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水发电作为节约能源的重要工程被广泛运用,中水供电的来源多为污水处理厂。然而,当污水处理厂存在供水不足的隐患时,需要第三方水源作为水源补充方案。通过某中水发电项目取水后宝教寺水库水量平衡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中小型水库可以作为发电项目补充水源进入水资源配置规划。为优化发电项目中水资源配置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水分胁迫条件下稻田优化灌溉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淑喜 《地下水》2012,(1):107-108,146
本文通过对非充分灌溉条件下水稻优化灌溉制度如何制定进行了研究。其特点是将作物产量模型与耗水规律模型相结合,以相对产量最高为目标函数,建立了优化决策系统,并利用多目标规划进行求解。该研究成果可使有限的水量在作物生育期内发挥最大的效率,对优化配置水资源,实现农业高效用水具有重要作用。实例研究结果说明,所建模型及求解方法是合理与可行的,不但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还为查哈阳灌区水资源的优化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17,(4)
为科学优化配置城市水资源,应对水资源需求进行预测分析,对城市水资源实现优化配置,以我国北方某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影响城市水资源需求量各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遵循水资源利用发展演变趋势,结合Logistic生长曲线模型及ARIMA模型,针对未来城市水资源需求量实施预测。同时,综合考虑水资源利用的生态、社会及经济效益,基于多目标非线性优化模型,针对城市水资源需求实施优化配置。研究可为国内其它城市水资源需求评估与优化配置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李辰 《地下水》2022,(1):222-223,253
本文全面阐述了水资源配置的任务、目标、含义以及一般水资源配置情形,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为基础解析了约束条件选取以及水资源配置目标设定受"三条红线"、"三项制度"的影响作用.以丹东市大洋河流域为例,以2025年为规划年、2020年为基准年,通过建立和求解大洋河水资源配置模型,深入对比了一般情形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水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5.
安波 《地下水》2010,32(1):85-86
通过对保定市多年平均及2008年的水资源状况进行分析论述,从而进一步说明目前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反映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表明了随着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仍处于短缺及污染状态,提出了保定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及如何进行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6.
水资源系统模糊优化多维动态规划模型与应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资源系统模糊优化多维动态规划模型是水资源系统优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陈守煜多阶段多目标系统模糊优化理论与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模糊优化多维动态规划模型,并给出具体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7.
冯艳  武鹏林 《地下水》2010,32(3):124-127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水环境持续恶化,蔚汾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本文对蔚汾河流域有限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方法进行探讨,并对流域水资源进行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有利于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在调查该流域不同水质水源基础上,本文研究了决策变量的约束条件,采用生活、农业、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和生态环境多目标优化方法,结合决策者不同偏好,得出了几种不同的配置方案。通过调用Matlab优化工具箱中的fgoal-attain函数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几种不同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符合蔚汾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规律,能使该流域内环境、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贾亚平  孙军平 《地下水》2010,32(5):81-81,84
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矿产资源丰富,但区内水资源紧缺,已有和规划的水源工程基本上都是按照各自的设计供水目标单独供水,目标单一,没有形成规模。对区内已有和规划的供水工程联网方案进行研究,可以充分发挥工程的互补作用,提高能源基地的供水保证率。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9.
廊坊市南部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传青  张芳  徐鹤  易立新 《地下水》2008,30(6):61-64
针对廊坊市的水资源概况,对廊坊市南部地区水资源建立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综合考虑地表水、地下水、处理后可回用水、外调水等水资源,同时充分考虑社会、经济、环境三个方面效益,运用多目标优化规划方法,确定不同用户的用水效益系数,调用Matlab优化工具箱中的fgoalattain函数对多目标进行求解。从而获得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最佳综合效益,为缓解廊坊市南部地区用水供需矛盾和环境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应用系统动力学-多目标规划整合模型对秦皇岛市城市水资源利用结构进行了优化研究,首先预测秦皇岛市在以1999年为基准年,不进行结构调整状态下的总体发展趋势,从中获取有关水资源的供需信息,然后进行水资源利用结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据此进行城市总体结构和水资源利用结构的优化研究,获得了秦皇岛市区水资源利用规划方案;将所得规划结果输入系统动力学模型,对规划方案实施后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后果进行了合理预测.  相似文献   

11.
罗春玲  严启坤 《水文》1999,(4):22-26
根据决策理论,将综合决策模型应用于水资源规划,并以桂林市雁山新城区供水规划为例,演示了应用该模型进行城镇多水源组合供水方案优化的决策过程。  相似文献   

12.
王兵  刘竹梅 《地下水》2008,30(5):67-70
介绍了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原理,并通过模型在莱州水资源规划中的实例分析,得到了莱州现状及不同规划水平年的水量优化供需计算结果,对莱州市水资源规划提供了依据,体现了计算机模拟优化模型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水资源系统结构与用户需求分析入手,研究了地表水和地下水模型的耦合方法,构建了水资源目标规划模型,对独山子地区水资源进行了优化配置。研究表明:独山子地区水资源可以满足独山子区与灌区的现状需水要求。独山子区近期、中期、远期全部启动四个水源地供水仍不能满足需水要求,还需要外调水源补充解决,远期外调水已接近可调水资源量;为保证水源地有适量的河水入渗补给,限定了河道引水量,枯水年不能满足灌区的灌溉需水,平水年基本可以满足,丰水年完全能够满足。即使调水后,仍然要节水,提高灌溉效率。  相似文献   

14.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以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效益最大为目标,建立了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根据模型的特点,采用粒子群算法(PSO)对模型进行求解.针对粒子群算法的迭代原理,通过对粒子编码方法、适应度函数构造和约束条件处理等环节的改进,构成了用于多目标有约束条件模型求解的粒子群优化算法.不仅拓展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应用领域,同时也为复杂多目标模型的求解提供了一种新途径.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借助本文提出的模型,得到了该市2010、2020和2030年三个水平年在50%保证率下的水量配置方案.优化结果表明,该算法应用于水资源优化配置中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5.
榆林能源化工基地供水水源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榆林是我国"晋陕蒙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中心。近年来随着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甚至已影响到能源化工基地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摸清未来水资源需求规律,掌握供水水源现状及未来不同水平年可供水量,对于切实做好总量控制约束下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及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研究在分析榆林市1980、1985、1990、1995、2000、2005年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上,结合《榆林市水资源规划》,对未来水平年榆林市新增供水水源进行了探讨,最后对榆林市未来水平年的可供水量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过去25年来,榆林市供水量增长较大,但地表水源供水所占比例有所下降;地下水源供水所占比例呈现增长趋势,其它水源的供水能力比较低。相关规划表面,即使在今后大型工程修建的基础上,供需矛盾仍难解决。因此,随着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加快论证大柳树、龙口、碛口三个引黄工程并利用好有限水源已经成为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韩鹏  李晓平 《地下水》2019,(1):153-155
水资源配置不仅关系到当地的生态系统安全,也关系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研究区水文地质特征与研究目的,利用与VM嵌套的WinPEST的参数估值及优化预测模块,以地表水可增加引水量比率为目标函数,以地下水流态变化及生态环境影响等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单目标分布参数线性水力管理模型,并采用试估—校正法进行了求解。通过建立哈密淖毛湖工业园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优化地表水引水量,初步评估推荐方案的正负面环境影响,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吉林中部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是一个对水资源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对水资源图形图像进行管理与编辑功能的综合型系统。宏观经济水资源多目标规划模型作为其模型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区域水资源经济净效益的最大化及各部门用水费用最小化作为目标函数。以区域地下水可开采量及地表水可利用量作为约束条件。通过程序语言实现了对建模及参数调整的简化。通过对运筹学软件LINDO的系统集成。实现了对模型的求解。所得到的结果为水资源量在社会各部门的最优分配方案。不仅实现了水资源合理调配的目的。也使决策者在较短时间内解决水资源多目标规划问题成为了可能。  相似文献   

18.
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是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及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调控措施。从灌区水资源管理政策、水资源循环转化规律、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与方法和水文生态4个方面,对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国内灌区水资源配置主要存在4个方面的问题:水资源合理配置与保护政策落实不到位、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机制不健全、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实用性不强和水资源优化配置基础条件较为薄弱。建议加强灌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政策与机制、变化环境下水资源循环转化规律、水资源承载力基础理论与评价新方法、水文生态调控技术、水资源实时风险调度与智能化管理技术以及水资源优化配置耦合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9.
针对流域水资源系统中以“面”为主的多水源配置和以“线-点”为主的水库群调度耦合问题,提出多水源配置与水库群优化调度相耦合的二层结构方法。以永定河流域为研究实例,提出包括供水规则、引水规则、多水源供水策略以及共同供水任务分配策略的多水源配置与调度规则,以此建立多水源配置与水库群优化调度模型,分析多水源供水和不同需水情景下的调度方案,以及最优方案下的供水效益。结果表明:永定河流域考虑本地水、引黄水、南水北调水和再生水的多水源供水与节水相结合的情景方案为最优方案,生活用水保证率均大于99%,工业用水保证率均大于97%,灌溉分区供水保证率为76.7%~90.2%(除桑干河上游外),三家店断面生态供水保证率为96.3%;通过多水源供水和节水策略,可以极大地改善用水户的供水效益和保障三家店断面生态水量需求。本文方法可为流域多水源配置与水库群优化调度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张林 《地下水》2014,(2):49-50
保定市地下水监测站网布局不完善,监测和传输手段落后,不能适应水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地下水监测工程是适应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是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履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及优化配置职能、监督防止地下水过量开采与污染及保护地质环境职能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