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今年五月间在莫斯科召开了第四纪研究会议,是由苏联科学院地质地理学部、第四纪研究委员会、苏联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理研究所及苏联地质矿产保护部联合召开的。会议自五月十六日到廿四日共进行了九天。大会讨论的主要内容为:(1)第四纪与第三纪的分界问题及第四纪本身的分界问题;(2)区域第四纪地质的研究。大会共分以下几个小  相似文献   

2.
沉积成矿系列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天锐 《地质论评》1996,42(4):357-363
沉积成矿系列强调沉积矿产组合与其成因关系、区域分布、在特定地质时代中的发育以及大地构造格局之间的关联性。本专题的研究成果是为沉积矿产资源的战略规划服务的。本文讨论了四方面的问题:(1)沉积成矿系列7大类型和形成因素;(2)中国大陆的7个沉积成矿系列区域;(3)从元古宙到第四纪沉积成矿系列对比的6大时代段;(4)关于沉积成矿系列集聚的两大主要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第七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将于 2 0 0 2年 8月在甘肃省敦煌市青海油田召开。会期 5天 (含会间地质考察 1天 )。会后有地质考察。会议内容包括 :(1 )新世纪古地理学及沉积学的展望 ;(2 )沉积环境、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学 ;(3 )古生态及生物古地理学 ;(4 )古构造及构造古地理学 ;(5)地层、层序地层及地层古地理学 ;(6)自然地理古地理学 ;(7)第四纪古地理学以及人类文明与古今地理环境的关系 ;(8)古气候、古土壤、古水文、古岩溶、古大陆、古湖泊、古海洋 ;(9)盆地沉积学及古地理学 ;(1 0 )油气田沉积学及古地理学 ;(1 1 )中国西部沉…  相似文献   

4.
第七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将于 2 0 0 2年 8月在甘肃省敦煌市青海油田召开。会期 5天 (含会间地质考察 1天 )。会后有地质考察。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会议内容包括 :(1 )新世纪古地理学及沉积学的展望 ;(2 )沉积环境、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学 ;(3 )古生态及生物古地理学 ;(4 )古构造及构造古地理学 ;(5)地层、层序地层及地层古地理学 ;(6)自然地理古地理学 ;(7)第四纪古地理学以及人类文明与古今地理环境的关系 ;(8)古气候、古土壤、古水文、古岩溶、古大陆、古湖泊、古海洋 ;(9)盆地沉积学及古地理学 ;(1 0 )油气田沉积学及古地…  相似文献   

5.
刘嘉麒 《第四纪研究》2005,25(6):665-665
此文为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给国际地层联合会2005年9月在比利时鲁汶(Leuven)特别会议(重点讨论第四纪在地层表中的位置问题)的发言稿。  相似文献   

6.
青海湖地区晚第四纪黄土的物质来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方明 《地球科学》2016,41(1):131-138
青海湖地区的晚第四纪黄土记录了湖区晚第四纪以来的环境和气候变化.迄今为止,对于青海湖地区晚第四纪黄土物质来源的研究较薄弱.以青海湖东岸的种羊场晚第四纪风成沉积剖面为主要研究对象,在青海湖区及其周边采集了黄土、风成砂、湖相沉积、河流沉积等样品,结合黄土高原西部临洮黄土样品,对它们的元素组成(<75 μm的硅酸盐组分)进行了对比研究.初步结果表明:(1) K2O/Al2O3(摩尔比)和Zr/Ti、Zr/Nb比值显示青海湖地区的风成沉积显著区别于本区的河流沉积和湖相沉积;(2) 青海湖地区的晚第四纪黄土与黄土高原西部临洮黄土的K2O/Al2O3和Zr/Ti、Zr/Nb比值相一致;(3) 青海湖地区的晚第四纪黄土可能来自柴达木盆地.   相似文献   

7.
由国际沉积学家协会赞助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主办的国际矿床(产)沉积学学术讨论会,将于1988年7月31日—8月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将讨论矿床(产)沉积学  相似文献   

8.
涂怀奎 《西北地质》1991,12(3):12-17
本文在叙述地质地貌的基础上,对新构造运动与成矿作用进行了讨论。描述了3处第四纪沉积区:北带——关中盆地;中带——秦岭徽成、月河盆地;南带——汉中盆地及第四纪冰川活动。对3个矿化类型(硅灰泥岩型、花岗岩型和砂金型)进行了研究。最后对成矿模式得出结论:早期矿化形成阶段→第四纪沉积成矿阶段→风化剥蚀成矿阶段→淋滤沉积成矿阶段。  相似文献   

9.
后记     
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INQUA)第十三届大会已于1991年8月圆满闭幕。这次在我国首都北京召开的第四纪研究国际会议是中国第四纪研究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亚洲和世界第四纪研究历史的光辉一页。本期《第四纪研究》特辟专号综合记述此次国际盛会概况和学术讨论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研究中心和兰州大学地理系承办的“中国西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5月18日至22日在兰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长期从事于中国西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研究的专家、学者近百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同时也是1991年将要在我国召开的第13届国际第四纪联合会(INQUA)大会的西部片预备会议。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122篇,其中大会报告20余篇。  相似文献   

11.
┏━━━━━━━┳━━━━━━━━━┳━━━━━━━━━━━━━━┳━━━━━━━━━━┓┃ 日 期 ┃ 地 点 ┃ 会议名 称 ┃ 联系人或单位 ┃┣━━━━━━━╋━━━━━━━━━╋━━━━━━━━━━━━━━╋━━━━━━━━━━┫┃ ┃ ┃阿拉伯海湾第四纪沉积与美索 ┃ ┃┃ 2 月 ┃ 科威特 ┃ ┃科威特大学地质系 ┃┃ ┃ ┃布达米亚平原国际会议 ┃ ┃┣━━━━━━━╋━━━━━━━━━╋━━━━━━━━━━━━━━╋━━━━━━━━━━┫┃ ┃ 巴 黎 ┃ ┃世界地质图委员会 ┃┃2月9日一l 3日 ┃ ┃世界地图…  相似文献   

12.
1:25万常德市幅自西向东跨武陵隆起和江汉—洞庭盆地,具复杂的第四纪隆-凹构造格局。以详细地表调查和大量第四系钻孔资料为基础,以第四纪构造活动、沉积作用以及现今地势高低和地貌形态特征为主要依据,对1∶25万常德市幅进行了构造-沉积地貌类型的划分与编图。构造-沉积地貌类型是以第四纪地质作用为依据对传统地貌类型和地貌单元所作的分解和细化。研究区共厘定出抬升剥蚀中低山(Ⅰ)、抬升剥蚀丘陵(Ⅱ)、沉积-抬蚀丘陵(Ⅲ)、沉积-抬蚀岗状平原(Ⅳ)、残坡积岗状平原(Ⅴ)、孤山(Ⅵ)、沉降沉积-抬蚀岗状平原(Ⅶ)、沉降沉积-抬升波状平原(Ⅷ)、稳定沉积低平原(Ⅸ)、沉降沉积低平原(Ⅹ)等10种构造-沉积地貌类型。详细的解析表明,不同构造-沉积地貌类型的地表高程、第四纪地壳升降特征、风化剥蚀和沉积作用等各具特征。构造-沉积地貌类型的划分及其地貌图的编制,不仅反映出地表地理环境暨地貌特征,同时提供了直观表达不同地区第四纪地层、构造特征及其反映的地质与环境演化过程的有效途径,有助于促进和深化江汉-洞庭盆地第四纪地质与环境研究。  相似文献   

13.
柴达木盆地第四纪盐湖演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新俊  姜继学 《地质学报》1993,67(3):255-265
本文讨论了柴达木盆地第四纪沉积分布及盐矿物产出特征、新构造运动分期及其在区内的表现;指出盆地西部第三系背斜构造带之上分布的四级湖成阶地的形成与距今10万年前发生的新构造运动有关,其分布形态记录了第四纪盐湖演化的历史;结合第四纪沉积分布及盐类沉积特征把盆地第四纪盐湖演化分为4个时期,对应4个盐类沉积阶段。  相似文献   

14.
第14届国际遗迹组构专题研讨会于2017年4月29日至5月2日在中国台北台湾大学顺利召开。从会议口头报告、展板、会间和会后野外地质考察以及交流讨论可以看出遗迹学热点与前沿: (1)遗迹化石的系统分类将一直是遗迹学家努力的方向,旨在为古生物学研究提供丰富的行为学资料,并为沉积学、古生态学等研究提供科学、客观和简便的遗迹分类学框架;(2)遗迹组构分析在沉积学中的深入应用,能提供大量传统沉积学、地球化学分析所无法揭示的生物学信息;(3)重大地质事件的遗迹学响应以及遗迹化石的演化古生态学为地质—生命突变期研究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新素材;(4)地微生物学与遗迹学的结合进行了初步有益尝试;(5)特殊化石行为如求偶行为的报道扩大了深时行为类型;(6)定量形态表征和统计分析是遗迹学研究精细化和定量化的重要途径,通过遗迹组构分析来定量刻画沉积环境因子是遗迹组构研究的重要前景方向。  相似文献   

15.
第14届国际遗迹组构专题研讨会于2017年4月29日至5月2日在中国台北台湾大学顺利召开。从会议口头报告、展板、会间和会后野外地质考察以及交流讨论可以看出遗迹学热点与前沿:(1)遗迹化石的系统分类将一直是遗迹学家努力的方向,旨在为古生物学研究提供丰富的行为学资料,并为沉积学、古生态学等研究提供科学、客观和简便的遗迹分类学框架;(2)遗迹组构分析在沉积学中的深入应用,能提供大量传统沉积学、地球化学分析所无法揭示的生物学信息;(3)重大地质事件的遗迹学响应以及遗迹化石的演化古生态学为地质—生命突变期研究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新素材;(4)地微生物学与遗迹学的结合进行了初步有益尝试;(5)特殊化石行为如求偶行为的报道扩大了深时行为类型;(6)定量形态表征和统计分析是遗迹学研究精细化和定量化的重要途径,通过遗迹组构分析来定量刻画沉积环境因子是遗迹组构研究的重要前景方向。  相似文献   

16.
华南沿海第四纪类网纹红土的赋存层位及其年代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质学、地貌学、沉积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的研究,将华南沿海(南岭以南)不同时代的杂色粘土(暂称"类网纹红土")划分为基岩风化壳型和松散沉积风化壳型两种类型;将第四纪松散沉积系列中的杂色粘土划分为第四纪早期(年代为1.8~1.6 Ma BP)、中期(年代为1.0~0.8Ma BP)和晚期(年代为0.07~0.01 Ma BP)3个发育期;主要讨论了发育好、厚度大、分布广的第四纪中期杂色粘土与长江流域和西南丘陵区典型网纹红土之间在赋存层位、剖面结构和发育年代等方面的差别和存在问题,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杂色粘土-网纹红土的年代和发育规律及其反映的中国南方地质-气候环境演化规律等重要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7.
Ⅻ届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INQUA,1987.7.31.—8.9.)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召开。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共958人出席了会议。(中国代表19人)。上届执委会主席法国第四纪地质学家H.Faure届满卸职。新的执委会由加拿大第四纪地质学家N.W.Rutter任主席,M·N.Alekseev(苏联)、Bowler(澳大利亚)、Gullentops(比利时)和刘东生任副主席。会议还决定下届大会1991年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18.
亚洲中部干旱区全新世气候变化国际会议(RACHAD 2006 W orkshop)于2006年7月25日至27日在兰州大学召开。此次会议是国际第四纪联合会(INQUA)亚洲中部干旱区全新世气候快速变化工作组(RACHAD)近年来的第四次会议(RACHAD 2001:兰州;RACHAD 2003:柏林;RACHAD 2005:乌兰巴托)。会议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第四纪重点湖泊地层序列和湖相沉积若干特点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项研究对青藏高原代表性第四纪湖泊沉积区作了大范围调查,北自柴达木昆特依湖和昆仑山口、南抵江布-林芝,西起甜水海、东至迪庆.据青藏高原地质构造、沉积建造和地貌特点,将高原第四纪地层区划分为6个地层分区:藏南湖盆分区(Ⅰ)、羌塘高原湖盆分区(Ⅱ)(羌南湖盆亚区(Ⅱ-1)和羌北湖盆亚区(Ⅱ-2))、三江高山河谷分区(Ⅲ)、昆仑高山分区(Ⅳ)、柴达木、青海湖盆分区(Ⅴ)和阿尔金-祁连山高山区(Ⅵ).并对上述Ⅰ-Ⅴ分区第四纪湖相地层层序作了较详细划分和对比.从而指出青藏高原第四纪湖相沉积具有如下特点:①除了柴达木-青海湖盆分区外,其余各分区的湖滨剖面湖相碎屑沉积相对较粗,而同青藏高原属于全球第四纪最新隆起区相一致;②在湖盆区的湖相沉积常叠加或伴生冲洪积、风积相和冰碛或冰水沉积以及部分泥石流沉积、化学沉积与热水沉积.它们既反映青藏高原在第四纪隆升进入冰冻圈后湖盆沉积环境时有冷期发生,又反映高原隆升背景下,洪水期诱发山崩和泥石流堵塞成湖,或由于洪水泛滥,导致高原边缘内流湖决溃、湖泊消失(如Ⅲ、Ⅳ分区),还反映高原湖泊成盐过程与深部作用、强烈的新构造运动密切相关;③除了柴达木-青海湖分区(Ⅴ)和羌塘高原湖盆分区部分大型湖盆自第四纪以来有连续湖相沉积外,其他分区第四纪湖相沉积多不连续;④由于全新世青藏高原口趋干旱,除了一些现代积水湖盆外,有相当多湖泊干化,而缺失顶部湖相沉积.综上所述,为了获取青藏高原第四纪沉积连续环境记录,需选择高原内部或周边为数较少的新生代连续沉积盆地.本文论证了柴达木盆地是一个较理想的研究高原晚新生代湖相沉积区,建议在柴达木盆地实施晚新生代资源环境科学钻探工程.  相似文献   

20.
林景星 《地球学报》2000,21(1):112-112
1999年12月3日至5日,全国地层委员会在北京召开各断代专业组工作会议,到会代表140人。此次工作会议是2000年第3次全国地层会议的准备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依据既考虑与国际接轨又符合中国地层特色的原则,讨论和商定各个断代的顶底界和分统的同位素年龄值;选定各个断代的建阶名称方案和各个时代的“统”、“阶”与国际年代地层表的对比方案。参加第四纪组讨论会的有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名誉主任刘东生院士、名誉副主任张宗祜院士、主任刘嘉麒研究员和南京师范大学李立文教授等来自全国9个单位、11个专业的代表共15人。会议对中国第四纪底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