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古近系原型盆地的恢复是关乎西湖凹陷主要勘探层系花港组和平湖组沉积体系和成藏地质研究的关键问题,对西湖凹陷东缘钓鱼岛隆褶带构造演化的合理认识是解决古近纪原型盆地难题的钥匙.受限于研究区薄弱的资料基础,创新性地通过重、磁、震资料综合分析以获取地质认识上的突破.研究表明钓鱼岛隆褶带早期为"东海陆架外缘隆起"的一部分,后期经历了强烈的岩浆增生改造.在结构上,隆褶带内T20界面之下主要由古老变质基底、岩浆岩体和残余洼陷充填层构成.隆褶带内的残余洼陷及地层具有北东向、雁列式分布的特征,这些地层主要为渐新世岩浆增生改造前沉积的始新统平湖组,局部为渐新统花港组,是古近系西湖凹陷原型盆地东缘残留的一部分.西湖凹陷古近系原型盆地东边界位于现今的钓鱼岛隆褶带范围内,为北东向雁列式分布的断裂,断裂之间存在不同类型的变换过渡.在钓鱼岛隆褶带岩浆增生过程中,岩体顺边界断裂上涌,"淹没"了原型盆地边界,原型盆地东缘地层经受了大规模隆升剥蚀,原有的构造面貌和形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沧东-南皮凹陷是大港油田黄骅坳陷主要油气聚集区,已发现7个油田.本次应用层序地层学、储层沉积学对该区进行系统研究,在地层、沉积、湖盆结构等方面取得了新认识.统一了中央隆起带和外围地质分层界限;在孔店组内部存在两个不整合面;进一步认识到孔二段属坳陷型残留盆地,首次提出沧东-南皮凹陷为孔二段、沙河街组两期迭合盆地.沉积体系研究认为孔二段以短轴多物源辫状三角洲沉积为主.  相似文献   

3.
黄骅坳陷南部的古近系孔店组是渤海湾裂陷盆地古近纪最早的沉积地层。孔店组分布在相向倾斜的沧东断层与徐西断层构成的地堑之中。综合分析盆地剖面构造特征、残留地层厚度分布及层序结构、断层生长指数等,认为黄骅坳陷南部孔店组沉积时期经历了从伸展拗陷(或拗断)盆地向伸展断陷盆地的构造古地理演化。孔三段、孔二段沉积时期,黄骅坳陷南部发育大量规模小的正断层,断层分布均匀、活动强度较弱,且彼此间的差异性较小,同沉积期的活动断层基本上不影响沉积区的沉降-沉积作用,充填的沉积层总体上表现为平行、亚平行或凹叠状的层序结构,沧东断层和徐西断层上盘残留地层缺失边缘相。这些特征说明沧东断层和徐西断层可能并没有构成控制孔三段、孔二段沉积时期的边界,孔三段、孔二段沉积时期沉积区可能总体上表现为伸展“拗陷”或“拗断”的构造古地理面貌。孔一段沉积时期,正断层活动明显增强,且断层活动强度的差异性明显,地壳伸展变形主要集中在沉积区内部的几条规模较大的主干基底断层和沧东断层、徐西断层上,沧东断层、徐西断层成为对沉积区有约束的边界断层,充填的沉积层总体上表现为楔状层序结构,沉积区可能总体上表现为伸展“断陷”的构造古地理面貌,并破坏了孔三段、孔二段沉积时期的盆地原型。  相似文献   

4.
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二段湖盆结构恢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孔南地区孔二段受到沧东断层、徐西断层等活动影响,地层结构遭受强烈的改造,原有湖盆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隆起区构造单元富泥质沉积,凹陷构造单元富砂质沉积,成为研究区孔二段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成为研究的难点。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孔二段沉积厚度、岩相、沉积相、构造分析以及等时地层格架下的沉积体系展布规律分析等,对孔二段沉积时期湖盆结构进行了恢复,改变了以往认为孔店期为断陷产物的认识,得出孔二段沉积时期,湖盆总体为坳陷盆地,现今处于盆地中心的孔店隆起构造带为孔二期的古湖盆中心和沉降中心。这一结论对认识黄骅坳陷孔南地区盆地演化,成因机制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珠江口盆地阳江东凹恩平21洼古近纪文昌组沉积期发育断陷湖盆,由于该区古近纪经历多期岩浆底辟和整体构造抬升,导致原型盆地被强烈改造,使其主要生烃层段文昌组的原型盆地面貌不清,从而给油气勘探和资源潜力评价造成困难。本文遵循改造型盆地的研究思路,将地震解析、声波时差法和趋势厚度法相结合,恢复了文昌组沉积期洼陷的原始面貌,并明确了优质烃源岩的展布范围。研究表明,阳江东凹恩平21洼在始新世文昌组沉积末期遭受强烈的剥蚀改造,造成洼陷东北部1/4沉积地层剥蚀殆尽;在文二段沉积期,恩平21洼北部与恩平14洼连通形成广盆深水的沉积环境,控制文二段半深湖相优质烃源岩的形成。从文昌组烃源岩的原始沉积规模和勘探实践来看,阳江凹陷具有良好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6.
松南—宝岛凹陷是琼东南盆地继崖城—陵水凹陷之后又一个具有巨大油气勘探开发潜力的重要勘探区,其构造演化、构造样式和原型盆地恢复对油气成藏规律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在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运用平衡剖面与构造解析技术剖析了松南—宝岛凹陷的构造演化期次、构造样式的展布规律,并恢复了古近纪原型盆地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松南—宝岛凹陷的构造-沉积演化可划分为前裂谷期、同裂谷期和后裂谷期3个时期6个阶段,所形成的构造样式可归纳为同期变形样式、同期样式组合与多期样式组合3大类14小类。研究区的古近纪原型盆地可恢复出8个箕状断陷沉积,沉积厚度3000~6000 m,可识别出强烈改造区、中等改造区和弱改造区三类古近纪原型盆地的保存状况,局部剥蚀厚度超过5000 m。松南—宝岛凹陷的油气运移特征表现为近源→高成熟→晚期成藏,其周缘的松涛凸起、陵水低凸起和松南凸起既是油气运移的指向区,又发育有与大规模生烃期相匹配的潜山-披覆构造、地层岩性以及反转背斜等有效圈闭,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7.
残留盆地的判别标志及石油地质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家骅 《地球科学》1993,18(6):735-740
通过对我国南方广西宁明,上思,海渊3个盆地的研究,分析了残留盆地的基本类型,判别标志及其石油地质意义,指出:残留盆地是原型沉积盆地被后期构造运动强烈改造而成,主要有挤压逆冲型和垂向抬升型两种类型,空间上具有盆地面积大为缩小,地层遭受明显剥蚀,原型盆地面貌不复存在,生油岩成熟度高等特点,油气地质条件总体不如同沉积盆地有利,但仍具有小规模,埋藏浅,易开采油气藏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沧东凹陷的主要烃源岩层系为古近系孔店组二段,它生成的油气主要富集于孔店组和沙河街组储层中。在石油地质条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以孔二段优质烃源岩为核心,建立了源上孔一段构造-岩性油藏、源侧孔二段地层-岩性油藏和源内页岩油等3种成藏模式。采用改进的成因法进行常规油与页岩油资源评价,其核心思想是用剥离计算的生烃量、排烃量及残留烃量进行约束,采用多参数类比法计算运聚系数并评价常规油资源,采用质量含油率法评价页岩油资源。评价结果表明:沧东凹陷孔店组常规石油资源量约为6.9×10~8 t,页岩油资源量约为6.8×10~8 t;孔店组剩余石油资源分布在源上孔一段构造-岩性油藏、中低斜坡区地层-岩性油藏和湖盆中心区页岩油等3大领域。页岩油资源潜力巨大,是未来最主要的勘探接替领域。  相似文献   

9.
论胶莱盆地的改造与原型盆地恢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造盆地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石油勘探意义。通过系统分析对比原型盆地与改造型盆地认为胶莱盆地具有改造型盆地的特征。根据胶莱原型盆地的改造过程及其特点的探讨、国内改造型盆地研究实例分析及胶莱盆地改造型盆地研究的欠缺,对胶莱盆地改造型盆地进行了充分论证。最后,指出胶莱盆地的改造与原型盆地恢复的关键在于判断胶莱原型盆地构造性质、原型盆地恢复采用的理念及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渤海海域庙西凹陷古近纪沙三段 沉积期原盆面貌恢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庙西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渤中坳陷的东南部,是渤海海域近期勘探的热点地区和潜在富烃凹陷之一。由于该地区处于郯庐断裂带穿越部位,新生代以来构造改造较为强烈,致使对其主要生烃层段古近纪沙三段沉积期的原始面貌认识不清,从而给油气勘探和资源潜力评价造成困难。本文遵循改造型盆地的研究思路,在70余条地震剖面、多口钻井资料以及样品裂变径迹分析等基础上,恢复了该凹陷沙三段沉积期的原始面貌。研究表明,庙西凹陷东部在始新世末及其后遭受过较强烈的剥蚀改造,造成凹陷东部约1/4的原始沉积地层剥蚀无存;庙西北凸起和南凸起为沙三期同沉积断块,在沙三段沉积期向庙西凹陷提供物源;庙西凹陷西北部与渤东凹陷相通,西南部与黄河口、莱州湾凹陷连通。从沙三段烃源岩的原始沉积规模和勘探实践看,该凹陷具有良好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1.
渤海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渤海盆地8个主要凹陷各选取一口井,对每口井构造沉降史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渤海盆地的构造沉降特征各凹陷不统一,南部和北部先沉降,再逐渐向中部迁移,最后以中部沉降为主,沉降中心明显由周缘向盆地中心迁移,反映构造活动的阶段性和地区差异性。在辽东湾选取了一条地质剖面对其做平衡剖面分析,并结合构造沉降史分析,表明渤海盆地的新生代构造演化分为以下3个阶段:a.断陷期,孔店组—沙四段沉积时期为断陷早期,沙三段沉积时期为强烈断陷期;b.断拗期,沙二段—沙一段沉积时期为断拗早期,东三段—东二段沉积时期为强烈断拗期;c.坳陷期(东一段沉积时期—第四纪)。  相似文献   

12.
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一、孔二段构造沉积演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针对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古地理格局认识上存在的问题,通过沉积相分析和古地理格局恢复,证实孔店凸起-孔店构造带是从孔一段沉积早期开始发育的,在孔一段沉积晚期形成其雏形;孔二段沉积时期孔南地区为拗陷盆地。孔一段沉积时期,整个孔南地区都处于沉降阶段,而孔店凸起-孔店构造带则是一个沉降相对缓慢的地带,在地形上并不是相对隆起区。  相似文献   

13.
彭文泉 《地质学报》2019,93(S1):45-52
始新统孔店组二段上亚段泥页岩是济阳坳陷潍北凹陷良好的页岩气储层,为了了解孔店组二段上亚段页岩气储层压裂可行性,在岩芯观察、有机地化分析、测井、扫描电镜分析、X衍射、岩石力学测试分析的基础上,对孔店组二段上亚段岩性特征、有机地化特征、地应力特征、裂隙发育特征、矿物含量特征、岩石力学特征、脆性指数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潍北凹陷孔店组二段上亚段泥页岩发育厚度为40~160m,泥地比大于70%;有机碳含量一般为1%~3%,镜质体反射率为0. 78%~1. 04%,干酪根类型以Ⅱ1型为主,现场解析含气量平均值为1. 2m3/t;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近东西向;泥岩中裂缝发育,微裂缝沿矿物间隙延伸,连通性较好;脆性矿物含量为43. 4%~65. 2%,以脆性矿物计算的岩石脆性指数为42. 5%~64. 7%,脆性很强,黏土矿物含量为34. 8%~56. 6%,不含水敏性较强的蒙脱石;岩石力学计算获取的岩石脆性指数在6%左右,显示脆性较差;综合分析认为潍北凹陷孔店组二段上亚段页岩气储层具有较好的可压性,利于人工压裂改造,但也存在一定风险。  相似文献   

14.
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三段是渤海湾裂陷盆地古近纪最早的沉积地层。通过对地震、测井、岩性资料的综合分析,识别出孔三段的层序界面。采用P.R.Vail的经典层序地层学陆相湖盆三分法则,划分出了孔三段内部各体系域。  相似文献   

15.
The Linnan subsag is a petroliferous, secondary tectonic unit of the Huimin sag that is located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Jiyang depression in the Bohai Bay basin, eastern China.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s calculated basin extensional rate and slipping displacement of boundary faults in the dip and strike directions, using seismic and drilling data. The evolution of the Linnan transtensional basin from the Eogene through the Quaternary is quantitatively described, and a dynamic model is established. The Linshan and Xiakou boundary faults of the Linnan subsag are used as a case study to describe a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strike and dip slipping displacements of active faults under oblique extension. The results quantitatively illustrate the behavior of the Linnan subsag boundary faults over time. The Linnan subsag transtensional basin experienced four stages of evolution: weak extension during the Kongdian Formation, rapid extension and fault depression during the fourth member of the Shahejie Formation,intensive transtension and fault depression during the third member of the Shahejie Formation-Dongying Formation, and weakening fault depression during the Guantao Formation-Pingyuan Formation.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es of petroleum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16.
根据地震资料、钻井资料,对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店组残留地层进行精细研究,获得对孔店组地层的沉积特征深刻认识,进而分析孔店期徐西断层拉张作用和走滑作用对孔店组沉积的控制作用,并得出徐西断层在孔店期的构造活动规律:孔店期徐西断层的拉张作用和走滑作用同时进行,并且拉张作用和走滑作用均持续增强。  相似文献   

17.
据冀中坳陷南部晋县凹陷钻井岩心砂岩碎屑组分、重矿物以及部分常量元素的序列变化分析,该区古近纪地壳曾发生强烈的断块翘倾运动,主要物源类型变化反映裂谷盆地边缘的断块构造背景。砂岩类型从孔二段岩屑砂岩到孔一段至沙二段岩屑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石英砂岩再到沙——东营组岩屑砂岩,为一旋回过程。在垂向上,石英组分向上递增;长石组分呈低高低变化;而碳酸盐岩屑组分则显示上下高、中部低的特点,与正常的地层序列不相匹配。结合盆缘构造演化研究认为,在孔二段大量出现的高碳酸盐岩屑与断块翘倾并与可能的燕山期逆冲断块的侵蚀有关。  相似文献   

18.
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一段砂岩储集物性好,是研究区内重要的含油气层段。根据砂岩成分、重矿物特征、砂体分布体系和地震剖面等资料,对孔店南部孔一段物源方向及物源区母岩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孔南地区孔一段物源主要来自于盆地北部、东部、西部和南部,其中北部物源影响范围大,可进一步分出北西和北东两个方向。古物源与成因砂体的空间展布配置关系良好。砂岩组分的Dickinson三角图解显示,物源区构造背景为大陆块区、火山弧区和构造混合区。这些结果反映了黄骅坳陷孔店期盆地在中、新生代构造转型过程中陆内裂陷盆地内形成的具有多物源供给、三分性明显的沉积特点。  相似文献   

19.
青东凹陷古近纪构造演化与盆地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三维地震、钻井岩心及录测井资料的详细分析解释,发现青东凹陷古近纪不同演化阶段的构造特征存在着差异性:孔店期-沙四早期青东凹陷以NW向断层控盆为主,整体断层数量较少,但规模较大;沙四晚期断层数量明显增多,各个方向控盆断层均有发育,NW向的青东12断层消亡,主要以NWW和近EW向断层活动为主;沙三-沙二期控盆断层走向主要为NE和NEE向。这种构造格局的转变导致了相应的盆地转型,青东凹陷孔店期表现为受郯庐断裂带左旋走滑应力场控制之下的一系列北东断南西超的北西向半地堑,地层沉积厚度大;沙四期青东凹陷表现为NWW与近EW向兼有的复合盆地格局,为盆地转型阶段;沙三期、沙二期受郯庐断裂带右旋走滑应力场的影响,盆地格局完全转为近EW和NE(E)向,开始发育北断南超的半地堑和双断式堑垒构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