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岩土力学》2015,(10):2945-2945
著译者:李世华,小16开本,602页,平膜勒口,定价:98元,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版次:第2版,出版时间:2015年8月,标准书号:978-7-112-18055-4,征订号:27264。 内容简介:本书包括的主要内容有:道路桥梁的检测技术(道路的检测技术、桥梁的检测技术、隧道的检测技术);道路的维修技术(道路维修的机械设备、道路路基的维修技术、路面不平整的原因及处理技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维修技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维修技术):桥梁维修技术(桥梁维修概论、桥梁结构表层的维修技术、桥梁结构裂纹的修补技术、梁式桥上部结构的维修加固技术、桥梁下部结构的维修与加固技术、拱桥的维修与加固技术、桥梁附属结构物的维修技术)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高等级公路正在我国迅速发展,养护与维修路面是一项迫切任务。以2000 DC型铣刨机为例介绍其在维修路面中的作用,以及这种铣刨机的结构、技术参数、主要性能及现场应用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探地雷达在城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志刚 《岩土工程师》2000,12(2):53-55,4
本文简述了探地雷达探测的原理,着重介绍了它在道路路面厚度检测、钢筋混凝土构件检测、综合管网调查中的应用实例。认为该项测试技术,特别对探测浅层、超浅层障碍物,具有快速,轻便和高分辨率的特点,与以往的地球物探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城市地区旧道路的注浆前后弯沉检测分析,说明通过注浆加固可以解决路面脱空,有效提高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承载能力。同时通过工程实践总结出一套可供工程使用的压密注浆参数、控制和检测措施。  相似文献   

5.
道路融雪除冰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路面积雪结冰给交通和行车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欧美、日本等国在道路融冰化雪技术研究及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非常薄弱.总结分析了国内外道路融冰雪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可以看出:使用融雪剂和机械除冰雪是普遍的方法,但存在环境污染和不能及时清除的弊端.地热、电热、改进路面材料等主动方法不普遍,处于研究和小范围...  相似文献   

6.
国土面积2/3为寒区的中国拥有广泛的路网、机场和城镇等人工地面系统,除冰雪技术研究与发展对道路安全与保障起到重要作用。为全面了解国内道路除冰雪领域研究现状和趋势,通过中外常用数据库核心集获取2010年以来我国学者在道路除冰雪领域的研究文献,借助CiteSpace软件对获取的文献信息中的发文量、文献来源和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道路工程领域对除冰雪技术愈发重视,自2010年以来我国在该领域的发文量逐年增加。同时发现,我国道路除冰雪领域学者在中文期刊的发文量占比在近年来则有所降低,更倾向于将研究成果发表于英文期刊。结果表明,长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是该领域主要的研究机构,且国内科研院所在国际合作方面还有待提升。在研究内容方面,我国道路工程学者对融雪剂的研究在减少,更加关注流体加热路面、电热路面等新型除冰雪技术。通过对2010年以来的高共被引文献分析,电热除冰雪技术、微波加热除冰雪技术、融雪抑冰路面等技术优势突出,更易引起学者关注,但在工程应用方面存在不足。通过文献综述发现,我国道路工程除冰雪领域急需解决上述新型除冰雪技术的能耗、工艺、成本、融雪效果及路用性能平衡等几个关键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影响混凝土路面抗折强度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守叶 《安徽地质》2009,19(2):140-142
笔者在农村公路检测中发现,多数混凝土路面抗折强度达不到4.0MPa设计标准。本文从原材料、掺合料、外加剂及配合比设计等方面,综合分析探讨了道路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因素,并在原材料的选用和配合比设计上,为配制道路混凝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探地霄达在公路路面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建设的发展对路面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也要求更为先进的路面质量检测方法。本文探讨了探地雷达技术在公路路面检测,公路病害检测中的应用,有助于探地雷达在公路建设中的推广。  相似文献   

9.
《探矿工程》2004,31(10)
项目名称:向阳路北延工程(江苏) 项目性质:新建 建设周期:2005一2008年 投资总额:2《XX刃万元 进展阶段:己批可研正在做工程设计 关键设备:吊装设备、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 夯实机、摊铺机、压路机 建设内容:道路全长7500m,路面宽为35m 包含一座桥  相似文献   

10.
压实度是道路、房建、水利等工程领域评价土体压实质量的重要参数,与土体含水率和电导率密切相关。而频域反射技术(frequency domain reflectometry,FDR)可用于快速测定土体含水率和电导率。首先利用频域反射技术分别对多种压实状态下红黏土、膨胀土和黄土的含水率、电导率进行测量;然后对含水率测值进行室内标定,得到3种土的含水率标定曲线;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建立了3种土体的压实度-含水率-电导率之间的经验关系,并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再根据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和压汞法(mercury intrusion porosimetry,MIP)试验结果分析了其微观机制;最后对拟合公式得到的压实度预测值进行随机试样验证,建立与实测值的误差评估体系,结果表明基于压实度-含水率-电导率之间的关系而提出的拟合公式预测压实度的精度较高。相关研究可为道路、房建、水利等工程中土体压实度的快速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地质雷达探测工程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中明  丁强 《地质找矿论丛》2006,21(Z1):182-184
地质雷达(GPR)探测技术在浅层地质勘探领域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文章针对消除干扰的方法、关于防空洞探测、关于公路路面检测和隧道衬砌质量检测、地下岩溶探测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探地雷达能检测公路路面的脱空,但一直以来,其对脱空大小的定量计算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为此,按公路路面的结构,建立了路面脱空的实际模型,进行检测试验分析,取得了一定成果:得出了路面脱空的反射振幅大小与其垂向大小成正比的结论,从而建立了探地雷达检测路面脱空的定量计算公式.该结论使探地雷达检测路面脱空能够定量化,使脱空反射的快速准确追踪成为可能,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刘萌成  黄晓明  林云龙 《岩土力学》2006,27(12):2203-2207
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路桥过渡段地基、路堤与路面动力计算的三维模型。交通荷载表达为反复移动的作用于路面局部区域的均布荷载(移动荷载)形式,并编制为VDLOAD子程序。通过ABAQUS有限元standard与explicit计算模块,分析了车速90 km/h、阻尼比5 %、胎压700 kPa条件下单次与多次循环荷载作用下过渡路段动应力、位移与裂纹发展的变化规律。分析认为,随着开放交通后道路使用时间的增长,路桥过渡段差异沉降的累计将导致裂纹贯穿整个路面结构层,道面损坏程度加剧,致使道路服务性水平进一步下降,从而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4.
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面评价指标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安花 《冰川冻土》2009,31(4):695-699
的主要问题,探讨了该区域内公路路面的评价指标及相应的养护维修措施,为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面评价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针对广西合山市八二路膨胀土路基,考虑采用其附近溯河矿区内煤矸石对膨胀土进行换填。通过对溯河矿区煤矸石及八二路膨胀土进行现场试验及室内实验,研究了其物理力学性质,采用数值模拟技术,探讨了煤矸石换填比例对不同含水率的膨胀土路基路面沉降的影响,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合山地区膨胀土力学性质受其含水率的影响较大,需对膨胀土进行换填;合山市煤矸石散体级配良好,易于压实,适合用作路基填充材料;膨胀土路基在荷载作用下,路面沉降曲线整体上呈对称形式,中间部位相对于两边沉降量更大,对于半路堑路基断面形式,距道路中线同样距离的位置,路面靠近下部边坡的一侧沉降量更大;随着换填比例的增加,路面最大沉降量和差异沉降量明显减小,根据模拟结果建议将合山市八二路膨胀土路基换填3.5m厚的煤矸石。  相似文献   

16.
研究土质道路边坡在自然恢复、草本、草灌结合及植生带等4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的降雨侵蚀特征,同时将模拟降雨试验和冲刷试验相结合,研究路面汇水的介入对路堤边坡侵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模拟降雨试验下,草灌结合控制路堑边坡侵蚀效果最佳,产流量和产沙量显著低于其他植被模式;草本和草灌结合在路堤边坡降雨和冲刷下,都有显著的截流拦沙能力,且两种措施防护效果相当;路面来水的介入对路堤边坡侵蚀有显著促进作用,加速产流,增加产流量和产沙量。山区道路侵蚀的治理,不但要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的防护措施,更应该对路面产流和路面汇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减少其对路面及路堤的冲刷侵蚀。  相似文献   

17.
研究土质道路边坡在自然恢复、草本、草灌结合及植生带等4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的降雨侵蚀特征,同时将模拟降雨试验和冲刷试验相结合,研究路面汇水的介入对路堤边坡侵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模拟降雨试验下,草灌结合控制路堑边坡侵蚀效果最佳,产流量和产沙量显著低于其他植被模式;草本和草灌结合在路堤边坡降雨和冲刷下,都有显著的截流拦沙能力,且两种措施防护效果相当;路面来水的介入对路堤边坡侵蚀有显著促进作用,加速产流,增加产流量和产沙量。山区道路侵蚀的治理,不但要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的防护措施,更应该对路面产流和路面汇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减少其对路面及路堤的冲刷侵蚀。  相似文献   

18.
《岩土力学》2017,(Z1):479-487
以连-盐(连云港-盐城)高速公路灌云段为对象,在不影响正常通车的情况下采用侧向辐射注浆技术进行路基加固处理。针对侧向辐射注浆路基加固机制的问题,利用ABAQUS有限元建立数值模型,通过对比有限元计算的注浆加固过程路面隆起、注浆后路面沉降、土体侧向位移和超静孔压与现场试验的测量值,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基于数值模型开展参数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侧向辐射注浆技术能够有效地控制现役高速公路的沉降变形,试验路段注浆加固减小沉降达5 cm;注浆率是影响路面隆起量并提高土体压缩模量的主要参数,最终沉降随注浆率增大而线性减小;当注浆土体力学指标较大时注浆加固土体的效果会减弱,但不会对注浆隆起量造成明显影响;对路基的加固时间越早,注浆加固控制沉降的效果就越明显;侧向注浆侧向辐射注浆技术简便,施工过程不影响高速公路正常通车,在控制现役高速公路沉降治理时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区,在自然和人为影响下,发育着五种不同类型的道路翻浆,某些路段产生雪阻,冰糊(涎流冰)、路面挂冰等道路冻害,严重影响交通运输,采取相应防治措施维持运营。  相似文献   

20.
<正>版次:第一版出版时间:2019-01开本:小16开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标准书号:978-7-112-22770-9【内容简介】本书为"工程试验检测系列教材"丛书之一,介绍了目前已经成熟应用于工程检测的几种常用方法及一些与地基基础工程相关的检测方法,除介绍各种方法的基本理论、仪器设备、现场检测和室内分析技术外,还收集了大量的实测数据,并重点介绍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期能为现场检测人员解决一些实际的疑惑。全书共10章,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