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根据海湾扇贝的肥满度、肉柱百分数、性腺指数及消化脓指数等指标的周年变化,并结合性腺的组织切片来确定其繁殖期。结果表明,海湾扇贝南移后的繁殖期是从每年的10月下旬开始的,直到翌年5月下旬,其中4月为繁殖盛期。繁殖期间,扇贝的性腺分批成熟,分批排放,并有消退与恢复的现象。同时,海湾扇贝引进中国北方海区并南移福建后,其繁殖规律与原产地(美国大西洋沿岸)的繁殖期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尤仲杰  王一农 《台湾海峡》1991,10(4):356-363
本文根据1987.12~1989.4对舟山朱家尖岛南沙沙滩逐月采集标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等边浅蛤Gomphina veneriformis的性腺发育可分为5期: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在舟山海区,等边浅蛤一年中为一个繁殖周期,繁殖期为8月下旬至9月中旬。有雄性早熟现象。  相似文献   

3.
根据对青岛附近水域欧氏六线鱼(已达性成熟年龄)性腺周年宏观和组织学观察,性腺发育可分为:①重复发育Ⅱ期;②开始成熟期;③接近成熟期;④临产期或产卵期;⑤产后期。按性腺指数变化并结合性腺组织切片确定,欧氏六线鱼性腺发育在青岛海区一年一个周期,繁殖期在10月下旬至12月,繁殖盛期是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  相似文献   

4.
为了开发保护胶州湾菲律宾蛤仔增养殖业,保护菲律宾蛤仔资源,本文利用组织学手段对胶州湾移植底播菲律宾蛤仔的性腺发育及生殖周期进行了研究。通过组织切片观察,确定胶州湾移植底播菲律宾蛤仔除5~6月份为繁殖期之外,9~10月为另一繁殖期。根据性腺细胞在生殖滤泡中的比例,将其第二繁殖期内的生殖腺发育过程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五个阶段。结合自然海区调查观测。确定海区水温15℃以上时,蛤仔排放精、卵,且在繁殖盛期至少有两次集中排放的过程。胶州湾移植底播菲律宾蛤仔的性腺发育和生殖周期与自然野生种群的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青蛤的繁殖周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蛤Cyclina sinensis采自福建漳浦佛昙湾。依据青蛤生殖细胞的发育规律,把生殖腺发育过程分为五期: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青蛤怀卵量与个体体积存在线性关系:F=0.6046 0.1266V。根据青蛤肥满度、生殖腺指数和性成熟率等指标的周年变化规律,并结合性腺组织切片观察结果,认为青蛤繁殖期在9—12月,其中9月下旬至10月中旬为繁殖盛期。文中还就水温与青蛤繁殖期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进行了尖紫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研究.结果表明,盐度和pH对不同规格尖紫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明显.尖紫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与盐度之间的关系可分别用二次多项式OR=-c1+d2S-d3S2,NR=C2+ d4S-d5S2表示,在盐度10时耗氧率和排氨率达到最大值,当盐度超过10时反而下降;pH 6.4-8.4时,3种规格尖紫蛤的单位体质量耗氧率和排氨率随pH升高而增强,pH大于8.4时耗氧率和排氨率降低.盐度2-18时,不同规格的尖紫蛤个体O∶N值为:8.319-14.840,平均为11.476,在14时O∶N出现峰值;pH 6.4-9.4时,不同大小的尖紫蛤个体O∶N值为:2.377-11.502,平均为8.547,在8.4时O∶N出现峰值.  相似文献   

7.
根据尖紫蛤Hiatulaacuta发育程度,将生殖腺发育过程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五个时期。尖紫蛤生殖期在福建省为9—11月,生殖盛期在10月.温度是影响性腺发育的主要因素。绝大多数个体为雌、雄异体。雌、雄同体的同一滤泡中,雌、雄生殖细胞分区域分布。较晚期的卵母细胞和成熟卵子的核仁变成双质核仁,组织化学实验结果表明,双质核仁染色深浅的两部分,是由于这两部分蛋白质含量不同的缘故。  相似文献   

8.
施氏獭蛤(Lutraria sieboldii)性腺发育和生殖周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学方法对湛江市遂溪县草潭镇施氏獭蛤的性腺发育和繁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氏獭蛤的性腺发育以1年为1个周期,可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雄性生殖细胞发生经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等时期,精原细胞具有A型和B型两种类型。施氏獭蛤卵子的发生可分为卵原细胞期、生长初期、生长中期、生长后期和成熟期。较晚期的卵母细胞和成熟卵子的核仁变成双质核仁。流沙港海区施氏獭蛤性腺指数峰值出现在1月,为3.47%;该贝的繁殖期为10月—次年4月,繁殖期水温为16.2—26.5℃。雌、雄性腺发育基本同步,雄性发育略快,雌雄比为2:1。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太平洋鳕(Gadus macrocephalus)繁殖期性腺发育组织学、性成熟系数(GSI)和肝重指数(HSI)、性腺抽提液中睾酮(T)和雌二醇(E2)含量,分析了这些指标在太平洋鳕繁殖过程中的生理作用。研究表明:太平洋鳕卵巢从12月开始进入Ⅳ期,精巢于11月进入Ⅳ期,两者均在翌年2月达到成熟。雌性个体中,卵巢组织中T和E_2含量在12月显著升高(P0.05),雄性个体中,精巢组织中T和E2含量在11月底显著升高(P0.05),到12月下旬维持在稳定状态,雌雄鱼性腺中T和E_2含量均在翌年1月达到峰值,在3月显著下降(P0.05),之后一直保持较低水平直到下个性腺成熟期。研究结果表明,性腺发育成熟期,太平洋鳕性腺中T和E_2含量变化显著,与GSI变化趋势呈正相关,与HSI变化趋势呈负相关,说明T和E_2对太平洋鳕的性腺发育成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西洋浪蛤繁殖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于2002年1月至2003年1月 ,在浙江温州对引种养殖的大西洋浪蛤(Spisulasolidissima)的性腺发育、生殖周期、肥满度、胚胎发育、幼虫发育及变态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大西洋浪蛤性腺发育过程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休止期5个阶段。在浙南沿海的大西洋浪蛤繁殖期在4月下旬至6月上旬 (水温19.5~25℃ ) ,可大量产卵二次 ;肥满度最高出现在5月份,为10.37 % ,最低出现在2月份 ,为4.66 %。个体产卵量为14.1×104~111.1×104粒 ,卵沉性 ,卵径50~60μm ;受精卵在水温19.5~23℃ ,经16~20h孵化成D形幼虫 ;初孵D形幼虫平均大小为75μm×62μm ,浮游幼虫经12~13d培养进入壳顶后期 ,15~16d进入附着变态期 ,壳长为260~290μm ,发育变态为稚贝。  相似文献   

11.
南海黄鲷性腺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常规的生物学调查方法并取黄鲷性腺做石蜡切片,用显微镜观察黄鲷的性腺发育,进行组织学研究.其结果表明,南海黄鲷精巢可分成6期,精巢5期的成熟度指数为1.62%~2.71%,平均值为1.99%.雌性生殖细胞可见5个时相,卵巢发育也相应分成6期,卵巢5期时的成熟度指数为8.90%~13.90%,平均值为9.45%.南海黄鲷的繁殖期在11月至翌年的4月,繁殖高峰在12月至3月,黄鲷的产卵类型属于在同一繁殖季节中多次产卵类型.本文还对黄鲷的雌雄同体现象、繁殖力、繁殖时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泥蚶的性腺发育和生殖周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生殖细胞发育的宏观和组织切片观察以及各期生殖细胞在滤泡中所占的比例,泥蚶的生殖腺发育过程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五个阶段。按肥满度的变化并结合性腺组织切片确定,泥蚶的性晚发育在青岛海区一年一个周期。繁殖期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繁殖盛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至少有二次集中排放过程。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07年7—10月西北太平洋海域采集的1342尾柔鱼样本,分析其性腺成熟度和性腺成熟度指数等生物学特征,进行繁殖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总性别比均接近1:1,性成熟个体的雌性比例小于雄性,说明雄性繁殖期较长,性成熟较早。性成熟个体比例的动态变化表明,9月底雌性达到性成熟高峰。8—10月胴长组成出现双峰结构,对应于未...  相似文献   

14.
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繁殖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组织学和实验生态学方法对浙江引种养殖的硬壳蛤的性腺发育、生殖周期、胚胎发育、幼虫和稚贝培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浙江养殖的硬壳蛤性腺发育过程以1年为1个周期,可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休止期5个阶段;繁殖期在4月下旬至6月下旬,水温19.0-28.2℃,可大批产卵二次;肥满度最高为7.11%(6月份),最低为3.68%(1月份);水温20-22℃时,D形幼虫孵出时间约为20h,浮游幼虫经9-10天培育进入变态附着期,10-11天发育变态为稚贝.研究还发现,硬壳蛤的精子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呈牛角形或较直的长三角形,与常见的双壳类软体动物的精子形态明显不同.文中还讨论了性腺发育与积温的关系,指出性腺发育成熟的积温和有效积温大约为1800℃和600℃.  相似文献   

15.
池养黑鲷性逆转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为具性逆转的珍贵海产鱼类,其个体在第3龄期雄性转为雌性,但性逆转发生的详细过程尚不清楚。为了解黑鲷性腺逆转发生的过程,作者通过对池塘养殖黑鲷3~4龄期个体进行定期跟踪取样观察,结合组织切片显微检测性腺变化过程。结果显示:黑鲷性腺在繁殖前后变化趋势不同;繁殖期雌性个体约占15%;繁殖后至7月份是性腺由雄逆转为雌主要时期;8月份全部个体性腺外观表现为卵巢形式;到9月底,个别性腺的精巢组织又开始发育;到12月底样本性腺有雄性、雌性及雌雄同体同时发育3种形式。此外,分析了黑鲷性腺成熟系数与肝质量系数的周年变化趋势。研究获得了详细的3~4龄黑鲷性逆转发生过程及性逆转结果,并针对与先前报道的有关研究结果差异展开分析,为掌握不同海区黑鲷性逆转特性及育种研究提供了更多资料,也为雌雄同体鱼类资源利用研究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扁玉螺的生殖腺组织学和生殖周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切片和HE染色法,对烟台沿海扁玉螺的生殖腺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根据性腺发育的组织学特征,将扁玉螺生殖腺发育过程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5个时期;扁玉螺在烟台沿海每年一个生殖周期,繁殖季节为5月上旬至8月中旬,繁殖盛期为6月上旬至7月下旬.上述研究结果探明了扁玉螺的生殖腺发育规律,丰富了扁玉螺的繁殖生物学资料,对开发利用扁玉螺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1.为进行生殖周期研究的需要,本文首先对胶州湾两种习见帘蛤动物的种名重新进行了鉴定,发现其中原来定名为杂色蛤Venerupis variegata的一种应是半叉蛤V.semidecussata。其另一种仍为蛤子V.philippinarum。 2.本文以组织学和细胞学方法为主,研究了胶州湾两种习见帘蛤动物的性腺发育周期,并根据性细胞的发育过程,把它们的性腺发育周期分为:A(增殖期)、B(生长期)、C(成熟期)、D(生殖期)、E(后生殖期)等五个时期。 3.半叉蛤和蛤子雌性腺发育周期的形态学过程彼此完全没有什么差别。此外,两者雄性腺体的发育也有同样表现。这些都是我们进一步考虑它们两者分类关系的依据。 4.结合性腺组织学检查、室内自然产卵观察,人工授精实验、性腺发育指政(平均体重与平均壳长比值)的测定和性腺解剖观察等方法所获得的结果,可以肯定胶州湾半叉蛤和蛤子的生殖周期是一年一次。其生殖季节是从9月上旬到10月中旬,共约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 5.在雄性个体产卵以后,泡囊内仍然残留一部分卵子。鉴于大量吞噬细胞的侵入,这部分卵子继续成熟和产出的可能是不大的。 6.雄性排精活动可能较产卵时间要长一些。甚至到12月底前后,仍有个别个体的泡囊内残留极少精子。但新精子的产生必须到4月初旬左右才能开始。 7.在卵母细胞早期发育过  相似文献   

18.
中国蛤蜊繁殖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土池育苗的试验,对中国蛤蜊的繁殖习性和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中国蛤蜊在山东省海阳市丁字湾海区的繁殖期为6~8月,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产卵盛期。鲜出肉率的变化与性腺发育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产卵前达到最大,为45.3%。水温在20℃以上时性腺发育速度明显加快,23~24℃肥满度最大。可用阴干、流水或降低盐度等方法诱导其排放精卵,也可进行解剖受精。中国蛤蜊雌雄异体,个别雌雄同体。胚胎发育可在盐度18~30,温度20~28℃条件下进行,超过30℃则引起幼虫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19.
20 0 0年 10月~ 2 0 0 1年 12月 ,对青岛太平角养殖海区的贻贝寄生中华豆蟹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以肥满指数为指标 ,通过对感染和未感染贻贝的比较 ,分析了中华豆蟹对贻贝的危害程度。结果表明 ,中华豆蟹对贻贝的感染率为 2 .0 %~ 2 0 .4 %。2 0 0 0年 11月和 2 0 0 1年 11月出现 2次感染高峰 ,分别为 9.7%和 2 0 .4 % ;最低感染率出现于 2 0 0 1年 1月和 3月 (均为 2 .0 % )。感染强度为 1~ 5 ,多数为 1(占感染个体的 83.2 % )。贻贝所感染的豆蟹的性别及感染强度与宿主的大小有关。小个体贻贝仅见雄豆蟹感染 ,绝大多数雌豆蟹见于壳长大于 2 cm的贻贝。未发现同一宿主体内同时感染 2只或以上的雌豆蟹。在调查的 15个月中 ,有 11个月被感染贻贝的肥满度显著低于未感染的贻贝 ,且雌豆蟹对宿主肥满度的影响大于雄豆蟹  相似文献   

20.
郑碧琪  鲁超  刘炜  郭玉臣  黄文  程宏  林婧 《海洋学报》2021,43(4):133-140
海地瓜(Acaudina molpadioides)是一种低值海参,本研究运用组织学和形态学方法对福建北部海域海地瓜的性腺发育特征及其周年变化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探究了性别比、生殖周期、精卵排放类型、繁殖季节等繁殖生物学相关内容。结果表明,雌、雄海地瓜的性腺发育均可划分为休止期 (I)、发育早期 (II)、增长期 (III)、成熟期 (IV)、部分排放期 (V) 和排空期 (VI),雌、雄性腺发育程度基本同步。海地瓜性腺发育有明显的周年变化规律:大多数海地瓜在5月性成熟后开始陆续排放配子,配子排放过程中伴随着生殖管的自体破坏然后重生,即性腺开始新一轮发育,新的生殖细胞在11月开始生成并逐步发育直至翌年5月成熟。海地瓜性别比接近1∶1,生殖周期为1年,繁殖期为5?8月(夏季),属于多次排精卵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