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 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地球生态系统的角度来探讨和研究全球的环境变化, 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北太平洋海洋生态系统的剖析, 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 展示了地球生态系统强有力地控制着陆地的沙尘暴、大气的北太平洋季风和海洋的硅来源及输送方式。为了保持向海洋输入大量的Si, 地球生态系统控制着陆地生态系统、大气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研究显示, 地球生态系统使北太平洋的季风与北太平洋边缘的雨季在时间上密切相嵌, 顺利完成近岸洪水和河流的输送与大气的输送之间的相互转换; 同时也使沙尘暴与北太平洋Si 的缺乏在时间上紧密配合, 其强度大小与Si 缺乏的严重程度相一致。因此, 在全球的环境变化下, 海洋Si 的缺乏是在严重加剧。那么, 地球生态系统展示了强有力的控制能力, 维持向海洋水域提供大量的硅, 充分保证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海洋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全球环境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现代世界强国都从战略全局上关注海洋。(1)海洋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支持系统: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的面积3.6亿平方千米,占总面积71%,是影响地球环境变化的重要源泉;(2)海洋是最大的政治地理单元,被划分为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等五个法律地位不同的政治地理区域。其中,划归沿海国家管辖的1.09亿平方千米,成为各国的“蓝色国土”;目际社会共有的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2.5亿平方千米,是世界各国的“公土”,(3)海洋是尚未充分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宝库,是人类可以开发自然资源的“潜在基地”;(4)海洋是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目际安全,沿海目家的安全,都与海洋密切相关。所以——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环境软法的哲学理念:(1)地球一体性的原则;(2)防止污染和公害、保护和改善全球生活环境的原则;(3)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原则;(4)"自然资源共享"原则;(5)自然资源永久主权原则;(6)不得损害国家管辖范围外的环境原则:(7)区域共同治理的原则;(8)加强国际协商、合作、交流的原则;(9)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原则等,不仅为各国的环境硬法提供基本的哲学理念,而且成为海洋环境保护的理念生成的思想来源,(1)一个海洋原则;(2)人海和谐原则;(3)"海陆一体原则";(4)公众参与原则等,就是环境软法在海洋领域的应用与拓展.  相似文献   

4.
关于二十一世纪我国海洋地质科学发展的建议世纪之交中国海洋地质科学发展之路学术研讨会占地球表面面积71%的海洋是生命的发源地,是人类的资源宝库,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同时海洋又是影响全球气候和环境的巨大调节器。海洋不仅维系地球生态和人类生存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5.
1全球范围的环境问题与亚洲地区国际学术联合会议在实行IGBP(地球生物圈国际协同研究)时 ,通过各种核心项目研究了地球环境的变化。其中 ,1993年以来LOICZ(海岸、沿岸地区的海陆相互作用)被作为全球环境变化的中心议题进行了研究。沿海地区研究的重要性在于世界人口约60 %居住在该地区 ,还有超过160万人口的城市的2/3分布于此 ,因此,沿海地区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另外 ,沿海地区的渔业产量占世界的90% ,海洋生物产量约占14% ,海洋有机物沉积约占80% ,由河流携带入海沉积的陆源碎屑物约占75 %~90 % ,…  相似文献   

6.
海底观测网络是推动海洋科学技术发展,了解地球环境系统的重要基础,也是帮助人类了解海洋从而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方法。文章回顾了各国在海底观测系统发展过程中的研究计划和建设情况;介绍了当前各国海底观测网络及其投入业务应用后,在多学科综合观测、多网络交互融合、数据交换利用以及海洋科学应用等方面的发展方向,对我国海底观测探测网络建设,深海新型传感器发展,海底观测网标准化体系完善等方向进行了分析展望。  相似文献   

7.
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是自然资源的宝库。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历来受到沿海发达国家的重视。1996年我国政府根据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精神,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  相似文献   

8.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7,27(3):F0002-F0002,F0003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海洋及相邻陆区的环境演变与海底资源为总目标,以与国际接轨的深海基础研究为特色,围绕大洋钻探等大型国际研究计划,突出“地球系统科学”的思想,实现海洋与陆地相结合,古代与现代相结合,依靠国内外的广泛合作和学科的交叉渗透,采用高分辨率的测试和数值处理手段,探索和发展海洋地质研究中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唐启升 《海洋科学》1993,17(2):21-23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变化。在今后的年代里,人类活动的影响幅度将大于自然界的影响幅度。因此,80年代以来,研究全球变化成为国际科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产生了许多与海洋科学有关的大型国际合作研究计划,如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热带海洋与全球大气计划(TOGA)、全球海洋环流实验(WOCE)、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JGOFS)、海洋科学与生物资源(OSLR)和全球海洋观察系统(GOOS)等。在这些计划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发现海洋物理过程与生物资源变化相互关系研究方面出  相似文献   

10.
刘敬圃 《海洋科学》1994,18(5):23-24
近30年来,人类的地球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以全球变化研究为对象的地球系统科学,并成为综合地球科学、生命科学、化学、物理学等的更高层次的学科。全球变化(Global change)研究主要包括3个计划:1.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2.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3.全球环境变化的人为影响(HDP/GC)。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已决定开展统观念岩石圈、生物圈、水圈和大气圈的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全球环境变化的人为影响(HDP/GC)”与已经起步的“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  相似文献   

11.
美国罗格斯大学环境与地球科学系高原博士,美国国家科学和艺术学院成员Paul Falkowski教授及夫人一行,应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的邀请,于2006年3月6~9日到该所进行访问。美国科学家在海洋三所期间,参观了国家海洋局海洋-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海洋局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高原博士和Paul Falkowski教授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与有关科研人员进行了多方面的学术交流,并就培养学生和学术交流的问题与海洋三所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2.
深海极端环境深部生物圈微生物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下半叶是人类进行自然探索最为活跃的一段时期。新发现、新技术和新概念层出不穷,大大拓展了人们对宇宙和生命的视野和认识。在海洋学领域,深海热液喷口化能自养(chemolithoautotrophy)系统的发现大大激发了人们对洋底生物多样性及生命形式、过程、起源和进化的兴趣和热情(Baross et al.,1985)。最近30年相继开展的国际深海钻探计划(deep sea drilling project,DSDP)和大洋钻探计划(ocean drilling program,ODP)为我们揭示了一个以前未曾想象到的埋藏在海底沉积物和上部洋壳中的海底深部生物圈(subseafloor deep biosphere)微生物世界。近期研究表明, 深海热液系统中的嗜热和极端嗜热古菌据推测就来源于海底深部生物圈(Delaney et al.,1998;Summit et al.,2001),由此推断,生命的真正起源就发生在地球深部生物圈内。巨大的深度和广度,使得海底深部生物圈容纳了大量的微生物生物量和新颖独特的代谢潜力(Whitman et al.,1998)。由于洋壳板块运动而产生的海底地质构造和过程的异质性、洋壳地球化学过程的复杂性,以及在漫长地质年代中的气候变迁和海洋真光层颗粒物沉降输出的历史和地理差异性,埋藏在海底沉积物和上部洋壳中的生命赖以维持和繁衍的能量供给形式具有高度的多样性, 海底深部生物圈蕴育着丰富多样的代谢形式和新颖的生理生化机制(IPSC,2001)。海洋深部生物圈内的古菌群落将作为特定地质微生物标志(geomicrobiological signature),用来指示过去和现代海洋的地球化学变化和地质环境变迁(inagaki et al.,2001)。海洋微生物生态学研究在最近的20年中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与全球海洋地质历史、地质事件、地质过程和地质作用相关的深海微生物生态学研究,已发展成为一门具有独特魅力的新兴学科,即海洋“地质微生物学”(geomicrobiology)。在46亿年的地球历史中,地圈和生物圈的协同进化过程主要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完成的,微生物在海洋沉积物和洋壳中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既是微生物的生态学,又是沉积地质过程和洋壳蚀变的动力学,许多原来以为“无机” 的地质过程,其实都是生命活动的结果(汪品先,2003)。在过去的10年中,分子、遗传、生化和基因组学等现代生物技术被引入地质微生物学的研究中,不但揭示了许多地质环境的微生物多样性,而且阐明了微生物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及环境和生态功能(Newman et al.,2002)。海洋深部生物圈微生物的研究已成为新世纪海洋领域中地学和生物学交叉互补、综合研究前沿的一个新热点和生长点,被列入刚刚启动的国际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ntegrated Ocean Drilling Program,IODP)研究项目的首选(IPSC,2001;中国大洋钻探学术委员会,2003)。尽管这一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却已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发展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美国综合海洋观测系统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莉 《海洋信息》2006,(2):30-30
2004年美国海洋政策委员会和国家海洋研究领导理事会将综合海洋观测系统(IOOS)定为优先事项,强调部门问的合作在观测系统成功实施中的重要性。IOOS是美国地球综合观测系统的一部分,是美国对全球海洋观测系统的贡献,也是对地球观测系统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焦念志 《海洋与湖沼》1993,24(5):562-562
为适应海洋科学的发展和当前科技体制改革的需要,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学研究中心”于5月8日正式成立。 资源与环境是当前地球科学研究的两大课题。占全球面积71%强的海洋是地圈、水圈、生物圈的主体组分,在调节全球气候与提供可再生资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作用的机制,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海洋的生态过程。因而,海洋生态学已成为90年代海洋  相似文献   

15.
正《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创刊于1981年9月,现由自然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期刊主要刊登海洋地质学及海陆第四纪地质学各分支学科、交叉学科的前沿性、创新性和探索性学术论文;刊文范围突出中国海区、大洋地质和"三极"地区基础理论研究特色,注重海区与大陆、区域性与全球变化对比研究。期刊主要栏目有:"沉积与环境"、"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古海洋与年代地质"、"油气与矿产"、"第四纪地  相似文献   

16.
正《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创刊于1981年9月,现由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期刊主要刊登海洋地质学及海陆第四纪地质学各分支学科、交叉学科的前沿性、创新性和探索性学术论文;刊文范围突出中国海区、大洋地质和"三极"地区基础理论研究特色,注重海区与大陆、区域性与全球变化对比研究。期刊主要栏目有:"沉积与环境"、"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古海洋与年代地质"、"油气与矿产"、"第四纪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地球变暖和气候异常等地球环境现象引人注目。地表植物与海中浮游植物的光合碳化作用,可以去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现在,有报告称全球植物进行的光合碳化作用,海洋中的浮游植物占60~70%,其实际情况还不能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18.
正《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创刊于1981年9月,现由自然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期刊主要刊登海洋地质学及海陆第四纪地质学各分支学科、交叉学科的前沿性、创新性和探索性学术论文;刊文范围突出中国海区、大洋地质和"三极"地区基础理论研究特色,注重海区与大陆、区域性与全球变化对比研究。期刊主要栏目有:"沉积与环境"、"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古海洋与年代地质"、"油气与矿产"、"第四纪地  相似文献   

19.
正《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创刊于1981年9月,现由自然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期刊主要刊登海洋地质学及海陆第四纪地质学各分支学科、交叉学科的前沿性、创新性和探索性学术论文;刊文范围突出中国海区、大洋地质和"三极"地区基础理论研究特色,注重海区与大陆、区域性与全球变化对比研究。期刊主要栏目有:"沉积与环境"、"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古海洋与年代地质"、"油气与矿产"、"第四纪地  相似文献   

20.
石莉 《海洋信息》2006,(1):32-32
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Ruth Curry、英国洛斯托夫特渔业和水产养殖科学所环境中心的Bob Dickson以及加拿大贝德福海洋研究所的IgorYashayaev在最近发表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最近40年来,热带海域海水更咸,而靠近地球两极海域的海水更淡。这种大范围较迅速的海洋变化表明,近些年来的气候变化(包括全球变暖)可能正在改变调节着全球蒸发和降水及淡水循环的地球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