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顾宏堪 《海洋科学》1982,6(4):63-64
1979年5月至1981年6月,我在英国利物浦大学从事访问研究。在为时两年的时间里,所在的单位、所接触的环境,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利物浦大学是一座综合性的高等学府,它座落在受尔兰海岸上,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我是在该校的海洋系海洋化学专业进行研究的。与该专业负责人J.P.Riley教授会晤之后,经过商谈很快就将我的主要  相似文献   

2.
关于领海的划法,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有两种,一种是正常基线法,一种是直基线法。正常基线法,又叫低潮基线法,就是以落潮时海水退到离岸边最远的哪一条线为基线起点,再向外延伸到国家规定的领海宽度即为  相似文献   

3.
两种甲藻和两种硅藻脂肪酸组成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梦坛  李超伦  孙松 《海洋科学》2010,34(10):77-82
研究了4种海洋微藻的脂肪酸组成。研究结果显示,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和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的主要脂肪酸有16:0、18:4ω3、18:5ω3、20:3ω6、22:6ω3,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角毛藻(Chaetoceros sp.)的主要脂肪酸为14:0、16:0、16:1ω7、20:5ω3。两种甲藻和两种硅藻分别都表现出典型的甲藻门和硅藻门的脂肪酸特征。从总脂肪酸、PUFA、ω3和ω6脂肪酸的含量来看,单位干质量的两种甲藻能够比两种硅藻提供更多的脂肪酸类营养物质。但是某些动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脂肪酸(如20:5ω3)在硅藻中的含量却高于甲藻。因此实际应用中单种饵料往往不能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通常需要将不同饵料混合以获得营养价值更高的饵料。对4种微藻的脂肪酸组成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不仅反映了4种微藻在分类上亲缘关系的远近,也反映了几种微藻各自的脂肪酸组成特征。  相似文献   

4.
援军 《海洋世界》2001,(7):24-26
早在1979年元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就提出.为了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两岸先实现通邮.通航.通商。可是台湾当局一直以种种借口,拒绝实现直接“三通”,使两岸同胞的热切希望迟迟不能实现,引起了岛内各界人士的强烈不满。随着两地探亲、进香、经贸、旅游往来的不断增多.十几年来台商已在大陆投资500亿美元,创立了4万家工商企业,实现两岸“三通”已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任何人都无法阻挡。  相似文献   

5.
报道一种合成Methomyl的两相法。此法能使甲硫基乙醛肟与甲胺基甲酰氯之间的缩合反应在两相界面上进行,从而有效抑制酰氯的水解,并使收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海洋世界》2006,(2):5-5
这条鳟鱼再也没有机会了。一条被捕自美国内部拉斯加州霍姆期湖中的虹鳟鱼竟然长有两个嘴巴,人们因此说它有两次咬钩的机会。不过现在,它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相似文献   

7.
两种根管藻的有性生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观察两种根管藻有性生殖过程中的雌雄配子产生、受精、复大孢子形成和最大细胞重建,比较它们性发生的细胞大小,复大孢子的形态发生和细胞增大倍率。  相似文献   

8.
封建政府无法阻止帝王实现其浪漫遐想,却绝对不能容忍一个与农业社会关系不大却必然冲击农业社会秩序的海上力量的存在,这是古代中国海上力量难以成长壮大的最大症结。  相似文献   

9.
基于高分辨率的单道地震和多波束测深数据,识别并对比了东海陆架中部同一海区相距20余万年的层U14和层U2两期沙脊群,其中层U14期沙脊属于埋藏沙脊,位于东海海底以下90 m深处,推测属于距今320~200 ka的海侵体系域(TST),沙脊顶界面是该期海侵的最大洪泛面(MFS);层U2期沙脊位于东海陆架,属于衰退沙脊,系末次盛冰期(LGM)以来的TST,顶界面是LGM以来的MFS。尽管两期沙脊形成年代相距20余万年,地层层位相距近90 m,但是沙脊群总体走向一致,表明距今2×105 a以来东海陆架潮波基本格局稳定。从层U2期可识别出4个亚期沙脊,通过多波束海底地形图可识别出4组走向的沙脊,多亚期、多走向沙脊是LGM以来海平面阶梯状波动在海底地形演变过程中的响应证据。  相似文献   

10.
酸辣荔枝鱿鱼卷主料:干鱿鱼150克。配料:泡菜50克,冬笋40克,水香菇40克,干辣椒15克,青蒜10克。调料:生油125克,料酒15克,酱油75克,干淀粉25克,味精5克,香油10克。制作方法:①先将干鱿鱼用凉水浸泡一天,然后去掉鱿鱼头和尾再把鱿鱼身上的黑油皮撕去,或  相似文献   

11.
第7舰队是美国海军在异国土地上部署的规模最大的作战舰队,下辖6个特混舰队:70是作战部队、72是巡逻侦察部队、73是西太平洋后勤部队、74是潜艇部队、75是水面战斗舰艇部队、76是两栖部队、77是航母攻击部队、79是登陆部队。共拥有55~60艘舰艇,350余架飞机,38000名海军人员,22000名陆战队员。美第7舰队舰艇包括2艘航母,3~4艘巡洋舰,18~  相似文献   

12.
张箭 《海洋世界》2005,(6):35-36
在世界上的大洲大洋中,大洋洲、北冰洋、南极洲是最后一批被人类发现的。它们的名字均经历了漫长的形成过程,很晚才被确定下来。大洋洲(Australia)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学者提出,已知的大陆非常广袤,而且都在北半球,南半球绝大部分是海洋。因此,南半球也应该有块大陆,否则地球无法保持平衡(地球其实并无这种平衡的必要)。公元2世纪时,古罗马天文学家、地理学家革老丢·托勒密把这块大陆绘入了他的世界地图,标出的拉丁文地名为Terra  相似文献   

13.
前言 目前,在青岛地区从国外引进的大米草(Spartina)有S.englica和S.paten。它们具有较强的耐盐性,甚至在海水中也能生长,但一般都适宜生长在潮间带,有护堤作用,又可以作为海鸟和其他动物的栖息地。它们的种子很小,没有什么经济价值,但其茎和叶是牛羊等动物的饲料,且由于茎叶纤维的质地良好,故可作为造纸原料。  相似文献   

14.
在进行我国西沙群岛蟹类研究中,发现两个新种——中华贝绵蟹(贝绵蟹科 Dynomenidae)及西沙折额蟹(蜘蛛蟹科Majidae),本文为新种的描述。 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 1.中华贝绵蟹(新种) Dynomene sinense sp.nov.(图1)  相似文献   

15.
两次大风过程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雷 《海洋预报》2006,23(3):36-41
文章对两次冷空气结合低气压大风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海上低压轴向的突然向西北转变而引起的地面气压梯度的迅速加大是造成浙北沿海大风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揭示了两次过程由于高低层辐合辐散差异而引起的大风区上空两类不同的高低空垂直下沉速度分布特征,指出动量下传作用在地面造成风速的加大主要决定于对流层低层下沉速度(而非中层),这可能是两次大风过程地面气压梯度接近,而实际风力却差一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张乃禹 《海洋科学》1986,10(2):69-71
为了适应海洋水产养殖的需要,笔者发表了两个海水盐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7.
南海环流的一个两层模式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12  
本文用一个两层模式,对黑潮在南海海盆中诱导出现的环流现象进行机制性的模拟.文章表明南海环流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在东沙群岛附近存在约280d的周期性的气旋涡系统的盛衰现象,进一步证实了南海北部陆坡外的西(西南)向海流实际上是气旋涡南侧的循环海水再向北流动的再循环水,并指出该海流具有很强的斜压性;文章还指出,在一定的条件下,黑潮入流有可能向西侵入南海北部,从而形成反气旋式的套状流结构.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青岛地区从国外引进的大米草(Spartina)有Senglica和S.pate““。它们具有较强的耐盐性,甚至在海水中也能生长,但一般都适宜生长在潮间带,有护堤作用,又可以作为海鸟和其他动物的栖息地。它们的种子很小,没有什么经济价值,但其茎和叶是牛羊等动物的饲料,  相似文献   

19.
山东半岛两港湾假潮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1970~1996年某验潮站(1)和1964~1995年某验潮站(2)水位自记曲线资料,分析了这两个港湾假潮(振幅大于20cm)的基本特征,给出了假潮出现的频数、周期、延时和峰值出现的时刻,还讨论了假潮的类型及成因。  相似文献   

20.
文章简要介绍了海底观测站的历史。阐述了这一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两种模式及其基本要素,对两种模式的投入成本、功能与效率及其未来发展做了比较,以期对我国未来的海底观测站/系统的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