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王芳  贺少辉  刘军  曹瑞琅 《岩土力学》2012,33(Z2):289-296
在盾构隧道基础上结合浅埋暗挖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地铁车站和盾构隧道施工之间的矛盾。北京地铁14号线试验段采用外径为10 m的土压平衡盾构修建,试验段上的车站结合PBA法(洞桩法)扩挖而成。综合运用预测地表沉降的经验公式、相关统计资料和规范,以及数值模拟方法,对大断面盾构隧道结合洞桩法修建地铁车站的施工过程进行地表沉降分析。结合北京地铁车站地表沉降控制基准值和现有地铁车站地表沉降统计数据,提出较为合理的地表沉降控制标准,并按照三级控制的管理方法,分级分步进行地表沉降控制,研究结果对指导工程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许先水 《探矿工程》2007,34(8):73-77
城市浅埋大断面地下结构因其结构和建设的复杂性往往成为工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施工中如何利用监控量测技术实时监控围岩、支护结构、中间构造结构等之间的受力转换往往成为施工关键。结合北京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东直门车站地下方厅工程实例,探讨和分析了应用浅埋平顶群洞暗挖法施工过程中监控量测技术和方法,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验证了施工方法的合理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交叉隧道塑性区分布规律、成因及支护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既有隧道区间上方近距离进行新车站的施工,是地下工程研究中难度较大的问题。本文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北京市地铁五号线东单站上跨地铁一号线,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过程中隧道塑性区分布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在杂填土、砂土、粘土互层条件下大跨度车站底板受既有线存在的影响其塑性区基本以车站轴线为对称轴的矩形分布、既有隧道区间塑性区不同部位的变化幅度,其中以两侧壁最大,并进行了锚杆支护模拟,保证了土体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在复合地层、高承压地层中采用洞桩法成功案例较少。本文针对某城市中心主干道下方修建地铁车站的方案,对采用洞桩法暗挖车站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结合工程水文地质条件,站位避开张夏组灰岩段,上部导洞置于(5)3-4硬塑状黏土层,通过先施工上导洞内承压水井降水和边桩增加注浆加固帷幕的措施,可满足暗挖施工的无水环境;该方案的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表最大沉降19.6mm,车站上方既有结构最大差异沉降7.5mm,周边环境变形满足规范要求,实践证明在该复合地层中采用洞桩法施工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5.
城市地铁复杂洞群浅埋暗挖法的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王暖堂 《岩土力学》2001,22(4):504-508
以北京地铁复-八线王府井至东单区间隧道的施工为例,论述了城市复杂洞群浅埋暗挖法的有限元模拟,应用三维有限元理论研究、分析了施工效应问题,并对复杂洞群系统施工工艺进行了优化,解决了一系列施工中的难题,取得了很好效益。  相似文献   

6.
高成雷  朱永全 《岩土力学》2007,28(Z1):536-539
针对浅埋暗挖洞桩法理论分析落后于工程实践的实际情况,依据地下结构设计计算理论的地层--结构法,以有限单元法作为分析手段,建立三维计算模型,系统开展了浅埋暗挖洞桩法施工过程的数值模拟,以及参数变化对洞周围岩稳定性和位移场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浅埋暗挖洞桩法用于大断面洞室或超浅埋洞室暗挖施工时,洞周围岩稳定性良好,并可有效控制地表沉降。洞室跨度为14 m左右时控制地表沉降的效果最好;在不同埋深条件下控制地表沉降的效果基本相同;洞室高度的影响则不明显。研究的结论对今后浅埋大断面单跨洞室暗挖施工方案比选和采用浅埋暗挖洞桩法施工具有指导 作用。  相似文献   

7.
深埋长隧道工程开挖的主要地质灾害问题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随着我国交通及资源开发工程的迅速发展,深埋长程隧道及深埋越岭隧道的修建越来越多,深埋长隧道由于其埋深大,洞程长,因而修建过程中将会遇到一系列特殊的地质灾害问题,这些问题尽管从形式上看与浅埋隧道工程差异不大,但其产生的地质背景和发生机理却复杂得多,强度和危害性也大得多。在总结国内外数十个深埋长程隧道工程主要地质灾害问题的基础上,对这些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及形成条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预测评价理论。  相似文献   

8.
周德培 《岩土力学》1997,18(A08):156-160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浅亘明挖地铁车站结构的抗震性能,给出了两种覆土厚度条件下单层三跨地铁车站结构的动力反应和抗震薄弱部位。  相似文献   

9.
朱才辉  李宁 《岩土力学》2016,37(Z2):533-542
通过搜集大量文献,系统地总结了地表沉降槽特性参数的取值方法,并以中国20多个城市的地铁工程地表沉降实测资料为背景,基于Peck公式反演分析法,获取了隧道在不同相对埋深 、不同地层条件和不同施工方法下的地表最大沉降量 、沉降槽宽度k、地层损失率 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Peck法估算地表沉降需要基于大量实测资料和结合地域特性和具体施工方法才能得到比较合理的预测结果,不同地区地铁隧道的相对埋深 为0.55~4.43,其地表最大沉降量 为 1.5~ 146.0 mm,沉降槽宽度系数 为0.13~1.60,地层损失率 为0.06%~6.90%,其中 和k与 呈反相关, 受施工工艺和地层条件影响较大;(2)砂性土地层中浅埋暗挖法及其辅助工法的灵活性优于盾构法,黏性土及其互层地层中的盾构法施工在控制地层损失上较浅埋暗挖法要好。  相似文献   

10.
地铁暗挖隧道上覆地层大变形规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黄俊  张顶立 《岩土力学》2004,25(8):1288-1292
地铁隧道施工扰动地层,地层应力释放产生相应变形,并且在不同条件下变形量表现出较大的差异。通过对深圳地铁Ⅰ期工程3A标国老区间隧道横断面地层深部位移的现场实测和回归分析,得出了深圳富水软弱地层中浅埋暗挖法施工地层运动的基本规律。由此提出控制地层大变形的技术措施,在Ⅰ期工程的后期施工中得到充分利用,取得了较好的指导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王恒林 《探矿工程》2004,31(9):10-13
拟建的某洞库工程存在浅埋、软弱、破碎围岩,采用新奥法施工修建。介绍了其施工难点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地铁工程建设方兴未艾。地铁车站基坑常采用明挖法施工,地铁区间隧道一般采用盾构法施工。随着车站规模的增大,地质与结构形式的复杂性提高,工期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由于工期的不确定性,车站支护结构侵入盾构过站范围内的情况愈发普遍,为满足区间洞通节点,必须对侵入盾构过站范围内的支护结构进行托换、割除。如何确保临时立柱托换后支护体系的安全以及将结构的影响降低,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大跨浅埋黄土隧道中系统锚杆受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郑州-西安铁路客运专线穿越西北黄土分布的主要地区,而在黄土地区修建跨度超过15.1 m、开挖面积达170 m2的超大断面大跨度铁路隧道洞群在国内尚属首次,相关的设计理论与经验均较为欠缺,尤其是系统锚杆在黄土隧道中的作用机制及锚固效果尚不清楚,使得设计遇到关键难题。为研究大断面黄土隧道中系统锚杆的作用,通过理论推导,阐明了锚杆的作用机制,指出了浅埋大跨度黄土隧道中锚杆的受力原因。采用理论锚杆单元模型,计算得到与实测数据一致的结果,说明该理论模型能够解释浅埋黄土的锚杆受力情况。综合研究表明,浅埋黄土隧道中拱部系统锚杆的锚固效果较弱,而边墙部锚杆的锚固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房倩  张顶立 《岩土力学》2006,27(Z1):406-411
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的城市地铁车站,开挖将不可避免地扰动土层引起地表沉降,从而对周围建构筑物的安全造成危害。由于地铁车站洞室的断面较大,大多采用分步开挖的方式施工,采用变位分配的方法通过预测每一步施工造成的地表沉降将最终的地表沉降分解到各个施工步序中,从而建立起各个阶段的地表沉降控制标准。这样,就可以通过加强对各个阶段的地表沉降的控制来实现对地表沉降进行整体控制的目的。而通过地质勘测所得的参数往往不能满足变位分配所依赖的数值模拟的要求,因此,反分析作为一种有效地补充手段来获得适合岩土工程数值模拟的力学参数。详细介绍了位移正反分析的特点、模型的建立条件和分析步骤,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位移正反分析在预测地表沉降,从而提出变位分配控制标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软土-基岩条件下地铁车站施工间歇期的结构变形监测与评价中存在的不足,将布拉格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应用于车站施工间歇期的结构变形监测中。以深圳某地铁车站为例,将光纤传感器安装在车站主体结构上,远程自动化获取结构在施工间歇期的变形信息。监测结果表明:软土-基岩地基的主体结构在施工间歇期存在一定程度变形,监测期间车站底板的最大应变为62με,车站地下二层的墙柱结构最大变形为249με,位于软土-基岩分界面附近的墙柱结构同时受到剪切和压缩应力的影响,表明软土-基岩地基的车站设计应分别考虑底板和底层墙柱的抗弯和抗剪。  相似文献   

16.
李静  吴波 《地质与勘探》2003,39(Z2):163-168
阐述和比较了地铁车站采用盖挖顺作、盖挖逆作和暗挖法的技术特点,阐明了深圳地铁科学馆站采用盖挖顺作法施工的关键技术,并对一种新型临时路面系统的设计与施工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陈昌黎 《探矿工程》2009,(Z1):393-394
根据新奥法隧道施工理论,结合杭州市象山隧道施工的实例,扼要地介绍了浅埋土质隧道(暗挖法)施工的CRD工法,全面阐述了浅埋土质隧道CRD工法的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8.
浅埋暗挖法施工因其不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并且对地表已有建筑影响较小,而在城市电力电缆隧道设计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现阶段该施工方法尚无专业的施工验收规范和成型的验评标准,施工中会遇到很多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及长期探索,总结了在浅埋暗挖法进行电缆隧道施工中如何实施质量控制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与同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重叠隧道上覆地层变形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俊  张顶立  徐桂珍 《岩土力学》2007,28(12):2634-2638
通过对深圳地铁Ⅰ期工程浅埋暗挖法施工的重叠隧道现场调研,并结合施工中的试验、监测成果对重叠隧道上覆地层(地表、地中)水平、竖向变形和隧道结构变形进行了综合分析,明确了富水含砂软弱地层地铁隧道拱顶沉降大于地表沉降的事实,得到地层变形的三维变化规律和重叠隧道分步开挖的施工时空效应;并实测得到未降水施工条件下隧道结构周边超静孔隙水压力分布及其随开挖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对于同类地层条件下地铁隧道设计、施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杜菊红  黄宏伟 《岩土力学》2007,28(Z1):531-535
以云南平年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MARC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法程序,对新奥法修建的偏压、错台、浅埋小间距隧道模拟了先行隧道不同超前距离情况下的动态施工过程。掌子面距离的变化对洞室的横向位移的影响大于竖向位移,且对于左洞更为显著;随着左右洞掌子面距离的增大,洞周位移、中间岩柱位移均减小,但部分范围内地表沉降值有所增大,局部区域受力、变形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