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关于我国发展载人深潜器的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时国  罗永康 《海洋科学》2001,25(11):23-24
近10a来 ,载人深潜器在海洋研究中十分活跃 ,可应用于地质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调查研究 ,因此作者建议我国应当研制自己的载人深潜器。1载人深潜器的科学意义自从1965年美国载人深潜器ALVIN第一次潜航以来 ,载人深潜器广泛用于以下3个方面 :首先用于海洋矿产资源调查 ,包括海底石油、天然气水合物、多金属结核、中-高温热液矿床等 ,尤其是近年来ALVIN ,SHINKAI6500,NAUTILE等深潜器对大洋中脊热液成矿作用的调查 ,日本南海海槽的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潜力及地质环境的调查研究 ,更加激…  相似文献   

2.
杨新平  徐鹏飞  胡震 《海洋工程》2012,30(1):137-144
以载人深潜器的各种水动力参数和实际尺寸为基础,根据几何空间坐标方程建立了其运动学模型,采用MultiGen公司的Creator建模工具和Vega视景环境完成了在深海虚拟环境下的系统仿真。该系统可以实现深海机器人的可视化,更加直观、生动和实时的反映其位姿状态和水面、水下巡航过程。该系统实际应用在中国科学技术馆深海机器人展馆项目上,一方面展示载人深潜器的水下工作过程,同时也使得观众有机会亲身体验潜水器的操纵与驾驶。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逼真地演示了载人深潜器水面备航、无动力下潜以及近海底巡航等仿真过程,能够满足系统仿真的实时性要求。该系统还可以应用到深海环境模拟研究、水下机器人运动仿真、控制系统调试以及操纵驾驶训练等中。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深海,不同类型的深海运载装备得以成功开发,并应用于深海科学、资源勘探开发、工程保障及战略安全等不同领域。深海运载装备可以分为载人潜水器(HOV)、遥控深潜器(ROV)、自治式深潜器(AUV)及混合型深潜器,其中以载人潜水器为代表的高技术装备群成为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保障力量。文章对美国"阿尔文"号、俄罗斯"和平I"号和"和平II"号、日本"深海6500"号、法国"鹦鹉螺"号、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运行管理机制进行了阐述,综合比较其优缺点,提出了建立职业化运行保障队伍、优化作业流程,创新组织结构、探索多型潜水器海上作业模式等运行管理机制构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深潜器技术是海洋高新技术。利用深潜器可以在海洋深处直接进行海洋生物、物理、化学和地质等科学考察活动,并可勘探深海地形地貌,采集海底样品,支持海洋开发利用。近年来的新发展是:无人遥控潜器逐渐代替有人潜器,无人无缆潜器向大深度发展,并出现了智能型潜器和仿生学潜器。 1 大深度无人潜器 日本继“深海6500”载人潜器下水之后,又  相似文献   

5.
莫杰 《海洋信息》2001,(4):17-18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日本、法国、美国、俄罗斯等国的载人深潜器和无人深海探测器技术发展很快,技术功能不断更新,先后研制建造了一批先进的探测装置和各种类型的深海运载器,  相似文献   

6.
正4月25日,"海洋知识进内陆——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海洋知识竞赛启动仪式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04团中学举办。国家海洋局办公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了当天的启动仪式。王斌副主任代表国家海洋局办公室向104团中学校长赠送了珍贵的锰结核标本和"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模型。  相似文献   

7.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载人深潜器潜航员职业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层次分析法理论为基础,对载人深潜器潜航员职业特征进行分层次建模,采用3个层次63个要素对潜航员职业特征进行描述,结合与潜航员相关的一线专家队伍调研数据,采用定性判断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手段得到各要素之间的重要性量化权重,客观地反映潜航员职业所需的能力、知识、技能等各个层次、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为我国潜航员的科学选拔、科学培养、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浊度计在现代海底热液活动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深入认识海底热液活动的规律,还是了解海底热液硫化物资源的分布情况,首先需要做的是发现海底热液活动及其产物.因此,用于发现和调查海底热液活动及其产物的技术手段非常重要.目前,进行海底热液活动调查的技术手段有电视抓斗、ROV、AUV和载人深潜器等.但由于使用这类技术设备需要相对高的投入和较复杂的附加装置,而且从电视抓斗、ROV、AUV和载人深潜器本身来讲,它们也有一定的技术限制,调查活动范围有限,不能胜任大面积海底热液活动异常调查工作.因此,载有各种物理、化学传感器和分析仪器的拖曳式走航连续观测系统仍是海底热液活动调查技术方面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例如,美国、英国等先后投资研制了多种拖曳式设备,可进行海底地貌成像、电磁场、CTD、以及化学和物理多参数的测量,为发现和确定海底热液喷口位置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看海     
《海洋世界》2014,(3):7
<正>1.《探海蛟龙》作者:陈新著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日期:2013-10-1简介:2012年6月27日,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海洋深潜器实现了7062米深潜,为中国海底深潜创造了新纪录,并使中国海洋载人深潜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本书以国宝级潜航员唐嘉陵的成长历程为经,以海洋深潜实验为纬,与"蛟龙"号相关的第一部纪实文学作品,是一部现代科技与情感励志高度融合的海洋文学力作。  相似文献   

10.
初始缺陷对深海载人潜水器耐压球壳塑性稳定性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载人深潜器耐压球壳是中厚度壳结构,当结构发生失稳时,球壳结构的局部部位因为材料达到屈服极限而发生了塑性变形.将有限元分析与经典理论相结合,研究弹性屈曲模态缺陷、局部缺陷以及球壳整体圆度和厚度偏差对中厚度球壳结构的塑性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中厚度球壳结构对初始缺陷并不很敏感,对球壳结构当局部缺陷范围刚好达到临界弧长时结构的承载力最弱.通过缺陷结构和完善结构的极限承载力比较,提供了初始缺陷影响曲线.  相似文献   

11.
朱继懋 《海洋学报》1981,3(2):307-329
从1948年法国设计FNRS-2号第一艘深潜器以来,特别是六十年代开始,由于海洋开发和军事上的需要,对深潜器(又称可潜器)给予了广泛重视。目前,深潜器已成为海洋调查、海底打捞、深海救生、海洋研究以及建造各种水下工程的重要手段。美国1970年下水的深潜救生艇(DSRV)全部采用计算机程序控制。可以在1524米水深援救失事海艇艇员,每次24人,化费研制费高达二亿多美元。三艘“南鱼座”号深潜器,在一年内把沉没在深750米海底的120条鱼雷打捞起来。深潜工作艇“阿尔文”号和“CURV”号把失落在深856米海底的一颗氢弹打捞起来。著名深潜器“阿鲁明纳”号和打捞船“密执尔”号合作打捞了沉没在深1538米的另一艘深潜器“阿尔文”号。  相似文献   

12.
一次,美国一位海洋生物学家乘坐深潜器对大洋深处进行考察。当深潜器徐徐在海中下降时,他透过玻璃窗,看到探照灯照亮的地方雪花纷纷扬扬下个不停,一只只圆圆的海蛰似撑开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深潜器用热电空调器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制作工艺、质量检查与试验结果。由于普通制冷机体积大和结构复杂,而且工质的泄漏会对狭小环境带来污染,因此很难应用到深潜器及潜水加压舱上。热电制冷技术的发展为它们提供了一种理想的空调与除湿装置,并在实际使用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深潜器与观光潜艇是现代潜艇技术的分支,既有共同的技术基础,又互有侧重,但均对安全性、可靠性和实用性有更高的要求。我国的潜艇技术先进,工艺成熟,研制力量雄厚,从常规潜艇起步,到研制核潜艇,再到救生潜艇和深潜器的应用,积累了几十年丰富的实践和经验。随着“军转民”朝普及、实用方向拓展,为我国潜艇设计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  相似文献   

15.
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露露”号调查船自1964年以来,一直是深潜器“阿尔文”号的母船,负责对“阿尔文”号的运送、吊放和回收,“露露”号是一艘64米长的双体船,排水量470吨。现在,“阿特兰蒂斯Ⅱ”号经过彻底检修、改装后,将取代“露露”号,成为“阿尔文”号深潜器的母船。改装期间,将在船上安装吊放和回收深港器用的起重设备,建造一个存放深潜器的舱室。“阿尔文”号深潜器重16330公斤,建于1964年,属美国海军所有,由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管理使用。1969年,“阿尔文”号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从“露露”号母船上滑落到新英格兰的外海,沉入1600米深的海底,三年后才被打捞上来,1973年进行了大检修。新“阿尔文”号的外壳采用高强度钛合金制造,她的潜水深度由原先的1800米增加到3700米°“阿尔文”号深潜器自建成后作了许多工作,最著  相似文献   

16.
2012年6月30日,"蛟龙"号最终完成了7000米级的所有海试任务。本次海试共进行了6次下潜试验,有3次下潜深度超过了7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7062米。海试团队对潜水器的各项功能逐一进行验证,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深海调查作业,首次获取了这一海域7000米深度的动物影像和取样。随队记者用镜头详细记录了海试期间的各种瞬间,通过一幅幅生动的照片,让我们一起去体会经过了十多年的追赶,在深海科学领域后起的中国,终于拥有了一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载人深潜器的这份喜悦。  相似文献   

17.
随着7 000米级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试验性应用阶段的圆满收官,以及4 500米级深海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的交付使用,我国在载人深潜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创新和实践经验。为加强东亚国家在载人深潜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发挥地缘优势,形成合力,缩短与欧美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的差距,文章提出了依托国家深海基地建立东亚载人深潜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开展东亚载人深潜科学考察与深潜技术应用机构调研和互访,举办东亚载人深潜合作与交流峰会,构建科学、高效、稳定的合作与交流运行机制,打造特色鲜明的东亚载人深潜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的构想,为促进东亚地区载人深潜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西北太平洋深海声道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孙琪田  张恩夫  韩军 《海洋学报》1995,17(3):110-117
自从Ewing和Worzed[1]和Stiffer[2]研究深海声道以来,大洋的声道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近几十年来,随着核潜艇的服役,各国对水声设备、水声理论、海洋环境等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大洋声速场的分布,了解声速剖面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掌握声道的分类特征,探索深海声道(SOFAR声道)特征量(详见后述)的地理分布状况,对提高反潜、防潜探测能力和建立深海预警体系,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另外,随着海洋开发的迅猛发展,载人潜水器、遥控深潜器的广泛应用,大洋深层海洋调查研究的推进,大洋声道现象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今年6月,随着蛟龙探海7000米的开始,深潜器这个常年被"锁定"在专业领域的名词,逐渐被大众所了解。当"蛟龙"号一次次地打破深潜纪录,并最终定格在7062.68米时,人们对深潜器的好奇也在不断加深,这个在海底遨游的"大家伙"到底有什么能耐?它和它的"近亲"潜水艇又有着怎样的不同呢?  相似文献   

20.
191 2年沉没的“泰坦尼克”号位于北美陆坡坡脚的水深 3 789m处 ,其地理坐标为 41°44′N、49°57′W。 1 985年法国海洋研究所的科学家在这个地区开始了详细的地质—地球物理研究工作 ,采用旁侧声纳进行了海底的制图工作。此后加拿大和法国合作继续研究 ,进行了沉积层的地震剖面测量并获得了底质的柱状剖面。同时工作的还有美国伍兹霍尔研究所的科学家。他们在“诺尔”号船上 ,借助带有照相机和摄相机的曳引设备观察了海底表面并发现了沉没的船只。 1 986年在“阿特兰提斯—Ⅱ”号船上 ,采用深水载人装置的“阿尔文”号深潜器对其进行了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