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三维斜压台风模式I.数值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多重移动套网格斜压台风模式已被应用于海洋环境数值预报。模式采用坐标系的原始方程组作为控制方程。现在用于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模式垂直方向为非等距4层,水平方向为ArakawaB型格式,所采用的差分格式满足动量和能量守恒原理。模式控制方程组分离成平流过程和适应过程二组方程,并根据大气运动不同过程的特性,分别采用不同的时间步长和不同的积分方法。预报和后报结果显示该数值方法不仅可以缩短机时,而且可以得到稳定的预报结果。  相似文献   

2.
三维斜压台风模式Ⅰ.数值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种多重移动套网格斜压台风模式已被应用于海洋环境数值预报.模式采用σ坐标系的原始方程组作为控制方程.现在用于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模式垂直方向为非等距4层,水平方向为Arakawa B型格式,所采用的差分格式满足动量和能量守恒原理.模式控制方程组分离成平流过程和适应过程二组方程,并根据大气运动不同过程的特性,分别采用不同的时间步长和不同的积分方法.预报和后报结果显示该数值方法不仅可以缩短机时,而且可以得到稳定的预报结果.  相似文献   

3.
关于海洋中的正压流和斜压流的概念,目前存在着3种不同的提法。本文首先分别简述它们在定义上的差别,然后对3种定义在理解海流性质问题上的长、短处加以评述。一些理论物理海洋学家依据地转关系式,把与海面倾斜相连系的流视为正压流部分,而与密度不均匀性有关的视为斜压流部分。笔者认为这种定义在物理概念上是清楚,在实际应用中是方便,因此在讨论海流性质时最好采用这种观点。  相似文献   

4.
在海底地形陡变、垂向密度分层明显的水域,三维σ坐标模式中会出现一种"伪"水平斜压梯度力,并会引起"伪"密度流,以至于影响模拟的精度。垂向上引入双σ坐标变换,建立河口海岸水域三维斜压水流数值模型。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在海底地形陡变水域,双σ坐标模式可以减小水平斜压梯度力处理引起的误差。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北部湾的环流分布特征,使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北部湾冬,夏季三维流场流态分布。结果表明:北部湾冬季的正压,斜压流场均由一气旋性环流控制;夏季的正压流场由一反气旋性环流控制;斜压流场未形成明显的闭合环流;北部湾夏季海水斜压性对环流的贡献比冬季的大。  相似文献   

6.
万猛  姚炎明  陈琴  李丹 《海洋通报》2015,34(3):295-302
基于Delft3D-Flow模块建立了象山港海域的三维斜压潮流数值模型,结合实测水文资料,研究了象山港的潮(余)流特征,对欧拉余流场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定量的比较和分析,并与潮流测站计算分析得到的欧拉余流分布对比,很好的模拟了象山港的余流特征。结果表明:由湾外至湾顶,余流呈减小的趋势,湾外余流最大为33 cm/s,湾顶最小,余流平均仅5 cm/s。垂向上,表层余流大于底层余流,表层余流指向湾外,而底层余流则指向湾内。对比斜压、正压两种模式下的欧拉余流分布,可以看出湾顶附近主要受径流控制,两种模式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口门至西沪港区域受径流和潮流的共同影响,斜压模式更准确地模拟出了水体层化和垂向余环流结构。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5年至2009年、2011年和2013年各年九月份南海开放航次获取的东北部120°E断面的水文观测资料,运用了地转流诊断和模态分解两种方法,研究了该断面流场结构和体积输运的年际变化特征。2005年、2006年、2007年和2013年流场呈显著斜压特征,断面上、下层流速方向相反;而2008、2009年和2011流场垂向变化不明显,呈现准正压结构。断面体积输运沿深度分布呈现三种方式:一致向西(2005年、2007年和2011年),上西下东(2008年和2013年)和上东下西(2006年和2009年)。断面净体积输运亦有显著年际变化,在2005年出现西向最大-11.2Sv,在2013年出现东向最大9.1Sv,而在2009年仅为西向-1.2Sv。模态分解表明,准正压结构的年份,流场主要被正压模态控制,但第一斜压亦不可忽略;而斜压结构的年份,流场由正压模和第一斜压模态共同主导。  相似文献   

8.
关于海洋中的正压流和斜坛流的概念,目前存在着3种不同的提法.本文首先分别简述它们在定义上的差别,然后对3种定义在理解海流性质问题上的长、短处加以评述。一些理论物理海洋学家依据地转关系式,把与海面倾斜相连系的流视为正压流部分,而与密度不均匀性有关的视为斜压流部分。笔者认为这种定义在物理概念上是清楚,在实际应用中是方便,因此在讨论海流性质时最好采用这种观点。  相似文献   

9.
依据自由海面海洋动力学原始方程建立了一种三维有限差分数值模式,可用于潮波、风暴潮和海流的数值模拟和预报。运动方程和连续方程的数值格式采用内、外模态分离的技术。外模态采用交替方向隐格式,用于计算海面高度和垂直平均流速,时间步长不受Courant-Friderichs-Lewy条件限制;内模态采用半隐格式,用于计算海流的垂直2颁布,其时间步长可大于外模态时间步长。模式的计算程度比一般显式模式可快10倍  相似文献   

10.
盐场高度分层下的三维斜压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包芸  任杰 《海洋通报》2001,20(6):17-24
采用基于Backhaus的三维斜压模式计算珠江口水动力特性。改进了原模式的盐度差分格式和方程,采用二阶精度差分格式并引入了物理扩散项。改进后盐度差分方程较好地反映珠江口盐度成层现象。本文给出了两个点的水位数值模拟与实测值的对比,给出了包含8个口门珠江口的计算潮流场及盐场,讨论了盐度高度成层条件下珠江河口水动力特性。  相似文献   

11.
对虾清洁养殖模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虾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的主导产业,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对虾养殖面积达16×104hm2,最高年产量超过22×104t,约占全球对虾养殖总产量的30%.但是,1993年以来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暴发性对虾流行病给我国的对虾养殖业造成了严重影响,由此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据估计已达上百亿元.如何尽快摆脱疾病的困扰,使我国的养虾业走上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路子,已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不同模态海洋内波特征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谐波分析理论提出了海洋中内波在不同模态下的特征参量的诊断方法,给出了两种背景场的求取方法:函数逼近法和平均法,并对一个实测内波资料进行了诊断分析,得到了不同模态下内波温度振幅和周期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
苗其芬  肖晖 《台湾海峡》1999,18(2):221-226
本文从单站气压,气温和湿度时间变化曲线图上分析归纳得到的6个月韵律模式,在入侵厦门同安区的热带气液长期预报服务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韵律模式预报简便,预报准确度高出气候概率4倍以上。  相似文献   

14.
在快速滤波分解信号为最宽带通本征模态函数方法(简称FFDSI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主控模态函数的概念。将其应用于Chichijima水文站水位信号,从中分解出3个96.93%-主控模态函数,分别代表着不同于调和分潮,且与天体运行规律更加吻合的3种模态潮型。由此可见,主控模态函数在信号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长江河口下段分汊口的组构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贺松林 《海洋学报》2000,22(1):84-92
长江口自徐六泾以下呈三级分汉、四汉入海格局,比较稳定的径流过程和输沙过程、比较丰富的流域泥沙补给、中等强度的潮汐环境是长江口分汉水道形成、发育的主要水沙条件。分汉口态势变化对下游分汉水道的演变起着关键的作用。追溯了长江口南、北支、南、北港及南、北槽三个分汉口的变化过程,提挈出这三个分汊口在形态结构上的共同特征,概化出分汊口的“板块一沟槽”组构模式,阐述了诸“板块”的组合和分离、“沟槽”的生成和消失对分汊口态势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含水上升规律研究是油田动态分析的重要内容,应用Logistic生长曲线统一表征油田含水上升规律,并建立了涠洲油田群不同主力产层的油田含水上升模式。研究表明以涠洲组为主力产层的油田在生产过程中具有凸型的含水率上升规律,以角尾组为主力产层的油田在生产过程中具有s型的含水率上升规律,而以流沙港组为主力产层的油田在生产过程中则具有凹型的含水率上升规律。应用涠洲油田不同主力产层典型的含水率上升方程,结合区域产量规划研究,预测了涠洲油田群的产水量情况,为油田群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规划提供了基础。研究方法对油田开发管理及区域规划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江苏近海紫菜养殖区的空间扩张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精准实施海域使用现状的动态监测与有效管理,开展了江苏近海紫菜养殖区空间扩张模式研究。选取1990年、2000年、2013年和2018年四个时相的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提取江苏近海紫菜养殖区的空间分布信息,分别计算1990年、2000年、2013年和2018年江苏近海紫菜区养殖面积并分析其变化趋势,揭示江苏近海紫菜养殖区空间分布特征,并剖析江苏近海紫菜养殖区的空间扩张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 1990年、2000年、2013年和2018年,江苏近海紫菜养殖区分布面积分别为804.69 hm~2、6 097.95 hm~2、29 453.29 hm~2、42 316.98 hm~2,呈现逐年增加的变化趋势。(2)江苏近海紫菜养殖区主要分布在连云港海域以及盐城-南通交界海域。(3)基于2018年紫菜养殖区空间分布格局,在江苏近海的部分港口航运区和特殊利用区存在紫菜养殖的不合理用海行为。(4)连云港海域紫菜养殖扩张模式以密度增大的填充型为主,盐城-南通交界海域以密度增大的外延型为主。该研究可为相关海洋管理部门提供江苏近海紫菜养殖区空间分布和扩张模式的基础数据,也可为控制江苏近海紫菜养殖规模,优化海洋产业布局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海洋模态在海洋水声学中的潜在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同音分五律、光分七色一样,海洋中错综复杂的流速、声速剖面也可以分解成为数不多的经验正交海洋模态(empiricalorthogonaloceanmode)[1~5].以此为基础,20世纪80年代初在着名物理海洋学家Munk和Wunsch的倡导下,美国在大西洋实施了海洋声层析(oceanacoustictomography)实验.声层析技术最主要的潜力在于其观测的积分性质.每秒一次的声层析观测实质上是通过高速传播的声波对长距离内的物理量取积分,因此它能够在较大的时空尺度下求得活跃的中尺度涡旋场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19.
经验模态法在中国沿岸海平面变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现代海平面变化的系统研究,开始于80年代前后,主要集中于海平面年变率和预测。早期所采用的方法有直线回归法、周期法外推预测等,之后有本征分析方法、随机动态预测模型及灰色系统方法等,以上方法各有利弊,但都因为不能较精确得到海平面变化中的各种周期变化而使得预测精度较差,尤其是对于海平面变化中较长周期的分辨方面。  相似文献   

20.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形成区声传播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旭  程琛  刘艳 《海洋学报》2014,36(9):94-102
利用Argo剖面数据和水声学数值模型,分析了西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STMW)形成区因季节性环境差异所引起的水声传播变化特征。声场计算结果表明,STMW形成区域的声传播为近表层波导与会聚区的复合形式,其中会聚区终年存在,表面波导在秋、冬两季混合层加深的环境条件下出现,次表层波导在夏季STMW潜沉的环境条件下出现。上层海洋中两类不同形式的波导使表层和次表层的声能分布呈反相变化,波导内与波导外的声能差异可达10~15dB(声波频率为1 000Hz)。STMW的季节性变化还会引起会聚区的位置差异,具体情况与声源深度有关。声源在20m时,夏季会聚区距离最远,秋季、春季次之,冬季最近,夏季和冬季相差6.6km;声源在150m时,夏季会聚区距离缩短了3.1km,其他季节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