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乌兹别克共和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概况在苏联中亚地区五个共和国中,只有乌兹别克和塔吉克两个共和国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乌兹别克共和国年降雹日数达25-30天,单站降雹日数平均4-5天,也是多雹地区之一.1969年乌兹别克开始进行人工防雹工作,防雹保护区面积为15万公顷.至1989年,防雹保护区面积已扩大到160万公顷,20年(1969-1988年)防雹效果平均超过90%.1981年乌兹别克开始实施前山区人工增水计划,冬季影响  相似文献   

2.
积冰是影响飞机安全航行的重要天气现象之一.在航行中,飞机如遇到积冰,能使飞机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变差,阻力增大,升力减小,仪表失灵,通讯中断,甚至导致机毁人亡的恶性事故.例如:1986年12月15日,一架安-24,3413号飞机,执行兰州-西安的航班任务时,在3600m高空遇到严重积冰.由于发动机进气口严重积冰,引起进气道气流不畅,使气压机工作不稳定,从而导致发动机喘振、右发停车.飞机速度由338km/h,降到195km/h,飞机高度从3675m,掉到2450m.飞机被迫返航中川,降落阶段,又在积冰单发飞行的情况下进行复飞,结果在中川机场跑道头延长线1345m处,撞断15棵树和一根电线杆后触地失火,造成机上6名乘客不幸身亡.  相似文献   

3.
廖捷  任芝花 《气象》2011,37(3):263-269
对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飞机观测气温资料进行了质量控制,在此基础上通过其和常规高空气温资料的对比分析对飞机观测气温的可用性进行了评估.我国绝大部分飞机观测资料由B737-800和B737-700型飞机观测而得.统计结果表明:两种型号飞机的观测气温和常规高空观测气温的差值分布存在一定差异;差值呈准对称分布,64%的差值分布在-1℃至1℃;不同高度层上的差值不同.相对于常规高空观测气温,飞机观测气温值在700 hPa及以下偏低,在500 hPa及以上偏高.飞机观测气温和常规高空观测气温的差值大小和飞机型号及飞行状态有关.以北京地区的资料为例,利用北京首都机场上空飞机观测气温统计得到的月值和北京探空站常规高空观测气温月值没有显著性差异,各层次、时次的月值差异基本维持在-1℃至0.5℃之间.  相似文献   

4.
《气象科技》1981,(6):32-32
美国戴顿(Dayton)大学研究院一航空气象研究小组进行了飞行着陆数字模拟,认为大雨冲击飞机有四种效果:(1)空气动力上的损失:“因雨水而粗糙不平的机翼改变了机翼和机身周围气流的流型。机身和机翼两者的阻力约增加5—20%,甚至高达30%”。(2)动量损失;雨水对飞机的冲击会发生水平动量和垂直动量的损失而使进近阶段的空速迅速降低。(3)水膜作用:使飞机重量增加约1—2%。(4)迎面冲击:雨水碰撞飞机正面部分能在飞机上产生力矩。  相似文献   

5.
新郑机场是河南省人工增雨作业飞机的起降机场.分析1998-2002年新郑机场的雷暴记录资料发现,雷暴发生的平均时段是在4月28日到9月4日,集中出现在7-8月,夏季雷暴日占全年的80%以上;雷暴日发生规律也较明显,08-10时发生较少,17-20时较多,集中发生在傍晚前后.从安全方面考虑,在河南夏季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存在比较大的风险,春秋季节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6.
“2007.7.6”飞机颠簸事件数值模拟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峰  赵琳  田军  李银芳 《气象》2009,35(10):40-49
利用WRF模式模拟了2007年7月6日发生在菲律宾南部海域上空的一次民航飞机颠簸事件.结果表明,综合分析WRF模式计算得到的Ri和EI等预报指数,能够确定飞机颠簸发生的区域、高度和强度.飞机遭遇颠簸的区域是位于涡旋云系外围的螺旋云带的上空,飞机在飞越由重力波形成的螺旋云带时,在强烈的垂直上升和下沉气流的转换区域产生了急速的上抛和下降运动.  相似文献   

7.
华北地区晴空颠簸的分类特征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飞  王科  梁爱民  申红喜 《气象》2008,34(8):15-21
以2005-008年发生在北京飞行管制区范围内的18例晴空颠簸为样本,在普查颠簸发生时天气形势的基础上,对造成华北地区晴空颠簸的天气形势进行分类,分为高空急流型、高空槽线型、切变线型和高空脊型.并结合卫星云图,归纳总结了每类晴空颠簸的特点和预报着眼点.通过对2006年1月2日发生在华北地区的一次飞机颠簸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空急流区边缘风切变较大及与高空急流相联系的等温线密集区边缘温度梯度较大的区域易产生颠簸.飞机颠簸的发生, 是温度平流通过在高空急流附近的等温线密集区边缘所激发出的垂直运动引起.  相似文献   

8.
天气指数保险不仅能有效地保障灾害损失,同时操作简单,理赔成本低,规避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一种农业保险的创新方式.为减轻设施蔬菜灾害损失,促进生产稳定发展,以低温为例,以黄瓜为代表,基于2005-2014年天津13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和2013-2015年蔬菜产量资料,根据低温致灾指标与蔬菜减产率的对应关系及其低温天气...  相似文献   

9.
新型AgI末端燃烧器在北京飞机增雨作业中的使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就2004年4~9月,北京飞机人工增雨探测作业试验中,新型AgI末端燃烧器在“夏延-ⅢA”飞机上的使用和数据记录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如何利用夏延飞机搭载的仪器和辅助记录手段进行作业状况记录,对机上观测人员在记录催化作业时的常见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就数码相机在作业状况记录中的使用做了介绍。总结了一套可行的作业数据记录方案。  相似文献   

10.
飞机积冰是一种能影响飞行安全的重要天气现象.文中分析了与飞机积冰有关的气象因子和天气形势,并提出了一些飞机积冰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一、过程综述 1987年11月24-27日,出现了一次全疆性强天气.南疆的喀什是有记录以来最强降温,日平均气温下降10.3℃,过程降温22℃,最低气温达-11.1℃.给冬菜及畜牧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该过程可以概括为大风升温和东灌降温两个阶段.23日,天气晴朗,24日夜间西北  相似文献   

12.
雷电对航天飞行器作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上,飞机受雷击并不是飞行安全的主要问题。然而,由于合成材料使用不断增加和在飞行关键系统中使用数字航空电子系统,就要求在这类飞行器的设计中含有更专门的防雷措施以保证现有运输机比较好的雷电安全记录。另外,最近发生的一些不幸事故,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987年3月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大力神-半人马座A/C67飞行器的损失,表明飞机和运载火箭是十分容易遭受飞行器触发雷电现象的。本文评述美国航空航天局风暴危害计划(SHP)中在与飞机遭到雷击有关的大气现象方面得到的一些新发现。把这些资料与近期业务飞行飞机的雷击结果作了比较。最后,总括给出了NASA和美国国防部正在使用的新的触发闪电的“升空保障准则”(LCC)(下面称升空准则)。NASA的研究资料说明在雷暴中直接雷击飞行器的最大几率发生在环境温度约为—40℃左右。在这种环境中,相对降水和扰动强度可以忽略或比较弱。然而,业务飞行资料说明在日常作业中,大多数飞机雷击发生在温度在冻结层附近的非积雨云中。迄今非雷暴环境还不曾是空中飞行专门的闪电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3.
对2003-2009年、2012-2018年共计14 a的人工影响天气飞机结冰个例进行统计分析,研究飞机结冰高度与0℃层、-20℃的关系、结冰所在区域与高空涡、高空槽两类降水天气系统的位置关系,验证了利用飞机结冰和0℃层可以判定云中存在过冷水的方法,为人工增雨冷云催化作业区选择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冷云中冰晶浓度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世界气象组织于1981年在西班牙进行的增雨计划试验中法国飞机取得的云微物理资料。结果表明:(1)积云、层积云、雨层云中冰晶浓度值均可达10~2—10~3/升量级,其数值大小与云型无关,与云有无降水产生无关。(2)无论降水云或非降水云中在-3—-7℃范围内均出现高浓度冰晶,而在降水云中另外还存在二个冰晶高浓度区,处于-9—-12℃及-17—-19℃范围内。(3)发现在-3—-7℃温度范围内同时有大的软雹及大量的小冰针,並有相当数量d≤15μm和d≥24μm的过冷水滴存在,由此可认为-3—-7℃范围内出现高浓度冰晶可能是由于碎裂次生机制作用的结果。(4)产生降水的云,其云底温度与云顶温度之差值都达到或大于15℃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航空气象中的飞机颠簸是航空气象预报人员必须重视和研究的课题.飞机颠簸是飞机进入扰动的空气层中或大气湍流区飞行时,使飞机产生左右摇晃,前后冲激,上下投掷以及机身振颤等现象.如何有效准确地做好飞机颠簸的预报,世界各国的航空气象专家还在摸索和研究,我国也是如此.本文主要应用天气学、动力气象学、飞机动力学的理论来对颠簸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噪声和异常值较敏感、鲁棒性差是超限学习机(ELM)的主要问题.在1-范数损失函数的基础上,提出截断1-范数损失函数来抑制噪声和异常值的影响,建立了基于截断1-范数损失函数的鲁棒ELM模型.通过迭代重赋权算法求解对应的优化问题,并利用4个模拟数据集和9个真实数据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在噪声环境下鲁棒ELM的泛化性能优于对比方法,并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尤其是在异常值比例较大的情形下.  相似文献   

17.
新疆冬季飞机人工降雪试验由于农业生产需要,从1978年冬开始,至1985年冬已连续进行了8年,这8年也正好是自治区农业由歉收转为连续丰收的8年.飞机降雪试验为自治区农业8年连续丰收做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三七高炮防雹试验特点,在保护区面积为a~2的外围建立一个面积为b~2的对照区.当每次降雹系统半径r~1>r,且圆心位于b~2面积的a~2 4ar πr~2面积内时,在保护区a~2面积内必然能观测到冰雹,其概率P??=1.如果经一年或多年防雹试验后,a~2面积上的P_a<1  相似文献   

19.
WMO/GEO国际沙尘暴预警系统专家会议于2007年11月7~9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本次会议由WMO/GEO.WMO SDS RDP项目主办,西班牙国家气象研究所、巴塞罗那超级计算中心承办.  相似文献   

20.
利用作物模型提取小麦干热风灾损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将干热风灾害对小麦造成的产量损失从全部产量损失中提取出来,是目前小麦干热风研究的一个难点.根据小麦生物学特性以及产量结构与干热风发生规律的关系,构建了小麦作物模型,并利用河南省1981-2004年气象资料与小麦产量资料对模型进行了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利用作物模型方法得到的小麦产量损失与传统方法得到的产量损失相近,两者的标准均方根误差(NRMSE)为0.36,平均准确率为68.69%,决定系数(R2)为0.81.这表明利用小麦作物模型来提取干热风灾损是可行的,可以用于干热风非典型年份的灾害产量损失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