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胶东金矿集中区岩石圈结构与深部成矿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立强  邓军 《地球科学》2000,25(4):421-427
利用胶东及其邻区1∶2 0万重力异常和1∶10万航磁异常探测资料, 结合地震各向异性研究成果, 解析其三维岩石圈结构.在此基础上, 综合深部结构和矿床地质特征, 探讨深部作用与成矿动力学, 深化矿床成因认识, 为科学找矿提供决策依据.研究表明, 壳幔结构的不均一性制约着成矿系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反映在其结构、构造和演化等多个方面.矿集区为地幔隆起带的坳陷区, 幔坳与幔隆接触部位成矿强度大, 幔隆区的局部隆起部位成矿强度小; 金矿床主要分布于花岗岩变薄部位与变质岩的接触带上; 印支中晚期郯庐断裂带深切上地幔, 通过壳-幔相互作用, 将含矿流体系统输运到更高的层位, 发生蚀变、矿化作用.艾山岩体所处构造部位的特殊性, 反映了它可能是壳幔岩浆对流侵位中心.   相似文献   

2.
试论新疆深部构造基本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编制1:200万新疆莫霍面等深线图的基础上,结合航磁、遥感、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系统编制出新疆古深部构造分区图,划分出新疆深部构造类型和单元,并简要阐述其基本特征。深部构造类型分为构造区和幔源断裂,构造区分为幔隆区、幔坳区和幔坡区三大类及幔凸、幔脊、幔坪、幔槽、幔谷、幔凹、幔坡等若干工类,幔源断裂按其活动时间和特征分为古、恒、今幔源断裂三类。新疆深部构造单元划分为阿尔泰—蒙古幔坳区、准噶尔幔隆区、伊犁幔坳区、塔里木幔隆区、昆仑幔坡区和羌塘—冈底斯幔坡区等6个一级,20个二级及27个三级单元。由此对新疆古板块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额尔齐斯、天山中央、康西瓦三条断裂深部构造特征明显,可作为一级板块构造界线。准噶尔古板块属古生代洋壳板块,其内不存在前寒武纪变质岩结晶基底。  相似文献   

3.
湖南洞庭坳陷大地电磁测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文博  张先觉 《现代地质》1996,10(4):532-542
介绍了大地电磁测深在湖南洞庭坳陷的主要研究成果。详细分析、推断了洞庭地区的区域构造格局,深部电性结构及壳、幔高导层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4.
四川攀西地区氟碳铈矿型内生稀土矿床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攀西地区氟碳铈矿型内生稀土矿床成矿模式秦震(四川省地质矿产局)1大地杓造背景本类型矿床位于扬子地台西缘康滇地轴中段的西侧,为康滇地轴与甘孜地槽之间的台缘坳陷过渡地带。深部处于龙门山一锦屏山幔坡陡倾转折部位,系陆壳脆弱带。2控矿构造矿床分布乎格受求...  相似文献   

5.
地球原始不均一性对超大型矿床分布的制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总结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分布和形成规律,认为超大型矿床和超大型矿床密集区的形成与上地幔不均一有关。而上地幔不均一性受地球原始不均一性的制约,是后者的体现。因而超大型矿床的分布和形成与地球原始不均一有关,研究地球的原始不均一性可能是寻找和预测超大型矿床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莫霍面形态与岩金矿分布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我国东、西两条地幔陡坡带明显地控制着岩金矿分布,特别是它们相互联结的秦岭段的幔坡域,更是岩金矿发育地区,东部地幔台坪隆起区金成矿作用强烈,在金成矿上,华南地区与华北地区可相互媲美,故在华南找岩金矿是极有前景的。中部地幔台坪区是我国微细浸染型金矿最主要的分布地区。幔坳与岩金矿分布的关系次之,以天山幔槽和敦化幔坳的岩金矿分布较多。幔隆本身与岩金矿分布的关系不密切,但其周边地区岩金矿却发育,如四川盆地幔隆和准噶尔幔脊周边的金矿分布多即是反映。  相似文献   

7.
根据对陕西秦巴地区大中型矿床的区域重磁场、化探异常特征研究,建立了陕西秦巴地区大中型矿床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控矿环境模型,提出了重要成矿区带上大中型矿床就位主要受地幔热穹窿构造引起的重力高及其周边重磁解译的构造网络交汇区—"控矿结"的控制,这种"控矿结"在空间上又是地球化学异常的高度集中分布区。通过"控矿结"圈定找矿靶区,并对其中的地球化学异常进一步研究筛选,可大大缩小找矿范围。  相似文献   

8.
广东韶关乳源地区是一个铅锌钨锑汞多金属矿密集区,矿床(点)众多,但矿床的综合研究及深部找矿工作尚属空白。通过对该区地球物理特征综合研究,结合区内地质、矿产分布及物性特征,认为区内高山岩体和宝山岩体同属同源产物,该岩体是区内多金属矿床的主要成矿母岩,围绕该岩体分布有一系列高-中-低温热液矿床,深部找矿应主要围绕该岩体及其相关构造展开。研究认为本区赤佬顶锑多金属矿床现有找矿成果仅为其外带中低温矿床,其深部具备寻找中大型中-高温热液矿床的条件,通过进一步工作,该区有望成为粤北地区又一重要多金属矿集区。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成矿学研究,还是资源勘查,认识深部、精细了解深部十分重要.地壳、上地幔结构、物质和动力学过程是矿床形成和分布的一级控制因素,是建立区域成矿理论的基础;矿集区深部(0~10 km)结构、构造,尤其是断裂、地层、岩浆岩的空间分布及相互关系是控制内生矿床形成的直接因素,它们控制了成矿流体迁移、富集和沉淀过程;矿田和矿区...  相似文献   

10.
彭聪  赵一鸣 《物探与化探》1998,22(3):175-182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铁铜矿产基地。近十年来,我国所发现的含金夕卡岩矿床和铜伴生金夕卡岩矿床也主要产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者借助12条大地电磁测深剖面、5条地震剖面、层析成像速度结构资料、重磁场等区域的和深部的地球物理资料进行综合对比研究,给出长江中下游及其邻区的三维深部构造格架及其与含金夕卡岩矿床和铜伴生金夕卡岩矿床的分布关系。作者认为,上地幔隆起带(岩石圈地幔减薄带)、上地幔异常区(相对低速区)、壳内高导层隆起带、深断裂(岩石圈剪切带)、地壳上地幔不均匀性块体的边缘、重力高反映的基底隆起区、跳跃磁场反映的岩浆岩带和构造交汇处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控制着含金夕卡岩矿床和铜伴生金夕卡岩矿床的分布。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莫霍面和深部构造与矿集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区域重力资料反演河北省莫霍面,进而探讨莫霍面与矿集区的关系,指出:河北省幔坡带是大型金及铅锌等多金属的成矿聚集区,常有大型特大型矿床产出;幔阶区是多金属及沉积矿产聚集区,矿床规模一般不大;幔隆区盛产石油、煤等沉积矿产,多为大型矿床(田);幔坳区矿产主要为铅、锌等多金属。  相似文献   

12.
1.Introduction  Thedataofthisstudyarecollectedfrom216magnetotelluricsoundingpointsonthefollowingprofilesacrosstheQinlingorogen,theYexian(inHenanProvince)-Nanzhang(inHubeiProvince)Profile(Lietal.,1998),theLuoyang(inHenanProvince)-Shiyan(inHubeiProvin…  相似文献   

13.
云南白秧坪银多金属矿集区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机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云南白秧坪银多金属矿集区是滇西兰坪盆地内新发现的矿集区,属东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的一部分。通过流体包裹体的类型、均一温度和盐度的研究分析,结合流体包裹体的化学成分和C、H、O同位素资料及成矿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提出流体包裹体主要具有盆地沉积卤水及大气降水的特征,但成矿流体具有壳幔混合来源的特征。这些特征与该区特定的地质背景和演化历史密切相关。兰坪盆地是在澜沧江和金沙江两条深大断裂之间发展起来的一个拉分盆地,这两条深断裂连同盆地中央的中轴断裂,不仅控制了盆地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而且也控制了盆地内成矿流体的来源及银、铜等多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因此认为成矿作用是流体混合作用、有机质和膏盐地层的还原作用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地球深部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动力过程与矿产资源的形成   总被引:46,自引:4,他引:46  
地球深部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和深层动力过程这一科学问题的提出,乃是近年来地球科学发展与逐步向量化“进军”的必然,它是探索一系列地学前沿课题的基础。地球表面所见到的一系列地球物理场异常,地质构造格局,地球化学组分变异,无一不受到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和深层动力过程的制约。如地球圈层的形成与演化,大陆伸展与裂谷,资源与能源等,均为深部物质运移和物理学、化学效应及地质构造耦合的产物。本文讨论了金属矿产资源与地壳、地幔结构及深部物质运移的动力学响应。通过几个典型矿床和其形成要素分析了成矿作用的深层动力过程。文中主要讨论了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金属矿产资源成矿和分布与地壳、地幔结构及深部物质运移和成矿带。第二,金的形成与深层过程。第三,金属矿床的形成、演化和分布与深部物质及能量的交换。第四,地幔热柱与成矿作用。第五,地球内部深层动力过程与流体运移和必须深化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以构造控矿和热液喷流沉积加后期改造的成矿观点,对秦岭造山带泥盆系(陕西段)主要层控金矿床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进行总结,从矿床地质分析入手,在充分认识泥盆系金矿成矿规律的基础上,提出该类金矿床的综合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6.
陕西金矿床类型及其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齐文  侯满堂 《陕西地质》2004,22(2):1-8,106
通过对陕西金矿资源的分析、总结,将陕西金矿成因类型划分为7类14亚类;与金矿有关的成矿系列划分为3个矿床成矿系列组合,7个成矿系列类型,10个成矿系列和4个亚系列;金矿床空间分布严格受隐伏基底和出露基底,隐伏岩体、重磁吻合构造,构造和成矿时代的控制;与金成矿有关的Ⅲ级成矿区(带)有4条,有关的Ⅳ级成矿区(带)有10条,有关的Ⅴ级主要金成矿区(带)有16条;提出了金矿新的找矿方向,为今后本区金矿地质找矿的新突破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7.
河南桐柏围山城金银成矿系统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河南桐柏围山城的金银矿床形成于印支—燕山期碰撞造山的动力学背景。对矿床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 ,各矿床围岩均发生大规模的成矿元素活化迁移 ,稀土元素和硫同位素资料均指示矿化主要源自早期的矿源层 ;Pb同位素资料指示俯冲下插的南秦岭构造岩片部分融熔形成的花岗岩浆和深源流体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 ;H、O同位素资料指示成矿流体主要由大气降水、部分岩浆热液和变质热液混合演化而成。工业矿体的形成与后期的构造及热流体的叠加改造有关。矿化带内金银矿床具有共同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特征 ,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以沉积初始富集、构造及岩浆热液改造的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18.
湘西汞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西汞矿床是湘黔汞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湘西汞矿受层位和构造双重控制,与岩浆活动没有直接联系,具有层带式整合矿体,矿物成分简单,汞锌矿化分带及后生成矿等地质特征.矿石硫来源于古海水硫酸盐的沉积硫;而汞的来源.则以上地幔去气作用产生的汞为主,寒武系等富汞建造的汞次之.燕山期地台活化时,以硫络合物或硫氢络合物的形式,在碱性溶液中沿深大断裂向上运转,当其与富含膏盐的客矿层相遇时,便与还原硫结合沉淀成矿.形成湘西层控后生汞矿床.  相似文献   

19.
冀北水泉沟-后沟偏碱性侵入杂岩体的成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斌 《地质与资源》2001,10(1):25-32
水泉沟-后沟偏碱性侵入杂岩体地处河北省崇礼-赤城地区,是我国唯一在碱性-偏碱性侵入杂岩体内发现许多具有工业意义金矿床的地区.偏碱性侵入杂岩体的展布受尚义-崇礼-赤城东西向深断裂控制,杂岩体主要由正长岩类、碱性正长岩类、二长岩类以及石英二长岩等岩石组成.综合岩石和矿床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铅同位素等特征,表明偏碱性侵入杂岩体是深部壳幔混合作用形成的;且金矿床的形成与偏碱性侵入杂岩体是密切相关的.成矿作用在偏碱性侵入杂岩体的东部与西部有所不同,西部多以石英脉、石英细脉、网脉型为主,围岩以正长岩、石英二长岩为主;东部则多为石英细网脉和破碎蚀变岩型,围岩主要是碱长正长岩、正长岩.金矿床受控于尚义-崇礼-赤城东西向深断裂的次一级东西向构造和南北向构造,赋矿部位主要在两组构造的交汇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