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华北地层大区寒武纪早期地层统一划分与对比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德正 《安徽地质》2002,12(1):1-24
基于华北地层大区数百条寒武纪早期地层剖面与安徽淮南地区基准层序(2组2亚组15段1个亚段)和带序(6个三叶虫带)的确切对比,编制了新的沉积分区图;依据有无猴家山组和馒头组下亚组是否完整,划分出5个沉积区;讨论了各区与基准层序-带序的对比;明确了各地方性岩石地层单位(五山组、李官组、碱厂组、辛集组、朱砂洞组、苏峪口组、五道淌组、昌平组、府君山组、老庄户组、水洞组、黑沟组等)的层位归属(具体至段),确认与寒武纪早期地层有关的3个沉积间断(皖北上升、豫陕上升和燕辽上升),归属于重新厘定的蓟县运动的3个期次.  相似文献   

2.
皖北地区早古生代岩石地层划分及其物质组成和工业用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的指导下,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的岩石地层单位的重新厘定是当代最具科学化、系统化和现代化,也最容易被地层工作者乐于接受的。笔者多年来积累了区内实测地层剖面以及测试分析的大量丰富的实际资料。(1)在此基础上,参照《安徽省岩石地层》,对淮北地层小区进行了岩石地层单位的具体划分,指出了各组段的岩性特征、典型分界标志及其各地层单位间的接触关系;(2)利用大量测试分析资料,系统地研究了淮北地层小区早古生代岩石地层的物质组成,各组段三种矿物成份(方解石、白云石、石英)、八项化学成份(CaO、MgO、SiO2、Al2O3、k2O、Na2O、TFe、P2O5)和九种微量元素(Cu、Mo、Co、Ni、Sr、Ba、Ti、Mn、B)的平均含量。为区域定量地层学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性资料,也为内生金属矿床赋矿层位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帮助;(3)按照全国储量委员会有关沉积矿床的工业要求,指出了淮北地层小区内早古生代岩石地层各组段中的沉积矿产的工业用途,为今后在皖北地区寻找非金属层型矿产指明了方向。上述成果对野外地质填图、金属矿床地质勘查、定量地层学研究以及非金属层型矿床普查工作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新疆叶城县的西昆仑麻扎构造混杂岩带内,发育一套含煤砂砾岩地层,原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在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将其划分为3个地层填图单元,即三叠系(T,未分)、三叠系赛力亚克达坂群(TS)和早—中侏罗世叶尔羌群(J1-2Y)。这些碎屑岩主体是造山作用形成的山间磨拉石沉积,但各地层单元之间多为断层接触,顶底不全,岩石地层之间的新老关系和形成时代也不清楚。通过对该套碎屑岩的详细剖面测制和分析,依据其岩石组合特征、生物地层特征对比,将该套含煤砂砾岩重新厘定为早—中侏罗世叶尔羌群(J1-2Y),并自下而上再划分为:莎里塔什组(J1s^)、杨叶组(J2y)、塔尔尕组(J2t)。它们主要是一套河湖相沉积的地层,是对西昆仑构造混杂岩带在早—中侏罗世隆起造山的沉积响应。  相似文献   

4.
西藏措勤-申扎地层分区新建中--上侏罗统仁多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藏措勤西部昂拉仁错南部新发现一套侏罗纪地层,其岩性和古生物组合特征均不同于邻区侏罗系。通过详细的层型剖面测制和对比研究,将其新建为组级岩石地层单位——仁多组。指定并详细描述了正层型剖面,讨论了仁多组的岩石组合特征、地层接触关系、基本层序和沉积环境。根据仁多组的生物化石组合及其地层分布建立了2个生物组合带,并确定仁多组下段与中-上段分属为中、上侏罗统。仁多组的建立为认识区域地层系统及地质演化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5.
根据1:25万琼海县幅区域地质调查最新资料,对《海南省岩石地层》中的第四系道堂组进行了重新厘定,在原道堂组正层型剖面上原一段与二段之间识别出沉积不整合面、超覆不整合面,从而将原道堂组划分为2个不同的组级岩石地层单位.按照岩石地层单位的命名原则,超覆不整合面之下的原道堂组一段划归新建立的下中更新统多文组;原道堂组二段、三段、四段厘定为新定义的道堂组,分别定义为新道堂组的下段、中段和上段.新厘定的道堂组的地质时代为中晚更新世.  相似文献   

6.
系统地质调查和地层剖面研究证实:海南岛南好地区早石炭世南好组选层型剖面、创名地化石点等所报道的早石炭世腕足类:Eochoristites,Fusella,Spirifer等并未发现。本文进一步研究该组创名地及选层型剖面,并在上述剖面多个化石点发现了指示其地质时代为志留纪兰多维列世特列奇中晚期的腕足类、珊瑚、三叶虫及其伴生的软骨鱼类化石等。主张废弃南好组,并重新厘定志留纪足赛岭组岩石地层序列,依据岩石组合、基本层序等共划分为四个岩性段,代表志留纪兰多维列世特列奇中晚期的沉积。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杏石口组次层型的武厂剖面存在下部层位发育不齐全、构造破坏严重且有后期脉岩侵入等诸多不利因素。为此,该文对承德县上谷娘娘庙杏石口组地层剖面进行了重新观测,将其进一步细分为两个岩性段: 一段以粗碎屑沉积为主,岩性主要为砾岩夹少量砂岩透镜体; 二段主体为一套细碎屑沉积,岩性为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局部发育1~2层煤线)。在系统总结古生物特征、孢粉组合及同位素年龄数据等资料基础上,认为杏石口组的沉积时限为晚三叠世。  相似文献   

8.
成都盆地为龙门山推覆造山带与龙泉山褶断带之间的陆相盆地,晚新生代时期沉积了厚度较大的松散砂砾石层,过去对其地层划分与对比主要依赖于盆地周围的阶地剖面.笔者通过野外调查及室内综合研究,认为这些阶地剖面存在如下问题:(1)长度较短、地层连续性差,沉积物的颜色、成分、结构构造及剖面序列等相似;(2)缺少年代地层与生物地层资料;(3)缺少地层划分对比的标准剖面和标志层,进而导致依据阶地剖面建立的岩石地层单元时代归属存在不确定性,年代地层与岩石地层存在矛盾,生物地层还没有起到地层划分对比的支撑作用.建议在盆地坳陷区实施地质调查井,通过钻井的岩石地层组合及充填序列、年代数据的系统测试和孢粉组合的系统分析等,建立成都盆地地层划分的标准剖面和辅助对比剖面,从而完善该区晚新生代地层划分与对比,为成都市地下空间的三维地质结构建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湘黔桂交界区富禄组与富禄间冰期的再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南华系层型剖面优选区之一——湘黔桂交界区,富禄间冰期可再分为3个相对较暖热的气候阶段(间冰段)和2个相对寒冷的气候阶段(冰段),即(自老而新):三江间冰段、龙家冰段、烂阳间冰段、两界河冰段、大塘坡间冰段。相应地,富禄间冰期沉积地层——富禄组可分5个段,即:三江段、龙家段、烂阳段、两界河段、大塘坡段。另外,对古城组和铁丝坳组层型的湖北长阳古城剖面、贵州松桃大塘坡剖面和相关资料的再研究揭示,“古城组”和“铁丝坳组”都是富禄间冰期晚冰段(即两界河冰段)的沉积,均不宜替代长安组作为南华纪早冰期沉积的代表。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南涧地区景星组一段地层特征及沉积相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详细描述了云南西部南涧县公郎乡土关庄景星组一段实测地层剖面,讨论了云南南涧地区景星组一段岩石地层、接触关系及岩相特征,通过剖面测制得出景星组一段岩性为灰白色砂岩及紫红色泥岩,认为该区景星组一段主要是河流相沉积建造。  相似文献   

11.
Ophiceras(蛇菊石)在滇东海陆交互相卡以头组下部(25层下部)的首次发现,是近期海陆交互相和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PTB)研究的重要进展之一。该化石的发现为滇东卡以头组地层时代的确定提供了更加确凿的依据。在煤山D剖面,29-37层为Ophiceras(蛇菊石)的顶峰带,因此,可将滇东密德B剖面的25层与煤山D剖面29层对比,那么滇东地区卡以头组主体(甚至全部)的时代可划归早三叠世。  相似文献   

12.
Meishan Section D in Changxing County,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has been selected as the global stratotype of the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and various studies hav been done at the boundary but the gas chromatographic-mass spectrographic analysis of alkane biomarkers has not been investigated. This paper presents of results of a study of the biomarkers analyzed in a series of samples across the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at both Meishan Section A and Section 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concentration of alkane biomarkers in the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strata is high in Bed 26 while it is low in Bed 27. A variety of biomarker parameters demonstrate that the main sources of organic matter in the sediment are algae and bacteria and that the depositional enviroment varied from weakly oxidizing to reducing during the studied interval.  相似文献   

13.
在详细研究全球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候选剖面───中国浙江长兴煤山剖面P/T界线层牙形石动物群序列基础上,自下而上识别出4个牙形石带:(1)ClarkinachangxingensisClarkinadeflecta带;(2)Isarcicellaparva带;(3)Isarcicellaisarcica带;(4)ClarkinacarinataClarkinaplanata带,并在第一带中划分出3个动物群,从下向上是:ClarkinachangzingensisClarkinadeflecta-Clarkinasubcarinata动物群,Hindeoduslatidentatus-Clarkinameishanensissp.nov.动物群和Hindeodustypicalis动物群,煤山剖面二叠、三叠系界线层牙形石序列的建立、完善,对确立该剖面在全球二叠、三在系界线高精度对比中的标准地位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发生了地质历史上最大的生物集群绝灭。通过对广西东攀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不同的磁学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其结果均具一致的功率谱峰,对比煤山剖面的同位素年龄将厚度频率35.7∶15.6∶7.7cm/cycle换算为时间周期95∶41.6∶20.5kyr/cycle,分别与米兰科维奇旋回偏心率、斜度、岁差相当,从而将地层研究的精度提高到万年级,为生物绝灭和众多地质事件提供时间上的约束。不同的磁学参数分别受控于不同的天文周期,磁性矿物种类主要受偏心率旋回控制,同时也受斜度周期的影响,而岁差周期则是促使岩石携磁能力高频变化的原因。不同二叠系—三叠系剖面(集中在界线附近)的磁化率曲线具有一致特征,可作为界线点确定的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PTB)层型及点("金钉子")定位我国浙江省长兴县煤山D剖面,极大地推动了PTB及二叠系和三叠系研究进展。在简要介绍地层单位与全球界线层型与点建立的相关概念、术语和有关规定、地层划分的主要种类及其地层单位术语的基础上,以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及点(中国浙江省长兴县煤山D剖面)为研究实例,综述了该金钉子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研究现状。煤山D剖面构建了目前全球最完整的PTB地层牙形石带序列,为研究二叠纪末大灭绝后生物残存和复苏过程提供了重要的时间坐标系,也为相关的地质事件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安徽宿松,繁昌,江西彭泽间长江两岸的武穴组织透镜体展布,组成岩石类型(1)藻屑灰岩;(2)海绵灰岩;(3)棘屑灰岩;(4)核形石白云岩;(5)白云岩,从四条剖面的研究曲线由下向上明显地区分出三个粒屑含量与基质含量百分比连续变化序列,这种序列称基本单元,一般的变化规律为由下向上,由粗变细的正向序列,但是其中也有由细→粗→细的反向序列,这种反向序列反映出较快的沉积过程,往往起着障壁作用,几乎全由棘屑灰  相似文献   

17.
<正> 浙江长兴煤山是中国南部上二叠统长兴阶和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共A,B,C,D,E,Z六条剖面)的所在地。孙亦因等(1984)在D剖面的界线粘土及其上覆的灰黑色泥岩中发现铱异常,提出了二叠、三叠纪交替时可能发生了一次地外来的陨击事件。然而,人们更关心的似乎是作为铱异常物质来源最可靠证据的宇宙尘或微玻陨石是否也存  相似文献   

18.
浙江长兴地区二叠系与三叠系界线层型研究   总被引:16,自引:9,他引:7  
<正> 中国南部二叠系与三叠系分界的层型剖面位于浙江长兴煤山(赵金科、盛金章等,1980)。在这个剖面上,1978年赵金科等把上二叠统的顶界确定在“未定名菊石带”,后经重新研究,又改归于下三叠统底部(赵金科、盛金章等,1980)。1980年5月,我们再度去上述界线层型剖面工作,在“未定名菊石带”同一层位详细采集化石,并到邻区安徽广德独山、江苏宜兴湖汷等地的相当层位调查,进一步证实在界线层型剖面上的“未定名菊石带”  相似文献   

19.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全球层型剖面——回顾和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殷鸿福  鲁立强 《地学前缘》2006,13(6):257-267
综合评述了5年来对二叠系—三叠系界线(PTB)全球层型剖面——煤山D剖面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剖面的研究历史、地理和地质背景,叙述了世界上最完整的二叠纪长兴期至三叠纪格里斯巴赫期的牙形石和菊石带,并简短讨论了Otoceras的年代。叙述了煤山与其他剖面长兴期至格里斯巴赫期磁性地层学的对比。介绍了δ13C和δ34S的化学地层学最新研究进展,特别是在PTB附近多个δ13C负漂移的发现。两项重要的分子地层学研究显示了基础生态系统的深刻变化——微生物生态系的灾变和在二叠纪—三叠纪生态系之交严重缺氧事件期间透光带的静海相环境。文章报道了自2001年以来PTB年代测定的进展。PTB之下14cm处火山成因的粘土层25层的年代,现在定为(252·4±0·3)Ma(Mundil等,2004)。文章还讨论了事件地层学,认为尽管在25-26层有一个主事件,煤山PTB附近的事件是多幕式的,并且开始于事件层25-26层之前。因此,PTB大绝灭主因是外星撞击导致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相似文献   

20.
四川通江诺水河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地层牙形石的发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川东北地区碳酸盐台地相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划分一向存在分歧,因为在二叠系与三叠系之间发育一套40-100m的白云岩的时代缺乏古生物依据。针对这一问题,在四川通江诺水河剖面进行地层古生物研究,在剖面34层和41层的白云岩中首次分别发现了牙形石化石Hindeodus latidentatus、Hindeodus typicalis和Hindeousminutus,Hindeous parvus、Isarcicella cf.staeschei、Isarcicella isacica。根据当前国内外古生物学的研究成果,34层的牙形石属于晚二叠世长兴期的化石,41层中的牙形石为早三叠世印度期的化石。结合两者的之间的岩石地层特点,初步将通江诺水河剖面的二叠系-三叠系的界线置于38层与39层、即白云岩与灰岩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