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柑桔性喜温暖、耐阴、根部好气好水,一般栽培地要求年平均温度15℃以上,绝端最低温度不低于-10~-11℃,全年≥10℃的活动积温温州蜜柑等以5000~6000℃为适宜,周年需水量较大,非灌溉栽培区年雨量一般为1200~2000mm。衢州是浙江省主要柑桔产区之一。  相似文献   

2.
我国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及其持续日数的周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素华  章庆辰 《气象》1982,8(3):20-21
一、前言 作物的生长发育与大于、等于某一界限温度的积温,及此界限温度以上持续时间的长短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以日平均温度≥10℃作为喜温作物开始生长的温度指标,并以其持续时间作为喜温作物的生育期。这个生育期随着纬度而变化。近几年来由于气温偏低,特别是高纬度地带,常出现低温冷害,给粮食作物带来严重影响。因此,研究气候变动与农作物生育的关系甚为重要。本文就我国≥10℃的积温及其持续日数的周期进行初步分析,为合理安排作物布局提供农业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3.
大豆是喜温作物,生长后期对温度特别敏感.研究表明:秋季当温度降至10-12℃以下时,对大豆籽粒成熟影响很大. 以石河子地区为例,绝大多数年份复播大豆能正常成熟,但也有的年份,由于冷空气入侵较早,≥10℃的终日提前出现,使大豆的籽粒形成后期处于10℃以下的低温环境中.从植株的外部形态上虽然很难看出有什么明显的受害症状,但实质上已受害.这种低温可称之为延迟性低温冷害.笔者通过分  相似文献   

4.
日平均气温≥10℃是喜温作物适宜生长的下限温度。西藏“一江两河”主要农区≥10℃积温变化是判断该地区热量资源的关键指标。基于1981—2022年该区域9个气象站点的日平均气温数据,使用线性倾向估计、Pearson相关系数、Mann-Kendall检验和R/S分析法,分析≥10℃界限温度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10℃界限温度出现明显垂直地带性特征,包括≥10℃初日推迟、终日提前、持续日数与积温减少。(2)近42 a来,该地区≥10℃初日普遍提前,气候倾向率为-2.53 d·(10 a)-1;终日延后,倾向率为3.33 d·(10 a)-1;持续日数和积温均明显增加,倾向率分别为5.87 d·(10 a)-1、106.19℃·d·(10 a)-1。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相比,这种变化更为明显。(3)20世纪80年代是过去40 a≥10℃初日最迟、终日最早、持续日数最短、积温最少的10 a,与之相对的是21世纪10年代的情况截然相反。(4)≥10℃界限温度的H指数均大于0.65,...  相似文献   

5.
摘要:利用库尔勒垦区29团气象站2000-2009年气象资料,分别对垦区近10a稳定通过10℃、15℃、20℃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期,持续日数,积温及无霜期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10a库尔勒垦区各界限温度的初日偏早、终日偏晚;稳定通过各界限温度的持续日数均多与历年;各界限温度积温均呈上升趋势;无霜期日数呈略下降趋势且近10a平均初霜日偏早,终霜日明显偏晚。棉花是喜温喜光作物,在棉花播种期、苗期、蕾期及花铃期对热量资源都有一定的需求,通过对热量资源与相应年份棉花单产的相关分析,得出热量资源丰富的年份棉花单产较高。  相似文献   

6.
1 辣椒生育对气象条件的要求辣椒是喜温蔬菜,对温度适应范围较广,幼嫩时对温度要求高,不耐低温,成年衰老植株较耐低温.1.1辣椒生育有利气象条件是: 幼苗期,气温15℃开始发芽,25—30℃发芽速速.生长期,适温20—25℃,适宜土温17—22℃.结果期,要求25—30℃.辣椒在气温20℃的条件下,通过春化阶段,在10—12小时的日照条件下通过光照阶段;10—15cm土层经常保持湿润;采取人工温室补偿光热  相似文献   

7.
我有一块2分地的试验田,田中央种了两棵桃树,夏天在树下经常种一些不耐高温的蔬菜,例如芫荽、芹菜、菠菜、大蒜等,树下种植的蔬菜苗壮,叶大、肥嫩,蒜苔粗壮。这些蔬菜在阳光直射下种植,不是籽粒不发芽,就是发了芽也会被晒死,而在树荫下种植却长势良好。本人进行了温度对比观测:夏天阳光直射的地面最高温度通常比树荫下的最高温度高17℃左右。上述几种蔬菜生长的适宜温度在25℃左右,高于25℃蔬菜生长受阻,30℃以上蔬菜停止生长,35℃以上蔬菜受热害。由于树荫下的温度接近上述蔬菜生长的适宜温度,因而种植的蔬菜长势…  相似文献   

8.
茶树生念条件研究表明,在水热诸条件中,温度、降水和极端最低温度是几个关键的因子。本文试从陕南地区纬度相近的平利、紫阳、两乡三个茶叶主产地各气象因素作一对比分析。一、温度条件茶树是耐荫喜温润的植物。在适度的漫射光条件下,茶树能良好的生长。在生长过程中,一般日平均温度达10℃时,茶芽开始  相似文献   

9.
1洗晒指数简介洗晒指数是指某段时间内天气是否有利于市民进行洗晒的气象参数。我们把天气状况分为有利洗晒和不利晒洗2类,比较分析不同天气类型各气象要素(如天气现象、云量)之间的差异,并与日蒸发量建立线性关系,再根据不同的衣物所需蒸发量的不同而建立洗晒指数。它利用天气现象、云量、日照、温度、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进行综合描述。其中天气现象、云量、日照是描述洗晒物接受阳光程度的参数,温度、湿度、风速是描述洗晒物蒸发量的参数。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预报方法预报出各要素场,从而得到洗晒指数。2洗晒指数计算公式先对天气…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民经济方针的调整,充分利用本地气候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烤烟生产,以提高,“大群众的经济收入。现对烤烟栽培的气象条件作以下分析: 1、温度:烤烟是喜温性作物,生长最适温度为18~25℃,成熟期的日平均温度在  相似文献   

11.
番茄不同生育期对气象条件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宜的气象条件,可提高番茄的品质和产量。番茄生育适宜温度为13~28℃;适宜空气相对湿度为45%~50%;适宜土壤水分含量60%~85%;喜光,但光照不宜过强。  相似文献   

12.
利用石河子气象站1997—2006年气象资料,分别计算石河子近10a无霜期的长短以及10℃、15℃、20℃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期,持续时数,界限温度积温等热量指标。分析得出:近10a无霜期明显延长;10℃、15℃、20℃的界限温度的初日偏早,终日偏晚,持续日数大部分增加;活动积温显著增多。指出近10a是石河子热量最丰富的时期,并分析了近10a石河子热量变化对当地棉花生产的可能影响。为科学评估石河子气候资源、合理安排棉花生产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1987—1990年乌鲁未齐牧业气象试验站天然牧草生育期和产量与温度、降水、日照时数观测资料,分析了气象条件对天然牧草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牧草春季返青的温度指标不同,喜凉牧草为-1~-2℃,喜温牧草为4.6℃;黄枯期温度指标为6.3~9.1℃;热量条件可满足牧草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需要。干草重与气象条件的相关性比鲜草重与气象条件的相关性好;不同要素中,降水量的相关性最好,积温居中,日照时数最差;用积温、降水量可监测天然草场牧草干重。  相似文献   

14.
利用气候倾向率、标准偏差方法,划分基准年研究1952-2010年辽宁西部地面、耕作层温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辽宁西部年平均地面温度、农作物生长季地面和耕作层温度呈升高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395℃/10a、0.304℃/10a、0.206℃/10a。冬季、春季对年平均地面温度升高贡献最大,气候倾向率为0.535℃/10a、0.521℃/10a;夏季、秋季贡献较小,气候倾向率为0.223℃/10a、0.291℃/10a。第Ⅲ基准年升温最剧烈。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治理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炮、火箭人影催化作业云层高度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碘化银的成核机理、高炮火箭撒播特点以及对不同类型云的特征分析,确定了使用高炮、火箭进行人影作业时云顶温度和人工增雨炮弹炸点及火箭播撒催化起点的温度:作业催化云层的云顶温度应处于-10~-24℃,最适宜为-15~-20℃;对层状云进行播撒催化,人工增雨炮弹炸点的高度应在-10~-15℃温度层,用火箭进行播撒作业时,起始播撒点的高度应确定在-10℃温度层;对积状云进行催化作业,人工增雨炮弹炸点的高度应选在-4~-10℃温度层,火箭起始播撒点的高度应确定在-4℃温度层.  相似文献   

16.
近50a来中国大城市体感温度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全国主要省会城市的地面气象资料,利用MEMI模型计算了1955-2005年的体感温度(PET-physiological equivalent temperature),并分析了年和季节平均体感温度演化的时间和空间特征.结果表明:近50a来平均体感温度增加了1.745 ℃,变化速率约为0.349 ℃/10a,比同期的温度增率高,体感温度的增加主要发生在最近25a里;变化速率的季节差异也很明显,春季高达0.457 ℃/10a,冬季为0.443 ℃/10a,秋季为0.361 ℃/10a,夏季最小仅为0.129 ℃/10a;我国主要省会城市的极端冷日数在逐年将少,极端热日数在逐年增加;从区域分布上看,只有四个城市(贵阳、乌鲁木齐、长沙、重庆)PET均值在减小,其余城市都在增加,以哈尔滨、海口的变化速率最大.  相似文献   

17.
适宜的气象条件,可提高番茄的品质和产量.番茄生育适宜温度为13~28 ℃;适宜空气相对湿度为45%~50%;适宜土壤水分含量60%~85%;喜光,但光照不宜过强.  相似文献   

18.
对2001~2004年豫东地区越冬花菜发育期的光照、温度、水分等条件进行田间试验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豫东地区越冬花菜幼苗期适宜温度为15~25℃,最低温度5~7℃,最高温度25~30℃;莲座期适宜温度为4~20℃,最低温度-1~3℃,最高温度21~22℃;花球形成期适宜温度一般为14~21℃,最低温度8~10℃,最高温度21~30℃。花菜生育期耗水量在765~940 mm之间,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超过950 mm或低于510 mm时,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降低。该研究为开展越冬花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高花菜越冬的抗灾能力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08年11月至2021年3月山东中部地区典型日光温室内、外最低气温资料,结合喜温蔬菜冷害指标,应用80%保证率安全法和个例分析,结合田间调查,确定不同季节、不同天气类型下山东中部地区温室喜温蔬菜冷害天气预警指标。结果表明:春季一般无冷害发生,秋季冷害以寡照型天气为主,一般发生在11月,在≥5 d阴天的天气条件下。秋季冷害的天气预警指标为温室外最低气温,其中轻度冷害指标为0℃,中度冷害为-5℃。冬季冷害天气类型为低温型和寡照型,冷害天气预警指标为温室外最低气温。冬季不同天气条件的冷害等级分为晴天轻度、中度冷害,多云轻度、中度冷害,≤4 d阴天轻度、中度冷害,≥5 d连阴天轻度冷害、中度冷害,室外最低气温指标分别为-7℃、-13℃,-6℃、-10℃,-4℃、-9℃,0℃、-7℃。  相似文献   

20.
利用黑龙江省6个站点的1961-2010年日平均气温资料,利用5 d滑动平均法对该省≥0℃、10℃界限温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 a来,黑龙江省≥0℃、10℃起始日期均呈提前趋势,分别为平均每10 a提前1.9、1.3 d。≥0℃、10℃终止日期均呈推迟趋势,分别为每10 a推迟1.2、0.6 d。稳定通过≥0℃积温历年平均值为2 961.7℃,倾向率为39.0℃/10a,呈递增趋势;通过≥0℃持续日数历年平均为204 d,倾向率为3.1 d/10a,呈递增趋势。稳定通过≥10℃积温历年平均值为2 515.3℃,倾向率为37.4℃/10a,呈递增趋势;稳定通过≥10℃持续日数历年平均为135 d,倾向率为2.0 d/10a,呈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