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定量计算陵区近海核电站排水管线泄漏情景下核素通过地下水途径向海洋环境的释放通量,以某近海核电站为例进行研究。首先,应用GOCAD软件建立三维地形地质模型,刻画地层的分布、剥蚀以及倾向等特点;然后,运用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FEFLOW精细刻画丘陵区地下水系统的补给、径流和排泄特征;最后,以不被吸附滞留的核素3H和被吸附滞留的核素90Sr、137Cs为对象,通过实验测定了90Sr、137Cs在不同岩土介质中的分配系数,模拟计算了排水管线连续渗漏60 a后3H、90Sr、137Cs在地下水中的放射性分布及释放。结果表明:3H迁移速度基本与地下水流速一致,地下水中的最大放射性浓度为0.285 0 Bq/L,第20 000天时向收纳水域的释放通量达到最大值,约526 Bq/d;90Sr吸附性能相对较弱,最大迁移距离约80 m,地下水中的最大放射性浓度为0.032 1 Bq/L;137Cs吸附能力较强,相当长的时间内被滞留在管线附近,地下水中最大放射性浓度分别为6.840×10-3 Bq/L,释放通量为0 Bq/d。由弥散度的不确定分析可知,弥散度越大,地下水中3H的最大放射性浓度越小,向海洋环境的释放通量越多。  相似文献   

2.
运用γ谱仪,对采自福建省兴化湾外近海海域的D37和FJ3-12孔进行了 210Pb 、226Ra和 137Cs 活度的测试,得到这3种核素活度随深度变化特征。分别运用 210Pb 法的CFCS模式(恒定通量恒定沉积模式,Constant Flux and Constant Sedimentation)和CRS模式(恒定供给速率模式,Constant Rate of Supply)以及 137Cs 时标法计算平均沉积速率,发现3种方式的计算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在排除粒度变化对核素剖面的影响后,对比不同取样深度的结果发现,指数衰减剖面不完整度(取样深度未达 210Pb 的本底值区)对运用CFCS和CRS模式计算平均沉积速率均有不利影响,其中对CRS模式的影响随剖面不完整性愈强而愈显著。为此提出了相关校正方法作为参考,即先根据CFCS模式估算平均沉积速率和相应的210Pbex累积量,再通过CRS法建立钻孔年龄框架,由此可计算得出D37和FJ3-12孔的平均沉积速率分别为2.76cm/yr和4.53cm/yr。  相似文献   

3.
西克尔新生代玄武岩中的二辉橄榄岩包体矿物主量元素、单斜辉石(Cpx)微量元素及Sr同位素被用来揭示塔里木西北缘岩石圈地幔经历的交代改造作用。依据岩相学和矿物化学特征,西克尔二辉橄榄岩可分为A、B、C三个组。A组二辉橄榄岩具有较高的橄榄石含量(57%~65%)和Mg#(>90),代表了较为古老且适度难熔的岩石圈地幔,其Cpx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具有较高的(La/Yb)N、低的Ti/Eu比值,指示碳酸盐交代。根据Cpx的Sr同位素及高场强元素(HFSE)的异常特征,A组又可以细分为两个亚组(A1和A2):A1亚组Cpx核部呈现高的87Sr/86Sr (0.70451~0.70485)和HFSE的强烈负异常,而A2亚组Cpx核部呈现低的87Sr/86Sr (0.70353~0.70389)和HFSE的轻微负异常,分别代表着俯冲沉积碳酸盐和软流圈来源碳酸盐交代作用。B组和C组二辉橄榄岩具有较低的橄榄石Mg#(<90),代表了经受改...  相似文献   

4.
灯影组白云岩是四川盆地超深层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但目前人们对该套白云岩成因争议仍较大,且缺乏系统研究.通过对四川盆地灯影组白云岩C-O-Sr同位素和稀土元素数据的系统分析来研究白云石化流体的化学性质和成因,进而约束白云岩的差异性成因机制.研究表明:(1)灯影组白云岩碳同位素值较均一,δ13C值基本分布在0‰~+5.0‰之间,而氧同位素值变化较大.近地表环境基质白云岩和早期白云石胶结物δ18O均大于-8.0‰,埋藏环境白云石胶结物δ18O均小于-8.0‰,而热液白云石化胶结物δ18O均小于-10.0‰.(2)基质白云岩和早期白云石胶结物具有与同期海水相似的87Sr/86Sr值(0.708~0.709),指示其继承于海水流体;而埋藏环境白云石胶结物87Sr/86Sr比值明显大于同期海水,指示其为地层流体和深部热液流体来源.(3)灯影组白云岩稀土元素均亏损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基质白云岩和早期白云石胶结物可见Ce负异常、未见Eu明显异...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乌伦古湖2个沉积柱样的210Pb和137Cs剖面的观测,运用210Pb过剩法和137Cs时标法估算了近几十年来的平均沉积速率。研究结果表明:210Pb过剩法的CRS模式测定的沉积速率的变化范围为0.018~0.071 g/(cm2·a),137Cs时标法测定沉积速率的变化范围为0.034~0060 g/(cm2·a),两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类活动对本区影响相对较小,湖泊的沉积速率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乌伦古河中、下游农业的发展和调水工程的实现,人类活动逐渐成为主导湖泊演化的因素,从而影响乌伦古湖沉积速率。  相似文献   

6.
根据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概念设计,以北山花岗岩为参考岩性,内蒙古高庙子膨润土为参考缓冲材料,使用数值模拟软件tough2对放射性核素135Cs在处置单元及其围岩中的迁移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考虑放射性核素衰变释热对核素迁移的影响。研究表明:膨润土对核素具有较强的滞留作用,模拟200000年后核素在花岗岩中迁移了1 m左右,且峰值为10-6个数量级;前10 a模型的温度变化最剧烈且温差最大,10 a后模型整体温度开始降低,2 000 a后整体温度接近于初始温度;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核素迁移速率的改变,但总体温度对核素迁移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海南岛南岸全新世珊瑚礁的发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南岛南岸的珊瑚礁,是我国全新世珊瑚岸礁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仅次于台湾岛南端的恒春半岛沿岸。前人从生物学[1-5]、地貌学[6-8]和地质学[9-12]角度对海南岛南岸的珊瑚礁进行过较为广泛的研究。作者报道过崖县鹿回头水尾岭剖面珊瑚礁样品的C14年代测定结果[13,14]。1979年底至1980年初,作者在海南岛南岸东起小东海沿岸西至西瑁岛西岸地区进行了野外调查与采样。根据野外和室内分析资料,本文公布了一批新测试的C14年代数据,并进一步讨论了全新世珊瑚礁的发育历史及其与海岸变迁、海面变化和地壳运动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东北二龙湾玛珥湖顶部无扰动岩心显微研究,证明此岩心发育有良好的年纹层。据精确统计,0~5.5 cm间为36个年纹层,纹层计年的误差为4%~7%,年纹层厚度为1.1~2 mm不等,平均沉积速率为1.53 mm/a,5.5 cm处对应于1965年。而二龙湾沉积物(从6.5 cm到5.5 cm)岩心的137Cs比活度值急剧增加,从(4.67±0.29) dpm/g增加到(12.06±0.47) dpm/g,在5.5 cm处有一个较为明显的蓄积峰值,这一峰值被确认对应为1963年全球137Cs散落的高峰期。另外据210Pbex比活度CIC模式,5.5 cm处约为1962年,这和137Cs比活度曲线的1963年时标相一致。印证了纹层计年的精确性,完全可以建立高分辨率时间序列。  相似文献   

9.
花岗岩的形成时代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在揭示岩浆源区、形成环境和构造演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位于雅干断裂北侧的达伦乌苏中酸性侵入岩体开展了系统的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达伦乌苏中酸性侵入体由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组成,其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00.4±2.6)Ma和(303.6±2.5)Ma,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晚石炭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达伦乌苏中酸性侵入岩具有较低的SiO2含量(57.27%~67.37%)和(K2O+Na2O)含量(4.74%~6.77%),整体相对富钠(Na2O/K2O>1),具有典型I型花岗岩特征;富集Rb、Th、K、Hf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P、Ti、Sr等高场强元素,显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的右倾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具有弧火山岩特点;同位素示踪结果显示石英闪长岩的[(87Sr/86Sr)i=0.7051~0.7053)],暗示...  相似文献   

10.
栗山铅锌铜矿床位于江南造山带多金属成矿带中段,是湘东北地区近几年发现的一大型矿床。本文对矿区内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二云母二长花岗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Sr-Nd同位素和黑云母矿物成分研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两种二长花岗岩均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其中,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属于正常S型花岗岩,富集Rb、Th、K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Ba、Nb、Ta、Sr、P、Ti高场强元素,有弱的Eu负异常,源区岩石为变质杂砂岩;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属于分异的S型花岗岩,富集Rb、Th、U、K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Ba、Nb、Sr、P、Ti高场强元素,Eu负异常大于前者,源区岩石为变泥质岩和少量变质杂砂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87Sr/86Sr)i值在0.7143~0.7159之间,εNd(t)值介于-9.4~-8.5,两阶段模式年龄tDM2变化范围为1631~1703 Ma;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的(87Sr/86Sr)i值在0.7156~0.7...  相似文献   

11.
龙岗火山区位于吉林省东部辉南县与靖宇县境内,是我国东北部陆缘第四纪陆相火山岩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深入探讨研究区玄武质熔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开展了岩体的Rb-Sr同位素测年、元素地球化学和全岩Pb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1)粗面玄武质熔岩中7件全岩、斜长石和角闪石Rb-Sr等时线年龄为(1.81±0.34)Ma(MSWD=0.17,n=7);2)粗面玄武质熔岩中w(Na2O+K2O)值范围为6.44%~6.65%,具有偏高的A/CNK(1.24~1.27)和Mg#(39.09~39.81)值,与原始地幔相比,明显富集Li、Cs、Be、Rb、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弱富集Nb、Ta、Zr、Hf、U、Th等高场强元素(HFSE),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具有弱的Eu异常(δEu=0.95~1.07)和弱Pb元素富集,与长白山玄武质岩石具有相似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3)岩石中的(87Sr/86Sr)i  相似文献   

12.
锶同位素已经成为全球海平面变化、造山运动、古气候和古环境等全球地质事件研究与对比的有效工具之一。本文以四川盆地东部地区早中三叠世蒸发岩的野外剖面和钻孔岩心为主要研究对象,测试了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和石盐岩的锶同位素组成,并建立了相应的锶同位素演化曲线。研究结果显示,碳酸盐岩的87Sr/86Sr值平均为0.707 895,硬石膏岩的87Sr/86Sr值平均为0.708 174,石盐岩的87Sr/86Sr值平均为0.708 177,同时碳酸盐岩的87Sr/86Sr值从早三叠世的0.707 413快速增加到中三叠世早期的0.708 515,而后呈现下降趋势。从总体上看,这些87Sr/86Sr值与全球早中三叠世同期的87Sr/86Sr值数据接近,说明四川盆地东部地区早中三叠世钾盐的物质来源大部分为海水,并沉积于海相沉积环境,同时由于火山...  相似文献   

13.
新元古代形成的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位于华北板块西南缘龙首山中部,由于古生代造山过程中的构造挤压作用及变质热液叠加,矿床中铜铂得到再次富集。矿区及周边出露大量古生代基性—中酸性脉岩与岩基,暗示龙首山地区古生代发生了岩浆核杂岩隆起作用。综合研究了矿区切穿赋矿岩体的辉绿岩脉、煌斑岩脉和花岗斑岩脉,通过锆石U-Pb定年,获得侵入金川铜镍矿床的花岗斑岩锆石U-Pb年龄为367.1±2.0 Ma;煌斑岩锆石U-Pb年龄为400.6~425.3 Ma;前期工作获得辉绿岩中锆石的U-Pb年龄为423.5±1.4 Ma。初步认定矿区各类脉岩的形成时代为古生代。岩石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辉绿岩样品的εNd(t)值为-4.59~-1.58,(87Sr/86Sr)i值为0.7056~0.7077;煌斑岩样品的εNd(t)值为-2.97~-2.03,(87Sr/86Sr)i变化范围为0.7083~0.7085;证明基性脉岩的...  相似文献   

14.
大滩盆地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隆起带和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西南段,盆地内五里营铀矿点赋存在义县期(早白垩世晚期)二长斑岩中。二长斑岩全岩为高钾、富碱、低钛、贫铁,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无明显Eu负异常,具有碱性系列和钙碱性系列的特征,属典型的钾玄岩系列;[n(87Sr)/n(86Sr)]i为0.707290~0.707399(平均值为0.707343),[n(143Nd)/n(144Nd)]i为0.511849~0.511895(平均值为0.511876),εNd(t)值变化范围是-12.38~-11.49,[n(206Pb)/n(204Pb)]i为17.236~17.343(平均值17.296),[n(207Pb)/n(204Pb)]i为15.407~15.428(平均值为15.416),[n(<...  相似文献   

15.
花岗岩可以有效示踪大陆基底物质,并区分具有不同地壳结构和演化历史的构造块体。洪镇花岗岩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江北A型花岗岩带的西延位置,距离郯庐断裂带约30 km。锆石SIMS定年表明,安庆怀宁县洪镇花岗岩形成于126.2±2.0 Ma,与长江中下游A型花岗岩以及大别造山带I型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一致。洪镇花岗岩高硅、富钾,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I型花岗岩。其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中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经历了角闪石为主的结晶分异。洪镇花岗岩具有较为富集的Sr—Nd—Hf同位素,和低放射性成因Pb同位素组成,其n(87Sr)/n(86Sr)(t)为0.7065~0.7066,εNd(t)值为-10.9~-12.0,锆石εHf(t)为-6.7~-13.2,n(206Pb)/n(204Pb)(t)、n(207Pb)/n(204Pb)(t)和n(208Pb)/n(204...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海阳核电站周围地区环境辐射本底的航空测量调查,查明了海阳核电站周围地区环境辐射本底水平,天然放射性核素40 K、238 U(226 Ra)、232 Th活度浓度的分布;环境辐射水平显现"中部及西北与东北局部地区偏高、西南与北部地区中低水平"的特点。137 Cs和60 Co面活度均低于探测限,未发现有可分辨的其它人工放射性核素分布,亦未发现失控的放射源,发现了2个航测辐射偏高点(区),均为地质环境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偏高引起。  相似文献   

17.
胶州大西庄玄武岩(73 Ma)中的辉石巨晶与寄主玄武岩具有几乎完全相同的同位素组成,其87Sr/86Sr(t)和εNd(t)分别为0.703 3~0.704 1、+4.5~+6.5和0.703 5~0.703 8、+7.1~+7.6,暗示辉石巨晶和寄主岩具有相同的地幔源区,即辉石巨晶是玄武岩浆在高压下结晶的产物.亏损的同位素特征表明:在白垩世末期(~73 Ma),胶东地区的岩石圈地幔已经由富集转变为亏损,表现出类似于中国东部新生代地幔的同位素特征,即表明当时岩石圈减薄(或置换)已经完成.  相似文献   

18.
松树沟元古宙蛇绿岩Nd、Sr、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树沟蛇绿岩中镁铁质岩的Sm-Nd全岩等时年龄为1030±46Ma,∈Nd(t)=+5.7,模式年龄在1422-1271Ma之间,矿物的内部等时年龄为983±140Ma。全岩等时年龄为其形成上限,矿物内部等时年龄为其变质年龄,说明该蛇绿岩形成于中元古代中、晚期。镁铁质岩的∈Nd(t)在+4.2-+6.9之间,是DMM与EMI两个地幔端元的混合产物;206Pb/204Pb在18.06-18.66之间,207Pb/204Pb和208Pb/204Pb值较高,分别在15.55-15.60和37.59-38.38之间,207Pb/204Pb和208Pb/204Pb对206Pb/204Pb的关系表明,岩浆源于具DUPAL异常的源区,(207Pb/204Pb)i相对(208Pb/204Pb)i更偏离NHRL可能是变质流体作用的反映。∈Sr(t)值较高且变化大,可与蛇绿岩类比,87Sr/86Sr比值变化大,可能与海水蚀变作用有关。据此推测,松树沟蛇绿岩代表洋壳残片。  相似文献   

19.
西准噶尔地区晚古生代岩浆活动剧烈,地壳的垂向和侧向增生显著,地壳生长和演化存在多阶段性。本文重点通过Sr-Nd-Pb同位素填图研究,发现西准噶尔地区εNd(t)值为2.29~8.75,(87Sr/86Sr)i值为0.697 397~0.708 336,(206Pb/204Pb)i值为17.4975~19.0352,整体表现为高正εNd(t)、低(87Sr/86Sr)i和年轻的地壳模式年龄特征,源区以古生代新生地壳为主,地幔贡献值整体大于50%,深部地壳几乎不存在古老的结晶基底,可以与区域构造地质、地球物理资料作较好匹配。区域晚古生代主要经历3个时期的造山阶段,分别对应造山带演化的第一阶段(中晚石炭世,岛弧为代表的侧向生长为主)、第二阶段早期(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后碰撞阶段的垂向生长为主)和第二阶段晚期(早二叠世—早三叠世,壳幔混源背景下的垂向生长),区域造山作用结束于早三叠世。  相似文献   

20.
河南卢氏县拐峪绿松石采矿遗址位于伊洛盆地西缘,该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中原早期绿松石的来源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信息。为判定该古矿产出绿松石的流向,尝试利用热电离质谱仪(TIMS)检测了拐峪古矿绿松石样品的Sr、Pb同位素组成,并结合秦岭5个主要绿松石矿的相关同位素数据,尝试寻找其产地特征。分析结果显示,拐峪绿松石87Sr/86Sr值相对较高,整体大于0.719 0,高于其他产地,可视为其产地特征之一;采用208Pb/204Pb-207Pb/208Pb联合示踪可得到较好的结果,在相关图解中拐峪绿松石具有独立的数据聚集区,可作为判断其产地证据之一;采用208Pb/204Pb-87Sr/86Sr和207Pb/208Pb-87Sr/86Sr联合示踪,也得到了较好的判别效果,拐峪绿松石与其他产地界线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