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99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三年来,地球科学部逐步把资助的重点调整到地球各圈层的相互作用研究,以推动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优先资助全球变化、大陆动力学、资源环境、减灾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在努力控制已有资助规模的基础上,并根据地球科学自身发展朝学科间大跨度交叉渗透日...  相似文献   

2.
大陆动力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理论与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近十年来大陆岩石圈流变学、板块下的构造和整个地幔运动、现代大陆变形动力学、大陆深俯冲动力学、"中下地壳的隧道流"、复合造山带和复合造山动力学、盆-山耦合与大陆增生、地幔物质和地幔动力学以及全球大陆科学钻探整合计划等大陆动力学研究的重要进展,表明大陆动力学是继"板块构造"之后固体地球科学发展的新的起点,建立大陆动力学新的理论体系以及为资源、能源、环境和预防地震灾害的人类需求服务,是大陆动力学发展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地球学报》2015,36(1):120-120
<正>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评审日前正式公布结果,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曾令森研究员在"地壳深熔作用和造山带深部过程"研究领域成果突出,获得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400万元经费资助。这是国土资源部7年来获得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的第一人。曾令森,男,1970年1月出生于福建省长汀县。199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91年入  相似文献   

4.
1 领域遴选和项目资助原则 "十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重点项目指南中将只公布资助领域,一般不对项目名称、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等作具体限定,以鼓励更多的科学家参与申请竞争.由于资助领域往往是今后一段时间需要长期持续研究的领域,为了贯彻"有限目标、重点突出"的原则,我们设想在公布资助领域的同时,进一步针对该项目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对某些领域的研究目标加以限定.申请人可在资助领域范围内,就其中部分或全部科学问题提出申请.这样既有利于形成自我设计、自由竞争的局面,又便于对资助项目进行考核评估.  相似文献   

5.
200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三年来,地球科学部逐步把资助的重点调整到地球各圈层的相互作用研究,以推动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优先资助全球变化、大陆动力学、资源环境、减灾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在努力控制已有资助规模的基础上,并根据地球科学向学科间大跨度交叉渗透日益加强的特点,强化对创新性强的学科交叉基础研究项目的支持力度。从1995年起实施向学科交叉项目单列宏观调控经费的办法,以强化支持力度。1995年200万元起步,逐年有所增加,在科学部和学科两个层次上掌握宏观调控经费,着重支持创新性强的基础研究项目和学科交叉项…  相似文献   

6.
200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地球科学部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 3年来 ,地球科学部逐步把资助的重点调整到地球各圈层的相互作用研究上 ,以推动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优先资助全球变化、大陆动力学、资源环境、减灾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在已有资助规模的基础上 ,根据地球科学向学科间大跨度交叉渗透日益加强的特点 ,强化对创新性强的学科交叉基础研究项目的支持力度。从 1 995年起实施向学科交叉项目 (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项目 )单列宏观调控经费的办法 ,以加强支持力度。从 1 995年的 2 0 0万元起步 ,逐年有所增加 ,在科学部和学科两个层次上掌握宏观经费 ,着重支持创新性强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7.
大陆地质与大陆构造和大陆动力学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代地球科学发展的新需求与板块构造对大陆地质的深化研究,使大陆问题成为21世纪地学发展的前沿研究领域、热点和关键。文中在提出“大陆动力学”研究20多年后的今天,进行关于大陆研究的新思考,从讨论厘定大陆研究的有关争议概念、大陆的基本问题、中国大陆构造的典型实例以及与世界同类范例的简要对比出发,综合概括了大陆地质与大陆构造和大陆动力学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与进一步探索研究的思考课题。提出了在大陆研究中,在进一步精确深化板块构造对大陆的研究的同时,应突出加强大陆构造中有无非板块构造动力及其远程效应的大陆内的、在深部动力学与陆块间差异非均衡背景下由陆内陆块间相互作用导致的真正陆内构造及其动力学问题的研究,以便为深化发展板块构造、认知大陆、探索大陆动力学、构建包括板块构造在内新的行星地球构造观作出努力与探索。  相似文献   

8.
大气科学优先资助领域的计量学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对国内大气科学相关机构进行广泛调研获取的数据,以及近期国内、国际有关大气科学期刊论文数据,通过计量学方法,按照国内基础、国内热点、国际热点和国内需求四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大气科学优先资助领域进行了分析,并根据不同政策偏好设置权重对大气科学各领域进行了排序。分析表明,不论是偏重于基础研究还是偏重于应用研究,优先资助人工影响天气和大气物理领域可能会获得更大的回报;若重视科学热点、科技前沿,优先资助气候系统与全球变化和天气动力学理论与天气预报领域可能会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若重视发展需求与科技前沿相结合,优先资助大气化学和综合探测系统领域投入资金可能会发挥更大的效益。研究结果可以为更好地了解我国大气科学发展现状,制定大气科学中长期发展战略,制定大气科学“十一五”优先资助领域战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板块构造登陆导致大陆动力学的兴起,但大陆动力学迄今在理论上尚无长足发展,究其原因是大陆构造的复杂性,这一复杂性取决于大陆岩石圈复杂的流变学结构(纵向分层和横向不均一)。因此,大陆岩石圈流变学研究是大陆动力学的核心,并成为发展大陆动力学、完善板块构造理论的关键研究领域,同时对构造地质学学科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并在资源形成和地震机理方面具有实际意义。本文在阐述了岩石圈流变学的发展与现状的基础上,较详细分析了大陆流变学的核心内容:大陆岩石圈流变学结构特征,大陆物质的本构方程及大陆流变学特性对大陆变形与构造演化的影响。本文还总结了我国开展大陆流变学的基础和条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1)形成常态的多尺度-多手段-多学科-多部门的联合研究;2)缩小量子力学和岩石/矿物流变结构研究间的差距; 3)从全球尺度物质流动着手,构建以流变学为基础的大陆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大陆构造与动力学研究的若干重要方向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李德威 《地学前缘》1995,2(2):141-146
为了建立新的地球观,当代地学界把主要科学目标瞄准大陆动力学。大陆构造是大陆动力学的核心领域,涉及到盆地和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大陆岩石圈三维层块结构、大陆下地壳的热状态和流变状态、大陆地震成因和大陆地壳运动的动力来源等一系列重大课题。随着多学科的联合攻关和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在上述研究领域取得的新突破将导致大陆动力学新理论的诞生,并推动固体地球科学迅速发展,以至带来新的地学革命。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1990—2004年基金项目年度统计资料,归纳总结了1990年以来15年期间地球科学领域面上基金项目的申请和资助数量与金额、项目平均申请与资助金额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自由申请项目以及青年基金项目和地区基金项目的资助规律;比较了地球科学领域分支学科申请和资助情况。分析表明:地球科学面上项目的资助数量不断上升,资助率多年平均为21.92%;资助强度年均增长14.15%,至2004年,项目平均资助强度已达30.03万元;各类面上项目中,以自由申请项目获资助数量最多,占资助总量的76%,其次为青年基金项目,地区基金项目所占比例最低,不足资助总量的4%;地球科学各学科面上项目申请和资助数量及金额均呈上升趋势,但具体资助情况互有差异,其中地理学和地质学申请和资助数量及金额占到所有面上项目总数的50%以上,但资助率却低于其他学科;各学科的项目平均资助强度每年增加幅度大约为1.80万元,在2000年之前,各学科的项目平均资助强度相差较少,但自2000年开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成为高资助强度的3个学科。  相似文献   

12.
Granite subduction: Arc subduction, tectonic erosion and sediment subduction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Continental growth has been episodic, reflecting the episodic nature of mantle dynamics as well as surface dynamics of the Earth, the net result of which is exhibited by the present mantle with two huge reservoirs of TTG rocks, one on the surface continents and the other on the D″ layer on the Core-Mantle Boundary (CMB). During the early half of the Earth history, the felsic continental crust on the surface which formed in an intra-oceanic environment has mostly been subducted into the deep mantle, except in the rare case of parallel arc collision. The growth history of continental crust shows that with its simultaneous formation, a considerable amount must have also been subducted. Such ongoing subduction processes can be seen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through tectonic erosion, arc subduction, and sediment-trapped subduction.  相似文献   

13.
科学钻探是获取地球内部信息的最直接和最重要手段,在解决“向地球深部进军”战略科技问题上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简要回顾国内外大陆科学钻探的发展历程和深钻的发展现状,分析大陆科学深钻发展特点与态势;围绕中国大陆科学深钻,梳理其关键科学技术问题、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大陆科学深钻发展的目标、优先发展方向与发展途径建议。大陆科学深钻能够为地球动力学过程、地质灾害、地质资源和环境变化等全球关注的地球科学前沿问题提供独特的研究途径,但是其实施深度又受超高温和超高压等恶劣井眼环境的制约;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力促进了大陆科学深钻中各项技术的发展,为超深井和特深井科学钻探提供重要支撑。中国大陆科学深钻应以9000~15000 m特深井为目标,注重“超深”“深时”和“深观”等领域的科学问题,优先发展地球深部构造、深部生命、深时气候和深部资源探测等方向,研究超深物质、动力学过程和岩石物理等实验技术,研发超高温超高压环境下的钻井、测井和长期观测等技术与装备,促使我国深地探测能力和水平实现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地质学基础研究人才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地球系统科学对地质学基础研究人才的需求, 对我国40余所高校、8个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的地质学人才存量、结构、培养状况和147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07名青年基金项目负责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全国现有4418人从事地质学基础研究工作, 年龄峰值为41~45岁, 人数随年龄降低而大幅度减少; 地质类博士毕业生占全国当年博士毕业总人数的比例从1993年的8.76%下降到2003年的4.7%.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现有青年地质学人才数量呈急剧下降趋势, 未来5~10年地质学基础研究人才远不能适应地球系统科学发展、国民经济建设和人类社会进步的需要.为了加强地质学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和规划, 实现从地学大国走向地学强国的战略目标, 提出了设立“国家自然科学育才基金”、创新地质学青年拔尖人才培育模式和改善人文环境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吕克解  周小刚 《地球科学进展》2006,21(10):1097-1100
地球系统科学是研究组成地球系统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地球整体结构、特征、功能和行为,研究地球系统变化的规律和控制这些变化机理的科学。对地观测、探测与分析技术的发展是地球科学创新思维来源的技术保障,同时对地球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21世纪地球科学的发展将更加重视发展地球系统科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地球系统观测、探测新原理与新技术”被列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十五”优先资助领域。回顾“十五”期间的资助情况,探讨该领域和地球系统科学的关系,将有利于“十一五”对该领域资助工作的调整与完善。  相似文献   

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研究计划”自2001年启动以来,有力地推动了西部区域环境演化、陆地生态过程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基础数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承担“西部计划”项目数据产出的收集、管理、集成,并面向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的各个领域提供科学数据服务。“西部数据中心”的总体框架是以“西部计划”和地球系统科学发展的科学需求为导向,建成以数据共享、知识积累、合作交流和数据科学为主要内容的集成平台,为“西部计划”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和成果的综合集成及地球科学发展的长远目标服务。以共建共享的指导思想集成针对西部环境与生态现状与变化的基础背景数据、环境与生态观测数据、模型数据集、数据工具及数据文档;并以完全与开放的数据共享原则为用户提供推送式数据服务。目前,“西部数据中心”已完成了数据共享平台、知识积累平台与合作交流平台的开发和集成,初步形成了科学数据平台,整理并发布了大量的西部环境生态科学所需的关键数据集。  相似文献   

17.
大陆动力学是地球动力学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板块构造理论的重要拓展,是固体地球科学的核心命题之一.在系统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观测的基础上,数值模拟是探讨大陆动力学过程和机制的有效手段.本文主要基于大陆动力学数值模拟,围绕大陆形成和演化过程的四个关键科学问题进行总结和探讨.①大陆起源与早期地球动力学演化.现今观测到的最...  相似文献   

18.
国际大陆科学钻探(ICDP)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苏德辰  杨经绥 《地质学报》2010,84(6):873-886
直接进入地球内部观察研究地球的成分、结构构造和各种地质作用是人类的长期梦想,就目前人类的科学技术条件,人们还不可能直接钻入地下进行实地取样与观察。科学钻探是获取地球深部物质、了解地球内部信息的最直接、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成立以来,已经在许多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发表了大量的文章。本文对科学钻探的发展过程、大陆科学钻探的意义、国际大陆科学钻探委员会成立的背景与建立过程、组织结构、立项程序、立项准则以及研究领域做了简要概述。对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近年来在气候变化与全球环境、陨石撞击坑及撞击过程研究、地球生物圈、火山系统和热流机制、地幔柱和大洋裂谷、活动断裂、汇聚板块边界和碰撞带、自然资源等主要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做了综述,重点介绍了日本的云仙火山钻探项目、美国夏威夷火山科学钻探和圣安德列斯断裂深部观测计划的主要进展。概括和总结了中国实施的3个国际大陆科学钻探项目所取得的成果进展和中国的大陆科学钻探事业近期的主要活动。  相似文献   

19.
A VOLUME IN HONOUR OF THE WORK OF MICHAEL J. O'HARA, ON THE OCCASION OF HIS 70TH BIRTHDAY The 20th century was eventful inall areas of Earth Science. Continental drift and sea-floorspreading became embodied in the theory of plate tectonics,isotopically heterogeneous mantle was recognized as a by-productof plate tectonics, large igneous provinces were identifiedas possibly originating from mantle plumes - the list goes on.One thing these revolutions have in common is the process ofscientific debate - which Mike O'Hara has stimulated vigorouslyin the field of  相似文献   

20.
Doklady Earth Sciences - The trends in river runoff during the winter lower water period in the Ural River basin have been analyzed in this work. The long-term dynamics of the runoff parameters h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