郑州市冬季气温进行相关普查,利用SVM(SupportVectorM ach ine)两类分类方法,同时考虑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建立郑州冬季温度距平趋势预测推理模型,并对因子个数多少和年代际变化对预测模型的影响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25个和15个因子分别建模时,产生最优模型时样本平均Ts评分均为56%,但后者预报准确率为75%,较前者提高了10%。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做试验集,效果较好,产生最优模型时的样本Ts评分和预报准确率较高;用90年代做试验集,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9.
枣庄市旱涝灾害的灰色系统预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958—2004年枣庄市降水资料,分析近47年枣庄市降水量和旱涝灾害变化特征,发现,年降水量在一段时期内具有明显的减少趋势。采用灰色预测系统GM(1,1)模型建立枣庄市旱涝预测模型,并对未来旱涝年份进行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20.
奇异值分解方法对降水的预测试验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张万诚  解明恩 《高原气象》2002,21(1):102-107
SVD方法由于可以用来研究两个气象场的相互作用,本文将其与多元回归方法结合作短期气候预测试验,并用它对云南5月雨量与海温进行分解,客观地反映出海洋和大气的耦合关系,所选高相关区的预报因子物理意义清晰,并与多元回归模型进行了预测效果比较,从所作的6年预报试验和2年独立预报检验结果来看,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