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层次分析法在福建省农业气象灾害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福建省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干旱、洪涝、风雹、低温冻害)进行量化分析,得到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权重:水灾>旱灾>冻害>风雹灾.利用福建省1980-2004年农业受灾和成灾面积资料,建立农业气象灾情的综合评价模型对福建省近25年的农业气象灾害进行定量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农业气象灾害的中灾及以下灾情的出现频率占总数的88%,1997年灾情最重,1984年最轻.进一步分析发现,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随年代增大.  相似文献   

2.
广西农业气象灾害灾情统计特征与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广西1991~2011年农业受灾面积和农业总产值资料,对广西近21a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进行统计,并采用灰色关联法对影响广西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进行定量辨析与评价,得到各灾种对农业生产影响权重:涝灾>旱灾>风雹灾>低温冷害灾.合理客观的对各种灾害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对于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具有基础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气象服务评价指标权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气象服务评价体系中,以气象服务总体评价为目标层,分层次确立一级和二级评价指标,利用2010年全国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中评价指标数据,应用层次分析法 (AHP) 中的9分位标度法和0.618标度法来构建判断矩阵,分析了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确定方法。分析发现,当评价指标少于5个时,可采用9分位标度法构建判断矩阵,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而当评价指标达到5个时,需采用0.618标度法来构建判断矩阵,计算出相应的权向量即为权重系数。将上述方法应用于2011年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数据中,前后两年主要评价指标对比显示,气象服务信息内容的权重在增加,而气象知识宣传普及的权重有所减小,即公众对于气象服务信息内容更为重视,同时气象部门对于公众的气象知识宣传普及工作也取得了成效。  相似文献   

4.
彭本红  武柏宇  屠羽 《气象科技》2016,44(6):1030-1036
参考相关文献界定基本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并设计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水平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对2013年的统计数据整理归纳出10个指标,用因子分析分成3类;由层次分析法构建层次结构关系图,通过专家咨询得出判断矩阵,依据判断矩阵定量计算出准则层和指标层中各因素的相对权重,然后对2013年全国31个省域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水平应用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水平由西向东阶梯状递增、省域之间差异较大、总体水平偏低;大致可以分成较高、一般、较低3个区域等级;与省域经济、财政收入、综合发展能力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定量研究雪茄生长所涉及的相关气象影响因素仍处于空白的现状,综合考虑气象条件、地理条件等指标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分析评价模型,计算各指标对评价结果的权重,分析湖北丹江口市两个雪茄种植区域相关气象影响因子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模型准则层中气象条件、地理条件、产量因子的权重分别为0.524 7、0.333 8、0.141 5,对雪茄种植来说,气象条件影响最大;对比分析两个种植区域指标层的影响因子统计结果,结合雪茄种植生育要求,均县镇适合茄衣和茄套烟叶的种植;习家店镇更适合雪茄茄芯烟叶的种植。  相似文献   

6.
本文较为系统的总结了我国气象科学领域主要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情况,分析表明各种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各有优势与不足,在生产实践中必须根据评价问题的具体特点和目的等选择合适可行的评价方法。分析结果可为气象科学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选择应用与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据广东气象服务统一品牌的特点,利用德尔菲法设计了由基础贡献度、特色工作贡献度组成的广东气象服务统一品牌贡献度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线性加权法原理,构建由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组成的指标体系框架,并逐一确定每个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计算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单项指标,分别对停课铃贡献度、缤纷微天气贡献度、众创产品贡献度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广东气象服务统一品牌贡献度进行综合定量评价。利用广东省21地市2020年1月20日至2月20日过程服务中多个气象服务渠道数据资料,分别对21个地市气象统一品牌贡献度进行了测算排序,实证研究表明:挖掘公众需求、创新服务形式、研发爆品产品、优化过程服务、加强部门联动、线上线下协同等是提升统一的品牌贡献度有效策略,结果与实际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南部两县历年发生的主要气象灾害进行分类统计,评定其灾害强度。采用模糊数学理论,统计气象灾害与承载体的对应频数,计算出对应权重,分别计算各单一致灾因子的风险向量,并对其进行危险性评价,然后进一步计算出综合致灾因子的风险向量,对多致灾因子进行危险性评价。  相似文献   

9.
黄斌  朱伟军  红梅  葛珊珊 《气象科学》2016,36(4):466-473
根据航空飞行安全的气象保障规范和临界条件,探讨了我国区域内影响飞机起降的气象要素的区域特征;在气象要素影响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飞机起降安全的气象要素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飞机起降气象安全风险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运用区间梯形隶属度函数来计算评估单元各指标针对各风险等级的隶属度,最后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作出风险评估与区划。分析表明,我国北方地区航空安全气象环境较南方地区好,南方出现航空飞行不利影响的恶劣气象条件的频率显著高于北方;我国航空安全气象风险由北至南逐渐递增,尤以东部沿海地区、福建和江西东北部地区、贵州东部及湖南地区的风险等级最高。  相似文献   

10.
利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原理,建立四川盆地不同稻区代表点的水稻生育期内逐旬光、温、水3个气象要素的适宜指数模型和综合气象适宜指数模型。并利用积分回归和相关系数方法确定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的气象适宜指数对水稻气象产量形成的权重系数,建立各代表点的水稻自移栽至成熟阶段的动态气象适宜指数模型。最后利用动态气象适宜指数模型计算值与水稻相对气象产量建立回归预测模型,动态预测水稻气象产量增减趋势。结果表明,各代表点进入水稻抽穗期后的气象产量动态预测模型,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可实现在水稻进入抽穗期后动态预测气象产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对广西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困难分析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广西92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的迁站历史和观测环境综合评分情况,对造成全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困难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应对措施,为基层台站开展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提供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12.
国家气象公园制度是气象景观资源的保护方式,是对当前生态系统保护的有效补充。从国家公园、国家气象公园等的概念追溯为基础,分别从气象景观、人文价值、区域生态功能、灾害防御与应急机制建设、科普功能等五个方面论述庐山申报国家气象公园可行性以及其作为国家气象公园的示范作用。庐山气候适宜,气象景观资源丰富,人文气息浓郁,科学价值独特,具有一定的区域生态辐射效应,且具有健全的灾害防御与应急机制,符合申报国家气象公园的各项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为提升生态康养气象服务能力,探讨空气负氧离子浓度与气象环境关系,利用承德北部丰宁县2020年—2022年5月两个空气负氧离子站监测资料,以及同期的气象环境数据,统计分析了负氧离子浓度时间变化特征、与气象环境要素的变化关系及关键影响因素,建立了负氧离子浓度的气象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丰宁城市公园、林区负氧离子浓度年均值分别为1358.7个/cm3、1955.8个/cm3,最大值分别为3867个/cm3、5845个/cm3,具有治疗和康复功效的自然环境条件;林区的负氧离子浓度明显高于城市公园,城市公园和林区负氧离子浓度月变化均呈“单峰”型分布,峰值分别出现在7月、8月,最小值均出现在1月;林区、城市公园负氧离子浓度日变化夜间大于白天,年内及春夏秋冬四季内的日变化呈“双峰”型分布,峰值分别出现在日出以前及日落以后,最小值出现在午后;城市公园、林区负氧离子浓度与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风速、日照及PM2.5、O3浓度的变化有关,影响负氧离子浓度的最关键的气象、环境要素为相对湿度、PM2.5,城市公园受气象、环境影响更大;利用多元回归方法,分别建立了城市公园和林区的负氧离子浓度气象预报模型,经检验,两个模型的预报准确率分别为77.6%、74.9%,拟合效果良好,可为森林康养及健康生活提供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14.
根据巩乃斯、和静站2009—2018年6—8月的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观测资料,采用对比分析、通径分析及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对巩乃斯地区夏季避暑旅游气象资源优势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巩乃斯夏季气候凉爽、湿度适宜、风速不大,人体感觉凉爽、舒适,适合避暑旅行。人体舒适度与空气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风速呈负相关,且气温对人体舒适度指数的影响最为明显。夏季总体气候舒适度较好,7月舒适指数最高,8月次之,6月最低。对巩乃斯地区避暑旅游气象指数的研究,可为旅游气候资源的综合开发、避暑旅游活动的合理开展以及避暑旅游品牌的打造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实现对极轨气象卫星应用系统健康程度进行综合评价为目的,提出结合主观分析的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客观分析的熵权法(Entropy Weight,EW)确定待评价系统指标值的综合权重,再采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对系统的指标进行多角度评价排序来作为最终评价结果。本文根据连续5个月3颗极轨气象卫星在实际业务系统运行中异常指标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为全面考虑了影响应用系统的多种因素,避免了单一判据的局限性,并对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使得评价结果更科学准确,可以作为构建极轨气象卫星应用系统健康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纳木错湖区大气边界层结构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利用2007年8月8~19日期间系留气球低探空和GPS无线电探空资料,分析了纳木错湖区大气边界层高度、风、温、湿等要素的垂直结构。结果表明:纳木错湖的冷湖效应推迟了边界层湍流混合及对流边界层出现的时间,边界层高度日变化非常明显,对流边界层高度最高可达1750 m;在晴天条件下,边界层内湖陆风日变化非常明显,湖陆风控制范围常超过边界层高度,可达对流层中部;边界层内比湿变化呈V型变化,白天减小,夜间增大,早晨08:00出现峰值。  相似文献   

17.
纳木错湖夏季典型大气边界层特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为了进一步检验分析纳木错湖对当地地方性环流、湖气能量交换及大气边界层的影响,在本文中使用美国NCAR新版MM5V3.7非静力中尺度模式,设计了有湖面、3/4湖面、1/2湖面及无湖四组试验,以NCEP再分析资料做初、边值条件,做了48 h三重嵌套模拟试验,对比中国科学院"纳木错圈层相互作用"综合观测站实测资料,说明该模式模拟性能良好。白天在纳木错湖风与念青唐古拉山北坡谷风共同作用下,在念青唐古拉山脊处汇合,形成一强水平切变及辐合上升运动,造成了该地夏季白天复杂多变的天气;夜间由于南岸湖风与山风叠加,使得整个区域为强大南风气流控制,这也补给了水汽和热量,也为白天不稳定运动提供了能量。对大气边界层特征的模拟结果表明:由于白天(夜晚)纳木错湖的存在有很好的降温(保温)作用,该湖表现出了明显的冷(暖)湖效应;纳木错湖对感热和潜热的影响有很强的日变化,白天湖面感热、潜热均小于周围陆地,夜间湖面有强潜热通量;纳木错湖使得白天湖区边界层顶低,陆区边界层顶高,夜间相反。这样的地方性环流和大气边界层特征的配合,是该地中小尺度天气剧烈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气象现代化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工作,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为了能够持续、客观、实时评价气象现代化能力发展水平,依托分布式的气象综合业务实时监控系统(天镜)的技术框架,基于Okhttp与Jexl3等技术的同步高效请求、高稳定的通信机制和自定义规则引擎等功能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多源气象监控大数据的现代化信息网络能力动态评估方法。该方法可以高效采集国省两级气象业务实时监视数据和性能指标,通过表达式动态逻辑规则实时统计评估和对比分析,有效解决静态统计评估方法标准不统一、时效滞后、评价与反馈不畅等问题。2021年以来,应用该方法实现了国家和省级气象现代化信息网络能力指标的自动采集和实时评估,将采集时间缩短到秒级,为气象信息网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业务数据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选择三门峡苹果种植有代表性的低海拔的塬区、海拔较高的浅山区和海拔最高的高山区,以德尔菲法作为评估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及专家评估的形式,依据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评估模型,对苹果主要气象灾害的气象服务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苹果主要气象灾害的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总体为6.5%,冰雹气象灾害的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最高,其次是低温冻害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高温和连阴雨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处于中间,干旱的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