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拉尔玛-邛莫层控金矿床中金-硒共生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秦岭寒武系中的拉尔玛、邛莫层控金矿床,产于由碳质硅岩和碳质板岩组成的硅岩建造中。前期研究表明,无论是围岩还是金矿石,均普遍含有较高的硒,达到工业综合利用的要求,在局部地段甚至可以圈出独立的硒矿体。在金矿石中,硒主要呈独立矿物和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硫化物中,且硒与金呈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尤为重要的是,在金矿石中常常见到自然金与一些硒矿物紧密连生在一起。该文抓住这一特殊现象,论述了金矿床中金与硒共生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西秦岭降扎地区寒武系中的层控金矿床,产于由碳质硅岩和碳质板岩组成的硅岩建造中,研究表明,无论是围岩还是金矿,匀普遍含有国高的硒,达到工业综合利用的要求,在局部地段甚至可以圈出独立的硒矿体,在金矿石中,矿主要呈独立矿物和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硫化物中,且硒与金呈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尤为重要的是,在金矿石中常常见到自然金与一些硒矿物紧密共生,说明Au,Se可能以Au-S-Se或Au-Se络合物形式进行迁移,由于沸腾的成矿流体与下渗的富氧冷水混合而发生氧化还原作用,导致了Au和Se的共同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作者在研究阿坝地块层控金矿床的成矿规律时,发现了一种新类型的含金矿石建造——Au-Se矿石建造。拉尔玛层控金矿床位于西秦岭南亚带白依沟背斜西段的倾没端。矿床赋存于寒武系太阳顶群地层中,受层位控制明显。太阳顶群由碳质硅岩和碳质板岩组成,厚度最大可近千米,其中碳质硅岩  相似文献   

4.
西秦岭寒武系硅岩建造中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西秦岭寒武系硅岩建筑中的金矿床,是我国境内发现的一种具有独特地质特征的层控金矿床。通过对寒武系统硅岩建筑以及金矿石中金的浸出率、微量元素有其特征元素比值、稀土配分型式以及硫、铅、碳、氧、氢、硅等同位素组成等方面的系统研究表明,在后期成矿过程中,金及其它伴生元素主要来自寒武系硅岩建造;成矿溶液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地下热液在五流过程中,促使硅岩建造中的成矿物质发生活化,迁移和再聚集,并最终导致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西秦岭南亚带的拉尔玛金成矿带,由拉尔玛、邛莫金矿床和牙相金矿点组成。矿床(点)赋存于寒武系太阳顶群碳质硅岩和碳质板岩组成的硅岩建造中,受地层、岩性、岩相和构造控制十分明显,对其所表现出来的层控性质为众所公认。通过对各金矿床(点)流体氢、氧同位素组成研究之后,作者得出成矿流体乃大气降水的结论。大气降水补给的地下热液在环流过程中,促使硅岩建造中的成矿物质发生活化、迁移和再聚集,并最终导致工业矿床的形成。水-岩体系氢、氧同位素交换演化曲线表明,矿质沉淀时,成矿流体曾发生过沸腾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作者在对川西北地区拉尔玛——邛莫层控型金铜铀建造矿床物质组分研究中,不仅首先发现了在含矿层位中,凡金矿化显著部位均不同程度地出现铂族元素的富集,而且还首先发现了在自然界,特别是在金矿床中很稀少的硒的独立矿物,如灰硒汞矿、灰晒铅矿、(含)硒辉锑矿,且(含)硒辉锑矿尚属首次发现的矿物。拉尔玛—邛莫金铜铀建造矿床见原稿位于西秦岭南亚带下寒武统地层中。含矿层位由硅岩、板岩组成,厚度可达近千米。现已探明的矿体80%以上产于硅岩中。赋矿的硅岩层的SiO_2平均含量为94.13%(n=15)。业已  相似文献   

7.
拉尔玛层控金矿床中硒富集体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89年以来,我们在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过程中,对拉尔玛层控金矿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新近又在该矿床中发现了硒的富集体,这在层控金矿床中是极为罕见的,世界上也实属罕见。 拉尔玛层控金矿床(包括俄都、邛莫、牙相三个矿段)位于西秦岭南亚带川甘交界地带,受层位、岩性、造控制明显。矿床赋存于寒武系太阳顶群地层中。太阳顶群由碳质硅岩和碳质板岩组成,厚度最大可达近千米,其中碳质硅岩占含矿岩系的60%以上。现已圈出近百个Au矿体,Au含量一般为1—26.23ug/g,最高可达63.0ug/g。Au矿体中,除Au以外,Cu、U、V、Sb、Ni、Mo、Zn、W、Tl、P、PGE等也局部富集,有些元素(如Cu、U、Sb、Mo等)甚至可圈出独立矿体。  相似文献   

8.
拉尔玛-邛莫金矿床产于西秦岭南亚带寒武系硅岩建造中,受地层、岩性、构造控制十分明显.但与其它层控金矿床相比较,该矿床不仅含矿主岩特殊,而且矿石矿物和元素组合十分复杂.矿床中除Au外,Cu、U、Mo、Sb、V、Zn等元素在局部地段亦可圈出独立矿体.同时,矿床中存在铂族元素(PGE)、铟的高异常以及硒的矿化富集体,从而构成了Au-Cu-U-Mo-Se-PGE建造矿床.研究表明,金矿床的形成,至少经历了喷流沉积和地下水热液活动改造两个成矿期.前者表现为硅岩建造中出现了众多成矿元素的高异常和黄铁矿等条带状、层纹状构造的形成,显示出矿质的初步聚集;后者则促使矿质富集层中的成矿物质组分发生活化、迁移和再聚集,并最终导致工业矿床的形成.矿床属与海底喷流作用有关的喷流型层控金矿床.  相似文献   

9.
甘肃玛曲县大水金矿是西秦岭地区规模最大、类型独特的金矿床之一,多年的矿床勘探和开发过程中,在400m以上从未发现过原生金矿体或金矿石,因而对该矿床的成因认识一直存在着争论。本文利用矿山在89线竖井开拓过程中发现的原生金矿石,通过岩矿鉴定、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发现矿区存在英安质凝灰岩,是金矿石寄主岩石之一。原生金矿石具块状、条带状和角砾状构造,凝灰岩矿石或角砾具海底喷流沉积特征。新发现的原生金矿石与花岗闪长斑岩、黑云石英闪长玢岩型金矿石具有不同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变化趋势和硫同位素值,指示原生金矿石可能经历了喷流和后期岩浆热液改造两个阶段的成矿,这些发现对认识大水金矿床成因和今后找矿方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拉尔玛—邛莫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尔玛-邛莫金矿床产于西秦岭南亚带寒武系硅岩建造中,受地层,岩性,构造控制十分明显,但与其它层控金矿相床比较,该矿床不仅含矿主岩特殊,而且矿石矿物和元素组合十分复杂,矿床中除Au外,Cu,U,Mo,Sb,V,Zn等元素在局部地段亦可圈出独立矿体。同时,矿床中存在铂族元素(PGE)铟的高异常以及硒的矿化富集体,从而构成了Au-Cu-U-Mo-Se-PGE建造矿床,研究表明,金矿床的形成,至少经历了喷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地热学研究之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墨香  邓孝 《地球科学》1995,20(4):367-372
简要回顾我国地热研究的历程,详细评述和归纳我国大地热流测试和其地抽、地球物理的函义,以及地热资料分布特点和其形成机制研究的进展,最后指出我国地热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申柯娅  王昶 《矿物学报》2000,20(4):356-362
90年代以来,我国宝石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宝石资源与宝石矿物、宝石鉴定、人工合成宝石和宝石优化处理技术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从宝石资源与宝石矿物研究、现代宝石学研究重点和未来宝石学研究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宝石学10年发展的概况。  相似文献   

14.
云南寻甸地区最近八千年气候环境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云南寻甸白石岩仙人洞1号石笋进行高精度TIM S-U系测年和氧碳稳定同位素分析,重建了寻甸地区中全新世8. 0ka 以来高分辨率古气候演化序列。石笋剖面的碳氧同位素记录揭示,云南寻甸地区自8. 0kaB. P.以来的气候演化可以分为三个气候期: (1) 8000~6000aB. P.为温暖湿润期,夏季风强盛,气温较高,降水丰沛,石笋的氧碳同位素偏负; ( 2) 6000~5200 a B. P.为季风气候衰退期,在这期间气温和降水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气候由温湿变为冷干,石笋氧碳同位素持续偏正; ( 3) 5200~2100aB. P.凉干气候期,这一时期气候基本稳定,东亚季风对气候影响较大,但气温和降水都低于第一个气候稳定期。   相似文献   

15.
系统介绍了近些年来国外在表生环境条件形成的石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水体组分、δD和δ18O同位素、气体成分及微生物等信息提取和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这些研究进展充分表明表生环境条件形成的石盐流体包裹体是目前利用蒸发盐定量获取古气候环境(温度、湿度)参数、揭示海洋和盐湖水体地质历史时期的长期演化以及丰富和深化成盐成矿理论的良好地质载体。分析了我国目前在这一研究领域同国外相比的差距、潜在优势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我国勘查地球物理的若干进展-1995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宗元 《物探与化探》1996,20(6):401-418
1995年是我国第八个五年计划最后一年。在过去五年中,我国油气地球物理工作稳步增长。三维地震、储层描述和横向预测地球物理技术有长足进展,三维地震叠前深度偏移处理等前沿技术已获应用,直接找油气地球物理技术受到进一步重视,非线性反演及粘弹性、双相、各向异性介质中波传播有关问题成为研究热点。非能源矿产地球物理工作始终处于低谷,但有关技术发展并未停顿。瞬变电磁等方法已基本形成我国自己软硬件配套系统,分布式多道同步电磁采集系统及综合电法工作站等已有可喜成果。对工程和环境地球物理工作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带动了有关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但需要系统性重点研究项目的导向和支持。  相似文献   

17.
杜甫在四川盆地内生活了8年多,留下了许多有关环境地质及生态环境的诗篇。根据杜诗的记述,对比了四川盆地的古今环境变化,指出维护地球上生物的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的地质环境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8.
煤中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面综合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煤中氟的含量、分布规律、赋存状态以及燃烧释放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我国煤中氟的研究总体上说滞后于煤中其它某些微量元素(如砷、硒、汞等)的研究。进一步深入研究煤中氟+K313的分布规律、赋存状态、来源及迁移转化规律,是今后煤中氟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湿地生态过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62,自引:2,他引:62  
湿地生态过程的研究是湿地研究的核心内容,是研究其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这些过程与湿地功能的关系。介绍湿地生态过程的概念,并对湿地生态过程的三个方面即有机物的生产过程(生物过程)、营养物质循环(化学过程)和能量流动及其水文过程(物理过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述评,并对生物过程、化学过程和物理过程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剖析,同时对生态过程的研究前景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我国勘查地球物理的若干进展─1994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云升 《物探与化探》1995,19(6):401-414
1994年,我国固体矿产地球物理工作仍不景气,水文、工程、环境地球物理市场平稳,油气地球物理工作持续增长.陆上三维地震年工作量首次超过一万平方公里.高山、大沙漠地区三维地震采集创造成功经验,地震数据全三维处理、解释技术和软件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取得显着进展.航空地球物理工作量略有回升.总体上1994年我国各类勘查地球物理方法在“硬件”(仪器设备)方面的新进展相对较少,而在“软件”(方法技术特别是数据处理、解释技术)的研究、应用方面则取得较多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