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中国南极考察队使用“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已连续 7年进行大洋考察 ,圆满完成了“九五”国家极地科学考察项目。“十五”期间的南大洋海洋科学考察拟以贯彻集中一个重点海域、布设有限固定断面和站位、年年复测和逐步加强走航观测的科学战略。 2 0 0 1年 1 1月 1 5日“雪龙”号从上海启程 ,开始了第 1 8次南极考察 ,将继续进行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和大洋碳循环等学科的考察。“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现已装备有较先进的海洋观测设备 :具有提升重量达 2 2 70 kg、缆长 60 0 0 m的 CTD水文绞车和提升重量达1 t、缆长 1 2 0…  相似文献   

2.
按照“雪龙”船南极任务准备工作流程,于1994年6月份进行了远海试航训练。这是“雪龙”船继1994年4月份近海试航后的第二次动  相似文献   

3.
动态·信息     
凯旋“大洋一号”船完成南海综合海试任务11月16日上午10时,我国“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完成第18航次大洋科学考察任务暨南海综合海试任务后胜利返回青岛,受到了热烈欢迎。“大洋一号”船此次任务分两个航段,历时189天,航行26000多海里。期间,于8月5日完成DY115-18航次大洋科考  相似文献   

4.
“雪龙”号船是国家海洋局于1993年从乌克兰购买的一艘具有破冰能力的北极运输船。购进后被命名为“雪龙”,并于1994年进行了初步改装,现已于10月28日启航,赴南极进行南大洋及极区考察,并向东南极的中山站运送物资和住站人员。该船是原苏联黑海设计院于1985年设计,赫尔松船厂于1986年开始建造的极地供应破冰型系列船。这个系列到目前已建成了9艘,本船是第8艘。该船按1985年苏联海船建造与入级规范设计  相似文献   

5.
《海洋世界》2012,(5):6-7
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凯旋4月8日,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各项任务,胜利凯旋。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自2011年11月3日起航以来,历时163天,执行"一船三站"的物资补给和大洋考察任务,圆满完成了33项科考任务和16项后勤保障项目。"雪龙"船安全航行28000余  相似文献   

6.
由国家海洋局组织实施的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于2003年7月15日乘“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从大连出发,9月26日乘“雪龙”号科学考察船回国。参加本次科学考察的中外科学家、后勤保障人员共108人,是近10年来国际上规模最大、学科最齐全的一次北极考察,获取了大量科学数据,不仅为了解北极变化及其对气候环境影响起到积  相似文献   

7.
《海洋与海岸带开发》2012,(8):F0002-F0002,1
7月16日上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试队圆满完成7000米级海试任务后,乘坐“向阳红09”船返抵山东省青岛市。国家海洋局、青岛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在青岛市奥帆中心码头共同为海试队举行了欢迎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专门发来贺信,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蛟龙”号研制人员、海试队员和海试保障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相似文献   

8.
30年前,美国的地质普查人员就在墨西哥湾南部深处发现了不大的沥青露头,但这些研究工作未获得进一步的发展。2004年,美一德一墨西哥考察队,使用属于不来梅大学并完成了“大洋边缘”国际研究项目的德国科研船“Sonne”号,对海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从亚丁到芒格乐尔在“雪龙”号船离开亚丁港驶入印度洋时,正逢印度洋季风期。此时的印度洋洋面上,一个接着一个的气旋横挡在我们的航线上。我们刚刚驶入阿拉伯海主机2号缸套出现故障,望不到头的长波涌浪,不停地向船击来。我们只好封缸航行。封缸后航速下降到6节,无力抵住排山倒海的涌浪。我们被迫改变航线,向印度孟买港方向驶去。经过十多天艰苦航行才到达孟买港外。“雪龙”号船抛锚修理更换缸套。可  相似文献   

10.
《海洋世界》2009,(4):4-4
2009年3月17日,圆满且超额完成我国第20航次大洋科考任务的“大洋一号”船凯旋青岛。自去年5月22日启航以来,“大洋一号”船两度横跨太平洋和印度洋,历时300多天,共7个航段,累计航行达46000多海里,创下我国大洋科考时间最久、航程最长、成果空前的纪录。  相似文献   

11.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24(5):F0002-F0002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理事会成员单位香港科技大学的邀请,执行我国大洋科考第19航次任务的“大洋一号”船,在历经220多个日夜海上航行后,于2007年8月10日~14日停靠香港海运码头,受到了香港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热烈欢迎。“大洋一号”船停靠期间,还举行了公众开放日、学术交流等活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洋一号”科考船经现代化改装后,已成为一艘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船。该船排水量5600吨级,是前苏联的一艘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考察船。从1995年始,该船已为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发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格罗夫山考察队圆满完成计划任务,起程返回中山站进入2月,南极中山站地区的天气情况与1月相比,逐渐变得恶劣起来。不但气温下降得比较厉害,大风和大雪天气逐渐增多,而且白天慢慢变短,黑夜开始逐渐增长,基本不具备野外作业的条件。但是,满载祖国和人民希望的中国南极内陆考察格罗夫山队于北京时间2006年2月10日在东南极内陆冰盏格罗夫山地区安全、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开始踏上返回南极中山站的征程。格罗夫山队11名队员在站区进行简单的休整后将陆续登上“雪龙”船,等候其他队员上船后一同返回祖国。  相似文献   

14.
新年文告     
2006年末,我有幸登上停靠在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团岛码头,正为新航次备航的“大洋一号”船。团岛码头停泊着数艘海洋局的名船,与“大洋一号”船头对头泊着的,是大名鼎鼎的“向阳红九号”;薄薄的海雾中,还有几艘中国海监船。走在码头狭长的船坞上,看着这些为我国海洋事业立下了汗  相似文献   

15.
杨威 《海洋世界》2006,(10):45-48
格罗夫山考察队圆满完成计划任务,起程返回中山站 进入2月,南极中山站地区的天气情况与1月相比,逐渐变得恶劣起来。不但气温下降得比较厉害,大风和大雪天气逐渐增多,而且白天慢慢变短,黑夜开始逐渐增长,基本不具备野外作业的条件。但是,满载祖国和人民希望的中国南极内陆考察格罗夫山队于北京时间2006年2月10日在东南极内陆冰盖格罗夫山地区安全、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开始踏上返回南极中山站的征程。格罗夫山队11名队员在站区进行简单的休整后将陆续登上“雪龙”船,等候其他队员上船后一同返回祖国。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南极中山锚地勘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南极中山于的选择条件,勘测实施过程及水文,气象特点,并对测量区域作了分析研究与评价,科学地确定了适合科学船抛锚的锚地,致使“雪龙”船首次在中山锚地抛锚试抛成功,结束了中山站附近海域无锚地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赤道的海面     
仝开建 《海洋世界》2006,(4):F0002-F0002,F0005
“雪龙”船驶往南极的途中经过赤道时,人们都被那美丽而动人的海天所吸引。那平静的海面好似一个巨大的软缎,有时海面上微风吹拂,细腻的波纹随风荡漾;  相似文献   

18.
“雪龙”船全体同志以我国极地科学考察事业为使命,以邓小平同志“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题词为指针,以“建设国际一流的极地科学研究中心”为目标,发扬“爱国、爱船、团结、奉献”的“雪龙精神”,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险象环生的工作条件下,团结奋斗,努力拼搏,先后执行了8次南极考察任务和2次北极考察任务,总航程14万海里,浮冰区航行2万海里,破坚冰200余海里,创下了我国极地科学考察史上单船一年走航南、北两极3个航次的先例;开辟了上海至北冰洋航线;2003年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纵深北极破冰达80°15'N,突破了我国破冰最高纬度纪…  相似文献   

19.
“大洋一号”首航暨圆满完成DY85-5航次调查任务“大洋一号”船首次执行大洋多金属结核矿产调查,圆满超额地完成DY85-5航次任务.于12月13日返抵广州长洲码头,受到大洋协会领导、常务理事、广东省政府领导及协会四个业务依托部门领导的热烈欢迎.“大洋...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家领衔南海首次大洋钻探成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首次由中国科学家担任“首席科学家”,并有9位中国学者参加的中国海区第一次大洋钻探ODP第184航次已经顺利完成,揭开了中国地球科学研究的新篇章。全球最大的科学考察船——大洋钻探船“JOIDES·决心号”经过两个月的南海钻探,于1999年4月12日停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