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外线辐射强度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陈万隆的到达地面的紫外辐射的参数化方案、Frederick模式中的高度修正方程和NWS的云量修正方程为基础。建立了一个到达地面紫外总辐射的预测模型。进行紫外线辐射强度预报。结果表明:模型能很好地反映出晴天紫外线辐射强度的变化趋势及其规律。少云、多云和阴天由于天空状况复杂,预报误差相对较大。但基本上能反映出紫外线辐射强度的变化情况。模型考虑因子较全面,可以用于城市紫外线辐射强度预报。  相似文献   

2.
大连市紫外线辐射强度分析和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大连市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逐日紫外线观测资料,分析了紫外线辐射季、月和日变化特征及其与相关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连市紫外线辐射强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最大,春季次之,冬季最小。各季节紫外线辐射强度的日变化同位相,均为正午呈大致对称分布。无论何季节,日照总时数、14时能见度和太阳高度角均为影响大连市紫外线辐射强度的关键因素。同时,详细分析了雾对辐射强度的影响。并运用逐步回归方法,求得各季节紫外线辐射强度的预报方程,实现了预报的定量化。  相似文献   

3.
利用2008年4月至2012年12月菏泽市紫外线观测资料以及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空气质量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太阳紫外线辐射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各因子的相关关系,并建立逐月预报方程。结果表明:菏泽紫外线辐射年总量达到187.98 W/m2,春夏两季明显高于秋冬两季,5月达到全年的最大值,1月为全年的最小值;3~9月紫外线辐射极大值均可达到5级,其他月份均可达到4级。不同天气条件下紫外线辐射强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晴天紫外线辐射强且稳定,呈抛物线变化;多云天紫外线辐射波动较大,时强时弱;阴天紫外线辐射相对较弱。紫外线辐射强度与风速、能见度、气温呈正相关,与总云量、低云量、相对湿度呈负相关,与SO2、PM10、NO2、PM2.5多呈负相关。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向后剔除变量方法得出的逐月预报方程,经检验总体预报效果较好,对当地紫外线等级预报工作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4年1-12月淄博市逐日紫外线辐射强度观测资料,分析了紫外线辐射强度日变化、年变化等时间分布特征,对2004年7月和11月紫外线辐射强度指数预报结果与实况进行对比分析,讨论预报等级误差情况及原因,并针对影响预报准确率的因素,对现行预报方程的修正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利用2010—2015年宁波市紫外辐射强度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大气环境资料,分析宁波市紫外辐射强度的日、月、季节、年际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和环境条件的相关性,并对到达地表的紫外辐射与大气上界的太阳总辐射的比值η'进行逐步回归,建立η'的预报方程,最后利用辐射传输公式计算出到达地面的紫外辐射强度。预报方程充分考虑了太阳高度角,以及温度、降水、水汽、能见度等气象要素对紫外辐射的影响。并将统计方法与本地气候特征相结合,增加了气候特征判据。经检验,预报紫外线等级正确率为53. 2%,相差1级的占34. 5%,优于主观预报,能够提高现有的紫外线等级预报准确率。最后,提出一种适合本地的紫外线等级划分标准,并根据冬半年和夏半年分别制定相应的防御建议。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紫外线辐射资料分析与预报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广州市2004~2006年紫外线辐射资料的统计分析,初步揭示紫外线辐射强度季节性变化的规律,同时结合数值预报产品,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7.
利用2005年4月到2006年3月逐时常规气象资料和紫外线资料,对一年内紫外线辐射强度的各季节逐时变化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得到了各季节的逐时预报方程,为日常的精细化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重庆主城区紫外线辐射强度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重庆主城区紫外线辐射强度的变化规律,为业务预报和客观预报方法的研究提供基础。利用2004年3月—2008年2月的实况观测资料,分析主城区紫外线辐射强度的日、月、季和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重庆主城区日平均最大辐射量出现在中午13时—14时。7月和8月的辐射强度为全年最强,出现辐射等级四级的概率最大;而1月和12月为全年最弱,没有出现过辐射等级高于三级的样本。季节平均辐射强度夏、春、秋、冬依次减弱。2004年和2006—2007年平均辐射强度相当,2005年较弱。  相似文献   

9.
临沂市紫外线辐射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临沂市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逐日紫外线观测资料,分析太阳紫外线辐射强度指数和等级的年、季、月和日变化特征。指出临沂市日紫外线最大辐射强度为4级的日数为多数,即紫外线辐射指数为7~9的日数占52%,4级以上紫外线辐射主要出现在春夏季节,冬季紫外线辐射较弱,出现4级辐射日数很少且无5级辐射。晴空条件下,冬季太阳紫外线辐射强度日变幅明显小于其他季节,夏季日最大辐射强度出现在12-14时,较其他季节的日最大辐射强度出现时段滞后1小时。  相似文献   

10.
紫外线及紫外线辐射强度预报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紫外线辐射强度的预报水平,统计了太原市的太阳总辐射量与总云量、低云量的相关关系,在没有紫外线实测数据的条件下,用太阳总辐射的强度近似紫外线的辐射强度,得到紫外线辐射强度的近似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05年6月至2006年5月期间的紫外线辐射强度监测资料和同期太阳总辐射量、云量、相对湿度资料的统计分析,研究了紫外线辐射强度的变化特征及与相关气象因子的关系。指出紫外线辐射强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最强,冬季最弱。紫外线辐射强度日变化有明显规律,日最大值出现时间多集中在12—14时。紫外线辐射强度与太阳总辐射量呈明显正相关,与云量、相对湿度呈明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谢静芳  应爽  刘海峰  陈雷 《气象科技》2020,48(2):248-253
利用吉林省业务运行的WRF模式,计算了与紫外线指数相关的气温、湿度、云量、风速等常规气象要素和地表向下的短波辐射通量、地面热通量、反照率等非常规气象要素,利用长春市紫外线观测资料,分析了紫外线辐射与常规和非常规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基于长春市紫外线观测实况,以常规气象要素、非常规气象要素、混合气象要素为因子,利用相同的统计建模方法,分别建立紫外线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大气短波辐射等非常规气象要素与紫外线指数的相关性,明显高于气温、云量、比湿、风速等常规气象要素;应用非常规气象要素和混合气象要素的紫外线预报方程,显著优于常规气象要素;基于混合气象要素的紫外线预报方程,与基于非常规气象要素的预报方程比较,预报性能差异不大。此外,应用常规气象要素建立的分季节紫外线预报方程,其预报效果明显优于全年预报方程。应用非常规气象要素建立的分季节紫外线预报方程,与全年预报方程相比,预报效果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3.
紫外线强度的计算及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一般常规的辐射观测资料 ,通过经验公式计算紫外辐射的方法 ,讨论了紫外辐射强度的月际变化特征 ,并给出应用实例 ,对开展紫外线强度指数预报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根据本站逐日总辐射观测资料,计算出紫外线辐射量,然后反查出该量与地面天气要素间的关系,从而根据每天的气象要素预报作出紫外线辐射强度预报.  相似文献   

15.
紫外线强度等级确定因子的季节性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南京市2005年2月—2009年1月的紫外线辐射观测资料,分析了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强度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规律,并重点对各月10—14时的紫外线辐射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强度级别分布频率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提出根据不同季节来选择不同的紫外线辐射特性值作为紫外线强度等级的确定因子,夏季采用10—14时的紫外线辐射强度的最大值,冬季采用其最小值,春季和秋季采用其平均值。  相似文献   

16.
西安市紫外线辐射强度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越  徐虹 《陕西气象》2002,(6):17-19
为提高紫外线辐射强度的预报水平,统计了1998-2001年西安市的太阳总辐射量与总云量、低云量等因素的相关关系,用太阳总辐射强度近似表示紫外线的辐射强度,得到紫外线辐射强度与气象因素的关系,探索制作紫外线辐射强度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利用乌鲁木齐市建立紫外线辐射强度观测以来的5 a资料,统计分析了乌鲁木 齐市紫外线辐射强度随时间(年、月、日)的基本变化特征,紫外线辐射强度最大值的时间分 布特征,以及紫外线辐射强度与气象要素降水量、日最高气温的关系。结论表明,乌鲁木齐 市紫外线辐射强度有逐年缓慢增大的趋势,强紫外线辐射日数达全年的1/3多,日最大紫 外线辐射强度夏季是冬季的10倍。日最高气温与紫外线辐射强度指数的对应关系较好。  相似文献   

18.
紫外线辐射强度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本站逐日总辐射观测资料,计算出紫外线辐射量,然后反查出该量与地面天气要素问的关系,从而根据每天的气象要素预报作出紫外线辐射强度预报。  相似文献   

19.
商丘市紫外线辐射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3年4月至2006年6月商丘太阳紫外线辐射强度资料及气象资料,分析了商丘市紫外线辐射的月、日变化规律及气象因子对紫外线辐射的影响。结果表明:商丘紫外线辐射月际分布是,年初、年底辐射量小,3~9月辐射量大,最大辐射指数为11.4;紫外线辐射的日变化规律显著,基本上遵循正态分布,呈抛物线型变化,早晚辐射量小、中午前后紫外线辐射量大;紫外线辐射强度与总云量呈反相关,与能见度呈正相关,与气温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反相关。  相似文献   

20.
贵阳地区太阳紫外线辐射及其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近一年的紫外线辐射观测资料分析后发现:贵阳地区紫外线辐射较强,夏季辐射量比冬委大,一天中12-15时是紫外辐射最强的时段,少云天或晴天,冬季此外线辐射指数可达5以上,属中等辐射,夏季紫外辐射指数可达8以上,属较强或很强辐射。决定紫外线辐射强度的重要因素的重要因素主要主要是纬度,当地日照时间,云量,云状,空气污染程度等。因此可以通过对云量的预报作出相应的紫外线辐射量及紫外线指数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