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确认:海底1年以15厘米以上速度隆起的东太平洋南部海膨是地球上最大的热量和物质释放点。这是该中心使用“深海6500”号探测船,在大西洋中部和东太平洋海域进行国际共同潜航调查的结果。 结果查明,东太平洋南部海膨与东太平洋北部海膨相比,铁的放出量多10倍以上,二氧化碳和甲烷等的放出量也多。研究人员断定,那里是地球上热和物质的最大放出点,特别是物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南海沉积物中发现的地球外源物质——宇宙尘,按能谱分析资料,可归纳为两类。第一类以硅为主,其它有铝、磷、硫、氯、钾、钙、钛、铁、镍、锌等元素;第二类以铁为主,其它有铝、硅、磷、氯、钾、钙、钛、锰等元素。而以第一类即硅酸盐玻璃质占绝对优势,第二类铁质的极少。 硅酸盐玻璃质宇宙尘,具玻璃光泽,透明、半透明或微透明,贝壳状断口,性脆,  相似文献   

3.
赵全基 《海洋学报》1984,6(5):647-656
本文据我们在赤道太平洋西部海底取得的表层和柱状样品对沉积物进行了研究,发现该区深海沉积作用比较复杂。确定了该区的溶跃层和碳酸钙补偿深度,发现了自生成分;找到了陆源物质的信息及宇宙尘。据岩性、生物特征及δ1/8O等确定了沉积过程中气候变化状况及沉积时代,并结合14C等估算了这里的沉积速率。  相似文献   

4.
说到宇宙尘,这些小小的天外来客,能给人类带来许多重要的宇宙信息,诸如太阳系早期的状况,地球的形成演化,生命的起源诞生,以及其他星球的信息等,堪称“太空时间囊”和“宇宙档案库”。正因如此,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争相研究。遗憾的是,人类对宇宙尘的研究虽已进行了两个多世纪,但载入史册的重大研究成果均由外国科学家摘得。直到本世纪60年代,我国才有首篇宇宙尘研究论文问世。到70年代末,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彭汉昌研究员与他的合作者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海洋科技的发展,深海 这一地球上最广阔的地理区域,逐渐被我们所认识,并以巨大的资源蕴藏量使其成为人类最后的资源宝库和地球上未被开发利用的战略性资源基地。根据目前深海勘探所知,具有战  相似文献   

6.
于1983年5-7月,利用向阳红16号考察船在太平洋7—11°N,167-178°W海域进行锰结核调查,从深海沉积物中分离出大量字苗尘(或称宇宙球粒)。此后对宇宙尘进行了全面研究,取得一定进展。最近,又利用激光拉曼分子探针测定了铁质宇宙尘中的分子组成。结果表明,铁质字宙尘中除了含有Fe-Fe,Fe3+O,Fe-Ni,Al-O,Fe-Obr-Si和Si-Onb分子外,还含有较丰富的C-H-O和C-H-S-O有机分子,无定形碳C=C和C=C,CH2,CH3和挥发分子CO2,H2O,OH-,H2S,SO2等。这些成份与刍星尘埃的分子成分相一致。这一结果对于深入研究行星际尘埃微粒的起源以及探索生命物质的起源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深海是指深度在1,000m以下的大洋,从打破深海中没有生命的定论开始,在具有低温、高压、永久黑暗、营养贫乏等特征的深海环境中含有的大量细菌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重点对象之一。太平洋作为地球上最大的大洋,人们对其深海细菌的研究从起初的菌种多样性逐步延伸到功能多样性,包括在生态环境中参与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以及代谢产物的功能应用性研究。深海中丰富的菌种资源不仅被应用到生态环境的防治与保护,同时也是酶制剂和药物来源的巨大宝库。太平洋地区的马里亚纳海沟作为地球的最深处,对此区域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菌种多样性,更能开发新的菌种应用资源。本文就以上几个方面进行综述,深度整合目前太平洋深海细菌多样性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8.
我国首次在中太平洋发现的微玻璃陨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79年,我国“向阳红09”号海洋调查船在参加全球大气考察中,从中太平洋西部(南纬10°-北纬5°,东经160°-173°)采得许多表层及柱状沉积物样品,后来,我们在对这些样品进行矿物学研究时,首次从中发现了深海宇宙尘,并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水深超过 2 0 0 0 m的深海约占海洋总面积的 90 .3 % ,是全球海洋的主体部分 ,也是地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海研究不仅引发了 2 0世纪的地球科学革命 ,而且在 2 1世纪的地球系统科学、生命起源及基因研究、资源开发等领域仍将会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以深海为对象的多学科综合研究 ,不仅是当前的一个重要国际学术前沿 ,而且也是获取新的战略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需求。为了推动中国的深海研究 ,使国内有更多的研究人员参与深海领域的国际学术竞争 ,在新世纪的全球深海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中国大洋钻探学术委员会与同济大学…  相似文献   

10.
两个多世纪前,国外科学家已开始研究宇宙尘,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我国从事这项研究始于本世纪60年代。著名沉积学家叶连俊教授1964年从震旦纪石英砂中首次发现宇宙尘,他经过矿物分析和显微镜观察,将研究成果写成论文,成为我国首次有关宇宙尘的报道。15年后的1979年,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学者彭汉昌、赵奎环、陈穗田等,在参加国际首次全球大气试验期间,于太平洋近5000米水深处表层及柱状沉积样品中,发  相似文献   

11.
日宣布1996年度深海调查计划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不久前宣布了1996年度“深海2000”和“深海6500”两艘深海调查船关于调查地球板块边缘地区的潜航调查计划。据日本报纸报道,“深海2000”调查船在这一年间将实施75次研究性潜航。具体来说,关于地...  相似文献   

12.
深海潜标ADCP 的实时数据传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深海潜标观测是深海观测获取长周期海洋科学数据的重要调查手段,由于深海海域环境非常复杂,潜标易丢失或终止正常工作,造成重大损失.本研究基于铱星卫星数据通信模块,开发与深水潜标上安装的RDt 75k ADCP相匹配的数据解析压缩软硬件,建立一套远程实时获取潜标ADCP数据的传输系统,实现对深海潜标ADCP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13.
深海被认为是地球上尚未被认识和开发的“最后疆域”,深海环境不仅可满足人类对未来资源的部分需求,还孕育出了独特的生态系统和特殊的生命过程。地球上绝大部分生态系统是利用光合作用来维持生命循环,而深海中存在着以化能合成为基础的生态系统。本文重点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深海化能生态系统中大型生物多样性及其起源演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印太交汇区深海极端环境的生物多样性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深海沉积与地球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50年代以来深海沉积学的一系列突破性发展,打破了沉积学的长期静寂,也推动了地球系统演变中一系列相关学科。从几个方面回顾了国际深海沉积学的发展历程:从浊流到等深流,从深海风暴到沉积牵引体,从沉积捕集器到海底边界层的定点观测,从沉积过程的时间序列到海底联网观测系统,以至连接现代沉积过程和层序地层学的"从源到汇",和深海沉积过程在碳循环中作用的研究。由于这种种发展,深海沉积学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的一个关键环节。回顾半个多世纪来的深海沉积学,其重大进展都是和海洋的现场观测紧密相连,都得益于与相关学科的结合,也都有大型国际计划作为依托,可惜这些计划几乎全在欧美海区。我国当前出现了发展深海沉积学的良机,建议除了增加投入和设备外,要尽快启动深海大型科研计划的实施,并对我国深海沉积学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三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深沉的海底世界,广袤无垠,它不仅有奔腾的激流,宏伟的火山,灼热的喷泉,神奇的生命,而且还蕴藏着许多星际信息。比如某星球从宇宙中消失了,海洋便将这次事件记在那神秘的“记事本”上,月球上某一次火山喷发,从海底就能找到此迹象的凭据——海底拥有许多星际的不速之客,只是人们很难听懂那波涛的诉说罢了。这星际的不速之客便是星屑(或叫宇宙尘)。对它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9世纪。1872年至1876年,英国著名的海洋考察船“挑战者”号在进行海洋科学考察中,除了发现世界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外,最大的收获便是从深海采到了珍奇的小颗粒宇宙尘。历史跨过了19世纪的横杆,在1950年间,美国也采到了海底星屑。紧接着,1967年前后,日本也成了占有海底星屑的国家之一。这些  相似文献   

16.
国际性“深海钻探计划”是在 1 968— 1 983年利用美国的“格洛玛·挑战者”号完成的 ,共计 96个航次 ,打了 50 0多个钻孔。 1 985年起用了调查船“乔德治·决心者”号 ,并实施“大洋钻探计划”,至今已完成 90多个航次 ,包括“深海钻探计划”前后共打了 1 2 0 0多个钻孔。在 2 0 0 1— 2 0 0 2年计划研究以下内容 :地球气候的变化 ;海平面升降的原因和后果 ;沉积物、气液以及细菌活动的过程 ;地球深处的生物界 ;进入地球深处及来自地球深部的热流和物质流 ;岩石圈中的形变及其与地震的联系。这些考察将在太平洋中部和西部进行。其中第 1 97…  相似文献   

17.
最近140 ka以来黄土元素地球化学演化及其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通过对黄土高原南缘白鹿塬黄土剖面8种主要元素含量的测定,研究了该地区元素地球化学的演化及其指示的古气候意义.最近140 ka以来的氧化物演化序列中,Al2O3、 K2O、 MnO和TiO2的变化趋势与磁化率相同,在黄土中高,在古土壤中低,表明黄土中风尘物质的风化程度明显弱于古土壤,这与野外观察的黄土地层变化相一致.Na/Al和Fe/Al分别作为指示粉尘沉积物的风化成熟程度和粉尘来源物质变化的地球化学指标,它们的演化与深海SPECMAP和GRIP冰心中氧同位素曲线对比良好,表明中国北方干旱与半干旱区的古气候变化主要受控于地球轨道的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具有一致性.另外,剖面中Fe/Al比值的地球化学演化对气候变化的反映很敏感,表现出高频震荡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目前深海采矿潜在的生态环境影响引起来了广泛关注,文章针对工业化深海金属矿产资源开采潜在的环境影响监测评估需要,系统地总结了深海铁锰多金属结核、铁锰富钴结壳以多金属硫化物等主要深海资源的基本产状,分析了“物质迁移-羽流产生-声光电磁噪声-耗氧-有毒物质释放”等主流采矿工艺潜在的环境影响因素,基于深海采矿生态环境影响评估调查研究的技术需求,从实施深海采矿环境监测实验工程、建立深海重大装备系统、发展原位监测传感器等方面提出了深海采矿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建设构架,以期为我国深海采矿生态环境监测保护技术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南海西沙西南海域表层沉积物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西沙西南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矿物成分,地球化学,微体古生物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沉积物可分为7种类型,沉积环境主要是陆坡,部分为深海平原,海洋生物,海洋化学以及火山物质的沉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陆源物质的影响较小,它们主要来源于北部大陆和南部岛礁等物源区。  相似文献   

20.
深海火山 1977年,美国地质学家和生物学家在太平洋加拉帕戈斯岛以东进行了一次探险活动,他们在2500米的海底发现了一个深海火山口,这是科学家们发现的第一座深海火山,在此之前,人们对此还一无所知。在地壳下面几十千米深处是呈液态状的岩浆,岩浆的流动致使地球构造板块破裂并造成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