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有幸观看了在无锡市举行的2011江苏省初中地理优质课大赛。其中,徐州市徐瑾老师的课(获大赛一等奖)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借此机会,我想用一、二、三、四、五、六、七来加以评析。  相似文献   

2.
杨青 《地理教学》2011,(1):28+26-28,26
今年山东省优质课评选活动于11月1~4日在聊城举行。此次省优质课评选,课题都取自最新的课程标准,不限定教材的版本,参赛教师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自行组织教学内容。这对每个参赛教师都是一种挑战,教师要把握标准,吃透教材,有机地整合不同版本的教材内容。我有幸参加了这次优质课评选活动,在活动中我不断地反思,感触很深,从中也悟出了教学之道。  相似文献   

3.
李万龙 《地理教学》2014,(17):48-51
正2013年11月20~21日我有幸作为江苏省的代表参加了在江西省九江市举行的全国高中地理优质课评选活动。作为第3小组的评委听了12节课,课题是"气压带和风带(第一课时)"。如果用传统的眼光来看我所听的这12节课,不用说,这些课都是好课,正如《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主编雷鸣在点评中所说的,这些课反映出上课的老师们在五个方面十分用心。一是对讲述内容的准备非常用心;二是教师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方面非常用心;三是教师对  相似文献   

4.
徐健 《地理教学》2014,(8):31-34
说课是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形式,是教师面对同行、评委或教学研究人员系统地说明指定课题的教与学活动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本文以"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为例,论述了说课与上课的差异,说课的基本内容以及注意事项。说课与上课的差异在于内涵不同、对象不同、目的不同、活动形式不同、评价标准不同;说课的内容包括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设计、说学生活动设计、说板书设计、说教学反思等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孟勇 《地理教学》2021,(7):48-52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下,中学地理优质课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各级比赛精品迭出,精彩纷呈。笔者依据真实的课堂教学案例,从研究与解读课标、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体现与核心素养的培育、优先把控整体设计方向等八个方面,就“中学地理优质课教学设计策略”做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尹中峰 《地理教学》2013,(11):19-22
正2011年5月,为参加县高效课堂大赛,小许老师邀请我和其他几位老师观摩一下他准备的课,并予以点评与指导。我们一同观看、评课、磨课,不断求精求新,最终小许老师带着磨课的成果,成功地上了一节优质课,并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荣获县高效课堂大赛一等奖。回想先前的磨课过程,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7.
《地理教学》2013,(12):64
为促进基础教育地理新课程的推进,发挥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推动地理教学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提高地理教师的教学水平,学会依据2008年福建南安理事扩大会议的意见,决定在2013年开展第三届"全国地理课优质课评选活动"。推选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承担。一、推选程序1.研究会委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理事作为本地区优  相似文献   

8.
赵怡 《地理教学》2010,(1):39-40
“同课异构”是指同一节内容,不同教师不同构想、不同上法,大家在比较中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形式。“同课异构”是教坛新秀,是优质课评比中常用的活动形式,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创新,提高教学质量。笔者曾多次参与这类活动,同时也在思考:怎样在“同课”的基础上实现“异构”,如何在“异构”的设计中打造精品?  相似文献   

9.
金秋十月,市教育局为促使全市新课程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特组织了中小学各科优质课送教下乡的活动,我有幸被推荐为初一地理的授课者。接到通知后,我首先确定了课题“地球的公转运动”,然后精心制作了包括大量动画的课件,并且进行了试教。不料,后来接到通知授课那日全校将停电,原先设计好的教学方案无法实施!不用多媒体,能上好“地球公转”这一课吗?听着教研组老师们大家的议论,一个新的教学设计方案慢慢地浮现到我的眼前……实施时,竟也取得了竟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0月20日至10月31日,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举办了四年一度的上海市中学地理学科中青年教师教学评优活动,本人有幸成为评优活动的评委之一,观摩到了很多有特色的地理课,受益匪浅,感想良多。  相似文献   

11.
戴峰 《地理教学》2013,(1):28-30
正一、逐步形成地理实践活动课程体系通过几年来的不断实践和探索,我校基本形成了以中国地理学会"地球小博士"地理科技大赛为中心、以地理选修课为载体、以地理活动周为集中呈现方式的实践活动课程体系。中国地理学会从2007年开始举办"地球小博士"地理科技大赛,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我校从2008年开始,每年组织学生撰写论文,参加比赛,并取得了优异  相似文献   

12.
吴华锋 《地理教学》2011,(10):60-61
2010年11月,有幸去台州临海回浦中学,观摩学习地理省优质课,收获颇多。期间不仅领略了各参赛选手的精彩教学和专家学者的精彩点评,从中还感受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灵活的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中学地理优质课良莠不齐,出现误导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情况,分析优质课评估中存在的十大问题及三个深层次原因,探讨构建中学地理优质课创新评估体系的三个重点问题,包括一堂地理课的时空位置、学生所得的测度以及评比地理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优化等,并提出构建一堂地理优质课的三级创新评估指标体系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4.
成继龙 《地理教学》2013,(22):19-21
正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用音乐、诗歌创设活动情境,学生在"画、议、说、辩"的"水循环"活动中学会了学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乡土化、生活化的从学生起点出发的活动情境,学生为之所感、为之所疑,能很自然地引起同学们的情感共鸣,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太仓是江南水乡,河流、湖泊随处可见,同学们从小在水中长大,长江养育了我们……教学"水循环"时,我利用与长江有关的音乐、诗歌、图片创设活动情境,并通过"画、议、说、辩"等活动,使学生在体验感悟、体验思维、体验情感、体验创新的基础上学会了  相似文献   

15.
黄京鸿 《地理教学》2013,(23):20-22
金秋10月,笔者参加了在江西南昌举办的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2013年综合学术年会。受大会委托,与浙江师大张建珍老师一起主持了全国高一地理优质课的点评活动。通过现场观摩及听课老师的发言,感慨甚多。由于时间局促,会上未尽其言,现将有关感悟概言于下,以期与更多地理同行有较深入地交流。  相似文献   

16.
陆敏 《地理教学》2005,(4):26-27
在地理双语课作为选修课出现时,如何转变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我主要采用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活动形式,进行各种地理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亲自感受某种地理现象,或某种现象产生的原因、结果;同时促使学生进行英语口语交流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当下,创新课已成为各地教学评优活动的一种时尚,大有替代优质课的趋势。但在实际的课堂中"创新"并不理想,有的等同于一般的优质课,有的无异于平时的常态课,有的苦思冥想"出新",有的挖空心思"寻新",有的竭尽全力"找新",有的乱来一气"凑新",结果闹出不少笑话,事与愿违,失去了创新课的宗旨。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课才称得上"创新课"?创新课应该"新"在哪里?  相似文献   

18.
杨修志 《地理教学》2013,(18):25-27
正在鲁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中,笔者对"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一节比较关注,曾反复观摩江苏省优质课中的优秀课例,并有些心得。为了更好地提升这一节课的教学效果,笔者在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后,邀请了校内数位名师进行点拨。经过多位名师的指导,笔者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就在磨课过程中的几点启示与各位同仁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9.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与地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相融合,使得地理教育活动的方式与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于是屏幕上出现了标准、规范的字迹,丰富形象的符号、精美的图形等,给学生感官上以多层次、多角度的刺激。但是纵观目前地理课堂教学手段的运用,有些问题不容忽视,不少人逐渐形成一种片面的认知方式和评价机制:凡是不用多媒体的地理公开课都是传统的、守旧的;凡是不用多媒体的地理示范课和观摩课都不具示范性和现代性;凡是不用多媒体的地理优质课都不是“优质”的。  相似文献   

20.
华宇 《地理教学》2021,(8):43-45
目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往往局限于校园与课堂之内,可施展的空间和适用的主题都十分有限。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学生可进行"知行合一"的机会更加难得。本文以"天兴洲的综合开发方案"为项目主题,在天兴洲野外真实的环境中开展实践调研,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延展项目式学习的主题范畴,探索基于实践调研开展区域地理教学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