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里雅冰帽硝酸根离子的来源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盛文坤  姚檀栋 《冰川冻土》1996,18(4):353-359
古里雅冰帽的NO3^-离子主要来自亚洲粉尘和闪电,它周围附近的地表对冰帽NO3^-离子的贡献较少。现代人类活动产生的NOx气体及海洋中的NO3^-离子能够到达冰帽之上的量是微不足道的。  相似文献   

2.
川西稻城古冰帽的地貌特征与冰期探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稻城古冰帽现保存有各种类型的冰川侵蚀和堆积地貌,依其规模大小、分布范围和组合特征可明显区分出四个地貌地带。数量众多的各种冰种作用遗迹表明,中更新世以来稻城古冰帽地区曾先后经历过三次冰川作用。  相似文献   

3.
古里雅冰帽8米浅冰芯的化学成分组成特征及其来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李月芳  姚檀栋 《冰川冻土》1997,19(2):173-179
对古里雅冰帽8m浅冰芯的80个雪冰样品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化学成分主要来自陆源物质,陆源冰芯样品叶弱碱性,明显不同于一般的大气降水及南北极冰雪样品。  相似文献   

4.
5.
南桥乔治王岛柯林斯冰帽冰芯(SDT)中火山物质成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雯华  刘嘉麒 《岩石学报》1996,12(3):434-445
对柯林斯冰帽小冰穹冰芯中物质成分的研究,发现冰芯中有九层火山灰沉稷。它们由玻屑(橙玄玻璃)、岩屑(黑色)和晶屑(长石、辉石、橄榄石和微量的钛铁氧化物)组成,长石为钠钙系列的中长石到拉长石。橄榄石为镁质的贵橄榄石。  相似文献   

6.
7.
新龙古冰帽的若干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龙古冰帽位于沙鲁里山北部,古冰帽面积为2000km~2。海拔4600m以上湖群遍布,冰碛物撒满高原面,此即为古冰帽的判识标志。古冰帽分中心区与外围山谷冰川区,遗留有冰蚀湖、蚀碛均夷面、冰蚀丘陵、冰川槽谷、羊背石、鼓丘、侧碛堤等多种地貌类型。本冰帽演化经历了三次冰期。  相似文献   

8.
白头山区冰川地貌航空卫生照片解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邦良 《地质论评》1992,38(5):431-438
  相似文献   

9.
10.
古里雅冰帽中化学成分的空间变化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李月芳  姚檀栋 《冰川冻土》1993,15(3):467-473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城雅冰帽中Ca^2+含量变化的分析揭示;1)古里雅冰帽中的Ca^2+主要来自它周围较近的地表矿物中的可溶性Ca(HCO3)2;2)对同一根冰芯而言,Ca^2+含量较高,反映出当时该冰川作用区较干旱,反之则较湿润;3)冰芯中的Ca^2+含量,呈上升状态反映出当时的气候环境往干旱方向发展,而呈下降趋势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气候环境较湿润;另一种是工期或重度干旱造成,穸竟是何种原因,可结合其它方法,如  相似文献   

12.
川西稻城古冰帽的地貌特征与冰期探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稻城古冰帽现保存有各种类型的冰川侵蚀和堆积地貌,依其规模大小、分布范围和组合特征可明显区分出四个地貌地带。数量众多的各种冰川作用遗迹表明,中更新世以来稻城古冰帽地区曾先后经历过三次冰川作用。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是否存在大冰盖 ?中外科学家争论了近百年 ,目前尚无定论。最近在对申扎县幅 1∶2 5万地质大调查中 ,发现申扎巨型冰川终碛垅。通过研究表明 ,该冰川终碛垅并非山谷冰川的产物 ,而属于高原冰盖或冰幅的产物。青藏高原在第四纪大冰期是否存在大冰盖的问题早在2 0世纪初出现分歧。斯文赫丁 (1899,190 2 )罗来兴等 (196 3)、崔之久 (196 4)、郑本兴等 (1976 ,1979)认为在青藏高原没有形成过大冰盖。但E·涂宁志等 (1930 ) ,B·M·西瓦村 (195 8)等认为在大冰期整个青藏高原被大冰盖覆盖着。自 1985年以来 ,德国地貌学家M·库勒多次…  相似文献   

14.
可可西里马兰山冰川的近期变化   总被引:5,自引:11,他引:5  
位于可可西里地区的马兰山冰帽,冰川覆盖了整个山体,冰川面积达195km^2,属极大陆型冰川,雪线海拔在5340-5540m之间,大多数冰川末端存在小冰期的碛垄,一般可分辨出3道,自小冰期以来,随着气候的变化,马兰山冰帽表现出波动退缩趋势。小冰期时,冰舌末端南坡比现在低20m,北坡低20-40m,由冰川退缩引起的冰川面积的减小相当于现代冰川面积的4.6%,略小于整个羌塘高原地区小冰期以来冰川面积减小的幅度(8%)。近百年来,冰川的退缩量为45-60m左右,而从1970年以来的30a中,马兰山冰川的退缩量为30-50m,平均年退缩量为1-1.7m。虽然小于高原边缘和其它地区冰川退缩幅度,但是退缩速率正在逐渐增大,这将对高原内陆脆弱的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白头山区冰川地貌航空卫星照片解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解译,首次在吉林省白头山下发现了巨大的冰碛扇裙、冰水扇裙和叠加其上的冰碛垄、蛇形丘、中碛、侧碛等;在火山锥体上发现了若干冰斗、冰窖、冰蚀环谷、基岩鼓丘、葫芦谷等冰蚀冰碛地貌,同时对火口内前人已报导过的冰斗、冰窖,根据其相互叠加关系进行了划分和成生探讨。根据火山锥体表面及其外围若干冰蚀冰碛地貌的空间组合及其相互关系,并充分考虑到区内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塌等的协从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了区内冰川作用的若干规律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古里雅冰芯中钙离子含量及与气候变化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古里雅冰帽中Ca2+含量变化的分析揭示:1)古里雅冰帽中的Ca2+主要来自它周围较近的地表矿物中的可溶性Ca(HCO3)2对同一根冰芯而言,Ca2+含量较高,反映出当时该冰川作用区较干旱,反之则较湿润;3)冰芯中的Ca2+含量,呈上升状态反映出当时的气候环境往干旱方向发展.而呈下降趋势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气候环境较湿润;另一种是长期或重度干旱造成究竟是何种原因,可结合其它方法,如PH值、电导率、SO2-4等进行综合判断得出结论此点对于利用冰芯寻找古气候中的长期或重度干旱的年代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用冰芯中的硫酸根离子探讨古里雅冰川作用区的干湿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古里雅冰帽中的SO2-4离子主要来源于陆地地表矿物的事实,以及干旱少雨的内陆地区可溶性硫酸盐分布范围广,在地表矿物中含量的变化主要受气候条件,特别是干湿程度所控制的自然现象,提出了用古里雅冰芯中的SO2-4离子推断该冰川作用区的干湿变化。用古里雅冰芯的SO2-4离子推断出的该地区小冰期以来的干湿变化,与冰芯中冰川积累量和δ18O所反映的干湿变化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敦德冰岩芯古气候环境记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美合作首次研究了中国西部祁连山敦德冰帽的冰岩芯。研究说明该冰帽的冰岩芯对研究古气候及环境变化具有很好的代表性,能够反映中国西部乃至北半球的气候、环境变化的过程和量级。δ18O、冰晶尺寸的高值及微粒含量的低值与高温期对应,δ18O、冰晶尺寸的低值及微粒含量的高值与低温期相对应。冰岩芯上部所记录的本世纪以来的气候变化与其它气候记录所反映的情况一致。冰岩芯的下部(125m以下)反映了最后一次冰期的气候及环境。根据冰晶粒径增长速度计算,该冰川从末次冰期到全新世高温期的气温差值是7℃。  相似文献   

19.
黄茂桓 《冰川冻土》1997,19(3):202-206
在西昆仑山古里雅冰帽海拔6070m处钻孔,深309m,上部200m进行了温度测量。对实测资料作稳定态分析后,得出冰内温度梯度大,底部达融点的结果。算出地热通量为112mW/m^2,与青藏高原为高地热区的观点一致。  相似文献   

20.
应用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 分析了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 可可西里地区、昆仑山脉中段的新青峰和马兰冰帽近30 a来的冰川变化.1971-2000年间新青峰冰帽总面积呈减小变化, 马兰冰帽面积有所增加;结合以往研究结果, 发现新青峰冰帽面积变化在1979年前后为突变点, 1979年前冰帽总体面积扩大, 之后面积迅速减小, 期间经历了1989-1994年相对稳定的时期. 进一步分析新青峰冰帽东南侧新青峰冰川和西北侧西新青峰冰川长度变化过程, 发现新青峰冰帽面积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两条冰川的变化. 研究时段内两条冰川末端进退变化有较大差异, 西新青峰冰川在1971-1976和1994年之后为退缩期, 1976-1994年间为前进, 而新青峰冰川则有所不同, 该冰川1971年以来一直处于退缩之中, 但不同时段退缩速率不同, 且1994年后有加速退缩的趋势. 根据马兰冰帽冰芯δ18 O记录所反映的夏季气温变化, 近50 a来研究区在1976年之前为相对高温期, 之后为相对低温期, 两冰川不同的长度变化趋势可能与两冰川对气候变化具有不同的动力响应特征有关.根据两条冰川冰面地形特征分析认为, 受地形条件制约, 两条冰川可能具有不同的冰川表面物质平衡梯度, 这也可能是两冰川具有不同的动力响应特征的影响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