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邓红权  何大仁 《台湾海峡》1997,16(2):209-211,T001
本文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赤鼻棱Ti松果体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赤鼻棱Ti有松果体窗,并有发达的松果体,感光细胞聚集成因,顶突伸入终囊腔中,终囊类型为折褶型。背囊由单层细胞构成,细胞大而圆,松果体司感光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4.
5.
鳀鱼水解蛋白脱苦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6.
长江口海区Ti鱼和氏小公鱼鱼卵和仔,稚鱼分布的生态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吴光宗 《海洋与湖沼》1989,20(3):217-229
  相似文献   

7.
鳀鱼,胶东渔民称之为“离水烂”,因其只有寸把大小,离开海水在短时间内便腐烂,即便及时加工也只能每市斤卖几分钱,因此渔民往往在起网时就将其弃之。 秋汛时节,当山东省长岛县海洋与水产局副局长王庆才告诉我们,鳀鱼等低质鱼类已成为海岛渔村又一增收门路时,我们产生了极大兴趣:“离水烂”是怎样变成“金疙瘩”的?  相似文献   

8.
多菌种酿造鱼保健酱油的理化指标及氨基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海洋中的鱼、贝、虾类等所含蛋白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是陆地动植物所不能比拟的[1].然而由于加工和保鲜技术跟不上,导致大量水产品腐败变质,造成资源极大的浪费.世界渔业协会有关统计资料分析表明,近年来尽管全世界的水产品总产量已起过10 8t,但每年因变质而被丢弃的水产品至少占12%以上,另有36%的低值鱼被用作动物饲料,真正供给人类食用的仅为总产量的一半.作为水产品产量连续8年居世界第一的我国,据报道水产品加工仅占水产总量的30.7%[2,3],真正用于食用的水产品尚不足一半.  相似文献   

9.
Ti鱼油脂肪酸组成及其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测定了Ti鱼鱼油的脂肪酸组成、含量及分布范围。脂肪酸组成从14碳到22碳。其中具有生理功能活性物质的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占总量的21%左右。比较了东海14种鱼的鱼油中EPA、DHA含量的高低,得出Ti鱼鱼油中的EPA、DHA含量降低于鲣鱼外,均高于乌贼、小黄鱼、白姑鱼、银鲳鱼、鳓鱼和黄姑鱼等名贵海鱼。  相似文献   

10.
林景祺 《海洋科学》1991,15(2):22-27
Ⅰ.3.东海渔业生物群落生态特征 现以北纬24°30′~32°00′,水深200m以內陆架海域为一生境单位。在这海域內,依据环境条件,聚集栖息5个类群,类群间相互作用而形成东海渔业生物群落。 Ⅰ.3.1. 贝类类群 东海西区的浙江、福建两省贝类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其中产量较多的有螠蛏、牡蛎、泥蚶,菲律宾蛤仔等。  相似文献   

11.
狭鳕等三种鳕鱼生态和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景祺 《海洋科学》1994,18(2):25-29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日本水产厅等推算,世界的鱼贝类(除去深海鱼类和南极磷虾以外)最大的持续生产量将达1.5~1.8×10[8]t。如果我国以最大努力能从世界鱼、贝类最大持续生产量中取得或接近取得按人口分配应得的份额,那当然是解决食物和营养问题办法中的较好的一个。这个最大努力包括对已经开发利用的重要种类和蕴存量大且有开发利用前途的种类,有选择地加以深入认识,然后按其数量分布和变动规律制定正确途径进行合理捕捞生产。现在先从狭鳕、大西洋鳕和黑斑鳕开始。1狭鳕( Theragra chalcogramma)1.…  相似文献   

12.
大弹涂鱼资源增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弹涂鱼(Boleophtalmus pectinirostris)是一种小型经济鱼类,属于暖水广温广盐性的两栖鱼类,喜钻洞穴居于淤泥底质的中低糊区或咸淡水的河口滩涂以及红树林区,幼鱼和成鱼均以底栖硅藻为主食,其肉味鲜美细嫩,  相似文献   

13.
增养殖生物种质资源的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可玲 《海洋科学》1998,22(4):30-34
20世纪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和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加剧 ,对生物资源无止境的索取、掠夺式的开发利用 ,导致全球性的资源衰竭和环境恶化 ,生物多样性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全世界每天灭绝的动植物种数高达 160种 !这一趋势如果得不到控制 ,今后 2 5a将有 15× 10 5种生物告别人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1991年世界环境报告”中预测 1990~ 2 0 0 0年间 ,世界生物种类的 5%~ 15%将消灭 ,每年可能失去 150 0 0~ 50 0 0 0个物种。据最近报道 ,世界物种估计有 1× 10 7~ 8× 10 7种 (以前估计为 50× 10 5~ 30× 10 6种 ) ,已经定名的仅 14× 10 5…  相似文献   

14.
15.
慕康庆 《海洋科学》2003,27(9):30-31
~~东黄海区鳀鱼资源变动及渔业管理@慕康庆$荣成市水产科学技术研究所!荣成264309  相似文献   

16.
黄海太平洋褶柔鱼资源现状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正之 《海洋科学》1996,20(6):34-38
太平洋褶柔鱼是我国近年在黄海开发的重要渔业资源。首先概括了本种柔鱼的基本属性,阐述了资源开发现状,块状分布,种群,渔获量和资源量,对块状分布的形成作了理论分析;最后探讨了黄海柔鱼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7.
飞柔鱼广泛分布于南海北部大陆斜坡海域 ,在水深 40 0— 599m海域栖息密度较高。用深海拖虾网捕捞 ,5— 6月份密度指数较高 ,白昼的密度指数高于夜晚。估算调查区内的资源量超过 550t。产卵期为 6— 1 0月。营养成分测定表明 ,它是值得开发利用的种类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张网渔获物、海蜒网渔获物调查资料,分析了日本鳀鱼的生活习性、群体组成、分布以及数量变化,以期为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张网渔获物调查于1981~1986年进行,调查范围为27°20′~30°50′N的整个浙江沿海,内设采样点35  相似文献   

19.
成茹 《海洋世界》2002,(1):42-42
△将鲜鱼用醋擦一下,鱼鳞就会容易除去。带鱼去鳞,可先放入80℃的热水中浸一浸,然后用冷水一冲,再用刷子去刷。△切鱼时,若把手放入盐水中浸泡一下,手就不会打滑了。△有土腥味的河鱼,在剖肚洗净后,置于冷水中,加少量胡椒粉漂洗。可将土腥味除去。  相似文献   

20.
基于Schaefer模型的东南太平洋茎柔鱼资源评估和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南太平洋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是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经济头足类之一,也是我国鱿钓渔船的重要捕捞对象。本文根据2003—2012年中国大陆的渔业数据和FAO统计的东南太平洋茎柔鱼产量数据,利用Schaefer模型,基于贝叶斯统计方法,分基准方案和敏感性分析方案对东南太平洋茎柔鱼资源进行评估,并对其管理策略做了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年渔获量和CPUE数据为贝叶斯资源评估模型提供了足够多的信息。2003—2012年捕捞死亡率低于目标参考点F0.1,渔获量小于最大可持续产量,资源量大于目标参考点Bmsy,资源状况良好,未遭受过度捕捞。在基准方案下,最大可持续产量为142.9万吨,维持最大可持续产量的资源量为214.7万吨,此时的捕捞死亡率为0.682;在敏感性分析方案下,最大的可持续产量为152.5万吨,维持最大可持续产量的资源量为229.6万吨,此时的捕捞死亡率为0.691。决策分析和风险分析表明,当捕获率设定为0.3以下时,资源能够得到较好的养护,资源崩溃的可能性很低。将捕获率设定在0.3左右是最适的管理策略,此时的持续产量为99万吨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