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天津厚蟹的幼体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厚蟹(Helice tientsinensis Rathbun)广布于我国广东至辽东半岛,穴居于沿岸或河口的泥滩上;厚蟹数量大,是沿岸渔民的佐餐佳品。在长江口及邻近水域,由于它的大眼幼体常大量混杂在捕捞的河蟹蟹苗中,因此,如何区别天然蟹苗中混杂的天津厚蟹等大眼幼体,是养殖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采集天津厚蟹的抱卵亲蟹,在实验室内进行孵化、培育,对各期幼体的形态特征做了详细描述,并和中华绒螯蟹相应的各期幼体进行比较,以期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同时也为基础理论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2.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H.Milne—Edwards)俗称河蟹或毛蟹,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水产品种之一。河蟹的产量历来都是任其自然繁殖生长所获。但是随着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环境的污染,产量逐年下降。近十多年来,虽然采取了人工放养蟹苗,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由于放养的蟹苗一直靠捕捞天然蟹苗,产量很不稳定,资源日趋少。据统计,天然蟹苗产量从1981年的10多万斤锐减到1982年的不足200斤;1983年不超过二千斤,1984年至1987年又欠收;严重影响了河蟹资源的增殖,不少河蟹著名产区甚至濒临绝产。按每200亩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导了利用对虾育苗设施,进行天然海水河蟹工厂化育苗生产性试验。试验结果令人满意,696只亲蟹产出蟹苗1764万只。文中讨论了亲蟹的暂养与促产、幼体孵化、幼体培育等主要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4.
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是中国著名的淡水蟹,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从80年代以来河蟹养殖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水产养殖支柱产业之一。但随着河蟹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病害问题日趋严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河蟹众多病害中,颤抖病是最为常见、危害最严重的一种。此病又称抖抖病、环爪病、宽爪病、抖脚病等,因发病时病蟹步足呈间歇性痉挛状抖动而得名。河蟹颤抖病为爆发性疾病,死亡率很高,  相似文献   

5.
位于长江口的启东是全国著名的中华绒螯蟹种苗繁育基地。中华绒螯蟹蟹苗小如针眼,其胚胎形成在海水,长成在淡水,育苗技术难度大,长期以来,由于河蟹育苗的饵料不过关,蟹苗培育成本高,成活率低。为此,江苏省农林厅研制成功了一种体长200微米~500微米,宽约5微米~10微米,形体呈螺旋状的微藻作为蟹苗开口饵料,并注册“赐百年”商标。  相似文献   

6.
在早春利用水泥池塑料大棚,采取控温控光,充气,移植是、控制水质及合理投饵等强化培育技术,将长江水长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培育成“早豆蟹”、使蟹苗当年养成商品蟹,改革河蟹两年养成的传统生产模式。经过两年的研究,在1287.2m^2试验池哄培育出“早豆蟹”183万只,平均每平方米700多只。成活率达60%,投入产 为1:2.5,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2000年3月30日至5月6日,首次在低洼盐碱地进行了塑料大棚培育五期幼蟹试验。经过37天精心培育,在200m^2的土池中,1.5kg、19.5万只大眼幼体育出五期幼蟹36.7kg、8.81万只,蟹苗增重倍数24.5,成活率45.2%。实验的成功对于洼区解决蟹苗来源、推广河蟹养殖,改善养殖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朱小明 《台湾海峡》1997,16(4):465-467
本文镜检了1994,1995年5,6月采自福建莆田黄石,闽江口的海洋蟹类大眼幼体,初步提出绒螯蟹属与同科几属大眼幼体的区别及绒螯蟹属大眼幼体鉴别方法,并区别出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字纹弓蟹,相手蟹和厚蟹的大眼幼体。  相似文献   

9.
河蟹大眼幼体及Ⅰ期仔蟹变态成活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和定 《海洋科学》2000,24(8):18-20
近年来从春节前后早繁的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sinensis) (简称河蟹 )蟹苗到6月份的后期蟹苗 ,在大眼幼体培育成Ⅱ期仔蟹的过程中 ,均出现大批死亡现象。Ⅰ期仔蟹大量上滩死亡 ,给养殖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也给正常的养蟹生产带来了混乱 ,养殖大棚、池塘的利用率大大降低 ,养殖计划无法实施 ,经济损失巨大。国内对其研究有过一些报道 ,但均为单、双因子试验的结果[1 ,3]。作者在两年的研究过程中 ,比较了苗种质量、培育盐度、池水透明度、饵料品种4因子3水平下各因子对M~C2 变态成活率的影响 ,借以找出影响M~…  相似文献   

10.
毛蟹育苗饵料和盐度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蟹又名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H·Milne-Edwards),是一种肉味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A,经济价值很高的水产品。它的出口价值也很高。毛蟹生活在淡水,但是必须在海水中繁殖。随着通海的江河的大量水利工程的兴建,阻挡了毛蟹生殖洄游和索饵洄游的路线,加之稻田农药和工业废水的污染,使毛蟹资源日趋下降。面对这种情况,我国渔民和水产科技工作者早在一九六四年就进行了蟹苗捕捞和放流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一九六九年在长江口发现了毛蟹的产苗场以后,养蟹事业迅速发展起来。到一九七七年,移苗放养的工作已发展到二十多  相似文献   

11.
中华绒螯蟹幼体资源生态及养殖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勃  堵南山  赖伟 《海洋科学》1999,23(1):39-40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河蟹,属短尾类十足目甲类动物[1],其幼体广泛分布于我国河口地区,主要生活在河口半咸水和海水中。亲蟹在河口区产卵,孵化后幼体营浮游生活,具有强烈的趋光性,并且表现为群聚特征,易被径流带离河口区。幼体发育到后期已基本到陆架区,大眼幼体变态为一期仔蟹后营底栖生活。营底栖生活的仔蟹背离陆架区往河口区移动而完成幼体的生长发育[2]。中华绒螯蟹在自然海域资源补充过程中主要采取r-对策,一只亲蟹一般可产卵5~90000粒,由于营浮游生活的幼体易被其他海洋…  相似文献   

12.
盐渍洼地蟹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渍洼地种蟹培育是解决成蟹养殖种苗来源的重要途径,文中介绍的幼蟹放养,饲养管理与水质控制,幼蟹生长率与土增重量的变化,蟹种成活率与回捕率等对蟹种池墉强化培育提供了经验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徐世宏 《海洋科学》1996,20(6):10-11
1亲蟹1.1选留一般在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从湖泊、养蟹池塘或河口浅海捕来的河蟹中,选留体壮肢全、活泼的体重在75~125g的性成熟蟹做亲蟹,雌、雄性比以3:1为宜。由于长江系的蟹具有个体大,体表颜色好看、活力旺盛等特点,故养殖户目前多喜欢购买此种蟹苗。1.2饲养亲蟹入池前必须清池。池中可保持10~20cm的水位,每亩用生石灰75kg即可,1周后注入淡水备用。亲蟹入池时雌、雄分开饲养,池塘面积以1~3亩为宜,池塘四周可用50cm左右的塑料薄膜围住。目前投喂饵料主要以小杂鱼、鲜活蛤肉、沙蚕为主,…  相似文献   

14.
绒螯蟹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绒螯蟹属在形态学、遗传学和育种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着重介绍了同工酶、RAPD和 mt DNA技术在绒螯蟹群体遗传学中的应用 ,提出遗传学分类标准的建立是绒螯蟹属分子分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中华绒螯蟹(河蟹)人工育苗和池塘养殖业在我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仅江苏省赣榆县的河蟹育苗场在1995年40余家的基础上,1999年发展到120余家;山东省日照市40余家中国对虾育苗场近几年也全部上马了河蟹苗种的生产项目.  相似文献   

16.
锯缘青蟹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经济蟹类之一,名优养殖品种。随着青蟹养殖技术的改进和养殖规模的扩大,特别是虾池综合养殖模式迅速的推广,捕捞自然蟹苗已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青蟹苗种已成为养殖青蟹、甚至南方部分地区虾池养  相似文献   

17.
在早春利用水泥池塑料大棚,采取控温控光,充气、移植水草(喜旱莲子草)、控制水质及合理投饵等强化培育技术,将长江水系中华绒整蟹大眼幼体培育成“早豆蟹”,使蟹苗当年养成商品蟹,改革河蟹两年养成的传统生产模式。经过两年的研究,在1287.2m2试验池中共培育出“早豆蟹”183万只,平均每平方米700多只。成活率达60%,投入产出比为1:2.5,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的加深,菹草疯长及其腐败给湖区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本文采用不投喂方式,对比研究了东平湖草鱼-中华绒螯蟹不同复合养殖模式下鱼、蟹生长情况及其对底质碳(C)、氮(N)、磷(P)营养盐含量的影响,来筛选适宜东平湖的生态养殖模式。结果表明,草鱼的摄食作用能有效控制菹草生物量,减轻菹草腐败带来的底质污染;中华绒螯蟹在整个养殖期间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或减轻底质碳氮磷含量,达到"养底"目的;综合比较发现,C2E1(草鱼2 ind/m~2,中华绒螯蟹1 ind/m~2)为最佳生态养殖模式,鱼、蟹生长状况最优,可生产草鱼31037.04 Kg/ha,中华绒螯蟹359.94Kg/ha,同时每产出1 t草鱼可从环境中带走129.43 Kg的C、27.83 Kg的N及3.30 Kg的P,每产出1 t中华绒螯蟹可从环境中带走121.51 Kg的C、17.22 Kg的N及1.89 Kg的P,养殖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9.
摘除眼柄诱导中国对虾性腺成熟和提前产卵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近年来,随着对虾人工养殖事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许多国家开始了不同对虾种类的试验性和商业性养殖,但其种苗来源大多依赖天然虾苗或捕捞怀卵亲虾进行人工育苗。因此,养殖事业的发展常受到天然资源或捕捞怀卵亲虾数量的限制。为克服这种困难,保证育苗有足够数量的亲虾,因而蓄养亲虾性腺迅速成熟的研究,已日益受到国内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阶段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防伪技术准确性差和可靠性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匹配的蟹背壳特征识别算法。首先,分割出具有唯一性的中华绒螯蟹背壳图像,用SURF算法提取特征点,然后使用双向FLANN算法与数据库中保存的特征点匹配,以匹配点与最近欧式距离和次近欧式距离匹配点的位置关系作为误匹配检测的依据,采用正确匹配对的占比验证其相似度,以此实现河蟹单体的识别。研究表明,在近似的拍摄条件下,两幅属于同一只蟹的背壳图像相似度可达到0.7以上,而属于不同蟹的背壳图像的相似度则偏低。本研究方法可有效解决目前使用绑在螯足上的二维码或条形码等标识物作为中华绒螯蟹商品蟹溯源及其防伪技术准确性和可靠性差的问题,为商品蟹的单体识别与精准溯源提供一项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