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对某垃圾填埋场包气带砂土吸附氨氮的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吸附等温实验主要探讨了其吸附过程、不同粒级土的吸附贡献和吸附氨氮的3种形态。结果表明:样品土对氨氮的等温吸附线符合Langmuir模式,原土的计算最大吸附量为435 mg/kg;中砂、细砂和实验原土的吸附能力大小顺序为:原土>细砂>中砂;在样品土中,粉质粘土随着初始铵溶液浓度的升高吸附绝对量和吸附贡献率都在上升,由50 mg/L时的43%贡献率上升到400 mg/L时70%的贡献率,成为原土吸附氨氮的主要贡献者;随着初始铵溶液浓度的升高,水溶态铵、可交换态铵和固定态铵的绝对量都大致呈上升趋势,它们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12.3、97.5和214.0 mg/kg;铵溶液中的铵离子进入粘土中的大致顺序为:颗粒表面的扩散层(主要为水溶态铵)→吸附层(主要为可交换态铵)→矿物晶格内部和晶层空间(主要为固定态铵)。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蒙脱石矿物表面与结构改性优化处理,增大其比表面积,扩大有效吸附孔洞,增强表面疏水性能,从而提高其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吸附能力。本研究通过酸化法对蒙脱石(Mt)进行活化,在固定活化的温度、时间、固液比和搅拌速率的条件下,探讨不同浓度硫酸活化对Mt结构的影响,并研究相应酸化产物对作为指示VOCs的甲苯、二氯甲烷的吸附效果,进而推断酸活化产物与VOCs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Mt经过酸活化后,其BET比表面积达到373.8 m2/g,孔体积为0.52 cm3/g。酸活化产物对甲苯、二氯甲烷的饱和吸附容量最高分别达到156.6、119.7 mg/g,相比原土的吸附量分别提高了1.46和1.62倍。吸附容量与吸附剂的BET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并非简单线性正相关关系,VOC分子的尺寸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嫩江蛋白石页岩在600 ℃和1200℃之间进行了热活化处理,通过SEM、XRD和BET等测试手段对热处理前后的样品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蛋白石页岩对罗丹明B溶液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蛋白石页岩主要由鳞石英和α-石英微晶经无序聚集形成,具有多孔状结构特征;原土比表面积平均高达82.856 m2/g,并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而略有增加,900℃时比表面积达最大值,此后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比表面积快速下降;对罗丹明B溶液的吸附速率快,脱色率可达96%以上.该蛋白石页岩吸附能力强、吸附速度快、热稳定性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国外漂白粘土和澄清粘土的产销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翠鸣 《化工矿产地质》2003,25(2):110-114,122
漂白粘土和澄清粘土应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较高的吸附性能及褪色能力,多由膨润土经活化(酸化)处理后制成。当前,德国、美国在世界漂白土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漂白粘土和澄清粘土世界市场销量约86万t/a,其中70%~80%用于食用油和油脂工业。漂白粘土的发展受食用油工业发展的影响最大,亚洲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澄清粘土多用作葡萄酒、果汁等的澄清剂,也有一定的发展前景。漂白土再利用的途径,仍在探索中。  相似文献   

5.
万能土——膨润土膨润土(bentonite),又称斑脱岩、膨土岩等,是以蒙脱石为主要成分的粘土岩——蒙脱石粘土岩。具强吸湿性和膨胀性。一般将膨润土划分为钠基膨润土(碱性土)、钙基膨润土(碱土性土)和天然漂白土(酸性土或酸性白土)三种。在水介质中,膨润土能分散呈胶凝状和悬浮状,此混合液具一定的粘滞性、触变性和润滑性,其与水、泥、沙等细碎屑物的接合物,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和较好的粘结性。此外,膨润土还有较强的阳离子交换能力,对各种气体、液体有一定的吸附能力、最大吸附量可达5倍于其本身质量。目前,膨润土产品主要用以下几种类型:铸造用…  相似文献   

6.
酸化粘土矿物在环境污染物的治理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本文研究了酸处理对坡缕石结构的影响,以及酸化坡缕石对典型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苯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坡缕石晶体有较强的抗酸性,酸活化明显提高其比表面积与孔容,但其最可几孔径大小不会发生变化。盐酸对坡缕石的溶蚀主要发生在端面及外表面,硅溶出产生的无定型二氧化硅仍保持原坡缕石的棒状形貌。酸活化可提高坡缕石在低压区与高压区内对苯的吸附量,分别比原土提高了35.2%和19.9%。低压区吸附占主导作用的是比表面积与微孔体积,而吸附剂表面对有机物的亲和性在中压区占主导,高压区吸附则以介孔与大孔为主。  相似文献   

7.
采用KOH活化后的高岭土和菱铁矿为主要原材料,磷酸酸化过的花生壳为造孔剂,采用高温活化的方法,通过正交静态吸附试验,研究其在常温常压下对水中砷的吸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高岭土、菱铁矿、花生壳用量之比为2∶2∶1,KOH浓度为0.3mol/L,浸泡时间为6h,活化温度为900℃时,制备得到的粉末状材料具有最好的除砷效果,可达到95%。利用直径40mm,长450mm的有机玻璃柱进行动态连续吸附试验,结果表明此材料可以连续有效除砷20h左右,除砷效果平均可达到84%。此材料吸附除砷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8.
黄家厅  洪尧萍 《福建地质》1990,9(4):248-255
平和—安溪火山—侵入杂岩区,金的区域平均含量很低,为0.82ppb。10ppb 是不同级别含量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可作为本区金异常和背景的分界值。在各类岩石中,金主要趋向富集于空落相火山碎屑岩类及中酸性喷溢相的凝灰熔岩和熔岩类中,平均变化于0.77—1.98ppb,但以石英斑岩含量最高,为2.39ppb。金的矿化、异常可赋存于不同岩石类型中,各类蚀变岩、构造岩和硫化物矿石中金的含量有明显的大幅度提高,最高达23克/吨,说明金在火山—侵入岩浆活动后期的热液活动中存在着金的活化、迁移、再生和叠生作用。因此,在火山—侵入杂岩区,只要有一定的有利构造部位和适合的物理化学条件,金是可能富集成矿的。  相似文献   

9.
沸石的活化处理及其对铅、钴的吸附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易发成 《矿物岩石》2005,25(3):118-121
通过对沸石的活化方法和其基本物化性能(主要包括化学成分、阳离子交换容量、密度、比表面积、孔径、渗透系数及热稳定性)及Pb^2+,Co^2+离子的吸附性能的初步研究认识到:1)经过酸化并经热处理后的沸石的阳离子交换容量(CEC)明显高于未经处理的原土;2)通过实验得出粒度为100目的天然沸石经酸活化处理后在300C下热活化,1.5h后测得离子交换量为最佳;3)沸石的密度为1.789g/cm^3;渗透系数为0.087cm/s(20℃);体积平均粒径为13μm;比表面积为190.67m^2/g,平均孔径为102.27nm;4)沸石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实验表明沸石对重金属离子Pb^2+的吸附性能优于Co^2+,20min时Pb^2+和Co^2+的吸附比(Rd)分别为20238.8ml/g及63.8ml/g;Pb^2+和Co^2+去除率分别为99.50%和40.00%。  相似文献   

10.
河南信阳上天梯膨润土制备高效活性白土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上天梯膨润土属于钙基膨润土,主要矿物成分是钙质蒙脱石。矿石的胶体分散性较差,阳离子交换总量较低,主要的可交换阳离子是钙、镁离子。蒙脱石的晶体化学结构研究表明,蒙脱石有较高的有序度和较大的层电荷,因此,上天梯膨润土适合于制备高效活性白土。试验讨论了酸性活化、固液比及活化时间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对原矿进行捣浆提纯后,用16%~20%的硫酸溶液对膨润土进行活化,活化时间 6~8小时,固液比1∶2。制得的活性白土的脱色力达156~218,活性度大于222m.mol/100g ,其质量达到和超过了国家行业标准和同行业该产品的指标,脱色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陆架边缘海是“河口—陆架”体系重要的碳汇,黏土矿物作为主要载体将有机质与金属元素吸附于表面或层间,通常表现为粒度、有机质和金属元素含量之间高度正相关。本文通过分析南黄海中部沉积物粒度、总有机碳、主微量元素,探讨三者之间分布特征和相互关系,进一步开展金属元素、有机质与黏土矿物吸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酸性条件(pH=4)下适量的金属离子(Zn2+、Ni2+、Pb2+)明显促进伊利石对腐殖酸(有机质主要组成部分)吸附,腐殖酸吸附量达到20.06 mg/g,其中金属离子加入使腐殖酸吸附量提高6.25%;同时碱性条件(pH=8)下金属离子也能够促进伊利石对腐殖酸吸附,腐殖酸吸附量达到15.7 mg/g,金属离子加入使腐殖酸吸附量提高38.9%。金属离子的阳离子键桥作用促进伊利石吸附腐殖酸,且酸性环境下腐殖酸的吸附量高于碱性环境。证实了陆架边缘海背下金属元素的参与对黏土矿物吸附腐殖酸具有明显促进作用,有利于在全球碳循环过程形成边缘海“碳库”,同时海洋酸化可能造成海洋溶解有机质降低和重金属离子浓度升高,对陆架边缘海海洋生态系统平衡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2.
利用富油煤提油炼气是弥补我国油气供给不足的重要措施,而富油煤的孔隙发育特征及其渗透能力等方面的研究是开发利用富油煤的基础工作。以榆神府矿区富油煤为研究对象,采用低温液氮吸附法、压汞法、核磁共振法以及气渗透法等多元手段对富油煤多尺度孔隙结构进行分析,并开展富油煤全段孔隙表征研究。基于富油煤多尺度孔隙结构测试结果,开展富油煤孔隙特征与传统低阶煤样差异性讨论。结果发现:榆神府矿区富油煤微小孔隙极为发育,占比高达70%以上,大孔、中孔发育相对不足,仅占总孔隙的25%~30%;核磁共振结果与低温液氮吸附法、压汞法联合表征结果对比发现,联合低温液氮吸附法与压汞法可较好地表征煤样全段孔隙;相较于传统低阶煤,富油煤具有较大的孔比表面积与低温氮吸附量,分别为27.48 m2/g、40~50 cm3/g,具备富油煤提油炼气的良好物性条件。   相似文献   

13.
利用拉拉铜矿矿区水环境调查和水质监测资料,依据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矿区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除尾矿水、生活污水极严重污染(Ⅴ类)外,其他水属清洁(Ⅰ类);同时筛选出主要污染因子为来自尾矿水中的Cu,Pb,Zn,Cd和生活污水中的总氮、总磷,进一步探讨了污染物可能造成的环境危害.提出对泄漏的尾矿水可通过吸附、沉淀,除去金属毒物;对生活污水可通过离子交换法和吸附法除氮、除磷,同时还应对矿山水环境加强监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采用酸性溶胶法制备掺铁-TiO2/膨润土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RD﹑IR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测试甲基橙溶液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对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催化剂有较高的催化氧化性能,在太阳光照射下,对pH=4﹑质量浓度为20 mg/L的甲基橙溶液进行降解时,其脱色率可达95%以上,COD去除率可达85%以上。该催化剂在经过200℃焙烧活化2.5 h后可多次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15.
化学光谱法测定超痕量的金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法改用新型活性炭吸附柱减小灰分量,以石墨粉作活性炭灰分的分散剂,采用快速曝光,于国产一米平面光栅摄谱仪上获得测金的绝对灵敏度为1—2毫微克,为测定地质试样中低于地壳丰度量的金提供了一个精确、快速的分析方法。线性范围为2毫微克—30微克,测定o.x-xppb样品的变动系数20—27%,可用以分析含金0.1—3000ppb的试样。  相似文献   

16.
本法改用新型活性炭吸附柱减小灰分量,以石墨粉作活性炭灰分的分散剂,采用快速曝光,于国产一米平面光栅摄谱仪上获得测金的绝对灵敏度为1—2毫微克,为测定地质试样中低于地壳丰度量的金提供了一个精确、快速的分析方法。线性范围为2毫微克—30微克,测定o.x-xppb样品的变动系数20—27%,可用以分析含金0.1—3000ppb的试样。  相似文献   

17.
邹顺坤  张志平 《云南地质》2010,29(3):299-302,244
红牛矿属印支晚期义敦岛弧带南段、中甸弧主弧期远程熔体(岩浆)—溶液改造型矽卡岩矿床,赋存于上三叠统曲嘎寺组第二段地层中。除典型矽卡岩铜矿床特征外,出现成矿温度较高的辉钼矿,推测矿区深部应发育含矿性较好的中酸性侵入体,具有寻找大—超大型矽卡岩—斑岩复合型铜钼多金属矿床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8.
巯基改性蒙脱石对Cd(Ⅱ)的吸附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朱霞萍  刘慧  谭俊  刘文华  冯超 《岩矿测试》2013,32(4):613-620
蒙脱石对镉有良好的吸附性,但吸附力较弱,巯基改性蒙脱石可增强对镉的吸附,而关于蒙脱石的巯基改性及改性后对镉的吸附机理研究少见报道.本文以(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为改性剂,采用简单的溶液法对蒙脱石原土(简称MMT)进行巯基改性,并探讨了改性蒙脱石(简称MMT-SH)对镉的吸附机理.红外和X射线衍射表征显示MMT被成功接上巯基.吸附条件实验表明,MMT-SH对Cd(Ⅱ)的吸附效果显著优于原土,对Cd(Ⅱ)的饱和吸附容量是原土的39倍;吸附容量受pH值影响大,受离子强度的影响较大;MMT-SH对Cd(Ⅱ)的吸附作用除了静电吸附、离子交换吸附、羟基配位吸附,还主要存在巯基配位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实验表明,MMT-SH吸附Cd(Ⅱ)的反应符合Langmiur等温模型和Lagergren二级动力学方程,是易于发生的化学反应;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参数(△H、△G、AS)表明此吸附是一个自发的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19.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可以有效对天然硅藻土进行有机改性,获得有机改性硅藻土。有机改性硅藻土对富含甲基橙、酸性绿溶液的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改性硅藻土对甲基橙的吸附效果比较好,对酸性绿的吸附效果不是很理想,但也远远高于硅藻土原土对这两种阴离子的吸附效果。在室温条件下,当甲基橙溶液的浓度为20mg/L时,改性硅藻土投加量为0.2g、pH值为4、吸附时间为80min,改性硅藻土对其的吸附效果较好;在室温条件下,当染料酸性绿溶液的浓度为20mg/L时,改性硅藻土投加量为0.15g、pH值为4、吸附时间为80min,改性硅藻土对其的吸附效果较好;两种阴离子的吸附过程均符合Freundlich模型。基于n值对比分析,改性硅藻土对甲基橙的吸附属于优惠吸附,而对酸性绿的吸附属于非优惠吸附。  相似文献   

20.
以某矿区原状土为研究对象,针对细粒土颗粒结构的复杂性和不规则性,基于分形理论,通过颗粒分析、渗透试验和界限含水率试验,建立了细粒土粒度分形维数与不均匀系数、渗透系数及界限含水率的相关关系,从而揭示了这一类土粒度分维的物理意义。试验研究表明:土的颗粒级配越好,分维越大,不均匀系数就越大,水通过孔隙的能力变弱,渗透系数则越小。当土分维数小于某一数值时,土的界限含水率随分维值的增大而减小;分维大于这一数值时,各界限含水率指标又与分维值呈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为该地区这一类细粒土的工程特性提供较好的研究思路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