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打网岗位于渤海西北岸,濒临京唐港,是滦河早期建造的沙坝。滦河改道北移之后,由于陆源泥沙减少以及京唐港防波堤的拦沙作用,打网岗侵蚀后退严重。利用多年岸滩监测资料、多期航卫片解译数据以及历史资料,研究表明:1987—2009年间岸滩年均侵蚀速率为-0.61~-5.30 m/a,东北端濒临港口防沙堤下游处侵蚀量最大,西南端人为固化稳定;同时依据不同岸段侵蚀程度的差异性,提出了打网岗岸滩生态修复方案。  相似文献   

2.
苏北辐射沙洲内侧死生港等潮沟,在本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曾逐渐向岸移动,使岸滩遭受到极为严重的冲刷。潮沟水道的活动成为东台市围垦利用潮滩的主要制约因素。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多次实地调查考察、测量,结合航卫片资料的应用,就死生港的西移蚀岸原因、活动规律加以论述,并对未来死生港再次发育曲流横移对东台市巴斗潮滩围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巴斗围垦的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山东南部海岸几十年来的地形观测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砂质海岸等深线变化预测理论,建立该区的岸滩侵蚀演变预测模型,研究了该区域岸滩演变规律。实测资料验证表明:预测结果合理,基本反映了本区岸滩演变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测水文资料、岸滩冲淤变化规律和泥沙动态研究沙子口湾近30a来的变化,分析湾顶海滩侵蚀的原因,对现有的海岸工程进行调查,研究海岸防护对策,分析海岸防护工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沙子口湾海岸侵蚀原因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印萍 《黄渤海海洋》1998,16(1):7-14
通过实测水文资料,岸滩冲变化规律和泥沙动态研究沙子口湾近30a来的变化,分析海滩侵蚀的原因,对现有的海岸工程进行调查。研究海岸防护对策,分析海岸防护工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辽东湾潮滩及滨下动力地貌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主要阐述了辽东湾潮滩及滨下地貌类型与沉积动力特征,利用重复水准测量、卫片和航片资料进行了潮滩分带,定量计算了潮滩分布面积和冲、淤速率,分析了潮滩动态变化规律,并对辽东湾潮滩的生态开发提出了管见.  相似文献   

7.
威海湾岸滩整治工程冲淤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ECOMSED数值模型模拟了威海湾岸滩整治工程引起的岸滩冲淤环境的改变,引用静态平衡岬湾海岸理论分析工程建成后岸线的稳定性,优化了原有方案,进而模拟优化方案建成后海域的冲淤趋势,结果表明,工程的建设改善了岸滩的冲淤环境,整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厦门海岸侵蚀与防护对策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谢在团  蓝东兆 《台湾海峡》1993,12(3):293-298
本文根据实地考察、调访、岸滩剖面重复水准测量和水文气象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厦门岸滩侵蚀原因、危害及防护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基岩侵蚀岸平均侵蚀速率为6mm/a、红土台地岸为1~3m/a、砂质岸为1m/a。厦门岛东部海岸侵蚀最为严重。海岸侵蚀毁坏海岸工程和军事设施,吞没娱乐砂滩和土地,造成房屋崩塌。沙源严重亏失是造成海岸侵蚀的最主要原因;在岸滩上建造不合理的工程也加剧了海岸的侵蚀;强劲的东北波浪和台风激浪则是岸滩侵蚀的主要动力。本文对厦门岸滩侵蚀的防护问题,提出了六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广西北海涠洲岛海岸侵蚀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6-2013年布设在涠洲岛的15条岸滩剖面3次重复测量和数据对比分析,发现涠洲岛岸线整体遭受侵蚀.岸滩剖面长期变化特征表明,涠洲岛东部与西南部海岸侵蚀较为严重,西南部岸段年均下蚀可达0.18 m;正北部岸滩海岸侵蚀程度相对较轻,南湾段海岸整体变化较小,呈现弱侵蚀弱淤积变化.在短期强热带风暴影响下,冬季至夏季岸滩下蚀明显.  相似文献   

10.
黄宝艇 《海洋科学》1984,8(3):52-53
借着光学图象增强方法和数字图象处理技术,我们对莱州湾沿岸34幅卫片进行了图象处理与解译。经现场验证后,结合地面资料,最后完成了该项研究报告及有关图件36幅。研究报告较全面地总结了遥感技术在莱州湾海岸带地质地貌调查中所取得的成果。这些成果包括;莱州湾地区的地貌特征及其成因类型;莱州湾潮间带的地貌分带及全新世海侵范围;莱州湾沿岸黄河入海泥沙的扩散范围及强度分布;莱州湾岸线动态变化及岸滩稳定性的研究;遙感图象处理方法在菜州湾海岸带调查中的应用研究等。从中可以看出,遥感图象处理技术,在海岸河口地区动态分析研究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江苏近海紫菜养殖区的空间扩张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辉  卢霞  王晓新  何爽  李珊  郑薇  罗文强 《海洋通报》2021,40(2):206-216
为精准实施海域使用现状的动态监测与有效管理,开展了江苏近海紫菜养殖区空间扩张模式研究.选取1990年、2000年、2013年和2018年四个时相的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提取江苏近海紫菜养殖区的空间分布信息,分别计算1990年、2000年、2013年和2018年江苏近海紫菜区养殖面积并分析其...  相似文献   

12.
坛紫菜北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于1985—1988年在青岛进行坛紫菜丝状体培养和叶状体栽培的北移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自然光温下,3月下旬采果孢子苗,投放密度为200个/cm~2。在丝状体培养期间,利用扩大育苗室的照光面积提高室温,池面加盖聚乙烯薄膜保温,使培苗池水温能达到25—28℃,以满足丝状体各个生长发育阶段要求的温度;利用减光、缩光方法促进丝状体发育。在8月初丝状体大量放散壳孢子,采壳孢子苗的适宜季节是8月上旬—9月中旬,这时采苗可以充分利用北方海区的水温条件,使叶状体能正常生长发育。35天后可采收第一水紫菜。  相似文献   

13.
瓯江杨府山边滩围垦工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瓯江杨府山河段边滩发育丰富,底沙运动频繁,悬沙含量高,对边滩围垦促淤极为有利。本文依据大量的水文、泥沙、地形等实测资料,在模型验证试验相似的基础上进行围垦工程试验,分别论证其工程的可行性、工程布置形式的促淤效果。对类似的边滩围涂工程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渤海、黄海、东海冬季海流场温度场数值模拟和同化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NASA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资料SST,采用Nudging同化来模拟渤海、黄海、东海的三维温度场,减小用热通量作上边界条件所带来的误差.结果表明,模拟的海流场能较好地反映渤海、黄海、东海的环流特征.数据同化后的温度场优于未经同化的温度场.3个选择站点的同化值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307,0.526,0.744,用热通量资料模拟的水温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160,0.979,1.330.尽管只同化了海表温度,但数据同化对三维温度场结构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连云港海域的紫菜养殖遥感监测对于规划紫菜养殖空间分布具有重要意义。基于50m空间分辨率的海洋一号C卫星(HY-1C)海岸带成像仪(Coastal Zone Imager, CZI)数据,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人工目视解译,获取了2018年10月-2020年4月连云港沿岸的紫菜养殖遥感监测面积,并分析了紫菜养殖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显示,连云港紫菜养殖区主要分布于海州湾和连岛附近海域;养殖区自9月至次年5月在CZI图像上可见,紫菜养殖遥感监测面积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1-2月其遥感监测面积通常达到一个养殖周期的最大值,3月初面积迅速减少;基于CZI影像的2019年度遥感监测面积为123km2,2020年为160km2。建立HY-1C与哨兵二号(10m)、高分一号(16m)和Landsat-8(30m)监测结果的线性模型,以Google Earth影像目视解译的紫菜养殖区遥感面积作为真实值,并将哨兵二号监测值转换为真实值。换算成真实值的2020年度紫菜养殖区真实面积为94km2,较2015年度的42km2增长了一倍多。本研究展示,CZI可用于紫菜养殖区的业务化观测,本文同时建议,利用其1-2月份的多期遥感影像监测结果作为年度紫菜养殖区遥感监测面积的基准。  相似文献   

16.
本系统是为玉米高产、稳产栽培试验研究而编制的。作者着重介绍数据库管理系统与应用程序包之间交互作用,数据库的条件检索方法以及整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过程中证实,使用本系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适宜山东沿海鱼类增养殖的主要种类 ,回顾了山东省主要海水鱼类增养殖种类研究和生产发展的历史、山东省近年海水鱼类养殖概况。最后论述了今后的发展战略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The reliable estimation of the local scour depth at a bridge pier is essential for proper design and maintenance of bridge piers. Most local scour formulae have been develop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laboratory experiments. The formulae based on laboratory data do not often produce reasonable predictions for field piers because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s are apt to oversimplify or ignore many of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flow fields around the bridge piers. Validation of the formulae is necessary in order to ascertain which of the formulae are able to provide reasonable estimates of the local scour depth. In this study, six commonly cited formulae based on laboratory data or field data were selected for validation using 180 laboratory data sets gathered from the literature and 446 field data sets collected from four countries. The six formulae validated in this paper are the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CSU), Neill, Froehlich, Breuser, Laursen, and simplified Chinese formulae.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predicted and measured depths were performed using scour from the laboratory and field data.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technique was also applied in order to compare the tendencies between the field and laboratory data sets.  相似文献   

19.
日本沿岸水域的赤潮监测研究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赤潮或有害藻华已越来越成为全球性的海洋环境问题,赤潮的发生不但破坏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失。本文概述了日本赤潮监测研究及其防治对策的现状,以便为我国在赤潮调查研究工作中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重要经济红藻法紫菜属物种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修订了法紫菜属中文名称,回顾了紫菜生活史研究的历程,基本概括了法紫菜栽培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根据文献报道及最新研究成果,认为紫菜属和法紫菜属共有138个物种,集中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亚热带海域,其中我国是物种多样性较高的国家之一,其物种及变种数达到25个。法紫菜生活史的阐明对紫菜栽培产业的发展具有奠基性的作用,其中我国藻类学家曾呈奎和张德瑞在法紫菜生活史研究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提出了壳孢子的概念,被广泛接受并沿用至今。壳孢子采苗和丝状体培养技术是发展紫菜栽培业的重要基础,丝状体生长发育及壳孢子形成的分子机制将是未来法紫菜生物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尽管根据已发表的相关文献大致梳理了法紫菜相关生物学基础研究的成果,但限于篇幅对栽培生产中相关技术的优化、完善与推广以及新品种培育等均未作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